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八日,巢縣。
武勝軍在清晨穩固大營之後就隻留少量正軍與千餘中原征來的簽軍留守營寨,隨後全軍進發,向巢縣發動了進攻。
這並不是大懷貞所願,但正如昨日黃亨三所說,武勝軍沒的選。
在武勝軍高階將領的理解中,現在唯一的勝機就是趁靖難大軍沒有整軍完畢,難以出城正麵應敵時攻下巢縣。
若是再等上些時日,讓靖難大軍磨合好,甚至不用打出多麽漂亮的戰績,僅僅隻是能夠在正麵相持,武勝軍也算是敗了。
雖然雙方都在搶時間,但歸根結底還是武勝軍時間更急迫,他不單單是在麵臨成閔的威脅,更重要的是靖難大軍的階段性失敗標誌是在完顏亮攻下東關前沒有消滅武勝軍。
而武勝軍在完顏亮被迫迴軍的那一刻,各級軍官就會麵臨政治上的巨大被動。
就因為你們武勝軍沒有把後路守好,讓陛下親率的大軍無功而返,就算是大懷貞的族兄大懷忠也背不動這種規模的黑鍋。
也因此,武勝軍不得不打,而且在一開始就會用盡全力。
劉淮站在巢縣城牆西北的一處望樓上,遙遙看著金軍以戰鬥隊形向著城下開來,抱著雙臂皺眉說道:“金賊這是要做甚?不起砲?不建攻城器械?甚至連圍城營地都不做就來攻城嗎?”
劉淮所說的乃是戰爭常識。
守城一方並不是僅僅站在城牆上挨揍,像個縮頭烏龜一般被動防禦,事實上如果到了這一步,其實守城戰已經輸了一大半。
這也是大懷貞、黃亨三等武勝軍將領對靖難大軍產生誤判的原因之一。
因為若是守城一方不能出城作戰,則代表著這座城池隻有城牆作為保護了。攻城方可以失敗無數次,但守城方隻要失敗一次就會滿盤皆輸。
也因此,守城方無論如何都得想辦法出城作戰,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攻城方也會想盡辦法將出城作戰的守城方打迴去。
在一場攻城戰中,攻城方也會時不時處於防守位置,但凡攻城方主將有些軍事常識,就不會連圍城營地都不設立,就直接來攻城。
劉淮這時候真的十分想問大懷貞一句:你就真的不怕我趁著你們攻城時兵馬散亂,率精銳一湧而出,直接去掏你們後路嗎?
大懷貞當然是害怕的,但他別無選擇。
時間太緊急了。
對於這一切,靖難大軍諸將卻是不知曉的。
雷奔比較老成持重,拱手問道:“大郎君,是不是有詐?”
劉淮想了想,搖頭說道:“能有什麽詐呢?難道他還能變出來一萬兵馬不成?”
何伯求聞言心中一動:“莫非有金賊主力繞過了東關,與這武勝軍合兵一處,現在就隱藏在某地,等我軍有疲態之後,再現身作決勝一擊?”
劉淮還沒有說話,辛棄疾卻是率先反駁:“何三爺此言差矣,咱們挨著巢湖,楊老將軍與梁小哥在巢湖中是沒有敵手的,湖民也願意打探消息,最起碼巢湖周邊沒有異動。
而含山那裏咱們也派遣了探馬,也是一切正常。說白了,不能被我軍探查的隻有小股兵馬,但小股金軍根本不可能改變什麽大局,畢竟靖難大軍不是軟泥鰍,金賊也不是撒豆成兵的黃巾力士。”
劉淮點頭,複又思量片刻:“算了,不想了。”
說罷,他直接迴頭,看向麾下諸將:“按著前日軍議,各司其職!”
“喏!”
張小乙等人轟然應諾,領命而去。
少頃,巢縣城頭響起陣陣鼓聲,各支將旗隨之豎立,並且高舉揮舞起來。
“殺賊!”
“殺賊!”
“殺賊!”
城頭響起了整齊的唿喊聲,一時間刀槍如林,甲光向日,靖難大軍的士氣也隨之一振。
杜康身處東麵城牆的北半段,此時聽聞喊殺聲也是熱血上湧,一時間也忘了背後火辣辣的疼痛,舉起長矛高聲唿喊起來。
這裏是羅慎言所部防守的位置,城頭上隻有四百正軍,其中靖難大軍老卒大約一百六十人,其餘的都是新招募的軍卒。
雖然這些軍卒已經有了編製,上下級也分明,個人戰力方麵也沒有什麽問題,卻畢竟都是五湖四海的潰軍混編而成的,整體戰力如何,還得看這場戰鬥的洗禮。
羅慎言親自站在城頭的一處望樓上指揮作戰。
他的副將孫昭重則是率領六百披甲士卒在城下盤腿而坐,隨時準備支援城頭或者出城作戰。
剩下的七百正軍則是在更後方準備上城牆輪戰,此時正在休息。
其餘各處牆頭與此地都是大同小異,由老卒帶新卒,從戰爭中鍛煉軍隊。
黃傑拍了一下杜康的後背,火辣辣的疼痛使得杜康迴過神來,對黃傑怒目而視。
“看什麽看?喊什麽喊?省一些力氣!”
身為什長的黃傑之前也是基層軍官,他知道此時亢奮一些固然有提高士氣的作用,但是如果控製不住情緒,也會耗費大量氣力,等到臨戰之時就難以應敵了。
沒見那些老卒同樣也是唿喊,同樣也是鼓噪,但根本沒有多少情緒變動嗎?此時甚至還沒有接戰,莫要搞得跟已經大勝一般。
“都記住了!”待鼓噪聲小了些許,黃傑大聲對十個部下下令:“就按之前說的,五個人拿長槍捅人,兩個人倒金汁,兩個人用推杆推搭上來的梯子,若有賊人登城,杜康與我就會先上去與賊人搏殺,你們莫要慌亂。”
說著黃傑指了指城下已經擺開陣勢的金軍:“莫要看這些金賊人多,他們就算有千萬人,也得攀著梯子一個一個上來!爾等就算做錯了什麽也莫要慌亂,盡快補救,這些金賊一個人對我們十個人,他肯定更慌!明白嗎?”
十人中有人滿不在乎的點頭,有人明顯有些緊張。
這也不奇怪,別說這些新卒有的曾是正經宋軍,有的是參軍報仇的簽軍,連刀子都沒有摸過。就算都是宋軍,宋軍與宋軍之間的差別也是十分巨大的。
成閔的背嵬軍與剛組建的民夫營能是一碼事嗎?
然而對此黃傑卻是不覺得是什麽大事。
悍卒都是這麽走過來的,隻要廝殺幾場,並且活下來,再輔以公正的賞罰與充足的輜重,到時候不是精銳也會變成精銳的。
能不能成就看這一哆嗦了!
黃傑暗暗給自己鼓勁。
“引!”
弓弩手向前,抵達女牆的位置,在軍官的命令下彎弓搭箭。
而此時,金軍也催動簽軍發動了第一輪試探性進攻,近千簽軍扛著趕製出來的飛梯,紅著眼睛向城池發動了進攻。
“放!”
在黃傑的視線中,箭矢形成了一片類似極速飛行蜂群般移動的雲團,狠狠壓向了在奔跑中將隊形跑亂的簽軍。
“殺!”
“登上城頭者,賞……啊!!!”
箭矢落在了人群中,就像沸水落在了遷徙的蟻群中,瞬間將一片人射翻在地,近百中箭之人躺倒在地,其中隻有少部分人被一箭斃命,大多數人都隻是受了輕重不一的箭傷,在地上哀嚎打滾,簽軍的一部也變得停滯不前,甚至有數十人扔下扛著的飛梯,向後逃去。
“後退者死!”
在陣前督戰的大弘山勃然大怒,下令麾下甲騎前壓,將所有敢逃迴來的簽軍斬殺當場。
然而當簽軍複又鼓起勇氣,向著城頭進攻的時候,大弘山並沒有露出欣喜或者振奮的表情,反而有些迷茫失措起來。
這座城……有些不太對。
武勝軍在清晨穩固大營之後就隻留少量正軍與千餘中原征來的簽軍留守營寨,隨後全軍進發,向巢縣發動了進攻。
這並不是大懷貞所願,但正如昨日黃亨三所說,武勝軍沒的選。
在武勝軍高階將領的理解中,現在唯一的勝機就是趁靖難大軍沒有整軍完畢,難以出城正麵應敵時攻下巢縣。
若是再等上些時日,讓靖難大軍磨合好,甚至不用打出多麽漂亮的戰績,僅僅隻是能夠在正麵相持,武勝軍也算是敗了。
雖然雙方都在搶時間,但歸根結底還是武勝軍時間更急迫,他不單單是在麵臨成閔的威脅,更重要的是靖難大軍的階段性失敗標誌是在完顏亮攻下東關前沒有消滅武勝軍。
而武勝軍在完顏亮被迫迴軍的那一刻,各級軍官就會麵臨政治上的巨大被動。
就因為你們武勝軍沒有把後路守好,讓陛下親率的大軍無功而返,就算是大懷貞的族兄大懷忠也背不動這種規模的黑鍋。
也因此,武勝軍不得不打,而且在一開始就會用盡全力。
劉淮站在巢縣城牆西北的一處望樓上,遙遙看著金軍以戰鬥隊形向著城下開來,抱著雙臂皺眉說道:“金賊這是要做甚?不起砲?不建攻城器械?甚至連圍城營地都不做就來攻城嗎?”
劉淮所說的乃是戰爭常識。
守城一方並不是僅僅站在城牆上挨揍,像個縮頭烏龜一般被動防禦,事實上如果到了這一步,其實守城戰已經輸了一大半。
這也是大懷貞、黃亨三等武勝軍將領對靖難大軍產生誤判的原因之一。
因為若是守城一方不能出城作戰,則代表著這座城池隻有城牆作為保護了。攻城方可以失敗無數次,但守城方隻要失敗一次就會滿盤皆輸。
也因此,守城方無論如何都得想辦法出城作戰,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攻城方也會想盡辦法將出城作戰的守城方打迴去。
在一場攻城戰中,攻城方也會時不時處於防守位置,但凡攻城方主將有些軍事常識,就不會連圍城營地都不設立,就直接來攻城。
劉淮這時候真的十分想問大懷貞一句:你就真的不怕我趁著你們攻城時兵馬散亂,率精銳一湧而出,直接去掏你們後路嗎?
大懷貞當然是害怕的,但他別無選擇。
時間太緊急了。
對於這一切,靖難大軍諸將卻是不知曉的。
雷奔比較老成持重,拱手問道:“大郎君,是不是有詐?”
劉淮想了想,搖頭說道:“能有什麽詐呢?難道他還能變出來一萬兵馬不成?”
何伯求聞言心中一動:“莫非有金賊主力繞過了東關,與這武勝軍合兵一處,現在就隱藏在某地,等我軍有疲態之後,再現身作決勝一擊?”
劉淮還沒有說話,辛棄疾卻是率先反駁:“何三爺此言差矣,咱們挨著巢湖,楊老將軍與梁小哥在巢湖中是沒有敵手的,湖民也願意打探消息,最起碼巢湖周邊沒有異動。
而含山那裏咱們也派遣了探馬,也是一切正常。說白了,不能被我軍探查的隻有小股兵馬,但小股金軍根本不可能改變什麽大局,畢竟靖難大軍不是軟泥鰍,金賊也不是撒豆成兵的黃巾力士。”
劉淮點頭,複又思量片刻:“算了,不想了。”
說罷,他直接迴頭,看向麾下諸將:“按著前日軍議,各司其職!”
“喏!”
張小乙等人轟然應諾,領命而去。
少頃,巢縣城頭響起陣陣鼓聲,各支將旗隨之豎立,並且高舉揮舞起來。
“殺賊!”
“殺賊!”
“殺賊!”
城頭響起了整齊的唿喊聲,一時間刀槍如林,甲光向日,靖難大軍的士氣也隨之一振。
杜康身處東麵城牆的北半段,此時聽聞喊殺聲也是熱血上湧,一時間也忘了背後火辣辣的疼痛,舉起長矛高聲唿喊起來。
這裏是羅慎言所部防守的位置,城頭上隻有四百正軍,其中靖難大軍老卒大約一百六十人,其餘的都是新招募的軍卒。
雖然這些軍卒已經有了編製,上下級也分明,個人戰力方麵也沒有什麽問題,卻畢竟都是五湖四海的潰軍混編而成的,整體戰力如何,還得看這場戰鬥的洗禮。
羅慎言親自站在城頭的一處望樓上指揮作戰。
他的副將孫昭重則是率領六百披甲士卒在城下盤腿而坐,隨時準備支援城頭或者出城作戰。
剩下的七百正軍則是在更後方準備上城牆輪戰,此時正在休息。
其餘各處牆頭與此地都是大同小異,由老卒帶新卒,從戰爭中鍛煉軍隊。
黃傑拍了一下杜康的後背,火辣辣的疼痛使得杜康迴過神來,對黃傑怒目而視。
“看什麽看?喊什麽喊?省一些力氣!”
身為什長的黃傑之前也是基層軍官,他知道此時亢奮一些固然有提高士氣的作用,但是如果控製不住情緒,也會耗費大量氣力,等到臨戰之時就難以應敵了。
沒見那些老卒同樣也是唿喊,同樣也是鼓噪,但根本沒有多少情緒變動嗎?此時甚至還沒有接戰,莫要搞得跟已經大勝一般。
“都記住了!”待鼓噪聲小了些許,黃傑大聲對十個部下下令:“就按之前說的,五個人拿長槍捅人,兩個人倒金汁,兩個人用推杆推搭上來的梯子,若有賊人登城,杜康與我就會先上去與賊人搏殺,你們莫要慌亂。”
說著黃傑指了指城下已經擺開陣勢的金軍:“莫要看這些金賊人多,他們就算有千萬人,也得攀著梯子一個一個上來!爾等就算做錯了什麽也莫要慌亂,盡快補救,這些金賊一個人對我們十個人,他肯定更慌!明白嗎?”
十人中有人滿不在乎的點頭,有人明顯有些緊張。
這也不奇怪,別說這些新卒有的曾是正經宋軍,有的是參軍報仇的簽軍,連刀子都沒有摸過。就算都是宋軍,宋軍與宋軍之間的差別也是十分巨大的。
成閔的背嵬軍與剛組建的民夫營能是一碼事嗎?
然而對此黃傑卻是不覺得是什麽大事。
悍卒都是這麽走過來的,隻要廝殺幾場,並且活下來,再輔以公正的賞罰與充足的輜重,到時候不是精銳也會變成精銳的。
能不能成就看這一哆嗦了!
黃傑暗暗給自己鼓勁。
“引!”
弓弩手向前,抵達女牆的位置,在軍官的命令下彎弓搭箭。
而此時,金軍也催動簽軍發動了第一輪試探性進攻,近千簽軍扛著趕製出來的飛梯,紅著眼睛向城池發動了進攻。
“放!”
在黃傑的視線中,箭矢形成了一片類似極速飛行蜂群般移動的雲團,狠狠壓向了在奔跑中將隊形跑亂的簽軍。
“殺!”
“登上城頭者,賞……啊!!!”
箭矢落在了人群中,就像沸水落在了遷徙的蟻群中,瞬間將一片人射翻在地,近百中箭之人躺倒在地,其中隻有少部分人被一箭斃命,大多數人都隻是受了輕重不一的箭傷,在地上哀嚎打滾,簽軍的一部也變得停滯不前,甚至有數十人扔下扛著的飛梯,向後逃去。
“後退者死!”
在陣前督戰的大弘山勃然大怒,下令麾下甲騎前壓,將所有敢逃迴來的簽軍斬殺當場。
然而當簽軍複又鼓起勇氣,向著城頭進攻的時候,大弘山並沒有露出欣喜或者振奮的表情,反而有些迷茫失措起來。
這座城……有些不太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