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勝軍中並不是隻有大弘山這一個聰明人。
事實上,在驅動簽軍對巢縣縣城發動進攻之後,武勝軍中的明眼人都看出來,巢縣的守軍不太對勁。
準確的來說,這靖難大軍要比預想中的厲害太多了。
這並不是說胡話。
巢縣縣城的城牆隻有一丈多高,而且有些參差不齊,其中有幾段還有坍塌,明顯是臨時用土木為底改造的。
在這種距離下,麵對如同潮水喊殺的攻城大軍,守城兵馬的心理壓力是極大的。
丈餘的高度不會給守城兵馬多大的安全感。
大懷貞倒是不至於期望靖難大軍能一哄而散,但是城頭守軍麵對如此多的簽軍,卻沒有任何騷動,沉著冷靜的迎戰,倒也出乎了大懷貞的預料。
黃亨三在城下馳馬,一邊率領三百餘甲騎向城頭拋射箭矢,以壓製靖難大軍,為登城創造條件,一邊仔細觀察城防的缺點。
在城下轉了好幾圈之後,黃亨三將麾下三個謀克馬軍的指揮權都交給了耶律塗剌,隻身迴到大懷貞身前:“總管,城頭上必然是精兵,這宋狗想要在今日與我軍分個上下,以激勵兵馬士氣。”
大懷貞點頭:“我知道,老三你不是早就說過嗎?而且你還說過,若是讓這靖難軍真的養起了軍心士氣,我軍是絕對拿不下巢縣的。”
黃亨三同樣點頭:“正是如此。”
“那依老三所見,該如何去做?”
黃亨三指了指城門側邊的一處城牆:“這處城牆比較低矮,應是剛剛修補過的,我親自率軍,從這裏登城,讓仆散壽為我身後支撐。”
說著黃亨三又指了指城門:“然而主攻方向卻不是城牆,而是城門。總管要親自帶著大弘山在此列陣,並且派遣簽軍攻打城門,等著我將城門打開之後,一起殺進去,將宋狗覆滅在巢縣。”
“輕騎與甲騎大部分都要交給耶律塗剌,讓他警戒可能從別的城門中出來的宋狗,並且用騎弓壓製城頭,協助我登城。”
倉促間定出的計劃並不完美,隻能算能說得通。
但軍事計劃需要這麽完美嗎?
不需要的。
事到臨頭,還是得看誰的盔甲更堅固,誰的刀更鋒利,誰的士卒更英勇。
黃亨三對此還是有些把握。
但大懷貞還是有些猶豫。
一名行軍猛安登城入陣,就相當於破釜沉舟的最後一擲了。
如果勝還好,如果敗了,讓黃亨三陷在其中身死,先不提拔隊斬的軍法,一共出戰四個行軍猛安,先死一個,接下來該怎麽打?
然而大懷貞看著戰局,看著一波又一波的簽軍衝到城牆之下,卻又被金汁、滾木、礌石、箭矢打翻在地,活著的簽軍潰退下來,複又被金軍用刀槍壓迫向前。
他聽著城頭的歡唿聲越來越大,待到終於有一些飛梯搭到城頭上,不怕死的簽軍剛剛登城,就被城頭士卒輕易斬殺當場。
不出動正軍是絕對沒有辦法在城牆上打開缺口的。
“老三,你為行軍猛安,自有臨機決斷之權。”大懷貞深吸一口氣說道:“其餘的都依你,但你也得給我一個保證,若沒有機會,你不能輕易登城浪送。”
黃亨三笑了笑:“這是自然。”
兩名武勝軍將官商議妥當,隨即迅速指揮兵馬行動起來。
耶律塗剌率領千餘騎兵圍繞巢縣縣城,一邊警戒可能會出戰的靖難大軍甲騎,一邊以十人為單位,向城頭拋射箭矢,來壓製城頭的行動。
與此同時,仆散壽也挑選了一批身強體壯的簽軍,給了他們一些承諾之後,繼續驅趕他們向城頭上衝鋒。
這一次,這些簽軍並不是孤軍奮戰,大約三百正軍甲士披著破破爛爛的罩袍混在其中,借著簽軍作肉盾,抵達城下之後,為首的行軍謀克發一聲喊,三百人齊齊彎弓搭箭,對著城頭就是一輪箭雨。
靖難大軍猝不及防,探出身子向城下射擊的十幾名弓箭手當即死傷大半,而拋射上城頭的重箭也給了輕甲士卒不小的威脅,一時間這片城牆的防禦手段有了片刻的空檔。
趁著這個來之不易的時間,數十身強體壯的簽軍唿喊著自己也聽不清楚的口號,攀著雲梯,開始登城。
然而,當簽軍拿著各式簡陋的武器爬上了城頭時,等待著他們的卻是膀闊腰圓,身著重甲,手持長斧大錘的靖難大軍甲士。
當先登上城頭的簽軍還沒有升起先登之功的喜悅感,就見到三四把大斧橫著劈了過來,幾乎被當場分屍。
後續的簽軍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依然硬著頭皮向前衝,隨後又被斬殺在地。一時間,一丈多寬的城頭如同修羅殺場一般,遍地是哀嚎哭泣的簽軍。
黃亨三在城下看著簽軍與靖難大軍已經開始接戰,雖然沒有在城頭打開缺口,卻也曉得這是個機會,當即吹響了號角,讓正軍發動了進攻。
金軍甲士加速逼近,推開躊躇不前的簽軍,踏過從城頭上落下的死傷者,一手高舉盾牌,一手攀爬雲梯。
城頭的靖難軍雖然反應及時,迅速在軍官的指揮下展開了反擊,但還是有數段城牆被金軍甲士登上,雙方隨之開始了慘烈的肉搏戰。
劉淮依舊站在望樓上,在他腳下的這段城牆同樣有金軍發動猛烈進攻,但這裏畢竟是都統所在的指揮場所,有精銳環伺,輕易的就將登城的金軍全都斬殺。
金軍也不是傻子,他們發動進攻的目的是為了在城牆上打開缺口,眼見此地是個難啃的骨頭,也就隨之放鬆了攻勢,主力轉往城牆的他處。
“何大管。”劉淮先是看了看腳下城牆上的十餘具女真甲士的屍首,隨後又望著全線躁動的金軍,不由得撓頭,向身側的何伯求問道:“金賊這是瘋了嗎?即便之前說過金賊可能要拚命,可在這第一日就這般拚命,是不是過於托大了?”
何伯求也有些詫異,聞言隻能幹笑兩聲,不知道如何迴答。
好在劉淮也不是想要一個確切迴答,隨即指了指一個地方,對軍使下令:“丙字段牆金賊登城人數過多了,讓雷奔派遣兵馬掃蕩。”
劉淮指的丙字段城牆,正是黃亨三剛剛看中的那段比較低矮的城牆。
此時開戰已經有一個時辰,雙方都已經有些疲憊,黃亨三不愧為奮武軍的第一硬骨頭,見正軍已經開始全線進攻並取得了一些戰果,也驅馬來到一架雲梯前,帶著十餘親衛奮力向城頭爬去。
黃亨三的親衛不敢阻攔,隻能各自尋了梯子架在黃亨三身側,試圖用身體擋住飛來的箭矢。
而黃亨三的掌旗官也十分兇悍,幹脆將猛安大旗綁在自己背上,一手持盾,一手攀爬雲梯。
而城下金軍見行軍猛安一馬當先,也是士氣大振,紛紛爭先恐後的向著城牆湧去。
靖難大軍毫不示弱,各種遠程武器如同潑水一般灑下城頭,以阻攔金軍的攻勢。
一支長槍般的八牛弩矢發出一聲怪嘯向黃亨三飛來,穿過一人後將他身側的親衛釘死在了城牆上,鐵鑄的尾簇撲棱棱的亂顫,其上的血霧撒了黃亨三滿頭滿臉。
可黃亨三毫不在乎,依舊攀城不停。
戰爭哪有不死人的?先登之士哪是那麽好當的?若是怯懦不前,被堵在城下那必然會付出更大的傷亡。
一丈多高的城牆在黃亨三眼中猶如平地一般,躲開一杆刺來的長槍,翻身躍上了城頭。
雖然觸目都是甲士,可黃亨三對此早有預料,奮力向前兩步,用盾牌抵近架住兩柄大斧,隨後從腰間拔出鋼鞭,掄圓了砸向麵前的靖難軍士卒。
噗的一聲悶響,當先甲士的頭盔被砸得凹下去一大塊,悶哼一聲向後倒去。黃亨三再次向前,推得兩名甲士止不住的向後退。一名甲士扔掉不便近身使用的長斧,剛剛從腰間拔出短刀,就被一鞭打翻在地。
剩下一人被黃亨三直接用扛飛,扔下城去。
下一秒,這名悍勇的行軍猛安扔下盾牌鋼鞭,從地上撿起一杆大斧,左揮右砍,將前來圍攻的靖難軍逼退了數步,為金軍掃出一片橋頭堡。
城牆上的防禦缺口被打開了,趁此機會,在他身後也同樣悍勇的掌旗官,跟著自家猛安登上了城頭,趁著守軍還沒合圍上來的工夫,將背後的猛安大旗插在了牆頭。
“先登!”雖然這名掌旗官剛剛大吼了一聲,就被大斧開了瓢,可城頭上飄揚的猛安大旗還是激勵了金軍的士氣。
兩名謀克當先沿著黃亨三打開的缺口登上了城牆,隨後這個口子被撕的越來越大。
“先登!”
事實上,在驅動簽軍對巢縣縣城發動進攻之後,武勝軍中的明眼人都看出來,巢縣的守軍不太對勁。
準確的來說,這靖難大軍要比預想中的厲害太多了。
這並不是說胡話。
巢縣縣城的城牆隻有一丈多高,而且有些參差不齊,其中有幾段還有坍塌,明顯是臨時用土木為底改造的。
在這種距離下,麵對如同潮水喊殺的攻城大軍,守城兵馬的心理壓力是極大的。
丈餘的高度不會給守城兵馬多大的安全感。
大懷貞倒是不至於期望靖難大軍能一哄而散,但是城頭守軍麵對如此多的簽軍,卻沒有任何騷動,沉著冷靜的迎戰,倒也出乎了大懷貞的預料。
黃亨三在城下馳馬,一邊率領三百餘甲騎向城頭拋射箭矢,以壓製靖難大軍,為登城創造條件,一邊仔細觀察城防的缺點。
在城下轉了好幾圈之後,黃亨三將麾下三個謀克馬軍的指揮權都交給了耶律塗剌,隻身迴到大懷貞身前:“總管,城頭上必然是精兵,這宋狗想要在今日與我軍分個上下,以激勵兵馬士氣。”
大懷貞點頭:“我知道,老三你不是早就說過嗎?而且你還說過,若是讓這靖難軍真的養起了軍心士氣,我軍是絕對拿不下巢縣的。”
黃亨三同樣點頭:“正是如此。”
“那依老三所見,該如何去做?”
黃亨三指了指城門側邊的一處城牆:“這處城牆比較低矮,應是剛剛修補過的,我親自率軍,從這裏登城,讓仆散壽為我身後支撐。”
說著黃亨三又指了指城門:“然而主攻方向卻不是城牆,而是城門。總管要親自帶著大弘山在此列陣,並且派遣簽軍攻打城門,等著我將城門打開之後,一起殺進去,將宋狗覆滅在巢縣。”
“輕騎與甲騎大部分都要交給耶律塗剌,讓他警戒可能從別的城門中出來的宋狗,並且用騎弓壓製城頭,協助我登城。”
倉促間定出的計劃並不完美,隻能算能說得通。
但軍事計劃需要這麽完美嗎?
不需要的。
事到臨頭,還是得看誰的盔甲更堅固,誰的刀更鋒利,誰的士卒更英勇。
黃亨三對此還是有些把握。
但大懷貞還是有些猶豫。
一名行軍猛安登城入陣,就相當於破釜沉舟的最後一擲了。
如果勝還好,如果敗了,讓黃亨三陷在其中身死,先不提拔隊斬的軍法,一共出戰四個行軍猛安,先死一個,接下來該怎麽打?
然而大懷貞看著戰局,看著一波又一波的簽軍衝到城牆之下,卻又被金汁、滾木、礌石、箭矢打翻在地,活著的簽軍潰退下來,複又被金軍用刀槍壓迫向前。
他聽著城頭的歡唿聲越來越大,待到終於有一些飛梯搭到城頭上,不怕死的簽軍剛剛登城,就被城頭士卒輕易斬殺當場。
不出動正軍是絕對沒有辦法在城牆上打開缺口的。
“老三,你為行軍猛安,自有臨機決斷之權。”大懷貞深吸一口氣說道:“其餘的都依你,但你也得給我一個保證,若沒有機會,你不能輕易登城浪送。”
黃亨三笑了笑:“這是自然。”
兩名武勝軍將官商議妥當,隨即迅速指揮兵馬行動起來。
耶律塗剌率領千餘騎兵圍繞巢縣縣城,一邊警戒可能會出戰的靖難大軍甲騎,一邊以十人為單位,向城頭拋射箭矢,來壓製城頭的行動。
與此同時,仆散壽也挑選了一批身強體壯的簽軍,給了他們一些承諾之後,繼續驅趕他們向城頭上衝鋒。
這一次,這些簽軍並不是孤軍奮戰,大約三百正軍甲士披著破破爛爛的罩袍混在其中,借著簽軍作肉盾,抵達城下之後,為首的行軍謀克發一聲喊,三百人齊齊彎弓搭箭,對著城頭就是一輪箭雨。
靖難大軍猝不及防,探出身子向城下射擊的十幾名弓箭手當即死傷大半,而拋射上城頭的重箭也給了輕甲士卒不小的威脅,一時間這片城牆的防禦手段有了片刻的空檔。
趁著這個來之不易的時間,數十身強體壯的簽軍唿喊著自己也聽不清楚的口號,攀著雲梯,開始登城。
然而,當簽軍拿著各式簡陋的武器爬上了城頭時,等待著他們的卻是膀闊腰圓,身著重甲,手持長斧大錘的靖難大軍甲士。
當先登上城頭的簽軍還沒有升起先登之功的喜悅感,就見到三四把大斧橫著劈了過來,幾乎被當場分屍。
後續的簽軍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依然硬著頭皮向前衝,隨後又被斬殺在地。一時間,一丈多寬的城頭如同修羅殺場一般,遍地是哀嚎哭泣的簽軍。
黃亨三在城下看著簽軍與靖難大軍已經開始接戰,雖然沒有在城頭打開缺口,卻也曉得這是個機會,當即吹響了號角,讓正軍發動了進攻。
金軍甲士加速逼近,推開躊躇不前的簽軍,踏過從城頭上落下的死傷者,一手高舉盾牌,一手攀爬雲梯。
城頭的靖難軍雖然反應及時,迅速在軍官的指揮下展開了反擊,但還是有數段城牆被金軍甲士登上,雙方隨之開始了慘烈的肉搏戰。
劉淮依舊站在望樓上,在他腳下的這段城牆同樣有金軍發動猛烈進攻,但這裏畢竟是都統所在的指揮場所,有精銳環伺,輕易的就將登城的金軍全都斬殺。
金軍也不是傻子,他們發動進攻的目的是為了在城牆上打開缺口,眼見此地是個難啃的骨頭,也就隨之放鬆了攻勢,主力轉往城牆的他處。
“何大管。”劉淮先是看了看腳下城牆上的十餘具女真甲士的屍首,隨後又望著全線躁動的金軍,不由得撓頭,向身側的何伯求問道:“金賊這是瘋了嗎?即便之前說過金賊可能要拚命,可在這第一日就這般拚命,是不是過於托大了?”
何伯求也有些詫異,聞言隻能幹笑兩聲,不知道如何迴答。
好在劉淮也不是想要一個確切迴答,隨即指了指一個地方,對軍使下令:“丙字段牆金賊登城人數過多了,讓雷奔派遣兵馬掃蕩。”
劉淮指的丙字段城牆,正是黃亨三剛剛看中的那段比較低矮的城牆。
此時開戰已經有一個時辰,雙方都已經有些疲憊,黃亨三不愧為奮武軍的第一硬骨頭,見正軍已經開始全線進攻並取得了一些戰果,也驅馬來到一架雲梯前,帶著十餘親衛奮力向城頭爬去。
黃亨三的親衛不敢阻攔,隻能各自尋了梯子架在黃亨三身側,試圖用身體擋住飛來的箭矢。
而黃亨三的掌旗官也十分兇悍,幹脆將猛安大旗綁在自己背上,一手持盾,一手攀爬雲梯。
而城下金軍見行軍猛安一馬當先,也是士氣大振,紛紛爭先恐後的向著城牆湧去。
靖難大軍毫不示弱,各種遠程武器如同潑水一般灑下城頭,以阻攔金軍的攻勢。
一支長槍般的八牛弩矢發出一聲怪嘯向黃亨三飛來,穿過一人後將他身側的親衛釘死在了城牆上,鐵鑄的尾簇撲棱棱的亂顫,其上的血霧撒了黃亨三滿頭滿臉。
可黃亨三毫不在乎,依舊攀城不停。
戰爭哪有不死人的?先登之士哪是那麽好當的?若是怯懦不前,被堵在城下那必然會付出更大的傷亡。
一丈多高的城牆在黃亨三眼中猶如平地一般,躲開一杆刺來的長槍,翻身躍上了城頭。
雖然觸目都是甲士,可黃亨三對此早有預料,奮力向前兩步,用盾牌抵近架住兩柄大斧,隨後從腰間拔出鋼鞭,掄圓了砸向麵前的靖難軍士卒。
噗的一聲悶響,當先甲士的頭盔被砸得凹下去一大塊,悶哼一聲向後倒去。黃亨三再次向前,推得兩名甲士止不住的向後退。一名甲士扔掉不便近身使用的長斧,剛剛從腰間拔出短刀,就被一鞭打翻在地。
剩下一人被黃亨三直接用扛飛,扔下城去。
下一秒,這名悍勇的行軍猛安扔下盾牌鋼鞭,從地上撿起一杆大斧,左揮右砍,將前來圍攻的靖難軍逼退了數步,為金軍掃出一片橋頭堡。
城牆上的防禦缺口被打開了,趁此機會,在他身後也同樣悍勇的掌旗官,跟著自家猛安登上了城頭,趁著守軍還沒合圍上來的工夫,將背後的猛安大旗插在了牆頭。
“先登!”雖然這名掌旗官剛剛大吼了一聲,就被大斧開了瓢,可城頭上飄揚的猛安大旗還是激勵了金軍的士氣。
兩名謀克當先沿著黃亨三打開的缺口登上了城牆,隨後這個口子被撕的越來越大。
“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