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虎,如何是你?”聽聞遊騎上報後,何伯求親自驅馬而出,在蕪湖城內渡看到李繼虎後不由得大吃一驚。
洞庭湖水軍老將楊欽同樣在側,眼見如此情狀,心中莫名發慌。
果然,下一句李繼虎就說道:“金賊水軍已經有一部通過旱地行舟到了裕溪口,他們已經揚帆,立即就要對洞庭湖水軍下手了!”
作為曾經的沂水大豪,何伯求也是不缺內河作戰經驗的,立即就意識到了洞庭湖水軍所麵臨的巨大危險。
“都統郎君現在正在東采石大營。”何伯求語氣急速說道:“管崇彥呢?他撐舟子去東采石了嗎?”
李繼虎即便裹著毯子烤著火,卻依舊凍得瑟瑟發抖,此時咬牙說道:“正是,俺是遊上岸的,七哥連岸都沒有靠,就順流而下了。”
何伯求嚴肅轉身,對臉色發白的楊欽正色說道:“單靠管七郎一人不保險,我派遣軍使走陸路,將軍派遣軍使走水路,一定要將這個要命的消息告知都統郎君!”
楊欽點頭,隨即對身側的親兵說道:“快去!”
何伯求喘了兩口粗氣,強行平複了心情之後方才說道:“不過還好的是,蕪湖城在裕溪口上遊,金賊出兵之後,楊老將軍也出兵,自上遊而攻即可。楊老將軍現在就可以備戰了。”
楊欽目眥欲裂,臉上花白的胡須根根暴起,如同在經曆一個艱難的抉擇後,從牙關中擠出幾個字來:“不對,何大管,現在應該是靖難大軍來速速備戰。”
何伯求愕然:“這是為何?”
楊欽盯著何伯求的眼睛:“你們自山東而來,不曉得淮西山川地理……”
數十裏以北的東采石大營,管崇彥與曹大車二人沒有辜負其餘人的希望,在大江上順流而下,有驚無險的抵達了當塗。
大營中,自虞允文以下諸將正在做最後的準備,為明日即將開始的大戰查漏補缺,此時聽到如此消息,皆是相顧駭然。
“裕溪口雖然不如大江乃至蕪湖水寬闊,卻也足以讓船隊快速駛出,我來之時金賊已經升起帆來,還望諸位將軍早做準備。”
裹著一張毯子烤火的管崇彥斷斷續續將所知情報都說完之後,端起一碗薑湯猛灌,隨即幾乎脫力一般癱坐在了椅子上。
劉淮臉色也是難看至極,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給金軍預備的大驚喜還沒有使出來,金軍給他們預備的驚喜就已經懟到臉上來了。
劉淮強自平複心情,在輿圖前觀察了一下山川地勢,隨後說道:“金賊就是衝洞庭湖水軍而來的。如果金賊占據上遊,則無論是江心洲水寨還是采石水寨皆不可守……不對,江心洲也保不住。”
這就是上遊對下遊的壓製力了。
處在上遊的水軍有一百種方法弄死下遊水軍,最簡單的一種就是放火船。
江流就會自然而然的帶著火船,撞到水寨圍欄上,撞到浮橋上。一艘兩艘可以攔截,十艘二十艘同樣可以攔截,但一百艘二百艘,乃至千艘堆滿稻草的小船呢?
別說浮橋,水寨都會陷入一片火海。
而洞庭湖水軍若是出戰,則必須得麵對一個事實,金國水軍並不是傻子,他們肯定不會隻是自上遊出戰,而是上下遊同時出動,對洞庭湖水軍作夾擊。
“為今之計,隻有兩個選擇。”劉淮見其餘幾名軍將依舊沉浸在驚駭中,也隻能說出了自己的判斷:“第一個,洞庭湖水軍全軍自姑孰溪退入丹陽湖,同時放棄江心洲,在東采石與金賊馬步軍鏖戰。”
這個計劃最為穩妥,而且可以按照楊欽的路線,自姑孰溪入丹陽湖,複又從丹陽湖過蕪湖水入大江,從而再次占據上遊。
但缺點就是將江心洲讓了出來,金軍有了前進基地後,必然會對東采石發動猛攻,到時候淮西軍與池州軍能不能撐住,那真的不好說。
“第二個,洞庭湖水軍出戰的同時,楊欽老將軍率另一部從更上遊的蕪湖城出發,從後方進攻金賊。”
這個計劃稍稍有些冒險,因為這必然會展開一係列混戰,宋軍與金軍將會喪失所有陣型,卷成一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上好五花肉,同歸於盡都不奇怪。
李顯忠開口說道:“然則無論哪種辦法,靖難大軍都不可能從裕溪口渡江了。”
第二種方法因為楊欽參戰沒有可用渡船自不用說,如果洞庭湖水軍選擇用第一種方法,暫時退避以保全自身,那麽金國水軍在占領江心洲的同時,也會有餘力在靖難大軍強渡長江的時候反應過來,到時候金國馬步軍與水軍一起來半渡而擊,靖難大軍全會折在裕溪口。
劉淮搖頭:“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隻能再找機會了。”
所謂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現在靖難大軍的士氣已經被鼓動起來,如果臨陣退縮不異於明白了告訴士卒,金軍比我軍強,對士氣是極大的打擊。
但劉淮也沒有辦法,總不能為了保存士氣,就將麾下兵馬往火坑裏推吧?
李道也看著輿圖,此時終於搖頭:“劉大郎,你久在山東作戰,不知道淮西山川地理,看似我軍有的選,其實卻並沒有。”
說著,李道舉手指向了輿圖上的巢湖:“絕對不能讓金賊水軍進了巢湖,若是讓金賊平定巢湖,將楊春、梁子初他們全都殺光,那麽金賊就會在合肥站穩腳跟,淮西不複大宋所有。
如果選擇第一條路,那麽金賊就會直接有水軍入巢湖。
而若是選擇第二條路,金賊水軍在與我軍殺得兩敗俱傷之餘,即便難以渡江來攻江心洲,也會有馬步軍封鎖裕溪口,接下來不可能再有機會讓靖難大軍渡江。
若是再過十年,金賊在巢湖將水軍練至大成,則可通過裕溪直入長江,江南危矣。”
在場諸將或者熟讀史書,或者通曉軍事,立即就明白了李道所言。
合肥與巢湖的重要性就在於此了。
三國魏吳在此廝殺不說。
後世元末明初的時候,朱元璋所率的巢湖水師就是從這條線路出發,一路順流而下。巢湖水軍大將俞通海摧枯拉朽的攻下了各個水寨,並且一舉攻克才是,乘勝攻取太平州,成功渡江。
劉淮心中一沉。
確如李道所言,看起來有選擇,但路其實隻有一條而已。
虞允文在沉默片刻之後,艱難出言:“李將軍,事情沒有到那一步,洞庭湖水軍可以先行撤退,再從長計議。”
李道直接起身,甲葉子嘩啦作響,雙目也隨之赤紅:“虞相公,洞庭湖水軍願為大宋奮戰至死!末將請將令!”
劉淮心中感歎。
計劃趕不上變化,現在李道既然決定化佯攻為主攻,以自身為餌來為靖難大軍拉扯戰術空檔,吸引金軍主力,劉淮又如何能退縮呢?
“靖難大軍即刻渡江攻裕溪口,末將請將令!”劉淮起身,同樣大聲說道。
帳中諸將隻是神情嚴肅的看著這一幕,複又同時將目光投向了身在主座的虞允文身上。
虞允文還沒有迴答,就聽到營寨之中一陣號角聲,這是敵軍有異動的信號。
李顯忠心中一動,立即掀開帳門,大踏步的走了出去。
洞庭湖水軍老將楊欽同樣在側,眼見如此情狀,心中莫名發慌。
果然,下一句李繼虎就說道:“金賊水軍已經有一部通過旱地行舟到了裕溪口,他們已經揚帆,立即就要對洞庭湖水軍下手了!”
作為曾經的沂水大豪,何伯求也是不缺內河作戰經驗的,立即就意識到了洞庭湖水軍所麵臨的巨大危險。
“都統郎君現在正在東采石大營。”何伯求語氣急速說道:“管崇彥呢?他撐舟子去東采石了嗎?”
李繼虎即便裹著毯子烤著火,卻依舊凍得瑟瑟發抖,此時咬牙說道:“正是,俺是遊上岸的,七哥連岸都沒有靠,就順流而下了。”
何伯求嚴肅轉身,對臉色發白的楊欽正色說道:“單靠管七郎一人不保險,我派遣軍使走陸路,將軍派遣軍使走水路,一定要將這個要命的消息告知都統郎君!”
楊欽點頭,隨即對身側的親兵說道:“快去!”
何伯求喘了兩口粗氣,強行平複了心情之後方才說道:“不過還好的是,蕪湖城在裕溪口上遊,金賊出兵之後,楊老將軍也出兵,自上遊而攻即可。楊老將軍現在就可以備戰了。”
楊欽目眥欲裂,臉上花白的胡須根根暴起,如同在經曆一個艱難的抉擇後,從牙關中擠出幾個字來:“不對,何大管,現在應該是靖難大軍來速速備戰。”
何伯求愕然:“這是為何?”
楊欽盯著何伯求的眼睛:“你們自山東而來,不曉得淮西山川地理……”
數十裏以北的東采石大營,管崇彥與曹大車二人沒有辜負其餘人的希望,在大江上順流而下,有驚無險的抵達了當塗。
大營中,自虞允文以下諸將正在做最後的準備,為明日即將開始的大戰查漏補缺,此時聽到如此消息,皆是相顧駭然。
“裕溪口雖然不如大江乃至蕪湖水寬闊,卻也足以讓船隊快速駛出,我來之時金賊已經升起帆來,還望諸位將軍早做準備。”
裹著一張毯子烤火的管崇彥斷斷續續將所知情報都說完之後,端起一碗薑湯猛灌,隨即幾乎脫力一般癱坐在了椅子上。
劉淮臉色也是難看至極,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給金軍預備的大驚喜還沒有使出來,金軍給他們預備的驚喜就已經懟到臉上來了。
劉淮強自平複心情,在輿圖前觀察了一下山川地勢,隨後說道:“金賊就是衝洞庭湖水軍而來的。如果金賊占據上遊,則無論是江心洲水寨還是采石水寨皆不可守……不對,江心洲也保不住。”
這就是上遊對下遊的壓製力了。
處在上遊的水軍有一百種方法弄死下遊水軍,最簡單的一種就是放火船。
江流就會自然而然的帶著火船,撞到水寨圍欄上,撞到浮橋上。一艘兩艘可以攔截,十艘二十艘同樣可以攔截,但一百艘二百艘,乃至千艘堆滿稻草的小船呢?
別說浮橋,水寨都會陷入一片火海。
而洞庭湖水軍若是出戰,則必須得麵對一個事實,金國水軍並不是傻子,他們肯定不會隻是自上遊出戰,而是上下遊同時出動,對洞庭湖水軍作夾擊。
“為今之計,隻有兩個選擇。”劉淮見其餘幾名軍將依舊沉浸在驚駭中,也隻能說出了自己的判斷:“第一個,洞庭湖水軍全軍自姑孰溪退入丹陽湖,同時放棄江心洲,在東采石與金賊馬步軍鏖戰。”
這個計劃最為穩妥,而且可以按照楊欽的路線,自姑孰溪入丹陽湖,複又從丹陽湖過蕪湖水入大江,從而再次占據上遊。
但缺點就是將江心洲讓了出來,金軍有了前進基地後,必然會對東采石發動猛攻,到時候淮西軍與池州軍能不能撐住,那真的不好說。
“第二個,洞庭湖水軍出戰的同時,楊欽老將軍率另一部從更上遊的蕪湖城出發,從後方進攻金賊。”
這個計劃稍稍有些冒險,因為這必然會展開一係列混戰,宋軍與金軍將會喪失所有陣型,卷成一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上好五花肉,同歸於盡都不奇怪。
李顯忠開口說道:“然則無論哪種辦法,靖難大軍都不可能從裕溪口渡江了。”
第二種方法因為楊欽參戰沒有可用渡船自不用說,如果洞庭湖水軍選擇用第一種方法,暫時退避以保全自身,那麽金國水軍在占領江心洲的同時,也會有餘力在靖難大軍強渡長江的時候反應過來,到時候金國馬步軍與水軍一起來半渡而擊,靖難大軍全會折在裕溪口。
劉淮搖頭:“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隻能再找機會了。”
所謂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現在靖難大軍的士氣已經被鼓動起來,如果臨陣退縮不異於明白了告訴士卒,金軍比我軍強,對士氣是極大的打擊。
但劉淮也沒有辦法,總不能為了保存士氣,就將麾下兵馬往火坑裏推吧?
李道也看著輿圖,此時終於搖頭:“劉大郎,你久在山東作戰,不知道淮西山川地理,看似我軍有的選,其實卻並沒有。”
說著,李道舉手指向了輿圖上的巢湖:“絕對不能讓金賊水軍進了巢湖,若是讓金賊平定巢湖,將楊春、梁子初他們全都殺光,那麽金賊就會在合肥站穩腳跟,淮西不複大宋所有。
如果選擇第一條路,那麽金賊就會直接有水軍入巢湖。
而若是選擇第二條路,金賊水軍在與我軍殺得兩敗俱傷之餘,即便難以渡江來攻江心洲,也會有馬步軍封鎖裕溪口,接下來不可能再有機會讓靖難大軍渡江。
若是再過十年,金賊在巢湖將水軍練至大成,則可通過裕溪直入長江,江南危矣。”
在場諸將或者熟讀史書,或者通曉軍事,立即就明白了李道所言。
合肥與巢湖的重要性就在於此了。
三國魏吳在此廝殺不說。
後世元末明初的時候,朱元璋所率的巢湖水師就是從這條線路出發,一路順流而下。巢湖水軍大將俞通海摧枯拉朽的攻下了各個水寨,並且一舉攻克才是,乘勝攻取太平州,成功渡江。
劉淮心中一沉。
確如李道所言,看起來有選擇,但路其實隻有一條而已。
虞允文在沉默片刻之後,艱難出言:“李將軍,事情沒有到那一步,洞庭湖水軍可以先行撤退,再從長計議。”
李道直接起身,甲葉子嘩啦作響,雙目也隨之赤紅:“虞相公,洞庭湖水軍願為大宋奮戰至死!末將請將令!”
劉淮心中感歎。
計劃趕不上變化,現在李道既然決定化佯攻為主攻,以自身為餌來為靖難大軍拉扯戰術空檔,吸引金軍主力,劉淮又如何能退縮呢?
“靖難大軍即刻渡江攻裕溪口,末將請將令!”劉淮起身,同樣大聲說道。
帳中諸將隻是神情嚴肅的看著這一幕,複又同時將目光投向了身在主座的虞允文身上。
虞允文還沒有迴答,就聽到營寨之中一陣號角聲,這是敵軍有異動的信號。
李顯忠心中一動,立即掀開帳門,大踏步的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