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泠輕拽了一下手中的風箏線,看向來人,見是小舅母,她有些羞窘,把線給一旁的翠月。
“小舅母。”
李氏走過來:“我就說,我們家啊,許久沒這般歡快過了,這邊這般熱鬧歡快,多是泠兒在!”
薛泠臉上更紅了,“小舅母,您就別取笑我了!”
“我這哪裏是取笑你?誇你你都聽不出來啊?”
李氏當年懷瑤姐兒時,吃不下東西,脾氣還不好,有一迴誤會了薛泠小舅舅去了風月場所,氣得便要收拾了包袱迴娘家,不管誰說都勸不下來。
還是薛泠想了個法子,讓二人解開了誤會。
自那之後,李氏便對薛泠這個外甥女疼愛得很,薛泠出嫁的時候,她還托人送了一套精貴的頭麵。
李氏走到薛泠身旁,抬手幫她把一側有些亂了的鬢發撫好:“她們平日裏就隻會做些針線活看看書,本來女孩子倒也沒什麽,就是跟我出門,動不動就害羞,膽子這般小。”
“你來了便好,教教她們,成日這般膽小,往後嫁人了可如何是好?”
薛泠知道小舅母這話是真心的,也並非嘲諷之言,隻是她如今年紀也不小了,還帶著小輩這般鬧騰,多少是有些不好意思:“琳姐兒和瑤姐兒性子嫻靜,並非膽小。”
李氏哼了哼:“那你是未見過她們,前些日子,我讓瑤姐兒辦了場暖爐宴,人多了些,她便連麵都不敢露了,與幾個相熟的姐妹,在她房中,就是不想出來。”
說到此處,李氏有些惆悵:“她小時候,我也沒有拘著她,不知為何,性子養成這般。”
薛泠瞧了一眼瑤姐兒,“許是瑤姐兒不喜與人來往。”
“倒不是,從小玩到大的小姐妹,她倒是歡喜去見人。”
薛泠搖了搖頭,隻能安慰道:“千人千麵,瑤姐兒性子如此,也不可強求過多。”
李氏也看向自己女兒:“她與你,倒是相處得來。”
“母親。”
大抵是見自己母親和薛泠站一塊,瑤姐兒也有些不好意思,將線給了婢女,便走了過來。
“這風箏倒是別致,可是泠表姐帶你們做的?”
瑤姐兒點了點頭,走到李氏身旁:“母親,泠表姐好厲害。”
李氏看了一眼薛泠:“她呀,會的事情可多著呢!”
說到此處,李氏才想起要事:“泠兒,你小舅舅在書房,說許久未和你對弈了,你去陪他下一局吧。”
“好。”
薛泠應了聲,迴院子淨了手,才去書房尋小舅舅。
梁子衝今日難得清閑,在家中教考了一番小兒的課業,想起外甥女,便托夫人去尋人。
他好下棋,但卻是棋藝一般,偏偏又喜歡悔棋,好友也好同僚也罷,便是親大哥都嫌棄得要緊。
倒是薛泠,耐心極好,也不計較他耍賴。
這七年薛泠都在上京,梁子衝都許久未同人對弈了。
當然,下棋隻是輔事,他主要目的,還是想打聽打聽,薛泠和離之事。
妹夫的來信中並未多言,可那崔鈺逼得薛泠躲到此處,梁子衝便覺得其中不是這般簡單。
思忖間,便聽到外麵傳來外甥女的聲音:“小舅舅?”
“可是泠兒?”
“小舅舅,是我。”
薛泠提著一壺梨湯進去,窗旁的案幾上擺放著棋盤,她瞧見,笑了下,走過去,在一旁坐下。
“小舅舅,怎麽這麽多年了,還沒人願意跟你下棋啊?”
梁知州假裝生氣,輕瞪了她一眼:“瞎說,我這不是想著許久未同你下棋了,才喚你來的。況且——”
說到此處,他笑了笑:“我也許久未和談過心了。”
薛泠從籃子中取出兩個碗,倒了兩碗梨湯,一碗放到小舅舅跟前:“那小舅舅今日是想與我談心,還是想與我下棋?”
他哼了哼:“我為何不能,邊談心,邊下棋?”
薛泠失笑:“小舅舅想執白子還是黑子?”
“你是我外甥女,我這個做長輩的,自是要讓著你的,那我便執黑子吧。”
薛泠怔了一下,還以為自己聽錯了,“黑子?”
“難不成你想執黑子?”
薛泠確認後,抿了下唇,還是沒忍住,輕笑了起來:“那小舅舅先請,黑子先行。”
“你爹來信,說你得罪了大公主?”
薛泠下了一子:“嗯。”
“如何得罪的?”
薛泠端起一旁的梨湯,輕抿了一口,才繼續說道:“我也不知。”
梁子衝瞧了一眼外甥女,捏著一顆子許久未下。
薛泠也不急,便喝著梨湯等他落子。
書房無人出聲,安靜了一會兒,外頭一陣風吹進來,有些冷。
“可是冷了?”
薛泠搖了搖頭,“不冷的。”
“你和那崔鈺,為何和離了?”
薛泠手微微一頓,抬眸看了一眼小舅舅:“過得不開心,便和離了。”
“他欺負你了?”
“嗯。”
梁子衝心頭一緊,有些心疼,想問下去,又怕勾起外甥女的傷心事:“他欺負你了,你為何不還迴去?”
薛泠一笑:“小舅舅,您以為是小孩子打架啊,他打我一拳,我便能踢他一腳?”
梁子衝輕歎了口氣,“他負你,那武陽侯就這般看著?”
“侯夫人給了我三萬兩銀票,和一家布莊,那布莊,是侯府進項最好的店麵之一。”
“這還好些。”
梁子衝重新看向棋盤,許久後,他才落下一子。
落下一子後,他端起一旁的梨湯,正想喝,便聽到薛泠言:“小舅舅,都涼了,泠兒給您添些熱的。”
他將碗放下,看著眼前的外甥女,隻覺得那崔鈺可恨的很。
泠兒何處不好了?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性子可動可靜,又並非拘泥小氣之人,崔鈺那小子,竟如此不懂珍惜!
梁子衝著實客氣,看著自己如花似玉的外甥女,忍不住問道:
“舅舅去年認識一青年才俊,是青州聞家之子,他雖未入仕,卻能力匪淺,近日,他在亳州辦事,泠兒可要見上一見。”
“小舅母。”
李氏走過來:“我就說,我們家啊,許久沒這般歡快過了,這邊這般熱鬧歡快,多是泠兒在!”
薛泠臉上更紅了,“小舅母,您就別取笑我了!”
“我這哪裏是取笑你?誇你你都聽不出來啊?”
李氏當年懷瑤姐兒時,吃不下東西,脾氣還不好,有一迴誤會了薛泠小舅舅去了風月場所,氣得便要收拾了包袱迴娘家,不管誰說都勸不下來。
還是薛泠想了個法子,讓二人解開了誤會。
自那之後,李氏便對薛泠這個外甥女疼愛得很,薛泠出嫁的時候,她還托人送了一套精貴的頭麵。
李氏走到薛泠身旁,抬手幫她把一側有些亂了的鬢發撫好:“她們平日裏就隻會做些針線活看看書,本來女孩子倒也沒什麽,就是跟我出門,動不動就害羞,膽子這般小。”
“你來了便好,教教她們,成日這般膽小,往後嫁人了可如何是好?”
薛泠知道小舅母這話是真心的,也並非嘲諷之言,隻是她如今年紀也不小了,還帶著小輩這般鬧騰,多少是有些不好意思:“琳姐兒和瑤姐兒性子嫻靜,並非膽小。”
李氏哼了哼:“那你是未見過她們,前些日子,我讓瑤姐兒辦了場暖爐宴,人多了些,她便連麵都不敢露了,與幾個相熟的姐妹,在她房中,就是不想出來。”
說到此處,李氏有些惆悵:“她小時候,我也沒有拘著她,不知為何,性子養成這般。”
薛泠瞧了一眼瑤姐兒,“許是瑤姐兒不喜與人來往。”
“倒不是,從小玩到大的小姐妹,她倒是歡喜去見人。”
薛泠搖了搖頭,隻能安慰道:“千人千麵,瑤姐兒性子如此,也不可強求過多。”
李氏也看向自己女兒:“她與你,倒是相處得來。”
“母親。”
大抵是見自己母親和薛泠站一塊,瑤姐兒也有些不好意思,將線給了婢女,便走了過來。
“這風箏倒是別致,可是泠表姐帶你們做的?”
瑤姐兒點了點頭,走到李氏身旁:“母親,泠表姐好厲害。”
李氏看了一眼薛泠:“她呀,會的事情可多著呢!”
說到此處,李氏才想起要事:“泠兒,你小舅舅在書房,說許久未和你對弈了,你去陪他下一局吧。”
“好。”
薛泠應了聲,迴院子淨了手,才去書房尋小舅舅。
梁子衝今日難得清閑,在家中教考了一番小兒的課業,想起外甥女,便托夫人去尋人。
他好下棋,但卻是棋藝一般,偏偏又喜歡悔棋,好友也好同僚也罷,便是親大哥都嫌棄得要緊。
倒是薛泠,耐心極好,也不計較他耍賴。
這七年薛泠都在上京,梁子衝都許久未同人對弈了。
當然,下棋隻是輔事,他主要目的,還是想打聽打聽,薛泠和離之事。
妹夫的來信中並未多言,可那崔鈺逼得薛泠躲到此處,梁子衝便覺得其中不是這般簡單。
思忖間,便聽到外麵傳來外甥女的聲音:“小舅舅?”
“可是泠兒?”
“小舅舅,是我。”
薛泠提著一壺梨湯進去,窗旁的案幾上擺放著棋盤,她瞧見,笑了下,走過去,在一旁坐下。
“小舅舅,怎麽這麽多年了,還沒人願意跟你下棋啊?”
梁知州假裝生氣,輕瞪了她一眼:“瞎說,我這不是想著許久未同你下棋了,才喚你來的。況且——”
說到此處,他笑了笑:“我也許久未和談過心了。”
薛泠從籃子中取出兩個碗,倒了兩碗梨湯,一碗放到小舅舅跟前:“那小舅舅今日是想與我談心,還是想與我下棋?”
他哼了哼:“我為何不能,邊談心,邊下棋?”
薛泠失笑:“小舅舅想執白子還是黑子?”
“你是我外甥女,我這個做長輩的,自是要讓著你的,那我便執黑子吧。”
薛泠怔了一下,還以為自己聽錯了,“黑子?”
“難不成你想執黑子?”
薛泠確認後,抿了下唇,還是沒忍住,輕笑了起來:“那小舅舅先請,黑子先行。”
“你爹來信,說你得罪了大公主?”
薛泠下了一子:“嗯。”
“如何得罪的?”
薛泠端起一旁的梨湯,輕抿了一口,才繼續說道:“我也不知。”
梁子衝瞧了一眼外甥女,捏著一顆子許久未下。
薛泠也不急,便喝著梨湯等他落子。
書房無人出聲,安靜了一會兒,外頭一陣風吹進來,有些冷。
“可是冷了?”
薛泠搖了搖頭,“不冷的。”
“你和那崔鈺,為何和離了?”
薛泠手微微一頓,抬眸看了一眼小舅舅:“過得不開心,便和離了。”
“他欺負你了?”
“嗯。”
梁子衝心頭一緊,有些心疼,想問下去,又怕勾起外甥女的傷心事:“他欺負你了,你為何不還迴去?”
薛泠一笑:“小舅舅,您以為是小孩子打架啊,他打我一拳,我便能踢他一腳?”
梁子衝輕歎了口氣,“他負你,那武陽侯就這般看著?”
“侯夫人給了我三萬兩銀票,和一家布莊,那布莊,是侯府進項最好的店麵之一。”
“這還好些。”
梁子衝重新看向棋盤,許久後,他才落下一子。
落下一子後,他端起一旁的梨湯,正想喝,便聽到薛泠言:“小舅舅,都涼了,泠兒給您添些熱的。”
他將碗放下,看著眼前的外甥女,隻覺得那崔鈺可恨的很。
泠兒何處不好了?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性子可動可靜,又並非拘泥小氣之人,崔鈺那小子,竟如此不懂珍惜!
梁子衝著實客氣,看著自己如花似玉的外甥女,忍不住問道:
“舅舅去年認識一青年才俊,是青州聞家之子,他雖未入仕,卻能力匪淺,近日,他在亳州辦事,泠兒可要見上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