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之死注定是得在史書上記上一筆的。
作為曾經的嶽飛部將,他在金國大舉入侵的時候挺身而出,並壯烈戰死,哪怕在千年之後,隻要有嶽飛的聲名存在,他終究還是會被不斷提及。
李道的故事會在南征金軍中的文人筆記中記下,也會在被金國水軍的士卒看到眼裏,他們不會傳頌,隻會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供人述說一二,或是歎一聲好漢,或是扼腕歎息。
直到經曆此戰之人漸漸收複中原,一統天下,變得位高權重之後,李道這名為漢家江山獻身的老將的最後事跡才會被從故紙堆中翻檢出來,傳唱天下。
嶽飛被立廟,李道也可以作為陪祀,到達一個很靠前的位置。
甚至在後世的《說嶽》中,李道的能力與忠義很有可能要比他的頂頭上司牛皋還要高。
李道之死的影響注定會在之後數年乃至數十年之後猶如漣漪一般散開,影響許多人的一生。
當然,這是後話了。
對於眼前來說,洞庭湖水軍近乎全軍覆沒所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金國馬步軍再也沒有顧及,直接在水軍的掩護下開始了強渡長江。
此時已經是下午申時(四點)左右,冬日白天較短,天色已經有些昏暗,但完顏亮還是秉承著暴君本色,強行催動進行戰事。
然而宋軍卻沒有如金軍所想的那般,被江上戰事嚇破膽子,而是擺開陣勢,與金軍正麵對戰。
宋軍如此表現,還得歸功於從前幾日為了佯攻開始的動員,雖然誰也沒料到金軍會有能力渡江,卻也一開始就有了心理準備去作戰,不至於自亂陣腳。
另外,金軍渡江爭奪江心洲畢竟不是建立幾條浮橋,而是用大小船隻強渡,兵力投放相對緩慢。
若是突然有一萬金軍突到臉上,宋軍很有可能支撐不住,但麵對一兩千人,宋軍還是敢於憑借兵力優勢與金軍周旋的。
江心洲爭奪戰幾乎在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這對於池州大軍與淮西軍來說,也必然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與此同時,身在東關的劉淮卻已經將這些事情拋之腦後了。
骰子已經擲出,戰略方向已經議定,剩下的就是要看各自勇武、智慧、氣節外加一點運氣了。
即便是劉淮再為采石諸將祈禱一萬遍,也不會有任何意義的。
靖難大軍雖然一路勢如破竹的殺入東關,卻依舊有些混亂。畢竟時間緊任務重,除了各部作戰部隊之外,剩下各部也有編製散亂的現象。
這還是裕溪上有楊欽的船隊運送輜重物資,若非如此,帶上民夫之後,大軍還得亂上一百倍。
所幸的是,無論是自山東來的義軍,還是從兩淮招募的健勇,都是主觀能動性超強之人。他們參軍就是為了殺金賊取功名,在各級軍官明令下達沿著裕溪一路向北的情況下,即便有掉隊之人,也自發著向東關集結。
而乘坐最後一艘艦船渡江的何伯求更是個穩重之人,他一麵放下小船收攏掉隊受傷的士卒,一邊繼續派遣探馬,探查周邊。
在經過金軍水寨的時候,何伯求更是放了一把大火,鑿沉了幾艘繳獲的艦船,將航道堵塞。
如果金國水軍想要通過裕溪,也得費幾天手腳才可以。
劉淮抵達東關之時已是黑夜,下馬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糧倉,匆匆留下了一些軍糧之後,開倉放糧,賑濟東關百姓,平抑糧價。
這是應有之義。
然後第二件事就是殺人。
不是殺金軍或者偽軍,而是殺自己人。
有些軍卒趁亂殺害百姓或者奸淫擄掠的,被軍法官揪出之後,直接被壓在長街上,剝下盔甲衣物,一起處斬。
讓劉淮感到欣慰的是,七千大軍犯忌諱的終究隻有三十多人,而且都是從兩淮潰兵中招募的軍士,自山東而來的義軍終究沒有辜負這麽長時間的費心教導。
隨後又是各軍立營,收攏兵馬,派遣探騎,另外還有安置那裹挾而來的數千簽軍,並且分發糧食。直到月上中天的時候,才算是將所有事情處理妥當。
到這個時候,普通軍卒已經可以睡覺了,但劉淮還得需要審問犯人,安置歸正舉義之人。
“你就是韓文廣?”劉淮在中軍大帳中,坐在主座,如同審案的青天大老爺一般,指著跪在大帳中央五花大綁之人。
此時,這名武銳軍第一將已經沒了之前的狂妄姿態,臉上烏青一片,右眼高高腫起,似乎是挨了一頓毒打。
而且韓文廣也清楚的知道,這夥子有著山東口音的漢兒不似其餘宋軍,下手是真的黑,而且似乎是真的不想留俘虜。
尤其是那個喚作申龍子的漢兒,在韓文廣眼皮子底下活生生的拷打死數名被俘的金軍軍官,手段之變態,心理之扭曲,簡直不像是正常人。
如果不老實一點,到時候就真的生不如死了。
“我正是武銳軍第一將。”韓文廣甕聲甕氣的說道。
劉淮端起碗來,吃了幾口麥飯,隨意說道:“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靖難大軍都統劉淮,這支大軍的將主。你可能不了解我們這支大軍,其實我們也有類似金軍的軍議製度,所有人都可以暢所欲言。”
韓文廣雖然不知道劉淮在扯什麽蛋,卻也不敢作反駁,隻是跪在地上,靜靜聽著。
“我呢,也得以身作則,軍中民主嘛。我又不是什麽學究天人,能通百法,終究還是需要聽從專業人士的意見的。”
“就比如剛剛那跟你們友好互動的申龍子,他可是一個了不得的審訊專家,捉來的金賊,不管是什麽硬漢鐵骨頭,在他手下過上三兩招,就會變成軟骨頭。”
“這廝跟我拍胸脯保證,說將你交到他手裏,保證不過半個時辰,就能讓你將你婆姨肚兜什麽顏色都吐出來。”
“我就勸他,這韓將軍可是個不怕死的,你難道還能用死來威脅他?韓將軍,你猜這廝說什麽?他說到時候你會為了求死把所有情報都說出來。”
說到這裏,劉淮微微一歎,搖頭晃腦的說道:“我就跟他說,別總是整得血忽淋拉的,從他帳中拖出去的人都沒人形了,長久以往,誰還將他當人看?”
“申龍子這廝就說了,金賊都是畏威而不懷德的,不用狠招,撬不開這張嘴!”
“我又勸他,你家都統我,現在的德行很大,足以蓋過威嚇了,你先讓我試試,不行再讓你來。”
“哈哈,就這樣,我才將韓將軍你從那廝手裏奪過來。不過到現在他還是七個不服八個不忿,正憋著火呢。”
說到這裏,劉淮滿臉燦爛的笑容漸漸收斂:“韓將軍。”
韓文廣渾身一哆嗦:“在。”
劉淮冷冷詢問:“你不會讓我在部下麵前丟臉吧?”
韓文廣連連搖頭:“自然不會。”
燦爛的笑容再次迴到劉淮臉上:“其實我軍還捉了個水軍副都統,韓將軍如果真的是鐵打的,那也無妨,韓將軍自去變成鐵水,我等去尋他做答案便可。”
原本韓文廣還想要編造一些軍情,此時聽到水軍副都統都被捉了,瞬間就沒了念想。
供詞兩相對比,再找幾個軍官問一問,到時候誰撒謊一目了然。
韓文廣如同被戳破的皮球泄下氣來:“劉太尉請問,我一定知無不言。”
作為曾經的嶽飛部將,他在金國大舉入侵的時候挺身而出,並壯烈戰死,哪怕在千年之後,隻要有嶽飛的聲名存在,他終究還是會被不斷提及。
李道的故事會在南征金軍中的文人筆記中記下,也會在被金國水軍的士卒看到眼裏,他們不會傳頌,隻會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供人述說一二,或是歎一聲好漢,或是扼腕歎息。
直到經曆此戰之人漸漸收複中原,一統天下,變得位高權重之後,李道這名為漢家江山獻身的老將的最後事跡才會被從故紙堆中翻檢出來,傳唱天下。
嶽飛被立廟,李道也可以作為陪祀,到達一個很靠前的位置。
甚至在後世的《說嶽》中,李道的能力與忠義很有可能要比他的頂頭上司牛皋還要高。
李道之死的影響注定會在之後數年乃至數十年之後猶如漣漪一般散開,影響許多人的一生。
當然,這是後話了。
對於眼前來說,洞庭湖水軍近乎全軍覆沒所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金國馬步軍再也沒有顧及,直接在水軍的掩護下開始了強渡長江。
此時已經是下午申時(四點)左右,冬日白天較短,天色已經有些昏暗,但完顏亮還是秉承著暴君本色,強行催動進行戰事。
然而宋軍卻沒有如金軍所想的那般,被江上戰事嚇破膽子,而是擺開陣勢,與金軍正麵對戰。
宋軍如此表現,還得歸功於從前幾日為了佯攻開始的動員,雖然誰也沒料到金軍會有能力渡江,卻也一開始就有了心理準備去作戰,不至於自亂陣腳。
另外,金軍渡江爭奪江心洲畢竟不是建立幾條浮橋,而是用大小船隻強渡,兵力投放相對緩慢。
若是突然有一萬金軍突到臉上,宋軍很有可能支撐不住,但麵對一兩千人,宋軍還是敢於憑借兵力優勢與金軍周旋的。
江心洲爭奪戰幾乎在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這對於池州大軍與淮西軍來說,也必然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與此同時,身在東關的劉淮卻已經將這些事情拋之腦後了。
骰子已經擲出,戰略方向已經議定,剩下的就是要看各自勇武、智慧、氣節外加一點運氣了。
即便是劉淮再為采石諸將祈禱一萬遍,也不會有任何意義的。
靖難大軍雖然一路勢如破竹的殺入東關,卻依舊有些混亂。畢竟時間緊任務重,除了各部作戰部隊之外,剩下各部也有編製散亂的現象。
這還是裕溪上有楊欽的船隊運送輜重物資,若非如此,帶上民夫之後,大軍還得亂上一百倍。
所幸的是,無論是自山東來的義軍,還是從兩淮招募的健勇,都是主觀能動性超強之人。他們參軍就是為了殺金賊取功名,在各級軍官明令下達沿著裕溪一路向北的情況下,即便有掉隊之人,也自發著向東關集結。
而乘坐最後一艘艦船渡江的何伯求更是個穩重之人,他一麵放下小船收攏掉隊受傷的士卒,一邊繼續派遣探馬,探查周邊。
在經過金軍水寨的時候,何伯求更是放了一把大火,鑿沉了幾艘繳獲的艦船,將航道堵塞。
如果金國水軍想要通過裕溪,也得費幾天手腳才可以。
劉淮抵達東關之時已是黑夜,下馬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糧倉,匆匆留下了一些軍糧之後,開倉放糧,賑濟東關百姓,平抑糧價。
這是應有之義。
然後第二件事就是殺人。
不是殺金軍或者偽軍,而是殺自己人。
有些軍卒趁亂殺害百姓或者奸淫擄掠的,被軍法官揪出之後,直接被壓在長街上,剝下盔甲衣物,一起處斬。
讓劉淮感到欣慰的是,七千大軍犯忌諱的終究隻有三十多人,而且都是從兩淮潰兵中招募的軍士,自山東而來的義軍終究沒有辜負這麽長時間的費心教導。
隨後又是各軍立營,收攏兵馬,派遣探騎,另外還有安置那裹挾而來的數千簽軍,並且分發糧食。直到月上中天的時候,才算是將所有事情處理妥當。
到這個時候,普通軍卒已經可以睡覺了,但劉淮還得需要審問犯人,安置歸正舉義之人。
“你就是韓文廣?”劉淮在中軍大帳中,坐在主座,如同審案的青天大老爺一般,指著跪在大帳中央五花大綁之人。
此時,這名武銳軍第一將已經沒了之前的狂妄姿態,臉上烏青一片,右眼高高腫起,似乎是挨了一頓毒打。
而且韓文廣也清楚的知道,這夥子有著山東口音的漢兒不似其餘宋軍,下手是真的黑,而且似乎是真的不想留俘虜。
尤其是那個喚作申龍子的漢兒,在韓文廣眼皮子底下活生生的拷打死數名被俘的金軍軍官,手段之變態,心理之扭曲,簡直不像是正常人。
如果不老實一點,到時候就真的生不如死了。
“我正是武銳軍第一將。”韓文廣甕聲甕氣的說道。
劉淮端起碗來,吃了幾口麥飯,隨意說道:“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靖難大軍都統劉淮,這支大軍的將主。你可能不了解我們這支大軍,其實我們也有類似金軍的軍議製度,所有人都可以暢所欲言。”
韓文廣雖然不知道劉淮在扯什麽蛋,卻也不敢作反駁,隻是跪在地上,靜靜聽著。
“我呢,也得以身作則,軍中民主嘛。我又不是什麽學究天人,能通百法,終究還是需要聽從專業人士的意見的。”
“就比如剛剛那跟你們友好互動的申龍子,他可是一個了不得的審訊專家,捉來的金賊,不管是什麽硬漢鐵骨頭,在他手下過上三兩招,就會變成軟骨頭。”
“這廝跟我拍胸脯保證,說將你交到他手裏,保證不過半個時辰,就能讓你將你婆姨肚兜什麽顏色都吐出來。”
“我就勸他,這韓將軍可是個不怕死的,你難道還能用死來威脅他?韓將軍,你猜這廝說什麽?他說到時候你會為了求死把所有情報都說出來。”
說到這裏,劉淮微微一歎,搖頭晃腦的說道:“我就跟他說,別總是整得血忽淋拉的,從他帳中拖出去的人都沒人形了,長久以往,誰還將他當人看?”
“申龍子這廝就說了,金賊都是畏威而不懷德的,不用狠招,撬不開這張嘴!”
“我又勸他,你家都統我,現在的德行很大,足以蓋過威嚇了,你先讓我試試,不行再讓你來。”
“哈哈,就這樣,我才將韓將軍你從那廝手裏奪過來。不過到現在他還是七個不服八個不忿,正憋著火呢。”
說到這裏,劉淮滿臉燦爛的笑容漸漸收斂:“韓將軍。”
韓文廣渾身一哆嗦:“在。”
劉淮冷冷詢問:“你不會讓我在部下麵前丟臉吧?”
韓文廣連連搖頭:“自然不會。”
燦爛的笑容再次迴到劉淮臉上:“其實我軍還捉了個水軍副都統,韓將軍如果真的是鐵打的,那也無妨,韓將軍自去變成鐵水,我等去尋他做答案便可。”
原本韓文廣還想要編造一些軍情,此時聽到水軍副都統都被捉了,瞬間就沒了念想。
供詞兩相對比,再找幾個軍官問一問,到時候誰撒謊一目了然。
韓文廣如同被戳破的皮球泄下氣來:“劉太尉請問,我一定知無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