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棘手人物
大慶:皇子的截胡人生 作者:自然之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現在這位三皇子給他留下了極佳印象。
能夠得到這樣求賢若渴的皇室成員賞識和重視,對楊萬裏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幸事。
於是他對即將來臨的詩會產生了極大興趣和期盼!
京都作為慶國首都,文化氛圍濃鬱,每天都有不少文人雅集或詩會。
但是今日這場由三皇子李承淵主辦的詩歌雅集卻不平凡。
上次李承淵的一首《蝶戀花》和他的書法通過報刊廣為人知後,他迅速成了城內備受關注的文化明星。
即使目前他的著作還不多,不足以完全證明其實力,但仍令眾多少年文士慕名而來,都想看看李承淵是真才子還是徒有其表。
也因此這次禮郡王府詩詞宴會的規模遠超往日,顯得尤為盛大。
可以說,這是慶國近年來參與人數最為龐大、最為熱鬧的一次詩會!
一大早,世新門外便人潮湧動,馬車絡繹不絕。
這些人大都是未獲詩會邀請的京都百姓。
雖然沒有資格進入詩會現場,但他們仍然興致勃勃前來圍觀,想要一睹盛況。
起初他們打算聚集在禮郡王府門前,但最終大多數人都選擇擠在了世新門附近。
這是因為世新門內匯聚了眾多京都權貴與達官顯貴的府邸,其中有諸多王爺與國公,甚至住著不少伯爵級別的要員。
守衛們不敢有絲毫鬆懈,生怕有任何不測混入而惹來大禍。
好在這兒地方寬闊,足夠容納許多看客。
一些機智的小販早早就來到此處爭位置擺攤,往昔靜謐的世新門今日變得分外繁華喧囂。
不一會,帶著詩會請帖的第一位來賓到了。
他出示了請帖後,在眾人羨慕嫉妒的眼光中從容自得地進入了門內。
隨之,更多持請帖的人紛至遝來。
逐漸地,到場參加詩會的人數越來越多,世新門外也越發擁擠。
為了確保現場的秩序,監察院、都察院以及京都府的差役全都趕來維持秩序,甚至暗中有禁軍在旁警戒。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次真的是一場難得的大聚會。
這讓更多的普通百姓心生向往和羨慕,尤其是對禮郡王府的好奇與向往愈演愈烈。
“唉……隻可惜我們身份不夠。”
“確實啊!能夠受邀參加詩會的,哪個不是名門望族?”
“你看那些剛走過去的幾個人,有的是禮部尚書之子、戶部侍郎家的小姐、吏部侍郎的女兒和京都府尹的千金。
哪個不是豪門貴族?”
“別說了,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即使詩詞寫得再出色也沒用。
據我表姐家的一個遠親透露,這迴遞上去的詩歌作品根本沒有好好審閱過,最先篩選的是作者的身份和居住地。”
“真有這事嗎?不是說三皇子最重視人才麽?”
“哈,你是真不懂呀,人家可是皇子,縱使喜歡才情也是對貴胄子弟感興趣罷了。
與我們普通百姓無關。”
這時有人突然反駁:“這位兄弟你這樣說話不對哦!”
說話的那人抬頭,見是一名書生打扮之人,語氣輕蔑地問道,“什麽道理,請指教?”
對方立即追問,“你說三殿下隻看重世家子弟,可有什麽確切證據呢?”
“證據?嗬,事實就是參加詩會的人裏麵沒有任何普通平民!”
“那你看看這個如何?”說罷,那位書生從懷裏掏出一張請帖,眾人的目光立時集中過來。
此人一下子懵住了,根本沒想到這名落魄書生竟也能持有真的請帖?
瞬間,他感到十分尷尬,硬撐道,“誰知道你是不是用假請帖欺騙人呢,我怎麽就會相信呢?”
“那你看仔細咯。”說完這話,窮酸書生徑直走向世新門。
所有人的眼球都被吸引過去了。
大家都在猜測這個書生是否真能被允許進入詩會現場,因為如果是真的,這就證明此次文會並不是權貴專享,普通大眾也同樣有一線機會。
這也說明三皇子確實能公平公正地選拔才華出眾者。
隻見那窮酸書生邁著自信步伐到達世新門口,並將自己的請帖交予侍衛。
在一番檢驗之後,侍衛問道。
“姓名?”
窮酸書生行了一禮,恭敬作答,“晚輩叫楊萬裏。”
“楊萬裏?”侍衛瞥了一眼文書清單。
文書確認無誤,點頭示意,“有這個人。”
侍衛隨後麵露笑意,做出邀請的手勢,“請進吧!”
“多謝!” 楊萬裏長長鬆了一口氣。
看到這一幕的人都愣住了——原來那個看似落魄的書生確實是真正的受邀來賓。
顯然那位三皇子確實踐行唯才是舉、公正無私的理念,這也讓大家對於此次詩會充滿信心。
眼看著楊萬裏成功邁進世新門,所有人都不禁投來了羨慕和驚訝的目光。
…………
就這樣,詩會在期待與興奮中揭開了序幕。
那位發言之人頓時感受到無數目光投向自己,頓時滿臉羞澀,但他並未罷休,辯解道:“你們看什麽呢?他獨自進去又證明了什麽?誰知道他是不是冒充的某個勳貴子弟?就算他是真的一名窮困書生,也隻不過是運氣好罷了,並不能證明我有誤!”
然而他的話音剛落,世新門那邊,又有一名聲譽不顯的書生手持請帖走了進去。
不隻是他一個人,不久後還有另外五六個同樣境遇的書生,依次拿著請帖進入了大門。
實際上這些讀書人早早就已經到達,隻是一開始他們被如此宏大的陣勢嚇住了。
他們都擔心手裏的請帖可能是假的,所以誰也不敢第一個進去,都在等別人先走一步探路。
於是,直到楊萬裏率先進入,給了他們信心之後,他們才紛紛跟上。
鐵的事實擺在這,那人再也無法狡辯。
他隻好用衣袖捂住臉,灰溜溜地離開了現場。
他的離去讓整個場景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事實上,剛才如果不是他的插話,人們可能還沒特別注意到這件事,而這一番鬧騰,使得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次詩會,三皇子李承淵是何等地寬廣胸懷、謙和待人!
眾人紛紛讚歎說,三皇子確實是慶國文脈之未來,光是以這樣的禮賢下士的姿態就已值得眾人的追從和敬仰。
李承淵在這些文人雅士心中樹立的形象再度升華不少。
**地點轉到了** 禮郡王府,後院內。
桑文正在為李承淵換常服。
古代貴族的著裝十分講究,更何況是皇子的服裝,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禮儀規範,所以需要丫鬟們幫忙打理。
這時青鳥進來通報,將世新門外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說給李承淵聽。
聽完青鳥的話後,桑文驚訝問道:“是誰膽子那麽大,竟敢當眾議論殿下?”
李承淵輕輕捏了捏桑文的臉頰,戲謔道:“我們的小桑文都看出那人氣焰囂張了,可見他必定是受人指使。”
“殿下總愛調侃我!”桑文嗔怒不已。
青鳥問李承淵是否認為這是某人安排的手筆。
“嗯,不出意外肯定是有人暗中授意。”李承淵篤定迴答,“在這種關鍵時刻散布有關我的謠言,若不是心懷惡意者指示的普通人絕對不敢。”
“但您懷疑是誰?”青鳥追問。
“不必多猜了,應該是李承澤(二皇子)吧。”
“二皇子?這又為什麽呢?”青鳥能疑惑不已。
“原因很簡單,在這個時候給我添堵的隻有太子或者二皇子,但是前不久我們與太子達成了合作聯盟。
他不可能這麽快又反目行惡,而且這種陰招也不像是他的風格。”
相反的是,二皇子一向鍾情於玩弄些不易察覺的小手段,加上我此前拒絕跟他結盟,所以他既擔心我會迅速崛起,超越自己的實力,更害怕一旦我不顧一切助力太子,那他可能會失去陛下器重。
“看來這位二皇兄還真是詭計多端啊……”桑文明明嘟嘴表示氣憤。
李承淵再一次逗弄她:“這句話記住千萬別隨意說。
我們王府裏到處都是耳目,隔牆有耳需小心。”桑文調皮地吐了吐舌頭,答道: “明白了,我謹記心頭。”李承淵語氣溫柔說道:“你們再稍耐心,等我處理完王府人事整頓之事,你們便能更加自在。”
接著青鳥提出是否要抓迴那個散布流言的人,李承淵搖搖頭:“沒這個必要。
那種人若是被指使來執行危險任務的大多是死士。
就算抓住也不會透露任何信息,即使他說出了什麽,僅憑一名死士之詞也無法對一位親王構成威脅,甚至外界反而會覺得我小肚雞腸,無法容人非議,這樣適得其反,還是不要自取麻煩。”
李承淵不由得發出一聲感慨。
不得不說,李承澤在劇情中確實是極為棘手的人物。
他幾次讓範閑陷入困境,且範閑始終無法找到證據反駁。
最終還是借用了都察院的力量才讓李承澤付出了代價。
不過他並不是範閑,不需要依賴證據。
李承淵思考了片刻,轉過頭對青鳥問道:“青鳥,你覺得你對付一個八品高手有絕對的把握嗎?”
“當然有!”青鳥毫不遲疑地迴答道。
能夠得到這樣求賢若渴的皇室成員賞識和重視,對楊萬裏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幸事。
於是他對即將來臨的詩會產生了極大興趣和期盼!
京都作為慶國首都,文化氛圍濃鬱,每天都有不少文人雅集或詩會。
但是今日這場由三皇子李承淵主辦的詩歌雅集卻不平凡。
上次李承淵的一首《蝶戀花》和他的書法通過報刊廣為人知後,他迅速成了城內備受關注的文化明星。
即使目前他的著作還不多,不足以完全證明其實力,但仍令眾多少年文士慕名而來,都想看看李承淵是真才子還是徒有其表。
也因此這次禮郡王府詩詞宴會的規模遠超往日,顯得尤為盛大。
可以說,這是慶國近年來參與人數最為龐大、最為熱鬧的一次詩會!
一大早,世新門外便人潮湧動,馬車絡繹不絕。
這些人大都是未獲詩會邀請的京都百姓。
雖然沒有資格進入詩會現場,但他們仍然興致勃勃前來圍觀,想要一睹盛況。
起初他們打算聚集在禮郡王府門前,但最終大多數人都選擇擠在了世新門附近。
這是因為世新門內匯聚了眾多京都權貴與達官顯貴的府邸,其中有諸多王爺與國公,甚至住著不少伯爵級別的要員。
守衛們不敢有絲毫鬆懈,生怕有任何不測混入而惹來大禍。
好在這兒地方寬闊,足夠容納許多看客。
一些機智的小販早早就來到此處爭位置擺攤,往昔靜謐的世新門今日變得分外繁華喧囂。
不一會,帶著詩會請帖的第一位來賓到了。
他出示了請帖後,在眾人羨慕嫉妒的眼光中從容自得地進入了門內。
隨之,更多持請帖的人紛至遝來。
逐漸地,到場參加詩會的人數越來越多,世新門外也越發擁擠。
為了確保現場的秩序,監察院、都察院以及京都府的差役全都趕來維持秩序,甚至暗中有禁軍在旁警戒。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次真的是一場難得的大聚會。
這讓更多的普通百姓心生向往和羨慕,尤其是對禮郡王府的好奇與向往愈演愈烈。
“唉……隻可惜我們身份不夠。”
“確實啊!能夠受邀參加詩會的,哪個不是名門望族?”
“你看那些剛走過去的幾個人,有的是禮部尚書之子、戶部侍郎家的小姐、吏部侍郎的女兒和京都府尹的千金。
哪個不是豪門貴族?”
“別說了,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即使詩詞寫得再出色也沒用。
據我表姐家的一個遠親透露,這迴遞上去的詩歌作品根本沒有好好審閱過,最先篩選的是作者的身份和居住地。”
“真有這事嗎?不是說三皇子最重視人才麽?”
“哈,你是真不懂呀,人家可是皇子,縱使喜歡才情也是對貴胄子弟感興趣罷了。
與我們普通百姓無關。”
這時有人突然反駁:“這位兄弟你這樣說話不對哦!”
說話的那人抬頭,見是一名書生打扮之人,語氣輕蔑地問道,“什麽道理,請指教?”
對方立即追問,“你說三殿下隻看重世家子弟,可有什麽確切證據呢?”
“證據?嗬,事實就是參加詩會的人裏麵沒有任何普通平民!”
“那你看看這個如何?”說罷,那位書生從懷裏掏出一張請帖,眾人的目光立時集中過來。
此人一下子懵住了,根本沒想到這名落魄書生竟也能持有真的請帖?
瞬間,他感到十分尷尬,硬撐道,“誰知道你是不是用假請帖欺騙人呢,我怎麽就會相信呢?”
“那你看仔細咯。”說完這話,窮酸書生徑直走向世新門。
所有人的眼球都被吸引過去了。
大家都在猜測這個書生是否真能被允許進入詩會現場,因為如果是真的,這就證明此次文會並不是權貴專享,普通大眾也同樣有一線機會。
這也說明三皇子確實能公平公正地選拔才華出眾者。
隻見那窮酸書生邁著自信步伐到達世新門口,並將自己的請帖交予侍衛。
在一番檢驗之後,侍衛問道。
“姓名?”
窮酸書生行了一禮,恭敬作答,“晚輩叫楊萬裏。”
“楊萬裏?”侍衛瞥了一眼文書清單。
文書確認無誤,點頭示意,“有這個人。”
侍衛隨後麵露笑意,做出邀請的手勢,“請進吧!”
“多謝!” 楊萬裏長長鬆了一口氣。
看到這一幕的人都愣住了——原來那個看似落魄的書生確實是真正的受邀來賓。
顯然那位三皇子確實踐行唯才是舉、公正無私的理念,這也讓大家對於此次詩會充滿信心。
眼看著楊萬裏成功邁進世新門,所有人都不禁投來了羨慕和驚訝的目光。
…………
就這樣,詩會在期待與興奮中揭開了序幕。
那位發言之人頓時感受到無數目光投向自己,頓時滿臉羞澀,但他並未罷休,辯解道:“你們看什麽呢?他獨自進去又證明了什麽?誰知道他是不是冒充的某個勳貴子弟?就算他是真的一名窮困書生,也隻不過是運氣好罷了,並不能證明我有誤!”
然而他的話音剛落,世新門那邊,又有一名聲譽不顯的書生手持請帖走了進去。
不隻是他一個人,不久後還有另外五六個同樣境遇的書生,依次拿著請帖進入了大門。
實際上這些讀書人早早就已經到達,隻是一開始他們被如此宏大的陣勢嚇住了。
他們都擔心手裏的請帖可能是假的,所以誰也不敢第一個進去,都在等別人先走一步探路。
於是,直到楊萬裏率先進入,給了他們信心之後,他們才紛紛跟上。
鐵的事實擺在這,那人再也無法狡辯。
他隻好用衣袖捂住臉,灰溜溜地離開了現場。
他的離去讓整個場景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事實上,剛才如果不是他的插話,人們可能還沒特別注意到這件事,而這一番鬧騰,使得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次詩會,三皇子李承淵是何等地寬廣胸懷、謙和待人!
眾人紛紛讚歎說,三皇子確實是慶國文脈之未來,光是以這樣的禮賢下士的姿態就已值得眾人的追從和敬仰。
李承淵在這些文人雅士心中樹立的形象再度升華不少。
**地點轉到了** 禮郡王府,後院內。
桑文正在為李承淵換常服。
古代貴族的著裝十分講究,更何況是皇子的服裝,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禮儀規範,所以需要丫鬟們幫忙打理。
這時青鳥進來通報,將世新門外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說給李承淵聽。
聽完青鳥的話後,桑文驚訝問道:“是誰膽子那麽大,竟敢當眾議論殿下?”
李承淵輕輕捏了捏桑文的臉頰,戲謔道:“我們的小桑文都看出那人氣焰囂張了,可見他必定是受人指使。”
“殿下總愛調侃我!”桑文嗔怒不已。
青鳥問李承淵是否認為這是某人安排的手筆。
“嗯,不出意外肯定是有人暗中授意。”李承淵篤定迴答,“在這種關鍵時刻散布有關我的謠言,若不是心懷惡意者指示的普通人絕對不敢。”
“但您懷疑是誰?”青鳥追問。
“不必多猜了,應該是李承澤(二皇子)吧。”
“二皇子?這又為什麽呢?”青鳥能疑惑不已。
“原因很簡單,在這個時候給我添堵的隻有太子或者二皇子,但是前不久我們與太子達成了合作聯盟。
他不可能這麽快又反目行惡,而且這種陰招也不像是他的風格。”
相反的是,二皇子一向鍾情於玩弄些不易察覺的小手段,加上我此前拒絕跟他結盟,所以他既擔心我會迅速崛起,超越自己的實力,更害怕一旦我不顧一切助力太子,那他可能會失去陛下器重。
“看來這位二皇兄還真是詭計多端啊……”桑文明明嘟嘴表示氣憤。
李承淵再一次逗弄她:“這句話記住千萬別隨意說。
我們王府裏到處都是耳目,隔牆有耳需小心。”桑文調皮地吐了吐舌頭,答道: “明白了,我謹記心頭。”李承淵語氣溫柔說道:“你們再稍耐心,等我處理完王府人事整頓之事,你們便能更加自在。”
接著青鳥提出是否要抓迴那個散布流言的人,李承淵搖搖頭:“沒這個必要。
那種人若是被指使來執行危險任務的大多是死士。
就算抓住也不會透露任何信息,即使他說出了什麽,僅憑一名死士之詞也無法對一位親王構成威脅,甚至外界反而會覺得我小肚雞腸,無法容人非議,這樣適得其反,還是不要自取麻煩。”
李承淵不由得發出一聲感慨。
不得不說,李承澤在劇情中確實是極為棘手的人物。
他幾次讓範閑陷入困境,且範閑始終無法找到證據反駁。
最終還是借用了都察院的力量才讓李承澤付出了代價。
不過他並不是範閑,不需要依賴證據。
李承淵思考了片刻,轉過頭對青鳥問道:“青鳥,你覺得你對付一個八品高手有絕對的把握嗎?”
“當然有!”青鳥毫不遲疑地迴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