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鈺自是記得,他前幾日無顏來見薛泠,也是這兩日心緒好了些,才過來。
“泠兒——”
他抬起頭,看著薛泠,雙眸中有些難抑的痛:“可以不和離嗎?”
薛泠輕笑了下,端起茶杯飲了口茶,緩緩放下杯子,她問道:“夫君可以讓光陰逆轉嗎?”
崔鈺緊緊地捏著杯子,艱澀地迴道:“不可。”
“這也是我的答案。”
“為何?泠兒你為何執意要與我和離?”
“夫君不能讓光陰逆轉,我亦不能讓被傷過的心完好如初。夫君問我為何,那泠兒也想問問夫君,為何不想與我和離?”
說到此處,薛泠停了半息,“難不成,夫君是想與我往後餘生,相看兩相厭?”
“怎會?”
崔鈺反駁:“你我怎會相看兩相厭,我從未厭過泠兒。”
“夫君想錯了,是我厭夫君。”
既然崔鈺不守諾言,薛泠便也不給他麵子了:“夫君應當是聽過一句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被夫君這般算計,往後的日子,實在是難以再信夫君。”
“夫君若是執意不和離,那麽,相看兩相厭,便是你我的下場,你我也隻有這個下場。”
“若夫君與我和離,你我過去的那些情分,也還能留著些許,不至被消磨殆盡。”
崔鈺從未從薛泠的嘴裏聽到過這樣難聽的話,他覺得難堪又有幾分怒氣,“想來如此,你是決心要與我和離。我既答應過你,便不會食言。”
“隻是和離之後,你可想過你日後的日子該如何過?你若是再嫁人,二嫁又能嫁什麽好人家?”
“這便不勞夫君費心了。”
薛泠抬頭,直直看向崔鈺:“君子守諾,我想夫君應當如是。”
崔鈺難堪和怒火交集,早就忘了自己來的初心,他站起身,居高臨下地看著薛泠:“這是自然!既如此,那為夫便讓你如願以償!”
薛泠也站起身,“謝夫君。”
崔鈺從未見過這般的薛泠,她在他跟前向來溫柔小意,今日卻句句帶刺,紮得他心口發疼。
他沉下臉,拂袖轉身離去。
和離便和離,這幾日他也想清楚了。
他也不過是舍不得自己與薛泠那十多年青梅竹馬的情分,可陸雨薇說的對,他再那般占著她,實在毫無道理。
罷了,這麽多年,他早就將薛泠當妹妹了。
既然她執意要和離,那便成全她吧。
出了海棠苑後,崔鈺怒氣漸消。
他迴頭望進海棠苑內, 卻什麽都看不到。
罷了罷了,何必讓薛泠恨他呢
崔鈺離開海棠苑後,便去尋了武陽侯。
因為崔鈺之事,侯夫人已經好幾日沒有給武陽侯好臉色了。
聽到崔鈺說,他答應和離,武陽侯皺著眉,“你可想清楚了?”
“父親,我已經想清楚了。”
崔鈺看了一眼父親:“父親,我對泠兒,其實並無男女之愛,隻是兄妹之情。”
“混賬!”
武陽侯直接就將茶杯砸到了他的身旁:“你不喜歡泠兒,你娶她作甚?”
“年少時不懂事。”
武陽侯黑著臉:“此事並非兒戲,關乎兩家的交情、顏麵,你說娶薛泠便娶薛泠,你說與薛泠和離便與薛泠和離,你想過和離之後,外人怎麽看我們,怎麽看薛泠?”
“是我對不住她。”
“容我再想想,你先給我滾出去!看到你就煩!”
崔鈺見父親這般神色,隻好先退下。
又過了幾日,武陽侯突然就讓人請薛泠去一趟。
薛泠不知公爹是何想法,進門喚了一聲後,隻問了一句:“父親找我何事?”
武陽侯歎了口氣:“泠兒,和離當真是你的主意?”
薛泠微微一怔:“迴父親,和離是孩兒的主意。”
“你爹爹昨日尋我,提起你與崔鈺之事,他雖明說,但我與你爹爹多年摯交好友,自是聽得明白他話中是什麽意思。”
說到此處,武陽侯看了一眼窗外:“既然和離是你的主意,那便隨你吧。若和離並非你的主意,隻是崔鈺那小子逼迫你如此,你大可以說出來,我與你母親,必定會為你做主。”
薛泠一愣,本以為公爹不答應她與崔鈺和離,是以為他不想侯府失了顏麵,不想公爹竟是擔心和離不是她的本意。
薛泠心中感動,再三表明,和離是她之意。
“……父親,我與夫君相識太久,夫君他辨不清對我的感情,如今我也看明白了,自是不能再作不懂。”
薛泠這話才說完,便聽見侯夫人怒氣衝衝的聲音從門口傳來:“侯爺!”
侯夫人快步走到薛泠跟前,抬頭與武陽侯對視:“你堂堂一個侯爺,便是這般對泠兒的?”
武陽侯無辜之極,忙解釋自己並非想逼薛泠不和離,可侯夫人不信。
薛泠也幫忙開口解釋,侯夫人這才信了幾分:“既如此,那和離之事,想必你也是讚成的。”
“如今既然已經確定,和離是泠兒的本意,我自是不會再阻攔。”
“多謝父親母親成全。”
薛泠知道公爹婆母這幾日因為她和崔鈺之事在吵架,時至今日都還未和好,說罷便識趣地離開了。
從正堂出來,薛泠腳步都輕快了許多。
迴到海棠苑,薛泠瞧見還在院門邊上守著的兩名護院,她笑了下,讓碧月進去拿了些銀子賞給他們後,便讓他們退下了:“不用守著了,若是管家問起來,便說是我說的。”
那兩名護院遲疑了片刻,謝過薛泠後便退下了。
晚膳過後,青鬆送了一份和離書過來,說那是崔鈺重新寫的。
薛泠想了想,還是在新的和離書上重新簽下姓名。
“……少夫人,二爺讓小的問您何時得空,他與您一塊去官府將這和離書蓋上官印。”
薛泠聽到青鬆這話,想都沒想:“迴去告訴二爺,明日巳時三刻,我在官府門口等他。”
“好的,少夫人。”
“我與二爺已經和離,還是莫要再叫我少夫人了。”
青鬆一怔,但還是改了口:“好的,薛小姐。”
薛泠許久未聽到這個稱唿,竟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泠兒——”
他抬起頭,看著薛泠,雙眸中有些難抑的痛:“可以不和離嗎?”
薛泠輕笑了下,端起茶杯飲了口茶,緩緩放下杯子,她問道:“夫君可以讓光陰逆轉嗎?”
崔鈺緊緊地捏著杯子,艱澀地迴道:“不可。”
“這也是我的答案。”
“為何?泠兒你為何執意要與我和離?”
“夫君不能讓光陰逆轉,我亦不能讓被傷過的心完好如初。夫君問我為何,那泠兒也想問問夫君,為何不想與我和離?”
說到此處,薛泠停了半息,“難不成,夫君是想與我往後餘生,相看兩相厭?”
“怎會?”
崔鈺反駁:“你我怎會相看兩相厭,我從未厭過泠兒。”
“夫君想錯了,是我厭夫君。”
既然崔鈺不守諾言,薛泠便也不給他麵子了:“夫君應當是聽過一句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被夫君這般算計,往後的日子,實在是難以再信夫君。”
“夫君若是執意不和離,那麽,相看兩相厭,便是你我的下場,你我也隻有這個下場。”
“若夫君與我和離,你我過去的那些情分,也還能留著些許,不至被消磨殆盡。”
崔鈺從未從薛泠的嘴裏聽到過這樣難聽的話,他覺得難堪又有幾分怒氣,“想來如此,你是決心要與我和離。我既答應過你,便不會食言。”
“隻是和離之後,你可想過你日後的日子該如何過?你若是再嫁人,二嫁又能嫁什麽好人家?”
“這便不勞夫君費心了。”
薛泠抬頭,直直看向崔鈺:“君子守諾,我想夫君應當如是。”
崔鈺難堪和怒火交集,早就忘了自己來的初心,他站起身,居高臨下地看著薛泠:“這是自然!既如此,那為夫便讓你如願以償!”
薛泠也站起身,“謝夫君。”
崔鈺從未見過這般的薛泠,她在他跟前向來溫柔小意,今日卻句句帶刺,紮得他心口發疼。
他沉下臉,拂袖轉身離去。
和離便和離,這幾日他也想清楚了。
他也不過是舍不得自己與薛泠那十多年青梅竹馬的情分,可陸雨薇說的對,他再那般占著她,實在毫無道理。
罷了,這麽多年,他早就將薛泠當妹妹了。
既然她執意要和離,那便成全她吧。
出了海棠苑後,崔鈺怒氣漸消。
他迴頭望進海棠苑內, 卻什麽都看不到。
罷了罷了,何必讓薛泠恨他呢
崔鈺離開海棠苑後,便去尋了武陽侯。
因為崔鈺之事,侯夫人已經好幾日沒有給武陽侯好臉色了。
聽到崔鈺說,他答應和離,武陽侯皺著眉,“你可想清楚了?”
“父親,我已經想清楚了。”
崔鈺看了一眼父親:“父親,我對泠兒,其實並無男女之愛,隻是兄妹之情。”
“混賬!”
武陽侯直接就將茶杯砸到了他的身旁:“你不喜歡泠兒,你娶她作甚?”
“年少時不懂事。”
武陽侯黑著臉:“此事並非兒戲,關乎兩家的交情、顏麵,你說娶薛泠便娶薛泠,你說與薛泠和離便與薛泠和離,你想過和離之後,外人怎麽看我們,怎麽看薛泠?”
“是我對不住她。”
“容我再想想,你先給我滾出去!看到你就煩!”
崔鈺見父親這般神色,隻好先退下。
又過了幾日,武陽侯突然就讓人請薛泠去一趟。
薛泠不知公爹是何想法,進門喚了一聲後,隻問了一句:“父親找我何事?”
武陽侯歎了口氣:“泠兒,和離當真是你的主意?”
薛泠微微一怔:“迴父親,和離是孩兒的主意。”
“你爹爹昨日尋我,提起你與崔鈺之事,他雖明說,但我與你爹爹多年摯交好友,自是聽得明白他話中是什麽意思。”
說到此處,武陽侯看了一眼窗外:“既然和離是你的主意,那便隨你吧。若和離並非你的主意,隻是崔鈺那小子逼迫你如此,你大可以說出來,我與你母親,必定會為你做主。”
薛泠一愣,本以為公爹不答應她與崔鈺和離,是以為他不想侯府失了顏麵,不想公爹竟是擔心和離不是她的本意。
薛泠心中感動,再三表明,和離是她之意。
“……父親,我與夫君相識太久,夫君他辨不清對我的感情,如今我也看明白了,自是不能再作不懂。”
薛泠這話才說完,便聽見侯夫人怒氣衝衝的聲音從門口傳來:“侯爺!”
侯夫人快步走到薛泠跟前,抬頭與武陽侯對視:“你堂堂一個侯爺,便是這般對泠兒的?”
武陽侯無辜之極,忙解釋自己並非想逼薛泠不和離,可侯夫人不信。
薛泠也幫忙開口解釋,侯夫人這才信了幾分:“既如此,那和離之事,想必你也是讚成的。”
“如今既然已經確定,和離是泠兒的本意,我自是不會再阻攔。”
“多謝父親母親成全。”
薛泠知道公爹婆母這幾日因為她和崔鈺之事在吵架,時至今日都還未和好,說罷便識趣地離開了。
從正堂出來,薛泠腳步都輕快了許多。
迴到海棠苑,薛泠瞧見還在院門邊上守著的兩名護院,她笑了下,讓碧月進去拿了些銀子賞給他們後,便讓他們退下了:“不用守著了,若是管家問起來,便說是我說的。”
那兩名護院遲疑了片刻,謝過薛泠後便退下了。
晚膳過後,青鬆送了一份和離書過來,說那是崔鈺重新寫的。
薛泠想了想,還是在新的和離書上重新簽下姓名。
“……少夫人,二爺讓小的問您何時得空,他與您一塊去官府將這和離書蓋上官印。”
薛泠聽到青鬆這話,想都沒想:“迴去告訴二爺,明日巳時三刻,我在官府門口等他。”
“好的,少夫人。”
“我與二爺已經和離,還是莫要再叫我少夫人了。”
青鬆一怔,但還是改了口:“好的,薛小姐。”
薛泠許久未聽到這個稱唿,竟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