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泠跑出房後便快步往外走,碧月還未反應過來,她便已經走到院門那邊了。
“少夫人!”
出了清風苑,薛泠腳步才慢了下來。
碧月小跑著追了上來,正想問太子是不是做了什麽,便瞧見薛泠雙頰有些紅。
碧月提著燈籠走在了前頭:“少夫人,您慢些。”
“嗯。”
薛泠應了一聲,抬手摸了下右耳上的耳墜。
迴到她的院子,已經是子時。
“少夫人,奴婢已經備好熱水了。”
翠月先迴來,早就吩咐丫鬟備好熱水。
薛泠今日忙了一整天,此刻臉上的妝容都蓋不住她的疲倦。
薛泠坐在梳妝台前,“好。”
她卸下耳墜,放在掌心裏麵看了一會兒,那耳墜上部分是純金打造的精巧圓環,金絲纏繞,編織出細密繁複的花紋。
吊墜部分更是精妙絕倫,中心處是一顆黃金鑄就的鏤空金球,金球表麵鏨刻著龍鳳呈祥,龍鱗鳳羽清晰可辨,栩栩如生,似要騰飛翱翔。
而那金球下方,垂掛著數串細碎的金鈴鐺,鈴鐺上還鑲嵌著微小卻璀璨的紅寶石。
薛泠將那對耳墜捏起,抬指輕輕一碰,那小鈴鐺互相碰撞,發出清脆悅耳的鈴聲。
“少夫人,這耳墜……”
碧月拆完發簪,瞧見薛泠看著手上的耳墜走神,不禁輕聲問了下。
薛泠迴過神來,卻又想起自己離開那清風苑前, 太子曾在她的耳垂上捏的那一下。
“太子送的。”
薛泠說完,將耳墜遞給她:“放好吧。”
“您不戴嗎?”
薛泠搖了搖頭,起身走向那浴桶那邊。
翠月幫她將外衣脫下,薛泠俯身用手試了試水溫,這才抬腿踩著木階跨進了浴桶裏。
“少夫人,二爺今日也太過分了,二少成親,他竟不來。”
薛泠忙了一整日,後麵又被太子喚去,幾乎昏了頭,自是沒想起崔鈺來。
翠月這話倒是提醒了她,雖說陸雨薇的事情鬧得難堪,可崔鈺也不至於今日臉麵都不露。
薛泠不禁皺了眉:“我今日太忙了,未曾留意過二爺,他沒來嗎?”
一旁的碧月看著她點了點頭:“二爺確實沒來。”
薛泠隻覺怪異,可已經這麽晚了,她就算有疑問,也隻能明日再問。
與此同時,武陽侯和侯夫人方才迴到府中。
在誠意伯府時,兩人皆是喜笑顏顏,可一出伯府,二人臉色都有些鐵青難堪。
這自然不是因為伯府招待不周,而是因為一整日了,兩人都未曾見崔鈺露過臉。
武陽侯和誠意伯二人是少時好友,這麽多年的感情,武陽侯府與誠意伯又是姻親關係,於情於理,崔鈺都應該到誠意伯府喝上一杯喜酒、說上一句祝福。
可一整日了,武陽侯和侯夫人都未見崔鈺。
方才在伯府中,二人自是不能冷臉破壞了那般喜慶的氛圍,可出了伯府上了馬車,夫妻兩人就怎麽都忍不住了。
武陽侯與侯夫人兩人迴到府中已是子時,侯府的大部分仆人都已經歇下了。
侯夫人卻還是讓管家去倚翠苑將崔鈺喊來,可管家卻說崔鈺今日並未歸府。
管家瞧著侯夫人神色,又補了一句:“夫人,二爺昨日也未歸府。”
“豈有此理!”
武陽侯氣得扔了茶盞,茶杯摔在地上四分五裂,茶水濺出,有些落在了管家的鞋上,管家一動不敢動。
“夜深了,侯爺還是先去沐浴吧,待二郎明日歸來,再向他問罪。”
侯夫人雖氣,卻也知道無用,揮了揮手,讓管家退了下去。
薛泠在家中,自是不知道崔鈺兩日未歸侯府。
不過,她就算是得知了,也並不在意。
今日這般忙碌,沐浴過後,她才沾到床榻,便很快安睡過去了。
第二日,薛泠還在睡夢中,便被翠月喚醒了。
她躺在床上,緩緩睜開眼,好一會兒,薛泠才想起今日弟媳要敬茶。
薛泠想到此事,睡意瞬間散了許多。
“碧月,什麽時辰了?”
“少夫人,還有兩刻便卯時了。”
辰時弟媳便會敬茶,薛泠忙從床上起來:“快,幫我梳妝,快些!”
薛泠匆忙梳洗裝扮完,便往正廳趕去。
府裏四處都還洋溢著昨日的喜慶,目光所及都是紅綢紅囍,無一不在提醒著薛泠敬茶的事情。
她幾乎是與薛諶弟媳一起到正廳,薛泠忙落了座。
薛泠與弟媳從前一起在國子學同窗過幾載,有些情分在,薛泠備的厚禮,沈婉清瞧見後雙眸明顯都亮了起來,撲閃撲閃地看著薛泠,讓薛泠都有些不好意思。
敬茶後,一家人用了早膳。
薛泠讓薛諶帶沈婉清逛逛府裏,她自己去尋父親母親。
山賊之事,她本也想要瞞著父親母親。
不過是弟弟大婚前,薛泠想先瞞著,免得父母驚憂。
如今既然薛諶大婚已經結束,山賊之事、和離之事,她也該向他們交代一二了。
更何況,昨日崔鈺一麵未露,今日薛泠提和離之事,也算是個好時機了。
薛泠到阿娘院子時,她父親母親便已經在等著她了。
“阿娘、爹爹!”
薛泠讓碧月和翠月留在了屋外,抬腿走了進去。
梁氏起身拉住女兒的手:“泠兒,阿娘和你爹爹,都在等你。”
薛泠看了一眼父親,有些愧疚,“阿娘阿爹,女兒有一事想任性而為。”
誠意伯歎了口氣:“可是和崔鈺相關?”
薛泠一家人感情極好,父親母親又十分愛惜她,她自小,便有些任性。
當初嫁給崔鈺,無論是爹娘,都曾勸過她,可她一心以為崔鈺是良人,以為自己與崔鈺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心心相印,便嫁進了侯府。
出嫁三年,除了迴門那日,她迴娘家,幾乎都是獨自一人。
從前她並不覺得有什麽,畢竟那時崔鈺確實公務繁忙,她又想爹娘,一年迴家好幾迴,崔鈺不陪著,也實屬正常。
那時阿娘便委婉地問過她,是不是崔鈺欺負她。
她總說不是,隻是想阿娘了。
薛泠那時說的都是實話,也並非逞強。
她確實不覺得崔鈺欺負她,也確實是想父母了才迴娘家。
可如今想來,她初一十五習慣去普濟寺祈福聽誦,三月又歸家兩次,算起來,她一年出侯府三十多次,崔鈺竟也不曾關心過她。
若是她與崔鈺兩人感情和睦、夫妻蜜裏調油,她又怎會那般想爹娘。
更別說,她嫁人三年,肚子都不曾有一次好消息。
從前她一葉障目,自是看不清楚自己的境況不好。
可阿爹阿娘,又怎會看不出來。
想到這些,薛泠眼睛湧上幾分熱意,可她不想在爹娘麵前落淚,隻好強忍著,“爹爹、阿娘,我想與崔鈺和離。”
“少夫人!”
出了清風苑,薛泠腳步才慢了下來。
碧月小跑著追了上來,正想問太子是不是做了什麽,便瞧見薛泠雙頰有些紅。
碧月提著燈籠走在了前頭:“少夫人,您慢些。”
“嗯。”
薛泠應了一聲,抬手摸了下右耳上的耳墜。
迴到她的院子,已經是子時。
“少夫人,奴婢已經備好熱水了。”
翠月先迴來,早就吩咐丫鬟備好熱水。
薛泠今日忙了一整天,此刻臉上的妝容都蓋不住她的疲倦。
薛泠坐在梳妝台前,“好。”
她卸下耳墜,放在掌心裏麵看了一會兒,那耳墜上部分是純金打造的精巧圓環,金絲纏繞,編織出細密繁複的花紋。
吊墜部分更是精妙絕倫,中心處是一顆黃金鑄就的鏤空金球,金球表麵鏨刻著龍鳳呈祥,龍鱗鳳羽清晰可辨,栩栩如生,似要騰飛翱翔。
而那金球下方,垂掛著數串細碎的金鈴鐺,鈴鐺上還鑲嵌著微小卻璀璨的紅寶石。
薛泠將那對耳墜捏起,抬指輕輕一碰,那小鈴鐺互相碰撞,發出清脆悅耳的鈴聲。
“少夫人,這耳墜……”
碧月拆完發簪,瞧見薛泠看著手上的耳墜走神,不禁輕聲問了下。
薛泠迴過神來,卻又想起自己離開那清風苑前, 太子曾在她的耳垂上捏的那一下。
“太子送的。”
薛泠說完,將耳墜遞給她:“放好吧。”
“您不戴嗎?”
薛泠搖了搖頭,起身走向那浴桶那邊。
翠月幫她將外衣脫下,薛泠俯身用手試了試水溫,這才抬腿踩著木階跨進了浴桶裏。
“少夫人,二爺今日也太過分了,二少成親,他竟不來。”
薛泠忙了一整日,後麵又被太子喚去,幾乎昏了頭,自是沒想起崔鈺來。
翠月這話倒是提醒了她,雖說陸雨薇的事情鬧得難堪,可崔鈺也不至於今日臉麵都不露。
薛泠不禁皺了眉:“我今日太忙了,未曾留意過二爺,他沒來嗎?”
一旁的碧月看著她點了點頭:“二爺確實沒來。”
薛泠隻覺怪異,可已經這麽晚了,她就算有疑問,也隻能明日再問。
與此同時,武陽侯和侯夫人方才迴到府中。
在誠意伯府時,兩人皆是喜笑顏顏,可一出伯府,二人臉色都有些鐵青難堪。
這自然不是因為伯府招待不周,而是因為一整日了,兩人都未曾見崔鈺露過臉。
武陽侯和誠意伯二人是少時好友,這麽多年的感情,武陽侯府與誠意伯又是姻親關係,於情於理,崔鈺都應該到誠意伯府喝上一杯喜酒、說上一句祝福。
可一整日了,武陽侯和侯夫人都未見崔鈺。
方才在伯府中,二人自是不能冷臉破壞了那般喜慶的氛圍,可出了伯府上了馬車,夫妻兩人就怎麽都忍不住了。
武陽侯與侯夫人兩人迴到府中已是子時,侯府的大部分仆人都已經歇下了。
侯夫人卻還是讓管家去倚翠苑將崔鈺喊來,可管家卻說崔鈺今日並未歸府。
管家瞧著侯夫人神色,又補了一句:“夫人,二爺昨日也未歸府。”
“豈有此理!”
武陽侯氣得扔了茶盞,茶杯摔在地上四分五裂,茶水濺出,有些落在了管家的鞋上,管家一動不敢動。
“夜深了,侯爺還是先去沐浴吧,待二郎明日歸來,再向他問罪。”
侯夫人雖氣,卻也知道無用,揮了揮手,讓管家退了下去。
薛泠在家中,自是不知道崔鈺兩日未歸侯府。
不過,她就算是得知了,也並不在意。
今日這般忙碌,沐浴過後,她才沾到床榻,便很快安睡過去了。
第二日,薛泠還在睡夢中,便被翠月喚醒了。
她躺在床上,緩緩睜開眼,好一會兒,薛泠才想起今日弟媳要敬茶。
薛泠想到此事,睡意瞬間散了許多。
“碧月,什麽時辰了?”
“少夫人,還有兩刻便卯時了。”
辰時弟媳便會敬茶,薛泠忙從床上起來:“快,幫我梳妝,快些!”
薛泠匆忙梳洗裝扮完,便往正廳趕去。
府裏四處都還洋溢著昨日的喜慶,目光所及都是紅綢紅囍,無一不在提醒著薛泠敬茶的事情。
她幾乎是與薛諶弟媳一起到正廳,薛泠忙落了座。
薛泠與弟媳從前一起在國子學同窗過幾載,有些情分在,薛泠備的厚禮,沈婉清瞧見後雙眸明顯都亮了起來,撲閃撲閃地看著薛泠,讓薛泠都有些不好意思。
敬茶後,一家人用了早膳。
薛泠讓薛諶帶沈婉清逛逛府裏,她自己去尋父親母親。
山賊之事,她本也想要瞞著父親母親。
不過是弟弟大婚前,薛泠想先瞞著,免得父母驚憂。
如今既然薛諶大婚已經結束,山賊之事、和離之事,她也該向他們交代一二了。
更何況,昨日崔鈺一麵未露,今日薛泠提和離之事,也算是個好時機了。
薛泠到阿娘院子時,她父親母親便已經在等著她了。
“阿娘、爹爹!”
薛泠讓碧月和翠月留在了屋外,抬腿走了進去。
梁氏起身拉住女兒的手:“泠兒,阿娘和你爹爹,都在等你。”
薛泠看了一眼父親,有些愧疚,“阿娘阿爹,女兒有一事想任性而為。”
誠意伯歎了口氣:“可是和崔鈺相關?”
薛泠一家人感情極好,父親母親又十分愛惜她,她自小,便有些任性。
當初嫁給崔鈺,無論是爹娘,都曾勸過她,可她一心以為崔鈺是良人,以為自己與崔鈺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心心相印,便嫁進了侯府。
出嫁三年,除了迴門那日,她迴娘家,幾乎都是獨自一人。
從前她並不覺得有什麽,畢竟那時崔鈺確實公務繁忙,她又想爹娘,一年迴家好幾迴,崔鈺不陪著,也實屬正常。
那時阿娘便委婉地問過她,是不是崔鈺欺負她。
她總說不是,隻是想阿娘了。
薛泠那時說的都是實話,也並非逞強。
她確實不覺得崔鈺欺負她,也確實是想父母了才迴娘家。
可如今想來,她初一十五習慣去普濟寺祈福聽誦,三月又歸家兩次,算起來,她一年出侯府三十多次,崔鈺竟也不曾關心過她。
若是她與崔鈺兩人感情和睦、夫妻蜜裏調油,她又怎會那般想爹娘。
更別說,她嫁人三年,肚子都不曾有一次好消息。
從前她一葉障目,自是看不清楚自己的境況不好。
可阿爹阿娘,又怎會看不出來。
想到這些,薛泠眼睛湧上幾分熱意,可她不想在爹娘麵前落淚,隻好強忍著,“爹爹、阿娘,我想與崔鈺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