第74章 其實難副
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 作者:高煎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梁三郎、狄長孫二人牢牢護衛在高楷身側,見此情形,不由心急如焚。
“郎君,敵眾我寡,再不可硬拚下去,不如速速離去,整頓兵馬再戰不遲。”
“不必了。”高楷望一眼天色,沉聲道:“時機已至。”
兩人皆麵露疑惑,不知是何時機。
正要發問,忽聞鼓聲隆隆,喊殺聲震天而來,卻並非來自李晝大軍,而是佑川城中。
“援軍?”兩人又驚又喜。
隻見那城門大開,一個隊隊兵卒,策馬奔來,一麵麵“鍾”字旌旗迎風狂舞,簇擁著正中一個身穿黑甲的羌人。
正是鍾祁連。
隨他一聲令下,這一萬兵馬,如排山倒海一般,衝向李晝大軍。
楊猛不禁駭然失色:“主上,鍾祁連反叛了。”
李晝擰眉怒喝:“賊子,竟敢虛言誆騙於我,可恨!”
他環顧四周,隻見自家大軍,不知不覺竟淪落包圍圈中,前有鍾祁連一萬羌人兵馬,後有高楷一千驍騎,腹背受敵,兩相夾擊,陷入進退兩難的險境。
“這……這該如何是好?”楊猛追隨李晝起兵以來,一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順風順水,從未經曆過這等困境,不由驚慌失措起來。
“鎮定!”李晝沉聲喝道,“事到如今,你越是慌亂,便越是中了高楷詭計。”
“傳令,三軍重整陣型,合兵一處,不得隨意出擊,以免遭人各個擊破。”
“是!”令旗揮舞,傳訊兵卒扯開嗓門大叫,軍令一層層傳遞下去,暫且止住士氣下挫。
楊猛心中稍稍安定,不由恨聲道:“鍾祁連言而無信,毫無廉恥之心,竟佯裝投靠,將我等玩弄於股掌之中。”
“若不殺此僚,我誓不為人!”
他緊緊盯著前方軍陣,忽而瞥見一人,正緊隨鍾祁連身後,狂奔而來。
忍不住怒火中燒:“楊燁,豎子安敢辱我!”
這一瞬間,他已是想通了來龍去脈,鍾祁連之所以降而複叛,陷他們於險境,分明是他這好弟弟楊燁所為。
“早知今日,我絕不該婦人之仁,留你一命。”
李晝同樣瞧見前方那策馬而來的俊秀青年,不由歎道:
“如此大才,竟明珠暗投,可惜了。”
“既然與我為敵,那便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他沉聲下令,鼓聲複又震響,裹挾著滾滾殺氣,兩萬兵馬不閃不避,迎著鍾祁連大軍,悍然廝殺。
高楷遠望此景,讚歎道:“果然勇武過人,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
狄長孫欣喜問道:“主上,您如何確認這鍾祁連詐降李晝,心向我等?”
高楷笑了笑:“這是我直覺所為。”
“或許,我斬殺薛家父子,也算為他兄長鍾昆侖報仇雪恨,他這才心向於我吧。”
實際上,他情知鍾祁連未有誆騙之心,否則,必有煞氣糾纏。
隻是,這是他最深的隱秘,不足為外人道。
這理由雖然牽強,卻也不是毫無可能。
狄長孫心中感慨:“主上得授天意,真乃神人也!”
高楷微微搖頭:“天意難測,不必妄自揣度。眼下,鍾祁連助我等攻伐李晝,這大好時機,絕不能失去。”
“你二人各自領兵數百,從側翼突擊敵軍,伺機而動。”
“我將助鍾祁連中軍,擒拿李晝。”
“是!”兩人肅然應下。
雪花紛亂而下,沸沸揚揚,朔風撲麵,猶如刀割。
高楷攥緊長劍,驅動駿馬,直奔中軍而來。
他雖隻有數百人,卻勢不可擋,長劍一揮,便有數人倒下,戰馬奔騰,一路不知踏過多少屍體。
這等赫赫威勢,令左右敵軍盡皆膽寒,不敢和他對視,更沒有勇氣和他對戰。
這兩萬敵軍之中,竟任由數百人縱橫,硬生生趟出一條血路,與鍾祁連匯合。
鍾祁連與李晝幾番廝殺,卻不分勝負,心中不禁驚詫萬分。
羌人素來悍勇,稍加訓練,便是一員驍將。
更何況他出身羌人大族鍾氏,自小舞刀弄棒,精研騎射,練出一身武力,可稱“萬人敵”。
然而,這李晝一個世家公子,年紀輕輕,竟和他不分上下,著實令他難以置信。
“李家潛龍,名震隴右道,豈是浪得虛名?”
他越戰越是心驚,一個愣神,手中長戟竟被劈成兩段。
長刀猛然揮來,裹挾濃濃煞氣,狠狠劈向他的脖頸。
這一刀若是劈中,他必死無疑。
然而,他已是反應不及,隻能眼睜睜看著長刀逼近,一股深深的絕望,湧上心頭。
“我命休矣!”
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忽有一柄長劍,如羚羊掛角,自天外而來,擊向長刀。
隻聽“鏗”然一聲,刀劍交擊,迸射出一連串火花,長刀停留在他脖頸之前,再不能寸進。
劫後餘生,鍾祁連來不及鬆一口氣,忽聞一聲厲喝:
“戰場之上,當全神貫注,不得分心!”
他循聲望去,卻見一個身披明光鎧,麵貌俊朗的將軍,策馬擋在他身前。
鍾祁連渾身一個激靈,猛然驚醒,不禁又羞又愧,連忙拱手道。
“多謝高將軍救命之恩!”
高楷沉聲以對:“戰場之上,正當奮勇殺敵,不必多禮。”
“你速為我側翼,聯手迎擊李晝。”
“是!”鍾祁連別無二話,當即率領一眾親兵,護衛高楷左側。
成王敗寇,你死我活,可沒有不能圍攻的迂腐說法。
高楷手持長劍,鍾祁連揮舞大戟,兩人雖是初次謀麵,卻頗有默契,一齊攻向李晝大軍。
鼓聲如雷,再次震響,令人熱血沸騰。
高楷、鍾祁連二人一左一右,大殺四方。那李晝一人抗衡,逐漸落在下風,險象環生。
所幸楊猛這員大將,人如其名,勇猛無匹,一手長刀揮舞得水潑不進,將二人的攻勢擋住。
這佑川城外戰場,已成了一座絞肉機,兩方兵卒廝殺許久,幾近瘋魔。
嗜血的痛楚,越發激起骨子裏的兇性,個個悍不畏死,便是兵器斷了,也用嘴撕咬,拳打腳踢,恨不得對方即刻去死。
這一戰,從黎明時分,直到夜幕降臨,足足持續了一天。
白雪皚皚,狂風凜冽,狠狠拍打在眾人臉上。
到最後,兩方兵卒皆是筋疲力盡。
戰場上,鮮血染紅了大地,混合著潔白大雪,攪成一攤攤肉泥,早已分不清彼此,觸目驚心。
“郎君,敵眾我寡,再不可硬拚下去,不如速速離去,整頓兵馬再戰不遲。”
“不必了。”高楷望一眼天色,沉聲道:“時機已至。”
兩人皆麵露疑惑,不知是何時機。
正要發問,忽聞鼓聲隆隆,喊殺聲震天而來,卻並非來自李晝大軍,而是佑川城中。
“援軍?”兩人又驚又喜。
隻見那城門大開,一個隊隊兵卒,策馬奔來,一麵麵“鍾”字旌旗迎風狂舞,簇擁著正中一個身穿黑甲的羌人。
正是鍾祁連。
隨他一聲令下,這一萬兵馬,如排山倒海一般,衝向李晝大軍。
楊猛不禁駭然失色:“主上,鍾祁連反叛了。”
李晝擰眉怒喝:“賊子,竟敢虛言誆騙於我,可恨!”
他環顧四周,隻見自家大軍,不知不覺竟淪落包圍圈中,前有鍾祁連一萬羌人兵馬,後有高楷一千驍騎,腹背受敵,兩相夾擊,陷入進退兩難的險境。
“這……這該如何是好?”楊猛追隨李晝起兵以來,一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順風順水,從未經曆過這等困境,不由驚慌失措起來。
“鎮定!”李晝沉聲喝道,“事到如今,你越是慌亂,便越是中了高楷詭計。”
“傳令,三軍重整陣型,合兵一處,不得隨意出擊,以免遭人各個擊破。”
“是!”令旗揮舞,傳訊兵卒扯開嗓門大叫,軍令一層層傳遞下去,暫且止住士氣下挫。
楊猛心中稍稍安定,不由恨聲道:“鍾祁連言而無信,毫無廉恥之心,竟佯裝投靠,將我等玩弄於股掌之中。”
“若不殺此僚,我誓不為人!”
他緊緊盯著前方軍陣,忽而瞥見一人,正緊隨鍾祁連身後,狂奔而來。
忍不住怒火中燒:“楊燁,豎子安敢辱我!”
這一瞬間,他已是想通了來龍去脈,鍾祁連之所以降而複叛,陷他們於險境,分明是他這好弟弟楊燁所為。
“早知今日,我絕不該婦人之仁,留你一命。”
李晝同樣瞧見前方那策馬而來的俊秀青年,不由歎道:
“如此大才,竟明珠暗投,可惜了。”
“既然與我為敵,那便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他沉聲下令,鼓聲複又震響,裹挾著滾滾殺氣,兩萬兵馬不閃不避,迎著鍾祁連大軍,悍然廝殺。
高楷遠望此景,讚歎道:“果然勇武過人,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
狄長孫欣喜問道:“主上,您如何確認這鍾祁連詐降李晝,心向我等?”
高楷笑了笑:“這是我直覺所為。”
“或許,我斬殺薛家父子,也算為他兄長鍾昆侖報仇雪恨,他這才心向於我吧。”
實際上,他情知鍾祁連未有誆騙之心,否則,必有煞氣糾纏。
隻是,這是他最深的隱秘,不足為外人道。
這理由雖然牽強,卻也不是毫無可能。
狄長孫心中感慨:“主上得授天意,真乃神人也!”
高楷微微搖頭:“天意難測,不必妄自揣度。眼下,鍾祁連助我等攻伐李晝,這大好時機,絕不能失去。”
“你二人各自領兵數百,從側翼突擊敵軍,伺機而動。”
“我將助鍾祁連中軍,擒拿李晝。”
“是!”兩人肅然應下。
雪花紛亂而下,沸沸揚揚,朔風撲麵,猶如刀割。
高楷攥緊長劍,驅動駿馬,直奔中軍而來。
他雖隻有數百人,卻勢不可擋,長劍一揮,便有數人倒下,戰馬奔騰,一路不知踏過多少屍體。
這等赫赫威勢,令左右敵軍盡皆膽寒,不敢和他對視,更沒有勇氣和他對戰。
這兩萬敵軍之中,竟任由數百人縱橫,硬生生趟出一條血路,與鍾祁連匯合。
鍾祁連與李晝幾番廝殺,卻不分勝負,心中不禁驚詫萬分。
羌人素來悍勇,稍加訓練,便是一員驍將。
更何況他出身羌人大族鍾氏,自小舞刀弄棒,精研騎射,練出一身武力,可稱“萬人敵”。
然而,這李晝一個世家公子,年紀輕輕,竟和他不分上下,著實令他難以置信。
“李家潛龍,名震隴右道,豈是浪得虛名?”
他越戰越是心驚,一個愣神,手中長戟竟被劈成兩段。
長刀猛然揮來,裹挾濃濃煞氣,狠狠劈向他的脖頸。
這一刀若是劈中,他必死無疑。
然而,他已是反應不及,隻能眼睜睜看著長刀逼近,一股深深的絕望,湧上心頭。
“我命休矣!”
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忽有一柄長劍,如羚羊掛角,自天外而來,擊向長刀。
隻聽“鏗”然一聲,刀劍交擊,迸射出一連串火花,長刀停留在他脖頸之前,再不能寸進。
劫後餘生,鍾祁連來不及鬆一口氣,忽聞一聲厲喝:
“戰場之上,當全神貫注,不得分心!”
他循聲望去,卻見一個身披明光鎧,麵貌俊朗的將軍,策馬擋在他身前。
鍾祁連渾身一個激靈,猛然驚醒,不禁又羞又愧,連忙拱手道。
“多謝高將軍救命之恩!”
高楷沉聲以對:“戰場之上,正當奮勇殺敵,不必多禮。”
“你速為我側翼,聯手迎擊李晝。”
“是!”鍾祁連別無二話,當即率領一眾親兵,護衛高楷左側。
成王敗寇,你死我活,可沒有不能圍攻的迂腐說法。
高楷手持長劍,鍾祁連揮舞大戟,兩人雖是初次謀麵,卻頗有默契,一齊攻向李晝大軍。
鼓聲如雷,再次震響,令人熱血沸騰。
高楷、鍾祁連二人一左一右,大殺四方。那李晝一人抗衡,逐漸落在下風,險象環生。
所幸楊猛這員大將,人如其名,勇猛無匹,一手長刀揮舞得水潑不進,將二人的攻勢擋住。
這佑川城外戰場,已成了一座絞肉機,兩方兵卒廝殺許久,幾近瘋魔。
嗜血的痛楚,越發激起骨子裏的兇性,個個悍不畏死,便是兵器斷了,也用嘴撕咬,拳打腳踢,恨不得對方即刻去死。
這一戰,從黎明時分,直到夜幕降臨,足足持續了一天。
白雪皚皚,狂風凜冽,狠狠拍打在眾人臉上。
到最後,兩方兵卒皆是筋疲力盡。
戰場上,鮮血染紅了大地,混合著潔白大雪,攪成一攤攤肉泥,早已分不清彼此,觸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