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孩兒不想和離……”
崔鈺知道自己卑鄙,他明明答應過薛泠,要與她和離。
可前兩日,那夜他被困在山中,想的是自己若是不能及時迴去參加薛諶的大婚,薛泠該如何的失望難過。
那夜他在那山林中筋疲力盡地轉了一整夜,隻是想能夠盡快趕迴府中,趕得上薛諶的婚禮。
他不想與薛泠和離,他知道他做錯了許多事,他以後不會再錯了。
“此事輪不到你不想,今夜你爹迴來,我便與他商議此事,這段時間,你不可因為此事去為難泠兒!”
“母親!”
“出去!”
侯夫人本來還不知如何開口,可瞧見崔鈺這般,她卻更加堅定了。
崔鈺還想再說什麽,可見侯夫人神態認真不容置喙,他隻好先退了出去。
“來人!”
水榕聽到侯夫人喚人,忙跑了進去:“夫人,奴婢在。”
“水榕,你讓管家,派兩個護院,到少夫人的院子前守著,若是你們二爺想進去找少夫人,除非少夫人親自開口,放他進去,不然,都攔著!”
水榕大驚,抬眸看了一眼侯夫人,見她氣得發顫,忙應了好,讓春桃仔細看著侯夫人,自己下去找管家。
侯夫人說這些話的時候,聲音極大,崔鈺還未完全走出屋子,聽到她這話,他渾身一僵,心口苦澀難言,更是羞愧難當,隻能快步離開了母親的院子。
碧月一直在外麵候著,見薛泠出來,她一眼就看到薛泠雙眼通紅:“少夫人,您怎麽了?”
薛泠笑了起來:“沒什麽。”
她實在是高興,走出靜宜院後,忍不住又對碧月說了句:“碧月,我快要解脫了。”
碧月心頭一震,很快就反應過來,她麵上也多了幾分喜色:“少夫人,可是——”
薛泠怕被下人聽去了,事情提前傳出去不太好,她隻是看著碧月點頭。
“太好了,少夫人!”
饒是碧月,此時也有些忍不住喜形於色。
不過她很快便覺察到失態,忙收了情緒:“少夫人,奴婢太高興了。”
薛泠倒是不介意,莫說是碧月了,她也恨不得躍起跳支舞好好慶賀一番。
不過崔鈺一日未與她去官府蓋上印章,此時一日還是懸而未決。
想到這些,薛泠心頭的熱瞬間便涼了許多,“此時不宜聲張。”
碧月連連點頭:“奴婢省得的。”
碧月向來穩重,薛泠十分放心。
薛泠迴到海棠苑不久,便見管家領了兩個護院過來。
“問少夫人好。”
管家帶著那兩名護院見了禮,又開口解釋:“少夫人,這是夫人讓老奴給少夫人您安排的護院,夫人說,這兩位護院,是為了防二爺來找少夫人您的麻煩。有他們兩位在,二爺沒有您開口,他進不了您這院子。”
薛泠心底震動,她沒想過,婆母竟這般為她著想。
一時之間,她心生愧疚,可和離之事,她是不會鬆口。
如此更好,免得崔鈺節外生枝,鬧出讓大家更難堪的事情來。
陸雨薇那夜動了胎氣,險些流產,這幾日又因崔鈺要讓她去家廟修行,她整日便在那床上,好似沒了生氣一般。
侯夫人擔心此時送她出府,讓她去莊子那處,這胎保不住,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先讓她在侯府中,將這胎生下,再將她送出侯府。
但怕她再動心思去害薛泠,侯夫人派了人將她的院子圍了起來,尋常不讓那倚翠苑裏的人外出。
除此之外,她倒是不曾虧缺任何吃食穿著。
陸雨薇得知院子被圍守著,自知自己最好的下場便是送去莊子,日後還有機會與孩子見麵。
這兩日,她也漸漸接受這個下場,認真配合養胎,爭取這胎生下崔鈺長子。
昨日聽說崔鈺未去參加薛泠弟弟大婚,陸雨薇今日便派人守在院子門口,待有侯府其他下人經過,便喚來打聽一二。
不想丫鬟今日來跟她匯報,竟說侯夫人將薛泠那院子也圍起來了。
陸雨薇驚訝不已,想知道薛泠犯了何事,偏偏她出不去院子,侯府的下人知道她做的那些事情,路過的都走得快些,丫鬟在院子門口蹲守了大半天,也好不容易才喚來個心腸軟的。
隻是那隻是個燒火丫頭,隻聽說了一些,並不知全貌。
陸雨薇心癢難耐,趁著府醫來問診,她竟向府醫打聽。
府醫摸著手上的銀子,雖然有些動心,但他還是沒收。
如此幾日,陸雨薇才打聽到些風聲,好似薛泠弟弟大婚第二日,薛泠迴府到侯夫人跟前鬧了一通,惹得侯夫人生氣了,侯夫人才派人禁了她的足。
陸雨薇信以為真,這幾日連精神氣都好了些。
她就是看不得薛泠過得好,若不是薛泠,她如今已經是崔鈺的正妻了,又何至於做錯那麽多事,一步錯步步錯,直到如今,她根本沒辦法迴頭。
隻是很顯然,陸雨薇打聽到的事情,不過是以訛傳訛,並非真實。
侯夫人在薛泠提出和離想法的那日,便在夜裏跟武陽侯說起這事。
武陽侯卻有另外一個想法,覺得崔鈺不過是太年輕,看不清楚自己的心意。
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侯夫人氣憤不已,頭一次與侯爺起了爭執。
薛泠本以為和離之事板上釘釘,卻沒想過,問題竟出在了公爹的身上。
她也不知是崔鈺求到公爹頭上,還是公爹當真覺得她與崔鈺不應鬧到和離這般地步。
所以一時間,她也隻能靜觀其變,不敢主動出擊。
如此過了四五日,崔鈺來海棠苑求見。
薛泠沒辦法探公爹口風,隻好探崔鈺口風。
她讓護院放行,讓碧月將崔鈺帶了進來。
碧月識趣退了出去,與翠月守在西廂房的廊下,房門並未關閉,若是薛泠有什麽事,她們也能第一時間衝進去,而這個距離,她與翠月都聽不到主子的談話。
薛泠往門外看了一眼,瞧見守著的翠月和碧月,便在桌旁坐下,倒了兩杯茶,一杯遞給了崔鈺,隨即便開門見山:“和離之事,夫君還記得嗎?”
崔鈺知道自己卑鄙,他明明答應過薛泠,要與她和離。
可前兩日,那夜他被困在山中,想的是自己若是不能及時迴去參加薛諶的大婚,薛泠該如何的失望難過。
那夜他在那山林中筋疲力盡地轉了一整夜,隻是想能夠盡快趕迴府中,趕得上薛諶的婚禮。
他不想與薛泠和離,他知道他做錯了許多事,他以後不會再錯了。
“此事輪不到你不想,今夜你爹迴來,我便與他商議此事,這段時間,你不可因為此事去為難泠兒!”
“母親!”
“出去!”
侯夫人本來還不知如何開口,可瞧見崔鈺這般,她卻更加堅定了。
崔鈺還想再說什麽,可見侯夫人神態認真不容置喙,他隻好先退了出去。
“來人!”
水榕聽到侯夫人喚人,忙跑了進去:“夫人,奴婢在。”
“水榕,你讓管家,派兩個護院,到少夫人的院子前守著,若是你們二爺想進去找少夫人,除非少夫人親自開口,放他進去,不然,都攔著!”
水榕大驚,抬眸看了一眼侯夫人,見她氣得發顫,忙應了好,讓春桃仔細看著侯夫人,自己下去找管家。
侯夫人說這些話的時候,聲音極大,崔鈺還未完全走出屋子,聽到她這話,他渾身一僵,心口苦澀難言,更是羞愧難當,隻能快步離開了母親的院子。
碧月一直在外麵候著,見薛泠出來,她一眼就看到薛泠雙眼通紅:“少夫人,您怎麽了?”
薛泠笑了起來:“沒什麽。”
她實在是高興,走出靜宜院後,忍不住又對碧月說了句:“碧月,我快要解脫了。”
碧月心頭一震,很快就反應過來,她麵上也多了幾分喜色:“少夫人,可是——”
薛泠怕被下人聽去了,事情提前傳出去不太好,她隻是看著碧月點頭。
“太好了,少夫人!”
饒是碧月,此時也有些忍不住喜形於色。
不過她很快便覺察到失態,忙收了情緒:“少夫人,奴婢太高興了。”
薛泠倒是不介意,莫說是碧月了,她也恨不得躍起跳支舞好好慶賀一番。
不過崔鈺一日未與她去官府蓋上印章,此時一日還是懸而未決。
想到這些,薛泠心頭的熱瞬間便涼了許多,“此時不宜聲張。”
碧月連連點頭:“奴婢省得的。”
碧月向來穩重,薛泠十分放心。
薛泠迴到海棠苑不久,便見管家領了兩個護院過來。
“問少夫人好。”
管家帶著那兩名護院見了禮,又開口解釋:“少夫人,這是夫人讓老奴給少夫人您安排的護院,夫人說,這兩位護院,是為了防二爺來找少夫人您的麻煩。有他們兩位在,二爺沒有您開口,他進不了您這院子。”
薛泠心底震動,她沒想過,婆母竟這般為她著想。
一時之間,她心生愧疚,可和離之事,她是不會鬆口。
如此更好,免得崔鈺節外生枝,鬧出讓大家更難堪的事情來。
陸雨薇那夜動了胎氣,險些流產,這幾日又因崔鈺要讓她去家廟修行,她整日便在那床上,好似沒了生氣一般。
侯夫人擔心此時送她出府,讓她去莊子那處,這胎保不住,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先讓她在侯府中,將這胎生下,再將她送出侯府。
但怕她再動心思去害薛泠,侯夫人派了人將她的院子圍了起來,尋常不讓那倚翠苑裏的人外出。
除此之外,她倒是不曾虧缺任何吃食穿著。
陸雨薇得知院子被圍守著,自知自己最好的下場便是送去莊子,日後還有機會與孩子見麵。
這兩日,她也漸漸接受這個下場,認真配合養胎,爭取這胎生下崔鈺長子。
昨日聽說崔鈺未去參加薛泠弟弟大婚,陸雨薇今日便派人守在院子門口,待有侯府其他下人經過,便喚來打聽一二。
不想丫鬟今日來跟她匯報,竟說侯夫人將薛泠那院子也圍起來了。
陸雨薇驚訝不已,想知道薛泠犯了何事,偏偏她出不去院子,侯府的下人知道她做的那些事情,路過的都走得快些,丫鬟在院子門口蹲守了大半天,也好不容易才喚來個心腸軟的。
隻是那隻是個燒火丫頭,隻聽說了一些,並不知全貌。
陸雨薇心癢難耐,趁著府醫來問診,她竟向府醫打聽。
府醫摸著手上的銀子,雖然有些動心,但他還是沒收。
如此幾日,陸雨薇才打聽到些風聲,好似薛泠弟弟大婚第二日,薛泠迴府到侯夫人跟前鬧了一通,惹得侯夫人生氣了,侯夫人才派人禁了她的足。
陸雨薇信以為真,這幾日連精神氣都好了些。
她就是看不得薛泠過得好,若不是薛泠,她如今已經是崔鈺的正妻了,又何至於做錯那麽多事,一步錯步步錯,直到如今,她根本沒辦法迴頭。
隻是很顯然,陸雨薇打聽到的事情,不過是以訛傳訛,並非真實。
侯夫人在薛泠提出和離想法的那日,便在夜裏跟武陽侯說起這事。
武陽侯卻有另外一個想法,覺得崔鈺不過是太年輕,看不清楚自己的心意。
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侯夫人氣憤不已,頭一次與侯爺起了爭執。
薛泠本以為和離之事板上釘釘,卻沒想過,問題竟出在了公爹的身上。
她也不知是崔鈺求到公爹頭上,還是公爹當真覺得她與崔鈺不應鬧到和離這般地步。
所以一時間,她也隻能靜觀其變,不敢主動出擊。
如此過了四五日,崔鈺來海棠苑求見。
薛泠沒辦法探公爹口風,隻好探崔鈺口風。
她讓護院放行,讓碧月將崔鈺帶了進來。
碧月識趣退了出去,與翠月守在西廂房的廊下,房門並未關閉,若是薛泠有什麽事,她們也能第一時間衝進去,而這個距離,她與翠月都聽不到主子的談話。
薛泠往門外看了一眼,瞧見守著的翠月和碧月,便在桌旁坐下,倒了兩杯茶,一杯遞給了崔鈺,隨即便開門見山:“和離之事,夫君還記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