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糾纏你了?”
薛泠往前走到窗前,輕搖著頭:“他並未糾纏於我。”
說到此處,薛泠低下了頭:“阿爹可知,我為何執意要與崔鈺和離?”
誠意伯自是不知,他隻以為是女兒在武陽侯府過得不快活,那崔鈺不喜愛女兒,與其留在武陽侯府中稱為怨侶,還不如和離了。
可如今聽到女兒這般問,想來和離的理由,並非如此。
“為何?”
薛泠抬起頭,雙眸已然紅了起來:“阿爹,崔鈺娶我,隻是為了讓我幫他心愛之人,占著正妻之位!”
此事實在是太過荒唐,薛泠本不想讓爹娘知道,免得壞了兩家人的情誼。
但阿爹這般敏銳,她若是不拿崔鈺出來擋,那便瞞不住她和太子之間的事情。
比起崔鈺的那些事,她和太子的事,更不能讓阿爹知道。
誠意伯怔了下,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泠兒,你此話是什麽意思?”
薛泠偏過頭,擦走眼角的那滴眼淚:“爹爹也不信,是嗎?”
“若不是我看到他從前寫給陸雨薇的那些書信,我也不會相信,我與他相識多年,他竟然這般算計利用我。”
“陸雨薇,崔鈺他娶的那平妻可是叫陸雨薇?”
薛泠點了點頭,又看了一眼她爹:“爹爹也記起來了?那陸雨薇,便是多年前被抄家的興安伯之女。”
“豈有此理!這般說來,他當初娶你,是為了日後你好給那陸雨薇讓位?”
“爹爹,此事我本來不想跟您說。從他帶那崔鈺迴侯府,我便整日都在問我自己到底做錯了何事,為何成婚三年,他要這般羞辱我!”
“可我思來想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何事,我隻知道我是他明媒正娶的妻。”
薛泠說到此處,又低下了頭。
“他那般待我,阿爹,我做不到那般大度,我如今,便是‘崔鈺’二字都不想聽見。此次想去外祖家,也是想避開他,若是瞧不見他、聽不見他的事,我也不必如此難過。”
誠意伯看著女兒發紅的雙眼,隻覺得心口好似被刀剜了一般。
“原來如此。是爹爹之錯,爹爹當初就不應該讓你嫁過去!”
“爹爹何錯之有!”
誠意伯想到女兒受了這麽大的委屈,隻覺得心頭發堵,“你且好好準備,往後他們武陽侯府的人再來,你若是不想見,便不見。”
“侯夫人和侯爺他們待我是極好的。”
誠意伯歎了口氣,“先迴去吧,此事,莫要告訴你娘了,她若是知道,今夜,怕是要把眼睛哭腫。”
“我本也不想讓爹爹您知道——”
誠意伯如今知道了薛泠和離的真相,更是無話可說。
從主院出來,薛泠微微鬆了口氣。
她對崔鈺,早就沒有感情了。
隻不過爹爹了解她,若她不作難受之態,爹爹輕易便能看出來。
今日算是瞞過爹爹了,薛泠隻希望她爹爹不會迴過味來。
“小姐,可是伯爺不許你去亳州?”
碧月見薛泠紅著眼睛出來,有些心疼。
薛泠從她手上接過手帕,輕抹了下眼角:“本是不許的,但被我說通了。”
“那小姐你為何?”
薛泠歎了口氣:“碧月,撒謊果然不是什麽好事。”
她也不想撒謊,可她和太子那些事情,哪一樁哪一件說出來,都能把她爹娘嚇壞。
薛諶下值迴來,晚膳時,便知薛泠已經說通爹娘,讓她十日後去亳州。
薛諶不解,“阿姐,那大公主這些日子,也並未再尋上門,想來她早就已經忘了。”
薛泠瞧了他一眼:“你怎知,她不是在醞釀大計?”
“……不會吧?”
“怎的不會?走水之事,她都尋了兩迴大理寺,若非今上聖明,她怕是還想查下去。”
薛諶聽到此話,心下一驚:“那阿姐也不至於這般急。”
“不急了,上京到亳州需得半月以上,十日後出發,等我到亳州,還未到十一月,還未入冬,路上走得輕鬆些。”
薛諶一想,覺得阿姐說得並非沒有道理,雖有不舍,也不好再勸了。
梁氏自從得知女兒要去亳州後,便親自去庫房挑了不少好東西,讓薛泠帶迴去給老母親和她的些外甥們。
除此之外,她請人上來打了不少的首飾新衣,一些是讓薛泠帶迴去送人的,一些是讓薛泠路上用的。
那日女兒說完十日後出發,梁氏第二日便讓人送了一封信迴娘家。
又逢初一。
沈婉清妹妹今日及?,她昨日便迴了將軍府。
薛泠用過早膳後便出門,前幾日那連環殺人案鬧得沸沸揚揚,今日上山的人都少了許多。
十月的上京已經有了冷意,馬車停在普濟寺門前,薛泠才下馬車,便被那冷風撲麵而來。
“小姐,多加一件披風可好?”
山中本就比較冷,薛泠也怕著涼,若是染了風寒,那她過幾日出發的計劃怕就要耽擱了。
或許是來得早,或許是那連環案的影響,今日普濟寺的人並不多。
薛泠親自給外祖母求了個平安符,大師開光需用些時間,聽罷經課用過素食後,她便在客舍歇著。
薛泠聽聞那紀玉芝的屍首被找迴時慘不忍睹,大抵是因為此時,今日客舍都沒幾位夫人小姐,整個客院都顯得有些蕭瑟冷清。
今日的風有些大,山上的風更大。
大師說那平安符開光需得五個時辰,薛泠打算今晚便宿在在普濟寺,待平安符開好光,明日她才下山歸家。
碧月得知她這打算,便將馬車上的被衾也抱了進來。
“小姐,可要熏香?”
“佛門重點,便不要這些講究了。”
碧月點了點頭,帶上門退了出去。
薛泠睡了一覺,醒來時,她又去大殿那邊聽了半個時辰的經課。
從大殿出來,已是申時,雖未日落,天色卻暗了些許,吹過來的風,比午時那會的要冷上許多。
吃過晚膳後,沙彌將開好光的平安符送了過來。
薛泠讓碧月收好,低頭繼續抄經書。
明年便是外祖母的六十大壽了,薛泠打算抄一份《無量壽經》當做壽禮。
這《無量壽經》她已經抄寫有好幾日了,今晚抄寫晚些,便能抄完。
碧月和翠月知她在抄經書,不敢打擾,便候在了外間。
白日裏,客院裏還有兩間屋子是有夫人在住,這入了夜,便隻有薛泠這屋子點了燈。
夜裏的風大,門窗被吹得哐哐作響,薛泠聽慣了,也未多在意。
忽然,一陣熟悉的檀木香隨風而來,薛泠握著筆的手微微一頓。
薛泠往前走到窗前,輕搖著頭:“他並未糾纏於我。”
說到此處,薛泠低下了頭:“阿爹可知,我為何執意要與崔鈺和離?”
誠意伯自是不知,他隻以為是女兒在武陽侯府過得不快活,那崔鈺不喜愛女兒,與其留在武陽侯府中稱為怨侶,還不如和離了。
可如今聽到女兒這般問,想來和離的理由,並非如此。
“為何?”
薛泠抬起頭,雙眸已然紅了起來:“阿爹,崔鈺娶我,隻是為了讓我幫他心愛之人,占著正妻之位!”
此事實在是太過荒唐,薛泠本不想讓爹娘知道,免得壞了兩家人的情誼。
但阿爹這般敏銳,她若是不拿崔鈺出來擋,那便瞞不住她和太子之間的事情。
比起崔鈺的那些事,她和太子的事,更不能讓阿爹知道。
誠意伯怔了下,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泠兒,你此話是什麽意思?”
薛泠偏過頭,擦走眼角的那滴眼淚:“爹爹也不信,是嗎?”
“若不是我看到他從前寫給陸雨薇的那些書信,我也不會相信,我與他相識多年,他竟然這般算計利用我。”
“陸雨薇,崔鈺他娶的那平妻可是叫陸雨薇?”
薛泠點了點頭,又看了一眼她爹:“爹爹也記起來了?那陸雨薇,便是多年前被抄家的興安伯之女。”
“豈有此理!這般說來,他當初娶你,是為了日後你好給那陸雨薇讓位?”
“爹爹,此事我本來不想跟您說。從他帶那崔鈺迴侯府,我便整日都在問我自己到底做錯了何事,為何成婚三年,他要這般羞辱我!”
“可我思來想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何事,我隻知道我是他明媒正娶的妻。”
薛泠說到此處,又低下了頭。
“他那般待我,阿爹,我做不到那般大度,我如今,便是‘崔鈺’二字都不想聽見。此次想去外祖家,也是想避開他,若是瞧不見他、聽不見他的事,我也不必如此難過。”
誠意伯看著女兒發紅的雙眼,隻覺得心口好似被刀剜了一般。
“原來如此。是爹爹之錯,爹爹當初就不應該讓你嫁過去!”
“爹爹何錯之有!”
誠意伯想到女兒受了這麽大的委屈,隻覺得心頭發堵,“你且好好準備,往後他們武陽侯府的人再來,你若是不想見,便不見。”
“侯夫人和侯爺他們待我是極好的。”
誠意伯歎了口氣,“先迴去吧,此事,莫要告訴你娘了,她若是知道,今夜,怕是要把眼睛哭腫。”
“我本也不想讓爹爹您知道——”
誠意伯如今知道了薛泠和離的真相,更是無話可說。
從主院出來,薛泠微微鬆了口氣。
她對崔鈺,早就沒有感情了。
隻不過爹爹了解她,若她不作難受之態,爹爹輕易便能看出來。
今日算是瞞過爹爹了,薛泠隻希望她爹爹不會迴過味來。
“小姐,可是伯爺不許你去亳州?”
碧月見薛泠紅著眼睛出來,有些心疼。
薛泠從她手上接過手帕,輕抹了下眼角:“本是不許的,但被我說通了。”
“那小姐你為何?”
薛泠歎了口氣:“碧月,撒謊果然不是什麽好事。”
她也不想撒謊,可她和太子那些事情,哪一樁哪一件說出來,都能把她爹娘嚇壞。
薛諶下值迴來,晚膳時,便知薛泠已經說通爹娘,讓她十日後去亳州。
薛諶不解,“阿姐,那大公主這些日子,也並未再尋上門,想來她早就已經忘了。”
薛泠瞧了他一眼:“你怎知,她不是在醞釀大計?”
“……不會吧?”
“怎的不會?走水之事,她都尋了兩迴大理寺,若非今上聖明,她怕是還想查下去。”
薛諶聽到此話,心下一驚:“那阿姐也不至於這般急。”
“不急了,上京到亳州需得半月以上,十日後出發,等我到亳州,還未到十一月,還未入冬,路上走得輕鬆些。”
薛諶一想,覺得阿姐說得並非沒有道理,雖有不舍,也不好再勸了。
梁氏自從得知女兒要去亳州後,便親自去庫房挑了不少好東西,讓薛泠帶迴去給老母親和她的些外甥們。
除此之外,她請人上來打了不少的首飾新衣,一些是讓薛泠帶迴去送人的,一些是讓薛泠路上用的。
那日女兒說完十日後出發,梁氏第二日便讓人送了一封信迴娘家。
又逢初一。
沈婉清妹妹今日及?,她昨日便迴了將軍府。
薛泠用過早膳後便出門,前幾日那連環殺人案鬧得沸沸揚揚,今日上山的人都少了許多。
十月的上京已經有了冷意,馬車停在普濟寺門前,薛泠才下馬車,便被那冷風撲麵而來。
“小姐,多加一件披風可好?”
山中本就比較冷,薛泠也怕著涼,若是染了風寒,那她過幾日出發的計劃怕就要耽擱了。
或許是來得早,或許是那連環案的影響,今日普濟寺的人並不多。
薛泠親自給外祖母求了個平安符,大師開光需用些時間,聽罷經課用過素食後,她便在客舍歇著。
薛泠聽聞那紀玉芝的屍首被找迴時慘不忍睹,大抵是因為此時,今日客舍都沒幾位夫人小姐,整個客院都顯得有些蕭瑟冷清。
今日的風有些大,山上的風更大。
大師說那平安符開光需得五個時辰,薛泠打算今晚便宿在在普濟寺,待平安符開好光,明日她才下山歸家。
碧月得知她這打算,便將馬車上的被衾也抱了進來。
“小姐,可要熏香?”
“佛門重點,便不要這些講究了。”
碧月點了點頭,帶上門退了出去。
薛泠睡了一覺,醒來時,她又去大殿那邊聽了半個時辰的經課。
從大殿出來,已是申時,雖未日落,天色卻暗了些許,吹過來的風,比午時那會的要冷上許多。
吃過晚膳後,沙彌將開好光的平安符送了過來。
薛泠讓碧月收好,低頭繼續抄經書。
明年便是外祖母的六十大壽了,薛泠打算抄一份《無量壽經》當做壽禮。
這《無量壽經》她已經抄寫有好幾日了,今晚抄寫晚些,便能抄完。
碧月和翠月知她在抄經書,不敢打擾,便候在了外間。
白日裏,客院裏還有兩間屋子是有夫人在住,這入了夜,便隻有薛泠這屋子點了燈。
夜裏的風大,門窗被吹得哐哐作響,薛泠聽慣了,也未多在意。
忽然,一陣熟悉的檀木香隨風而來,薛泠握著筆的手微微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