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意伯夫妻對視一眼,二人看向薛泠的眼中隻有心疼,並無驚訝。
想來,他們也早就料到了,會有此一天。
梁氏握著女兒的手,輕聲問道:“可是那平妻之事?”
薛泠看了一眼阿娘,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是,也不是。”
薛泠不想讓爹娘知道崔鈺一開始便是算計她才娶的她,這樣殘忍無恥惡心的事實,她一個人知道便好了。
她抿了下唇,將備好的說辭一一說來:“阿娘,崔鈺他不愛我。”
這話若是讓旁的人聽到了,必會嘲笑薛泠。
又不是稚兒,還這般天真,既能高攀高嫁,還談什麽愛不愛、喜不喜歡呢。
可薛泠當初嫁入侯府,給爹娘的理由便是她喜歡崔鈺、崔鈺也喜歡她。
上京許多人都覺得她嫁入侯府,不過是挾恩以報,想要高攀武陽侯府。
可實際並非如此,隻是說出去,也無人信罷了。
當年薛泠父親誠意伯意外救了武陽侯之父,武陽侯得知薛泠父親有一女兒,便與誠意伯府定下娃娃親。
再加上誠意伯與武陽侯又是好友,兩家來往甚篤,不過娃娃親之事,誠意伯一直隻當是戲言,兩家也並未交換信物。
隻是武陽侯之父重諾,臨死前,舊事重提,讓武陽侯務必要履行諾言,除非薛泠往後遇到別的如意郎君,她不想嫁給崔鈺,否則崔鈺之妻,隻能是薛泠。
後來此事在上京傳開,許多閨秀都知道侯府二公子是薛泠未來夫君,薛泠甚至曾遭受過許多人的嘲諷欺淩。
再到後來薛泠及?,也不知誰傳出她與崔鈺的婚約隻是口頭之約,沒有交換信物,並不作數。
可兩年後,薛泠還是嫁進了侯府,她們便以為薛泠是挾恩以報,嘲諷之言,十分難聽。
隻是這些皆不重要,外人不懂她,她爹娘懂她。
薛泠說完這話,看了看爹娘的神色,見他們二人雖然眉頭微皺,但並未太難過,方才繼續開口:“崔鈺喜愛的是陸夫人,他執意要娶為平妻的位。”
“阿娘、爹爹,泠兒亦是見過他愛人的模樣,才知道他並不愛孩兒。”
薛泠其實早就不為這件事情傷心了,隻是如今當著爹娘的麵,心中的委屈好似被放大了一般,她隻是稍稍想想,便覺得委屈不已。
梁氏抬手環住了女兒,將薛泠抱入懷中:“阿娘的瓊兒,受委屈了!”
薛泠聽到母親的這話,發熱的眼眶瞬間就忍不住,熱淚漫出眼角,她抱著母親,也忍不住細聲地嗚咽哭泣起來。
誠意伯在一旁看著,眼睛也有了紅絲,趁著妻女未發現,他忙擦走眼中的淚水,這才拍了下薛泠的肩膀:“你出嫁那日,我與你阿娘便說過,若是將來過得不高興了,伯府的大門永遠對泠兒你開著,泠兒你隻管迴來。”
“至於旁的事情,爹爹與你阿娘都不在意,爹爹隻想我的泠兒,日日都是快活的。”
“爹爹!”
薛泠抬頭看了一眼父親,眼淚更是止不住。
她也知爹娘不會怪了,可真的聽到爹娘這些話,還是忍不住委屈落淚。
梁氏拿出手帕,擦著女兒臉上的淚水:“阿娘知道,泠兒你想和離,必定是早已思慮清楚,既如此,你便放手去做吧。”
“那平妻之事,我與你阿爹,本就心存不滿,那崔鈺又如此不珍惜你,既如此,那這樁不合意的婚事,便到此為止吧。”
梁氏說到此處,看著女兒,心頭更痛。
當初她便不想女兒嫁入侯府,可女兒喜歡,她們做爹娘的,也不好做那棒打鴛鴦之人。
女兒出嫁後,她聽過不少崔鈺待她極好的傳言,梁氏本以為是自己與夫君看走了眼,也暗暗慶幸當初並未執意阻攔。
可後來女兒迴府的次數越發的多,梁氏便忍不住試探,女兒雖每每都否認,但梁氏還是看出了其中的怪異。
隻是薛泠好似不曾發覺,所言也並非假話,她也隻好安慰自己想多了。
直到不久前,聽說崔鈺執意要娶平妻,梁氏便知道自己的女兒必定是受了許多委屈。
女子出嫁從夫,薛泠又並未迴娘家說些什麽,她與夫君,也不好上門討要什麽說法。
現下聽到薛泠說和離,梁氏第一反應除了心疼,便是歡快,又怎麽會覺得薛泠此舉是任性妄為。
父親母親對薛泠說的全是心疼撫慰之言,那麽多的言語中,一句責怪都沒有。
薛泠更覺慚愧,也更堅定了與崔鈺早日和離之心。
“……泠兒,此事,你可與婆母提過?”
薛泠搖了搖頭:“婆母待我極好,我還不知如何向她開口。不過泠兒已經與崔鈺商議過,此事由他開口,泠兒再表達自己的決心。”
誠意伯有些驚訝:“這般說來,崔鈺答應與你和離了?”
梁氏也是:“你已經跟崔鈺說過和離的想法了?莫不是他這次不來參加你阿弟的大婚,便是因這事惱了你?”
“並非如此,和離之事,他已經答應我了,也已經與我簽了和離書。”
薛泠說罷,將和離書拿了出來:“他昨日未來,想來是被公務絆住了手腳。況且,他也無甚資格惱我。”
梁氏接過和離書,看到女婿已經在上麵簽了名,更是震驚,她忙看向誠意伯:“夫君你看。”
“阿娘、爹爹,你們可還記得昨日太子殿下說的賞賜之事?”
梁氏自是記得,不過眼下薛泠和離之事更為重要,她才未提:“記得。”
薛泠將陸雨薇買通幫手從中誤導山賊綁她之事言簡意賅說完:“……阿娘、爹爹,如今是我和離的最好時機。”
梁氏卻是大驚:“你可有受傷?”
“阿娘,我無事。那日太子殿下的人一直跟隨,我與太子殿下裏應外合,將山賊一舉拿下,並未受傷。”
誠意伯也明白了昨日為何太子會出現在伯府,他將薛泠的和離書放下:“原來如此。”
“既然泠兒你已下定決心和離,那便去做吧,你的院子,你阿娘每日都派人去打掃。”
“謝謝爹娘!”
想來,他們也早就料到了,會有此一天。
梁氏握著女兒的手,輕聲問道:“可是那平妻之事?”
薛泠看了一眼阿娘,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是,也不是。”
薛泠不想讓爹娘知道崔鈺一開始便是算計她才娶的她,這樣殘忍無恥惡心的事實,她一個人知道便好了。
她抿了下唇,將備好的說辭一一說來:“阿娘,崔鈺他不愛我。”
這話若是讓旁的人聽到了,必會嘲笑薛泠。
又不是稚兒,還這般天真,既能高攀高嫁,還談什麽愛不愛、喜不喜歡呢。
可薛泠當初嫁入侯府,給爹娘的理由便是她喜歡崔鈺、崔鈺也喜歡她。
上京許多人都覺得她嫁入侯府,不過是挾恩以報,想要高攀武陽侯府。
可實際並非如此,隻是說出去,也無人信罷了。
當年薛泠父親誠意伯意外救了武陽侯之父,武陽侯得知薛泠父親有一女兒,便與誠意伯府定下娃娃親。
再加上誠意伯與武陽侯又是好友,兩家來往甚篤,不過娃娃親之事,誠意伯一直隻當是戲言,兩家也並未交換信物。
隻是武陽侯之父重諾,臨死前,舊事重提,讓武陽侯務必要履行諾言,除非薛泠往後遇到別的如意郎君,她不想嫁給崔鈺,否則崔鈺之妻,隻能是薛泠。
後來此事在上京傳開,許多閨秀都知道侯府二公子是薛泠未來夫君,薛泠甚至曾遭受過許多人的嘲諷欺淩。
再到後來薛泠及?,也不知誰傳出她與崔鈺的婚約隻是口頭之約,沒有交換信物,並不作數。
可兩年後,薛泠還是嫁進了侯府,她們便以為薛泠是挾恩以報,嘲諷之言,十分難聽。
隻是這些皆不重要,外人不懂她,她爹娘懂她。
薛泠說完這話,看了看爹娘的神色,見他們二人雖然眉頭微皺,但並未太難過,方才繼續開口:“崔鈺喜愛的是陸夫人,他執意要娶為平妻的位。”
“阿娘、爹爹,泠兒亦是見過他愛人的模樣,才知道他並不愛孩兒。”
薛泠其實早就不為這件事情傷心了,隻是如今當著爹娘的麵,心中的委屈好似被放大了一般,她隻是稍稍想想,便覺得委屈不已。
梁氏抬手環住了女兒,將薛泠抱入懷中:“阿娘的瓊兒,受委屈了!”
薛泠聽到母親的這話,發熱的眼眶瞬間就忍不住,熱淚漫出眼角,她抱著母親,也忍不住細聲地嗚咽哭泣起來。
誠意伯在一旁看著,眼睛也有了紅絲,趁著妻女未發現,他忙擦走眼中的淚水,這才拍了下薛泠的肩膀:“你出嫁那日,我與你阿娘便說過,若是將來過得不高興了,伯府的大門永遠對泠兒你開著,泠兒你隻管迴來。”
“至於旁的事情,爹爹與你阿娘都不在意,爹爹隻想我的泠兒,日日都是快活的。”
“爹爹!”
薛泠抬頭看了一眼父親,眼淚更是止不住。
她也知爹娘不會怪了,可真的聽到爹娘這些話,還是忍不住委屈落淚。
梁氏拿出手帕,擦著女兒臉上的淚水:“阿娘知道,泠兒你想和離,必定是早已思慮清楚,既如此,你便放手去做吧。”
“那平妻之事,我與你阿爹,本就心存不滿,那崔鈺又如此不珍惜你,既如此,那這樁不合意的婚事,便到此為止吧。”
梁氏說到此處,看著女兒,心頭更痛。
當初她便不想女兒嫁入侯府,可女兒喜歡,她們做爹娘的,也不好做那棒打鴛鴦之人。
女兒出嫁後,她聽過不少崔鈺待她極好的傳言,梁氏本以為是自己與夫君看走了眼,也暗暗慶幸當初並未執意阻攔。
可後來女兒迴府的次數越發的多,梁氏便忍不住試探,女兒雖每每都否認,但梁氏還是看出了其中的怪異。
隻是薛泠好似不曾發覺,所言也並非假話,她也隻好安慰自己想多了。
直到不久前,聽說崔鈺執意要娶平妻,梁氏便知道自己的女兒必定是受了許多委屈。
女子出嫁從夫,薛泠又並未迴娘家說些什麽,她與夫君,也不好上門討要什麽說法。
現下聽到薛泠說和離,梁氏第一反應除了心疼,便是歡快,又怎麽會覺得薛泠此舉是任性妄為。
父親母親對薛泠說的全是心疼撫慰之言,那麽多的言語中,一句責怪都沒有。
薛泠更覺慚愧,也更堅定了與崔鈺早日和離之心。
“……泠兒,此事,你可與婆母提過?”
薛泠搖了搖頭:“婆母待我極好,我還不知如何向她開口。不過泠兒已經與崔鈺商議過,此事由他開口,泠兒再表達自己的決心。”
誠意伯有些驚訝:“這般說來,崔鈺答應與你和離了?”
梁氏也是:“你已經跟崔鈺說過和離的想法了?莫不是他這次不來參加你阿弟的大婚,便是因這事惱了你?”
“並非如此,和離之事,他已經答應我了,也已經與我簽了和離書。”
薛泠說罷,將和離書拿了出來:“他昨日未來,想來是被公務絆住了手腳。況且,他也無甚資格惱我。”
梁氏接過和離書,看到女婿已經在上麵簽了名,更是震驚,她忙看向誠意伯:“夫君你看。”
“阿娘、爹爹,你們可還記得昨日太子殿下說的賞賜之事?”
梁氏自是記得,不過眼下薛泠和離之事更為重要,她才未提:“記得。”
薛泠將陸雨薇買通幫手從中誤導山賊綁她之事言簡意賅說完:“……阿娘、爹爹,如今是我和離的最好時機。”
梁氏卻是大驚:“你可有受傷?”
“阿娘,我無事。那日太子殿下的人一直跟隨,我與太子殿下裏應外合,將山賊一舉拿下,並未受傷。”
誠意伯也明白了昨日為何太子會出現在伯府,他將薛泠的和離書放下:“原來如此。”
“既然泠兒你已下定決心和離,那便去做吧,你的院子,你阿娘每日都派人去打掃。”
“謝謝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