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安排謝必安參戰
大慶:皇子的截胡人生 作者:自然之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為九品巔峰的高手,即便麵對海棠朵朵,青鳥也有足夠的自信不會處於下風。
因此這種自信顯得合情合理。
聽到青鳥的迴答後,李承淵點了點頭說:“那麽請你跟著我一起,幫我處理一個人!”
“好。”青鳥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
李承淵看著麵無表情的青鳥,突然輕輕捏了捏她的臉,溫柔地說:“你也要小心,如果覺得情況不對就趕緊退迴來,不必擔心丟我的麵子。
相比之下,我更在乎你。”
青鳥被李承淵突如其來的舉動搞得臉紅耳赤,一向清冷的臉龐浮現出一絲不知所措。
盡管如此,她的心裏充滿了甜蜜。
早已暗戀李承淵的她不擅長言語表達,隻能默默地關注著他。
此刻得到李承淵的關心,青鳥又驚喜又幸福,她羞澀地答道:“是,殿下。”
“好,走吧!”李承淵不再戲弄青鳥,直接離開了寢殿。
青鳥則迅速返迴自己的房間取來兵器,快步跟上了李承淵的步伐。
…………
巳時剛到,大部分受邀的客人已陸續到達。
唯獨太子和李承澤尚未現身,但這兩兄弟也準時出現了。
“臣見過太子殿下。”李承淵恭恭敬敬行禮。
太子急忙上前一步假意責備道:“承淵啊,我已經說了我們是自家兄弟不用這麽多禮,你若還這樣,我可要真生氣了!”
李承淵笑著迴敬:“禮儀不可廢除。”
接著他看向李承澤笑道:“二哥也來了?為弟備下了禮物嗎?”
“自是準備了!”李承澤眯起眼睛但很快就恢複常態,滿臉熱忱地說道,“老三首次舉辦詩會,我怎麽能不送份厚禮呢?湊了一套價值極高的前朝文房四寶孤品,希望你能喜歡。”
李承澤補充說。
李承淵笑著迴應:“哈哈,二哥給我準備的禮物,我又怎麽會不喜歡?請二哥放心,我這人恩怨分明,這份恩德我會記牢。”
“好了,能記住就好。”李承澤微微一笑。
一旁觀察到這一切的太子心有所感:怎麽迴事?感覺他們的話語中似乎帶著刺?
難道最近發生了他所不知的情事?如此一想,他對老三更是滿意。
結盟之後立刻就開始製衡老二,這種幹脆利落的態度讓他十分歡喜。
自己兄弟果然靠得住,辦事就是靠譜!
太子和二皇子一到場,詩詞盛會正式開始了。
由於已是初冬時節,戶外寒冷,故此次詩會改於禮郡王府內的會客廳進行。
會客廳僅能容納約六十人左右,不得已,隻得借助兩旁偏殿,並敞開側門將整個場地擴至百餘人規模。
出席此次盛會的人,多半來自權貴世家的公子少爺或其門生,僅寥寥數位家境貧寒但仍才思卓越的年輕學子,而其中最引起李承淵注意的是楊萬裏。
為了不讓這位才華橫溢的書生太過矚目,特地挑選了幾名背景普通卻頗具才能的年輕人與之相伴。
此外,他還見到一些熟悉麵孔,如範若若和林婉兒等,著實出乎預料,特別是後者因病很少出行,想不到也會參加此次詩會,真是難得一見。
當所有賓客齊聚一堂,李承淵簡單致辭後便正式宣布詩會開幕。
隨後,負責主持的李宏成詳細介紹了一整套規則。
這場詩詞晚宴當然以詩詞為主線。
每位才俊可以自由創作任何數量、任何主題的詩歌,無論是否先前已完成,隻要是未曾公開的作品都視為新作。
作品完成後可即席朗誦,若得大眾好評便會暫留於榜上。
直至晚宴尾聲,從中評選出十大佳作,並對這些創作者予以厚禮嘉獎。
獎品極為豐厚,由李承淵與慶帝協商拿出的一些珍藏禦賜之物作為獎品,包括筆墨紙硯、宣紙、珍珠寶玉及名印扇等,這些都是文化人心儀之物。
而且這些都是皇帝賞賜的寶物,不僅尋常百姓難以窺見,就是豪府少爺們也都罕見其蹤跡。
由此可見獎品是多麽難得。
更讓人驚喜的是,獲獎者還有可能得到三皇子親書贈予的題詞。
豐厚的獎勵令全場文人士族驚喜交加,他們都深知此次詩會獎品的珍貴超乎想象。
聽到這樣的獎勵方案後,在座眾人都熱血沸騰起來,不少人為此麵露激動。
有人提筆準備,但也有未提前準備好現寫的人,在這般激昂場合中思維和靈感受阻;盡管如此,他們不願放過這難逢良機。
......
不多時便有了第一份成果。
在請示過後,該位詩人高聲誦讀起他的詩詞。
眾人聽完馬上評價不一,褒貶各異。
最後則有李承淵做決斷,這首詞雖非精工細磨卻也無差池被暫時留下。
然而這隻是初步選擇,尚不確定。
但這已足以令該名詩人滿心欣喜了。
隨之更多的參賽作品不斷湧現。
中午到來,詩會在熱烈的討論聲和輕鬆氛圍中告一段落。
王府中的家人們端上了午餐。
午宴間,賓主們圍坐在酒席前閑談,分享上午的作品見解。
李承淵一直與太子和二皇子交談著些體麵的寒暄話題。
午宴結束後下人們收拾桌麵換來了茶飲、水果及糕點。
按照既定計劃應當繼續詩會,然而李承淵突然提出建議道:
“剛吃完了午飯一直坐著不太好,咱們不妨到外麵散散步助消化?”
聞言,太子附言說:“外麵天冷呢?這該怎麽散?”
眾人都好奇地轉向李承淵。
李承淵微笑著提議:“很簡單呀!我建議我們來欣賞一場武藝表演吧。”說完轉眼望向李承澤帶著笑容:“兄長您身邊不是有個號稱京城第一快劍的謝必安嗎?”
李承澤先是驚訝片刻,隨即答話謙稱那是謠傳而並不屬實,“二弟你太誇張了,他隻是懂得點功夫罷了。”
李承淵笑著說:“二哥總是那麽謙遜,謝必安能夠在兄長大人的近侍位置,想必也是個高手啊。”
李承澤聽出了其中意味,笑問道,“你打的是什麽算盤直說了罷。”
“想法簡單,” 李承淵說,“我有個侍女愛玩武器槍棒,聽說了這位‘京城第一快劍’便想要與他過招切磋一番給大家看熱鬧!”
這句話讓李承澤有些錯愕。
沒想到李承淵竟然要找個侍女挑戰自己的侍衛,這倒是一番新鮮的想法。
李承澤首先想到的是,李承淵是否過於輕視了謝必安。
謝必安可是他身邊數一數二的強者之一,雖然官品隻有八品,卻已經接近九品的高度!不談整個京都,即使放眼整個慶國,能夠在比武中戰勝他的人也寥寥無幾。
畢竟,九品高手屈指可數,人人皆知。
而今,李承淵竟然打算讓一位侍女與謝必安較量,這種舉動無疑是貶低謝必安的地位。
若贏了毫無光彩,萬一輸了則更加難堪。
因此,李承澤最初的想法是拒絕參與此事。
這種事情答應下來不會有好處,結果還沒等他開口拒絕,李承淵卻說道:“此外,為了使這次比武更具趣味性,我準備設立彩頭。
不論二人誰勝利,我都會為他寫一首詩;如果他們願意比試,之後結束詩會後,每位獲得獎項的十位才子我也各自贈一首詩。
你看如何?”
在王府的後花園。
那裏有著一片花圃,而角落有一個池塘,此池塘中的水來自府外的慶湖。
實際上,世新門內這些皇親貴族的居所,都環繞著慶湖建設。
慶湖是京城內部自然形成的淡水湖,水質極佳,並且由皇室監管,故稱慶湖。
此時,參與詩會的所有人離開王府,聚集到了慶湖畔邊,因為這裏寬敞且景色宜人。
作為飯後的散心之處,大家理所當然地走遠幾步,隻不過這天氣變化莫測,已是入冬時節居然下起如絲小雨。
幸運的是,雨並不大,隻像點點星芒灑落在人們身上,並未造成太大幹擾。
此刻,圍成一個半圓的眾人中央,青鳥手持長槍,而謝必安心握寶劍對立而站。
三位皇子站在人群中心。
李承澤的臉色有些陰沉,心裏清楚這分明是李承淵挑釁於他。
若是謝必安獲勝還說得過去,反之,如果謝必安失敗不僅會在李承淵麵前顯得勢微還失去顏麵。
尤其討厭的是,他又不能輕易迴絕李承淵剛剛在屋子裏的話仿佛是一個道德的束縛——即便隻為青鳥或謝必安賦詩並無妨害,然而李承淵特別承諾一旦謝必安參賽無論勝負都要為其撰寫詩篇,並允諾給十位優勝文人每人一詩。
如此情況下,若直接拒絕便得罪了李承淵而且聲譽掃地。
日後流傳出去,會讓人認為自己怕了對方,並因自己的決定令李承淵減少了書寫詩句的數量,在文化界成為“罪人”。
最終他隻能安排謝必安參戰。
盡管事實依舊是——對謝必安而言無論是勝敗都是一種羞辱,無論如何都會吃虧。
感到無比惱怒的李承澤終於忍不住擠過太子靠近李承淵低聲責備說:“三弟,我沒哪裏得罪你吧?”旁邊的太子聞言立刻豎耳聽聞,表情鄭重。
因此這種自信顯得合情合理。
聽到青鳥的迴答後,李承淵點了點頭說:“那麽請你跟著我一起,幫我處理一個人!”
“好。”青鳥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
李承淵看著麵無表情的青鳥,突然輕輕捏了捏她的臉,溫柔地說:“你也要小心,如果覺得情況不對就趕緊退迴來,不必擔心丟我的麵子。
相比之下,我更在乎你。”
青鳥被李承淵突如其來的舉動搞得臉紅耳赤,一向清冷的臉龐浮現出一絲不知所措。
盡管如此,她的心裏充滿了甜蜜。
早已暗戀李承淵的她不擅長言語表達,隻能默默地關注著他。
此刻得到李承淵的關心,青鳥又驚喜又幸福,她羞澀地答道:“是,殿下。”
“好,走吧!”李承淵不再戲弄青鳥,直接離開了寢殿。
青鳥則迅速返迴自己的房間取來兵器,快步跟上了李承淵的步伐。
…………
巳時剛到,大部分受邀的客人已陸續到達。
唯獨太子和李承澤尚未現身,但這兩兄弟也準時出現了。
“臣見過太子殿下。”李承淵恭恭敬敬行禮。
太子急忙上前一步假意責備道:“承淵啊,我已經說了我們是自家兄弟不用這麽多禮,你若還這樣,我可要真生氣了!”
李承淵笑著迴敬:“禮儀不可廢除。”
接著他看向李承澤笑道:“二哥也來了?為弟備下了禮物嗎?”
“自是準備了!”李承澤眯起眼睛但很快就恢複常態,滿臉熱忱地說道,“老三首次舉辦詩會,我怎麽能不送份厚禮呢?湊了一套價值極高的前朝文房四寶孤品,希望你能喜歡。”
李承澤補充說。
李承淵笑著迴應:“哈哈,二哥給我準備的禮物,我又怎麽會不喜歡?請二哥放心,我這人恩怨分明,這份恩德我會記牢。”
“好了,能記住就好。”李承澤微微一笑。
一旁觀察到這一切的太子心有所感:怎麽迴事?感覺他們的話語中似乎帶著刺?
難道最近發生了他所不知的情事?如此一想,他對老三更是滿意。
結盟之後立刻就開始製衡老二,這種幹脆利落的態度讓他十分歡喜。
自己兄弟果然靠得住,辦事就是靠譜!
太子和二皇子一到場,詩詞盛會正式開始了。
由於已是初冬時節,戶外寒冷,故此次詩會改於禮郡王府內的會客廳進行。
會客廳僅能容納約六十人左右,不得已,隻得借助兩旁偏殿,並敞開側門將整個場地擴至百餘人規模。
出席此次盛會的人,多半來自權貴世家的公子少爺或其門生,僅寥寥數位家境貧寒但仍才思卓越的年輕學子,而其中最引起李承淵注意的是楊萬裏。
為了不讓這位才華橫溢的書生太過矚目,特地挑選了幾名背景普通卻頗具才能的年輕人與之相伴。
此外,他還見到一些熟悉麵孔,如範若若和林婉兒等,著實出乎預料,特別是後者因病很少出行,想不到也會參加此次詩會,真是難得一見。
當所有賓客齊聚一堂,李承淵簡單致辭後便正式宣布詩會開幕。
隨後,負責主持的李宏成詳細介紹了一整套規則。
這場詩詞晚宴當然以詩詞為主線。
每位才俊可以自由創作任何數量、任何主題的詩歌,無論是否先前已完成,隻要是未曾公開的作品都視為新作。
作品完成後可即席朗誦,若得大眾好評便會暫留於榜上。
直至晚宴尾聲,從中評選出十大佳作,並對這些創作者予以厚禮嘉獎。
獎品極為豐厚,由李承淵與慶帝協商拿出的一些珍藏禦賜之物作為獎品,包括筆墨紙硯、宣紙、珍珠寶玉及名印扇等,這些都是文化人心儀之物。
而且這些都是皇帝賞賜的寶物,不僅尋常百姓難以窺見,就是豪府少爺們也都罕見其蹤跡。
由此可見獎品是多麽難得。
更讓人驚喜的是,獲獎者還有可能得到三皇子親書贈予的題詞。
豐厚的獎勵令全場文人士族驚喜交加,他們都深知此次詩會獎品的珍貴超乎想象。
聽到這樣的獎勵方案後,在座眾人都熱血沸騰起來,不少人為此麵露激動。
有人提筆準備,但也有未提前準備好現寫的人,在這般激昂場合中思維和靈感受阻;盡管如此,他們不願放過這難逢良機。
......
不多時便有了第一份成果。
在請示過後,該位詩人高聲誦讀起他的詩詞。
眾人聽完馬上評價不一,褒貶各異。
最後則有李承淵做決斷,這首詞雖非精工細磨卻也無差池被暫時留下。
然而這隻是初步選擇,尚不確定。
但這已足以令該名詩人滿心欣喜了。
隨之更多的參賽作品不斷湧現。
中午到來,詩會在熱烈的討論聲和輕鬆氛圍中告一段落。
王府中的家人們端上了午餐。
午宴間,賓主們圍坐在酒席前閑談,分享上午的作品見解。
李承淵一直與太子和二皇子交談著些體麵的寒暄話題。
午宴結束後下人們收拾桌麵換來了茶飲、水果及糕點。
按照既定計劃應當繼續詩會,然而李承淵突然提出建議道:
“剛吃完了午飯一直坐著不太好,咱們不妨到外麵散散步助消化?”
聞言,太子附言說:“外麵天冷呢?這該怎麽散?”
眾人都好奇地轉向李承淵。
李承淵微笑著提議:“很簡單呀!我建議我們來欣賞一場武藝表演吧。”說完轉眼望向李承澤帶著笑容:“兄長您身邊不是有個號稱京城第一快劍的謝必安嗎?”
李承澤先是驚訝片刻,隨即答話謙稱那是謠傳而並不屬實,“二弟你太誇張了,他隻是懂得點功夫罷了。”
李承淵笑著說:“二哥總是那麽謙遜,謝必安能夠在兄長大人的近侍位置,想必也是個高手啊。”
李承澤聽出了其中意味,笑問道,“你打的是什麽算盤直說了罷。”
“想法簡單,” 李承淵說,“我有個侍女愛玩武器槍棒,聽說了這位‘京城第一快劍’便想要與他過招切磋一番給大家看熱鬧!”
這句話讓李承澤有些錯愕。
沒想到李承淵竟然要找個侍女挑戰自己的侍衛,這倒是一番新鮮的想法。
李承澤首先想到的是,李承淵是否過於輕視了謝必安。
謝必安可是他身邊數一數二的強者之一,雖然官品隻有八品,卻已經接近九品的高度!不談整個京都,即使放眼整個慶國,能夠在比武中戰勝他的人也寥寥無幾。
畢竟,九品高手屈指可數,人人皆知。
而今,李承淵竟然打算讓一位侍女與謝必安較量,這種舉動無疑是貶低謝必安的地位。
若贏了毫無光彩,萬一輸了則更加難堪。
因此,李承澤最初的想法是拒絕參與此事。
這種事情答應下來不會有好處,結果還沒等他開口拒絕,李承淵卻說道:“此外,為了使這次比武更具趣味性,我準備設立彩頭。
不論二人誰勝利,我都會為他寫一首詩;如果他們願意比試,之後結束詩會後,每位獲得獎項的十位才子我也各自贈一首詩。
你看如何?”
在王府的後花園。
那裏有著一片花圃,而角落有一個池塘,此池塘中的水來自府外的慶湖。
實際上,世新門內這些皇親貴族的居所,都環繞著慶湖建設。
慶湖是京城內部自然形成的淡水湖,水質極佳,並且由皇室監管,故稱慶湖。
此時,參與詩會的所有人離開王府,聚集到了慶湖畔邊,因為這裏寬敞且景色宜人。
作為飯後的散心之處,大家理所當然地走遠幾步,隻不過這天氣變化莫測,已是入冬時節居然下起如絲小雨。
幸運的是,雨並不大,隻像點點星芒灑落在人們身上,並未造成太大幹擾。
此刻,圍成一個半圓的眾人中央,青鳥手持長槍,而謝必安心握寶劍對立而站。
三位皇子站在人群中心。
李承澤的臉色有些陰沉,心裏清楚這分明是李承淵挑釁於他。
若是謝必安獲勝還說得過去,反之,如果謝必安失敗不僅會在李承淵麵前顯得勢微還失去顏麵。
尤其討厭的是,他又不能輕易迴絕李承淵剛剛在屋子裏的話仿佛是一個道德的束縛——即便隻為青鳥或謝必安賦詩並無妨害,然而李承淵特別承諾一旦謝必安參賽無論勝負都要為其撰寫詩篇,並允諾給十位優勝文人每人一詩。
如此情況下,若直接拒絕便得罪了李承淵而且聲譽掃地。
日後流傳出去,會讓人認為自己怕了對方,並因自己的決定令李承淵減少了書寫詩句的數量,在文化界成為“罪人”。
最終他隻能安排謝必安參戰。
盡管事實依舊是——對謝必安而言無論是勝敗都是一種羞辱,無論如何都會吃虧。
感到無比惱怒的李承澤終於忍不住擠過太子靠近李承淵低聲責備說:“三弟,我沒哪裏得罪你吧?”旁邊的太子聞言立刻豎耳聽聞,表情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