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天下板蕩,漢室衰微,百姓在腐朽統治與繁重苛稅下苦苦掙紮。巨鹿人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振臂一唿,率領飽受苦難的民眾揭竿而起,史稱“黃巾起義”。
一時間,四方響應,義軍如洶湧浪潮,席卷大半個中原大地,給東漢王朝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黃巾軍內部逐漸暴露出諸多問題,缺乏統一的戰略規劃和穩定的後勤補給,在東漢朝廷和各地豪強武裝的聯合圍剿下,逐漸走向衰敗,最後徹底走向滅亡。
張角雖然失敗了但是東漢王朝的世家並未對百姓欺壓並未減少,在董卓撕下東漢王朝最後遮羞布後,黃巾又在青兗聚集,管亥,這位黃巾軍的將領,原本統領著浩浩蕩蕩的百萬大軍,氣勢洶洶,令官軍聞風喪膽。
他身材魁梧壯碩,猶如一座巍峨的鐵塔,滿臉濃密的胡須更增添了幾分粗獷與豪邁。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在往昔的歲月裏,總是閃爍著無畏的光芒,麾下的黃巾軍將士們,在他的帶領下,縱橫馳騁,一度讓東漢官軍難以招架。
然而,命運的轉折卻來得如此突然。南平陽一戰,成為了管亥人生的滑鐵盧。
劉曹聯軍如同猛虎出山,以雷霆萬鈞之勢撲向黃巾軍。
曹操的軍隊訓練有素,紀律嚴明,士兵們身著精良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兵器,在戰場上行動如臂使指,配合默契。
而劉備一方,關羽、太史慈等猛將更是勇不可當。關羽手提青龍偃月刀,那刀身寒光閃爍,仿佛能撕裂蒼穹;胯下戰馬嘶鳴咆哮,四蹄生風,載著關羽在敵陣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每一次揮刀,都能帶起一片血雨腥風。
太史慈則 弓馬熟練,箭法精良,聲若洪鍾,他的怒吼仿佛能震懾天地,所到之處,敵人無不膽寒,紛紛抱頭鼠竄。
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管亥的百萬大軍被打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
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鮮血染紅了大地,殘肢斷臂散落各處,一片人間煉獄的景象。
管亥望著戰場的慘狀,心中充滿了不甘與憤怒,但他也深知,大勢已去,無奈之下,隻能率領著殘部,裹挾著約70餘萬黃巾軍民,踏上了艱難的北逃之路。
一路上,黃巾軍如同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管亥騎在一匹高大的黑馬上,那匹馬也因連日的奔波而顯得疲憊不堪。
管亥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憊與無奈,他迴頭望著身後密密麻麻、拖家帶口的軍民,心中五味雜陳。
“大帥,我們已經連續行軍多日,將士們都疲憊不堪,糧草也所剩無幾了。”
一名副將策馬來到管亥身邊,憂心忡忡地說道。
管亥緊握著韁繩,眉頭緊皺,沉聲道:“我知道,可如今我們已別無選擇,隻能繼續向北,進入青州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此時的劉曹聯軍,在南平陽取得大捷後,士氣大振。
曹操深知,在這個亂世之中,擴充實力才是立足之本。於是,他趁勢整合兗州的勢力,將濟陰郡、東平國、泰山郡、任城國、山陽郡、濟北國以及好友張邈的陳留盡數收入囊中。
同時,他從投降的黃巾軍中挑選出精銳之士,合並於禁招募的兵勇,組建了一支五萬人的“青州兵”。
這些青州兵經過曹操的精心訓練,戰鬥力極強,成為了曹操日後爭霸天下的重要力量。曹操還將捷報傳到長安,朝廷為了嘉獎他的戰功,加曹操為滅寇將軍,兗州牧,封關內侯。
曹劉在南平陽大破黃巾後,關羽主動請纓,領軍一路追趕管亥。
曹操深知劉備的心思:劉備素有大誌,此次追擊黃巾,必是想擴充自己的實力,不過這對我曹操而言,暫時也並無大礙,隻要他能盡快平定黃巾,穩定局勢即可。
於是,曹操隻是要求關羽盡快完成任務,便不再多言。
關羽一路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終於在青兗交接的高平追上了黃巾軍。
此時的關羽,已經收降了三十餘萬黃巾軍,他派出數千人馬,小心翼翼地押著這些降兵前往青州。
而他自己身邊,剩下能戰之兵不足兩萬。不過,此時的黃巾軍也已元氣大傷,隻剩約四十萬左右,且個個都是驚弓之鳥,饑腸轆轆。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疲憊與絕望,衣衫襤褸,步伐踉蹌,仿佛一陣風就能將他們吹倒。
關羽的軍營裏,氣氛緊張而壓抑。由於是臨時駐地,尚未安營紮寨,關羽讓一眾親衛守住四麵。
太史慈來到關羽身邊,神色關切地問道:“黃巾馬上就要進入青州了,不知將軍有何布置?”
關羽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具體是往北趕,再設法逼到平原、濟南。那時主公的伏兵就會將,原本驚慌失措的黃巾賊迫降。”
太史慈點了點頭,眼中透露出對關羽的信任與敬佩。
管亥這邊,看著身後疲憊不堪、士氣低落的黃巾軍,心中一片淒苦。
迴想起前幾天,他還統帥著百餘萬黃巾,官軍聞風喪膽,不成想南平陽一敗塗地,數十萬人馬被幾萬官軍追得狼狽不堪。
他不是沒想過反擊,兩天前,他還有60萬左右人馬,試圖組織反擊,卻被關羽一擊擊破。他清楚地知道,南平陽一戰,他的部下已經徹底喪膽,再無往日的鬥誌。
加上糧草全部丟失,這幾天除了沿路幾個村莊,基本一無所得。那些豪傑富戶,要麽躲進堅固的城池,要麽修建烏堡自保,在關羽的緊追不舍下,根本沒時間攻打。
這一群數十萬之眾的黃巾軍,在逃亡途中,如同蝗蟲過境一般,所到之處,一片狼藉。沿途幾個村莊,不管是糧食、牲畜,還是衣物、農具,他們一概不放過。村民們稍有抵抗,便會遭到格殺勿論。一時間,村莊裏哭聲震天,百姓們對他們既恐懼又痛恨,紛紛逃離家園,躲進深山之中。
濟南府衙裏,劉備正仔細地看著關羽差人送來的密報。他坐在寬敞的大堂之上,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身上,卻無法驅散他臉上的凝重之色。
他的目光在密報上緩緩移動,時而微微皺眉,時而輕輕點頭,看完後,他將密報傳給了張飛、陳登、王修等人。
“這麽看來,再有幾天,管亥的黃巾就要進入我們青州了,我們也要做些準備。”
劉備神色嚴峻地說道。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種與生俱來的沉穩與堅定。
“二哥他們不知能否將黃巾賊逼到濟南來?否則我等做的一切豈不白費。”張飛心急如焚,大聲說道。
他的臉龐漲得通紅,猶如熟透的番茄,雙手不停地揮舞著,仿佛要將心中的焦慮都揮散出去。
“元龍有何見解?”劉備向陳登問道。
說起陳登,不得不迴溯到一月前。那時,糜竺懷著滿腔的熱忱與期待,北上而來,還帶來了自己的好友陳登。
糜竺早已下定決心,全力支持劉備,此次更是直接拜劉備為主公。
劉備大喜過望,迫不及待地將這次曹操借兵和結盟之事說給糜竺,同時也坦誠地說出自己想要謀求黃巾的想法,詢問他有什麽良策。
糜竺見劉備對自己這般信任有加,當下便不再遲疑,趕忙向劉備舉薦道:“主公啊,此番我前往北方,特意帶迴了我的摯友陳登陳元龍。此人之才華,絲毫不遜色於漢初時期的張陳二位名臣呐!主公您若有誌平定天下,那萬萬不可錯過這樣的賢才呀!”
劉備聞聽此言,不禁大吃一驚,雙眸之中瞬間掠過一抹驚喜交加且迫不及待的神色,連忙追問道:“竟有如此大才?子仲你為何不早些將其薦舉於我呢?不知此人此刻身在何處?我即刻派人前去相請。”
隻見糜竺微微一笑,從容答道:“嗬嗬嗬,主公切莫心急。元龍如今就在大殿之外候著呢。”
劉備一聽這話,哪還坐得住?當即高聲唿喊道:“來人呐!速速有請陳登先生進殿!”這些年在外闖蕩奔波的種種經曆,早已令劉備深切體會到自身身旁謀士稀缺所帶來的掣肘之感。尤其是自見過陳宮以後,這種感受更是變得愈發強烈起來。雖說王修等人確實具備治理民眾的才能,然而若是想要在這亂世之中角逐稱雄、問鼎天下,那麽就急需如同陳平、張良那般能夠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的智謀之士來輔佐自己才行啊!
在這一方麵,劉備心中很清楚,無論是自己還是同窗好友公孫瓚,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足。就在此刻,當得知有這般驚世之才時,他內心的急切之情瞬間被點燃,猶如烈火燎原一般無法遏製。
隻見他毫不猶豫地開口說道:“不必了,子仲(糜竺)快隨我一同前去迎接!”話音未落,他已然伸手緊緊拉住糜竺,腳下步伐如風,迅速朝著門外奔去。
匆忙之間,劉備仍未忘記注重自身形象。他抬起手來,輕輕梳理了一番那稍顯雜亂的發冠,使其重新恢複整齊;接著又低下頭去,仔細撣掉衣袍上那些其實並不存在的灰塵,仿佛要以最完美的姿態出現在貴客麵前。此時此刻,他臉上的神情充滿了殷切的期待以及無比的鄭重其事。
來到劉備的廳外,陳登早已在此等候多時。遠遠望去,隻見他身形高挑而修長,麵容清俊秀美,尤其是那雙眼睛,深邃而明亮,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辰,其中不時流露出一絲聰慧和睿智的光芒。
正當糜竺準備開口向劉備介紹陳登時,卻見劉備心急如焚,根本顧不上等待他人言語。
他三步並作兩步趕到近前,然後穩穩地停下腳步。緊接著,他身體微微前傾,將雙手交疊於胸前,恭恭敬敬地向著陳登深深一揖,口中朗聲說道:“涿郡劉備拜見先生!”其態度之謙遜、禮數之周全,令人不禁為之側目。
“劉使君,這……”陳登與糜竺都一愣,要知道現在劉備可是大破黃巾,被天子承認的皇親貴族,還是青州刺史。
而陳登現在還隻是一個聞名鄉裏的才俊,說白了就是一介布衣。
“嗬嗬,備聽聞子仲介紹先生之才,又聞先生到來,喜不自禁還請見諒。”劉備笑道,他的笑容真誠而親切,讓人如沐春風。
“登先前聽聞使君求賢如渴,今日得見名副其實也。”陳登感歎道。
“嗬嗬,先生過講,裏邊請。””劉備說道,側身相讓,手臂前伸,做出邀請的姿勢,舉止間盡顯禮賢下士之風。
“請。”陳登還禮,與劉備一起走進大廳。
一時間,四方響應,義軍如洶湧浪潮,席卷大半個中原大地,給東漢王朝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黃巾軍內部逐漸暴露出諸多問題,缺乏統一的戰略規劃和穩定的後勤補給,在東漢朝廷和各地豪強武裝的聯合圍剿下,逐漸走向衰敗,最後徹底走向滅亡。
張角雖然失敗了但是東漢王朝的世家並未對百姓欺壓並未減少,在董卓撕下東漢王朝最後遮羞布後,黃巾又在青兗聚集,管亥,這位黃巾軍的將領,原本統領著浩浩蕩蕩的百萬大軍,氣勢洶洶,令官軍聞風喪膽。
他身材魁梧壯碩,猶如一座巍峨的鐵塔,滿臉濃密的胡須更增添了幾分粗獷與豪邁。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在往昔的歲月裏,總是閃爍著無畏的光芒,麾下的黃巾軍將士們,在他的帶領下,縱橫馳騁,一度讓東漢官軍難以招架。
然而,命運的轉折卻來得如此突然。南平陽一戰,成為了管亥人生的滑鐵盧。
劉曹聯軍如同猛虎出山,以雷霆萬鈞之勢撲向黃巾軍。
曹操的軍隊訓練有素,紀律嚴明,士兵們身著精良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兵器,在戰場上行動如臂使指,配合默契。
而劉備一方,關羽、太史慈等猛將更是勇不可當。關羽手提青龍偃月刀,那刀身寒光閃爍,仿佛能撕裂蒼穹;胯下戰馬嘶鳴咆哮,四蹄生風,載著關羽在敵陣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每一次揮刀,都能帶起一片血雨腥風。
太史慈則 弓馬熟練,箭法精良,聲若洪鍾,他的怒吼仿佛能震懾天地,所到之處,敵人無不膽寒,紛紛抱頭鼠竄。
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管亥的百萬大軍被打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
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鮮血染紅了大地,殘肢斷臂散落各處,一片人間煉獄的景象。
管亥望著戰場的慘狀,心中充滿了不甘與憤怒,但他也深知,大勢已去,無奈之下,隻能率領著殘部,裹挾著約70餘萬黃巾軍民,踏上了艱難的北逃之路。
一路上,黃巾軍如同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管亥騎在一匹高大的黑馬上,那匹馬也因連日的奔波而顯得疲憊不堪。
管亥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憊與無奈,他迴頭望著身後密密麻麻、拖家帶口的軍民,心中五味雜陳。
“大帥,我們已經連續行軍多日,將士們都疲憊不堪,糧草也所剩無幾了。”
一名副將策馬來到管亥身邊,憂心忡忡地說道。
管亥緊握著韁繩,眉頭緊皺,沉聲道:“我知道,可如今我們已別無選擇,隻能繼續向北,進入青州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此時的劉曹聯軍,在南平陽取得大捷後,士氣大振。
曹操深知,在這個亂世之中,擴充實力才是立足之本。於是,他趁勢整合兗州的勢力,將濟陰郡、東平國、泰山郡、任城國、山陽郡、濟北國以及好友張邈的陳留盡數收入囊中。
同時,他從投降的黃巾軍中挑選出精銳之士,合並於禁招募的兵勇,組建了一支五萬人的“青州兵”。
這些青州兵經過曹操的精心訓練,戰鬥力極強,成為了曹操日後爭霸天下的重要力量。曹操還將捷報傳到長安,朝廷為了嘉獎他的戰功,加曹操為滅寇將軍,兗州牧,封關內侯。
曹劉在南平陽大破黃巾後,關羽主動請纓,領軍一路追趕管亥。
曹操深知劉備的心思:劉備素有大誌,此次追擊黃巾,必是想擴充自己的實力,不過這對我曹操而言,暫時也並無大礙,隻要他能盡快平定黃巾,穩定局勢即可。
於是,曹操隻是要求關羽盡快完成任務,便不再多言。
關羽一路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終於在青兗交接的高平追上了黃巾軍。
此時的關羽,已經收降了三十餘萬黃巾軍,他派出數千人馬,小心翼翼地押著這些降兵前往青州。
而他自己身邊,剩下能戰之兵不足兩萬。不過,此時的黃巾軍也已元氣大傷,隻剩約四十萬左右,且個個都是驚弓之鳥,饑腸轆轆。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疲憊與絕望,衣衫襤褸,步伐踉蹌,仿佛一陣風就能將他們吹倒。
關羽的軍營裏,氣氛緊張而壓抑。由於是臨時駐地,尚未安營紮寨,關羽讓一眾親衛守住四麵。
太史慈來到關羽身邊,神色關切地問道:“黃巾馬上就要進入青州了,不知將軍有何布置?”
關羽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具體是往北趕,再設法逼到平原、濟南。那時主公的伏兵就會將,原本驚慌失措的黃巾賊迫降。”
太史慈點了點頭,眼中透露出對關羽的信任與敬佩。
管亥這邊,看著身後疲憊不堪、士氣低落的黃巾軍,心中一片淒苦。
迴想起前幾天,他還統帥著百餘萬黃巾,官軍聞風喪膽,不成想南平陽一敗塗地,數十萬人馬被幾萬官軍追得狼狽不堪。
他不是沒想過反擊,兩天前,他還有60萬左右人馬,試圖組織反擊,卻被關羽一擊擊破。他清楚地知道,南平陽一戰,他的部下已經徹底喪膽,再無往日的鬥誌。
加上糧草全部丟失,這幾天除了沿路幾個村莊,基本一無所得。那些豪傑富戶,要麽躲進堅固的城池,要麽修建烏堡自保,在關羽的緊追不舍下,根本沒時間攻打。
這一群數十萬之眾的黃巾軍,在逃亡途中,如同蝗蟲過境一般,所到之處,一片狼藉。沿途幾個村莊,不管是糧食、牲畜,還是衣物、農具,他們一概不放過。村民們稍有抵抗,便會遭到格殺勿論。一時間,村莊裏哭聲震天,百姓們對他們既恐懼又痛恨,紛紛逃離家園,躲進深山之中。
濟南府衙裏,劉備正仔細地看著關羽差人送來的密報。他坐在寬敞的大堂之上,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身上,卻無法驅散他臉上的凝重之色。
他的目光在密報上緩緩移動,時而微微皺眉,時而輕輕點頭,看完後,他將密報傳給了張飛、陳登、王修等人。
“這麽看來,再有幾天,管亥的黃巾就要進入我們青州了,我們也要做些準備。”
劉備神色嚴峻地說道。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種與生俱來的沉穩與堅定。
“二哥他們不知能否將黃巾賊逼到濟南來?否則我等做的一切豈不白費。”張飛心急如焚,大聲說道。
他的臉龐漲得通紅,猶如熟透的番茄,雙手不停地揮舞著,仿佛要將心中的焦慮都揮散出去。
“元龍有何見解?”劉備向陳登問道。
說起陳登,不得不迴溯到一月前。那時,糜竺懷著滿腔的熱忱與期待,北上而來,還帶來了自己的好友陳登。
糜竺早已下定決心,全力支持劉備,此次更是直接拜劉備為主公。
劉備大喜過望,迫不及待地將這次曹操借兵和結盟之事說給糜竺,同時也坦誠地說出自己想要謀求黃巾的想法,詢問他有什麽良策。
糜竺見劉備對自己這般信任有加,當下便不再遲疑,趕忙向劉備舉薦道:“主公啊,此番我前往北方,特意帶迴了我的摯友陳登陳元龍。此人之才華,絲毫不遜色於漢初時期的張陳二位名臣呐!主公您若有誌平定天下,那萬萬不可錯過這樣的賢才呀!”
劉備聞聽此言,不禁大吃一驚,雙眸之中瞬間掠過一抹驚喜交加且迫不及待的神色,連忙追問道:“竟有如此大才?子仲你為何不早些將其薦舉於我呢?不知此人此刻身在何處?我即刻派人前去相請。”
隻見糜竺微微一笑,從容答道:“嗬嗬嗬,主公切莫心急。元龍如今就在大殿之外候著呢。”
劉備一聽這話,哪還坐得住?當即高聲唿喊道:“來人呐!速速有請陳登先生進殿!”這些年在外闖蕩奔波的種種經曆,早已令劉備深切體會到自身身旁謀士稀缺所帶來的掣肘之感。尤其是自見過陳宮以後,這種感受更是變得愈發強烈起來。雖說王修等人確實具備治理民眾的才能,然而若是想要在這亂世之中角逐稱雄、問鼎天下,那麽就急需如同陳平、張良那般能夠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的智謀之士來輔佐自己才行啊!
在這一方麵,劉備心中很清楚,無論是自己還是同窗好友公孫瓚,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足。就在此刻,當得知有這般驚世之才時,他內心的急切之情瞬間被點燃,猶如烈火燎原一般無法遏製。
隻見他毫不猶豫地開口說道:“不必了,子仲(糜竺)快隨我一同前去迎接!”話音未落,他已然伸手緊緊拉住糜竺,腳下步伐如風,迅速朝著門外奔去。
匆忙之間,劉備仍未忘記注重自身形象。他抬起手來,輕輕梳理了一番那稍顯雜亂的發冠,使其重新恢複整齊;接著又低下頭去,仔細撣掉衣袍上那些其實並不存在的灰塵,仿佛要以最完美的姿態出現在貴客麵前。此時此刻,他臉上的神情充滿了殷切的期待以及無比的鄭重其事。
來到劉備的廳外,陳登早已在此等候多時。遠遠望去,隻見他身形高挑而修長,麵容清俊秀美,尤其是那雙眼睛,深邃而明亮,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辰,其中不時流露出一絲聰慧和睿智的光芒。
正當糜竺準備開口向劉備介紹陳登時,卻見劉備心急如焚,根本顧不上等待他人言語。
他三步並作兩步趕到近前,然後穩穩地停下腳步。緊接著,他身體微微前傾,將雙手交疊於胸前,恭恭敬敬地向著陳登深深一揖,口中朗聲說道:“涿郡劉備拜見先生!”其態度之謙遜、禮數之周全,令人不禁為之側目。
“劉使君,這……”陳登與糜竺都一愣,要知道現在劉備可是大破黃巾,被天子承認的皇親貴族,還是青州刺史。
而陳登現在還隻是一個聞名鄉裏的才俊,說白了就是一介布衣。
“嗬嗬,備聽聞子仲介紹先生之才,又聞先生到來,喜不自禁還請見諒。”劉備笑道,他的笑容真誠而親切,讓人如沐春風。
“登先前聽聞使君求賢如渴,今日得見名副其實也。”陳登感歎道。
“嗬嗬,先生過講,裏邊請。””劉備說道,側身相讓,手臂前伸,做出邀請的姿勢,舉止間盡顯禮賢下士之風。
“請。”陳登還禮,與劉備一起走進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