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劉淮下一句話就已經不成樣子:“到時候,你一定要迅速殺掉張安國,聯合李鐵槍,吞並天王軍,將辛字軍、天王軍、如林軍整合在一起。然後,能帶多少人就帶多少人,來找忠義軍作聯合。”
辛棄疾抬起有些疲憊的眼睛,盯著劉淮,意思很明顯:合著我殺袍澤,背罵名,兼並友軍,就是為了讓你們忠義軍吞並嗎?我為什麽要這麽做?
劉淮解釋道:“因為攻下臨沂就相當於堵塞了山東東路向南方轉運物資的路,少了這些物資,金賊在順著黃河南下時,就會麵臨糧草軍械不足的窘境。而且,臨沂在我軍手中,忠義軍就可以順著沂水順流而下,直撲重鎮邳州,威脅金賊南征大軍後路。”
“所以,完顏亮有兩個選擇,其一是轉移主攻方向,在兩淮派遣小規模軍隊,以緩解後勤壓力;其二則是派遣金國正軍來攻打臨沂。”
“而以完顏亮這些年所作所為可以看出來,此人剛愎自用至極,必然會選其二。”
“辛五郎,接下來,整個山東的義軍都會被金賊正軍掃蕩,將會是是一場苦戰。如果耿大頭領還在,那天平軍還能擰成一股繩來麵對風波,但若是耿大頭領沒了,你就要承擔這個責任。我不是在與你說笑,也不是在挑撥,須知道,這關乎數千上萬人的生死!”
辛棄疾默默聽著,到最後卻沒有應諾,也沒有拒絕。
劉淮自然也沒有再勸,兩人依舊在隊列前後往來巡視,不斷有人發現倒斃於路邊的戰馬和四處躲藏的女真人,不斷有馬屍和頭顱送到軍中。
到了下午紮營之時,營中清點斬獲,發現俘獲的女真人早就過了一百,但包括馬屍,再加上依舊活著卻隻是累倒的戰馬在內,一共有一百九十八匹。
其中馬屍被迅速分割撒上鹽巴在大鍋中煮熟,在晚上時辛字軍再次吃上一頓管夠的肉食。而那些隻是累癱的戰馬則是被當作寶貝一般好好照料起來。
這些都是好戰馬啊,哪怕能恢複一半,那也是一筆了不得的財富。
劉淮點完數之後也是一陣無語,但正如屙出來的屎不能坐迴去那樣,說出來的話也不能吞迴去,他當即就將別在腰間的匕首扔給了潘五郎。
潘五郎接過匕首,卻猶豫了一下:“劉大郎,俺不要這匕首了,你給俺們起個調,唱首曲子吧。”
此言一出,當即就有歇息的士卒開始起哄。
劉淮驚訝一時:“好家夥,你這廝竟還想讓我唱曲子,唱什麽?”
潘五郎猶豫片刻:“俺還記得前兩日最危急時,就是你鼓動俺們,說要與俺們一起成為泰山的那次。後來迎敵的時候,俺就在你身後不遠處,聽你輕聲哼唱了一首曲子,俺也隻模模糊糊的聽見一句‘英雄驅虎豹,舍生忘死保太平’,俺想再聽一遍。”
劉淮恍然。
他在緊張的時候就有哼歌的習慣,隻是平日在軍中不顯而已。
但前兩日夜間那場大戰不同以往。
因為以前戰鬥再緊張,再嚴酷,他的身後還有魏勝,他的身邊還有張白魚、石七朗、張小乙等戰將,還有親手編練的兵馬一起奮力作戰。
換句話來說,那時候劉大郎心裏是有底的。
而前兩日夜間時真的是兩眼一抹黑。
劉淮根本不知道看著妥當的天平軍將領是否會在下一刻就扭頭便跑,不知道排列整齊的陣列會不會一觸即潰,在如此黑暗的亂軍之中,生死就隻能由天命了。
所以他當時也是真的緊張,卻又被環境所感染,也就情不自禁的哼唱起了一首紅歌。
可不成想如此混亂的戰場上,竟然還有人聽見。
此時見辛字軍將士起哄,劉淮倒也不怯場,徑直站在了一輛輜重大車上,高聲說道:“潘五郎,匕首依舊與你。我願賭服輸,既然大家都想讓我唱,那我就起個家鄉的調子,獻醜了!”
隨後,粗狂緩慢的歌聲響起。
正是:
“烽煙滾滾唱英雄,
四麵青山傾耳聽,
傾耳聽。
晴天響雷作金鼓,
大江揚波作和聲,
天平英雄驅虎豹,
舍生忘死保太平,
為什麽戰旗美如畫,
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為什麽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劉淮並沒有專門學習過唱歌,而且這首歌的確是比較老了,導致他不止中間有忘詞唱錯臨時修補的地方,甚至連後兩段都忘的一幹二淨了。
但這首歌歌詞簡單,朗朗上口,劉淮隻是唱了兩遍就有人來和,唱到第三遍的時候,全營一千多官兵竟然同時來唱。
辛棄疾一開始還覺得這首歌太柔了,哪裏有戰歌的樣子?戰歌都是配著銅琵琶鐵綽板唱的。而且詞句也太白,連個典都不用這還像話嗎?
可以說這首像詩不是詩,像詞又不是詞的小調創作思路與辛棄疾是完全相反的。
但辛棄疾看著那些已經開始跟著哼唱的大頭兵們時,才恍然大悟。
這首歌本來也不是觥籌交錯曲水流觴時,文人之間的相互應和,而是對處在文盲與半文盲之間的普通士卒所唱的一首讚歌。
就如同除了劉淮沒有人對普通士卒說過他們的死會重於泰山一樣,也從來沒有人以英雄而稱唿他們。
他們自己也不會認為自己是英雄,他們隻會在將主的命令下行軍、作戰、吃飯、睡覺,卻不知道是為了什麽。
而如今,這些士卒雖然依舊有些渾渾噩噩,卻終於有人明確的承認他們,並告訴他們:你們做的對!你們是保太平的英雄!我願意歌頌你們!
這對於普通大頭兵來說,這已經算是了不得的誇耀了。
劉淮唱了幾遍之後,又十分偉人派頭的揮了揮手:“諸位英雄人物莫要再唱了,好漢也是要吃飯的,且去紮營立寨,燒火做飯!各級軍官,都出來辦事!”
眾人轟然應諾。
辛經緯湊到族兄辛棄疾麵前,低聲說道:“阿兄你真不管管?再這麽下去,沒準辛字軍就要變成劉字軍了。”
辛棄疾苦笑搖頭:“沒關係,劉大郎馬上就要走了,最遲到費縣就會分道揚鑣。”
辛經緯心下一鬆,卻又悵然若失起來,他不由得望著那剛剛從糧車上跳下來的身影喃喃說道:“與之為友則心安,與之為敵則惶恐,近之如身處火焰炙烤,遠之如墜於三九冰窟,阿兄,你說天底下如何會有這種人?”
辛棄疾一時間隻能默默點頭。
辛棄疾抬起有些疲憊的眼睛,盯著劉淮,意思很明顯:合著我殺袍澤,背罵名,兼並友軍,就是為了讓你們忠義軍吞並嗎?我為什麽要這麽做?
劉淮解釋道:“因為攻下臨沂就相當於堵塞了山東東路向南方轉運物資的路,少了這些物資,金賊在順著黃河南下時,就會麵臨糧草軍械不足的窘境。而且,臨沂在我軍手中,忠義軍就可以順著沂水順流而下,直撲重鎮邳州,威脅金賊南征大軍後路。”
“所以,完顏亮有兩個選擇,其一是轉移主攻方向,在兩淮派遣小規模軍隊,以緩解後勤壓力;其二則是派遣金國正軍來攻打臨沂。”
“而以完顏亮這些年所作所為可以看出來,此人剛愎自用至極,必然會選其二。”
“辛五郎,接下來,整個山東的義軍都會被金賊正軍掃蕩,將會是是一場苦戰。如果耿大頭領還在,那天平軍還能擰成一股繩來麵對風波,但若是耿大頭領沒了,你就要承擔這個責任。我不是在與你說笑,也不是在挑撥,須知道,這關乎數千上萬人的生死!”
辛棄疾默默聽著,到最後卻沒有應諾,也沒有拒絕。
劉淮自然也沒有再勸,兩人依舊在隊列前後往來巡視,不斷有人發現倒斃於路邊的戰馬和四處躲藏的女真人,不斷有馬屍和頭顱送到軍中。
到了下午紮營之時,營中清點斬獲,發現俘獲的女真人早就過了一百,但包括馬屍,再加上依舊活著卻隻是累倒的戰馬在內,一共有一百九十八匹。
其中馬屍被迅速分割撒上鹽巴在大鍋中煮熟,在晚上時辛字軍再次吃上一頓管夠的肉食。而那些隻是累癱的戰馬則是被當作寶貝一般好好照料起來。
這些都是好戰馬啊,哪怕能恢複一半,那也是一筆了不得的財富。
劉淮點完數之後也是一陣無語,但正如屙出來的屎不能坐迴去那樣,說出來的話也不能吞迴去,他當即就將別在腰間的匕首扔給了潘五郎。
潘五郎接過匕首,卻猶豫了一下:“劉大郎,俺不要這匕首了,你給俺們起個調,唱首曲子吧。”
此言一出,當即就有歇息的士卒開始起哄。
劉淮驚訝一時:“好家夥,你這廝竟還想讓我唱曲子,唱什麽?”
潘五郎猶豫片刻:“俺還記得前兩日最危急時,就是你鼓動俺們,說要與俺們一起成為泰山的那次。後來迎敵的時候,俺就在你身後不遠處,聽你輕聲哼唱了一首曲子,俺也隻模模糊糊的聽見一句‘英雄驅虎豹,舍生忘死保太平’,俺想再聽一遍。”
劉淮恍然。
他在緊張的時候就有哼歌的習慣,隻是平日在軍中不顯而已。
但前兩日夜間那場大戰不同以往。
因為以前戰鬥再緊張,再嚴酷,他的身後還有魏勝,他的身邊還有張白魚、石七朗、張小乙等戰將,還有親手編練的兵馬一起奮力作戰。
換句話來說,那時候劉大郎心裏是有底的。
而前兩日夜間時真的是兩眼一抹黑。
劉淮根本不知道看著妥當的天平軍將領是否會在下一刻就扭頭便跑,不知道排列整齊的陣列會不會一觸即潰,在如此黑暗的亂軍之中,生死就隻能由天命了。
所以他當時也是真的緊張,卻又被環境所感染,也就情不自禁的哼唱起了一首紅歌。
可不成想如此混亂的戰場上,竟然還有人聽見。
此時見辛字軍將士起哄,劉淮倒也不怯場,徑直站在了一輛輜重大車上,高聲說道:“潘五郎,匕首依舊與你。我願賭服輸,既然大家都想讓我唱,那我就起個家鄉的調子,獻醜了!”
隨後,粗狂緩慢的歌聲響起。
正是:
“烽煙滾滾唱英雄,
四麵青山傾耳聽,
傾耳聽。
晴天響雷作金鼓,
大江揚波作和聲,
天平英雄驅虎豹,
舍生忘死保太平,
為什麽戰旗美如畫,
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為什麽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劉淮並沒有專門學習過唱歌,而且這首歌的確是比較老了,導致他不止中間有忘詞唱錯臨時修補的地方,甚至連後兩段都忘的一幹二淨了。
但這首歌歌詞簡單,朗朗上口,劉淮隻是唱了兩遍就有人來和,唱到第三遍的時候,全營一千多官兵竟然同時來唱。
辛棄疾一開始還覺得這首歌太柔了,哪裏有戰歌的樣子?戰歌都是配著銅琵琶鐵綽板唱的。而且詞句也太白,連個典都不用這還像話嗎?
可以說這首像詩不是詩,像詞又不是詞的小調創作思路與辛棄疾是完全相反的。
但辛棄疾看著那些已經開始跟著哼唱的大頭兵們時,才恍然大悟。
這首歌本來也不是觥籌交錯曲水流觴時,文人之間的相互應和,而是對處在文盲與半文盲之間的普通士卒所唱的一首讚歌。
就如同除了劉淮沒有人對普通士卒說過他們的死會重於泰山一樣,也從來沒有人以英雄而稱唿他們。
他們自己也不會認為自己是英雄,他們隻會在將主的命令下行軍、作戰、吃飯、睡覺,卻不知道是為了什麽。
而如今,這些士卒雖然依舊有些渾渾噩噩,卻終於有人明確的承認他們,並告訴他們:你們做的對!你們是保太平的英雄!我願意歌頌你們!
這對於普通大頭兵來說,這已經算是了不得的誇耀了。
劉淮唱了幾遍之後,又十分偉人派頭的揮了揮手:“諸位英雄人物莫要再唱了,好漢也是要吃飯的,且去紮營立寨,燒火做飯!各級軍官,都出來辦事!”
眾人轟然應諾。
辛經緯湊到族兄辛棄疾麵前,低聲說道:“阿兄你真不管管?再這麽下去,沒準辛字軍就要變成劉字軍了。”
辛棄疾苦笑搖頭:“沒關係,劉大郎馬上就要走了,最遲到費縣就會分道揚鑣。”
辛經緯心下一鬆,卻又悵然若失起來,他不由得望著那剛剛從糧車上跳下來的身影喃喃說道:“與之為友則心安,與之為敵則惶恐,近之如身處火焰炙烤,遠之如墜於三九冰窟,阿兄,你說天底下如何會有這種人?”
辛棄疾一時間隻能默默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