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那連環殺人犯鬧得京中人心惶惶,崔鈺等人緝兇四五日了,還未將人捉拿歸案。
薛泠自十五後也未再出過府,她在家中幫阿娘看些賬本,閑暇時便與沈婉清對弈,日子清閑充實。
這日,翠月從廚房迴來,說昨日出了大事。
那尚書儲司員外郎的夫人前日去梨園看戲後,人便下落不明了。
今寅時,打更人在一後巷看到了一隻雲頭履,那履經辨認,就是那失蹤了的尚書儲司員外郎鄭夫人的。
薛泠皺起了眉,她想起不久前賞菊宴時才見過紀玉芝,不曾想才過了半月,便聽聞她出事了。
算上紀玉芝,那兇犯已經犯了四起案子了。
從最初的案子到如今,已有三月之久,大理寺竟還未破案,今上大怒,勒令崔鈺等人,七日之內,需得將此案告破,將那兇犯緝拿歸案。
薛泠雖對紀玉芝出事有所惋惜,可事情與她並無多大幹係,她隻是叮囑薛諶,近日多加小心。
雖說那兇犯目前作案隻對女子下手,可也並未說明,他不會對男子下手。
本以為此事與自家無甚關係,不想第二日,薛泠便聽說,大公主府將幾日前駙馬書房走水之事告到今上,今上以為此事與那連環殺人犯有關,命崔鈺他們並案查。
薛泠聽後,恨不得將薛諶再打一頓。
所幸提心吊膽幾日後,崔鈺他們將那兇犯緝拿歸案了,他不承認大公主府縱火,崔鈺他們也未查到有縱火的痕跡。
此事查得清清楚楚,大公主就算不想認,也隻能認下來了。
薛泠眼見實際差不多,便向爹娘提出去外祖家的想法。
誠意伯和梁氏有些驚訝,“泠兒,可是遇上什麽事了?”
知女莫若母,梁氏聽到女兒這麽一說,想到的便是她碰上了什麽事情。
薛泠自是不會跟爹娘說真正的緣由,“阿娘,怎麽我想去外祖家,便是遇上事了?我自及?後到如今,都有五六年未見過外祖母了,我想去看看她老人家,也不成嗎?”
梁氏半信半疑:“你要去看外祖母,這自是好的,隻是路途遙遠,你隻身出門,娘實在是放心不下。”
“哪裏是隻身出門了,我多帶些護衛不就好了嗎?”
梁氏見她這般堅決,看了一眼誠意伯,“夫君,你覺得呢?”
誠意伯看了看女兒:“泠兒主意大,她決定了的事情,我們攔得了一時,也攔不了多久,她想去,便讓她去吧。”
說到此處,誠意伯看向外頭,隨即說到:“這上京,怕也要不太平了。”
“伯爺?”
薛泠心中一驚,但她們家遠離朝堂許久了,就算有何變動,也不是她們能阻止或者改變的。
薛泠並未開口問太多,聽到父親鬆口,她忙趁著說服母親:“阿娘,阿爹都讓我去了,您也讓我去吧,可好?”
梁氏被女兒喚迴了心神,她看著女兒,遲疑了片刻,最終歎了口氣:“如今上京越來越冷了,再過一月,便要入冬了。入冬後,那般冷,你在路上也是遭罪,你若是想去外祖家,那便年後再去吧。”
年後再去,這其中的半年,薛泠可不敢保證太子不會做些什麽。
“阿娘,我打算十日後便出發。”
“這般著急?”
誠意伯聽到,也是一驚:“這……”
“泠兒,你與阿娘說實話,前些日子,你在公主府,可是大公主對你說了什麽?或是她對你做了什麽?”
薛泠也知自己若是緘口不言,爹娘怕是不會讓她去外祖家。
思及此,她便打算借大公主脫身:“阿娘,我也不知何時得罪了大公主。”
“她,她對你做了什麽?”
薛泠看了一眼爹娘,將那晚的事情,隻說了一半:“……阿爹阿娘,大公主十分記仇,我若是還在家中,我隻怕她又找些借口請我過去,我防得住一次,也不一定能防得住第二次。”
梁氏猜到女兒在大公主府那幾日必定是被刁難了,卻不知那大公主竟這般過分。
她看向誠意伯:“簡直欺人太甚!”
誠意伯臉色亦是十分難看,誠意伯府再如何沒落,祖上也是大梁的功臣,他不入仕避開紛爭,難道就該被這般欺辱嗎?
薛泠見爹娘這般,忙勸慰道:“阿爹阿娘,泠兒知道你們心疼我,可是那是大公主,我們家是萬萬不能和她對著幹的。可我也不想受這些屈辱,為今之計,便是避去外祖家,待過個一年半載,大公主想必也忘了我。”
“泠兒——”
梁氏隻覺自己女兒委屈至極,偏偏又毫無他法。
誠意伯閉了閉眼,“那便去吧,十日後便十日後,夫人給泠兒多備些衣物,護衛這些,為夫會安排好。”
梁氏抹了抹眼淚:“好。”
“阿娘,您別難過,我這不是毫發無傷嗎?”
梁氏看著女兒,想說毫發無損又如何,那大公主那般辱人,可想到女兒瞞了這麽久,便知她心意,到底是沒再說:“阿娘隻是心疼你。”
薛泠斂了斂眉:“女兒其實挺好的,旁人說幾句便說幾句吧。那大公主,最後也未成事。”
“夫人。”
誠意伯忽然喚了一聲梁氏,梁氏抬頭看了一眼:“我去庫房挑些東西,給泠兒帶去外祖家。”
說罷,她轉身走了出去。
屋內剩下薛泠和誠意伯,兩父女都未開口。
過了片刻,誠意伯歎了口氣:“泠兒,你瞞得了你阿娘,卻瞞不過為父。你這般著急離開上京,怕不是因為大公主。”
女兒聰慧,大公主就算是想要為難,也隻能暗著來。
她上次那般行事,薛泠下次便有所防備,再來一次,那大公主也動不了薛泠。
況且,事情鬧大了,今上也不能任由大公主繼續胡鬧。
若是隻有大公主這麽一個難題,也並非真的沒有半點餘地,何以要離開上京,避去亳州,這般遠的地方。
薛泠看了一眼父親,“阿爹,我不想再見到崔鈺。”
薛泠自十五後也未再出過府,她在家中幫阿娘看些賬本,閑暇時便與沈婉清對弈,日子清閑充實。
這日,翠月從廚房迴來,說昨日出了大事。
那尚書儲司員外郎的夫人前日去梨園看戲後,人便下落不明了。
今寅時,打更人在一後巷看到了一隻雲頭履,那履經辨認,就是那失蹤了的尚書儲司員外郎鄭夫人的。
薛泠皺起了眉,她想起不久前賞菊宴時才見過紀玉芝,不曾想才過了半月,便聽聞她出事了。
算上紀玉芝,那兇犯已經犯了四起案子了。
從最初的案子到如今,已有三月之久,大理寺竟還未破案,今上大怒,勒令崔鈺等人,七日之內,需得將此案告破,將那兇犯緝拿歸案。
薛泠雖對紀玉芝出事有所惋惜,可事情與她並無多大幹係,她隻是叮囑薛諶,近日多加小心。
雖說那兇犯目前作案隻對女子下手,可也並未說明,他不會對男子下手。
本以為此事與自家無甚關係,不想第二日,薛泠便聽說,大公主府將幾日前駙馬書房走水之事告到今上,今上以為此事與那連環殺人犯有關,命崔鈺他們並案查。
薛泠聽後,恨不得將薛諶再打一頓。
所幸提心吊膽幾日後,崔鈺他們將那兇犯緝拿歸案了,他不承認大公主府縱火,崔鈺他們也未查到有縱火的痕跡。
此事查得清清楚楚,大公主就算不想認,也隻能認下來了。
薛泠眼見實際差不多,便向爹娘提出去外祖家的想法。
誠意伯和梁氏有些驚訝,“泠兒,可是遇上什麽事了?”
知女莫若母,梁氏聽到女兒這麽一說,想到的便是她碰上了什麽事情。
薛泠自是不會跟爹娘說真正的緣由,“阿娘,怎麽我想去外祖家,便是遇上事了?我自及?後到如今,都有五六年未見過外祖母了,我想去看看她老人家,也不成嗎?”
梁氏半信半疑:“你要去看外祖母,這自是好的,隻是路途遙遠,你隻身出門,娘實在是放心不下。”
“哪裏是隻身出門了,我多帶些護衛不就好了嗎?”
梁氏見她這般堅決,看了一眼誠意伯,“夫君,你覺得呢?”
誠意伯看了看女兒:“泠兒主意大,她決定了的事情,我們攔得了一時,也攔不了多久,她想去,便讓她去吧。”
說到此處,誠意伯看向外頭,隨即說到:“這上京,怕也要不太平了。”
“伯爺?”
薛泠心中一驚,但她們家遠離朝堂許久了,就算有何變動,也不是她們能阻止或者改變的。
薛泠並未開口問太多,聽到父親鬆口,她忙趁著說服母親:“阿娘,阿爹都讓我去了,您也讓我去吧,可好?”
梁氏被女兒喚迴了心神,她看著女兒,遲疑了片刻,最終歎了口氣:“如今上京越來越冷了,再過一月,便要入冬了。入冬後,那般冷,你在路上也是遭罪,你若是想去外祖家,那便年後再去吧。”
年後再去,這其中的半年,薛泠可不敢保證太子不會做些什麽。
“阿娘,我打算十日後便出發。”
“這般著急?”
誠意伯聽到,也是一驚:“這……”
“泠兒,你與阿娘說實話,前些日子,你在公主府,可是大公主對你說了什麽?或是她對你做了什麽?”
薛泠也知自己若是緘口不言,爹娘怕是不會讓她去外祖家。
思及此,她便打算借大公主脫身:“阿娘,我也不知何時得罪了大公主。”
“她,她對你做了什麽?”
薛泠看了一眼爹娘,將那晚的事情,隻說了一半:“……阿爹阿娘,大公主十分記仇,我若是還在家中,我隻怕她又找些借口請我過去,我防得住一次,也不一定能防得住第二次。”
梁氏猜到女兒在大公主府那幾日必定是被刁難了,卻不知那大公主竟這般過分。
她看向誠意伯:“簡直欺人太甚!”
誠意伯臉色亦是十分難看,誠意伯府再如何沒落,祖上也是大梁的功臣,他不入仕避開紛爭,難道就該被這般欺辱嗎?
薛泠見爹娘這般,忙勸慰道:“阿爹阿娘,泠兒知道你們心疼我,可是那是大公主,我們家是萬萬不能和她對著幹的。可我也不想受這些屈辱,為今之計,便是避去外祖家,待過個一年半載,大公主想必也忘了我。”
“泠兒——”
梁氏隻覺自己女兒委屈至極,偏偏又毫無他法。
誠意伯閉了閉眼,“那便去吧,十日後便十日後,夫人給泠兒多備些衣物,護衛這些,為夫會安排好。”
梁氏抹了抹眼淚:“好。”
“阿娘,您別難過,我這不是毫發無傷嗎?”
梁氏看著女兒,想說毫發無損又如何,那大公主那般辱人,可想到女兒瞞了這麽久,便知她心意,到底是沒再說:“阿娘隻是心疼你。”
薛泠斂了斂眉:“女兒其實挺好的,旁人說幾句便說幾句吧。那大公主,最後也未成事。”
“夫人。”
誠意伯忽然喚了一聲梁氏,梁氏抬頭看了一眼:“我去庫房挑些東西,給泠兒帶去外祖家。”
說罷,她轉身走了出去。
屋內剩下薛泠和誠意伯,兩父女都未開口。
過了片刻,誠意伯歎了口氣:“泠兒,你瞞得了你阿娘,卻瞞不過為父。你這般著急離開上京,怕不是因為大公主。”
女兒聰慧,大公主就算是想要為難,也隻能暗著來。
她上次那般行事,薛泠下次便有所防備,再來一次,那大公主也動不了薛泠。
況且,事情鬧大了,今上也不能任由大公主繼續胡鬧。
若是隻有大公主這麽一個難題,也並非真的沒有半點餘地,何以要離開上京,避去亳州,這般遠的地方。
薛泠看了一眼父親,“阿爹,我不想再見到崔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