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錡所部被打得很慘,僅僅正軍甲士的傷亡就有近千人,輔兵傷亡更是無可計數。
劉錡的侄子劉汜、統製官王方全部重傷,劉錡肩膀都中了一箭,足以見戰鬥之慘烈。
即使沒有受傷的宋軍在經曆如此大戰後也是精疲力盡,癱坐在地,在劉淮看來,劉錡所部已經沒有了進取之力。
更別說劉錡麵如金紙,儼然一副要死的樣子。
然而當劉淮與李顯忠提議讓劉錡撤迴湯山以北紮營時,劉錡卻勃然大怒。
“撤?為何要撤?”劉錡咬牙忍住咳意,血液卻依然從喉嚨中湧出,染紅了他的牙齒:“今日老夫若是戰死,那就是死於王事,忠於社稷。老夫從生到死都是清清白白,昭昭青史自會留我一筆。撤迴去死在床榻上算什麽?!”
劉淮看著劉錡,如同看到了那個往日在順昌奮戰的英雄。
對方雖然在病中卻依舊虎死不倒威,隻是不知比他更勝幾籌的嶽鵬舉究竟是何等風采。
當然,雖然聽見劉錡的豪言壯語,然而像李顯忠這種知曉往事的人都明白,劉錡不單單隻是為個人的身後名打算。
淮東大軍死傷狼藉,好不容易挨到反攻之時,哪裏能就這麽灰溜溜的走了?
更別說劉錡是參與過柘皋之戰的,戰場就在龜山以西,那些個破事可依舊曆曆在目。
嶽飛就是在此戰被張俊坑得很慘,背了天大的黑鍋。
有嶽飛的前車之鑒,劉錡此時哪敢言退?另外,他與虞允文之前又沒有什麽交情,劉錡也擔心若是此時退卻,那勝了沒功勞,敗了則要負全部責任。
劉錡可以一死了之,可他的部將怎麽辦?
“劉都統,既如此,某也不好攔你。”劉淮想了想,沉聲說道:“我隻有兩個請求,一則挑選敢戰之人參戰,二則湯山山口一定要堵住!”
說罷,劉淮拱了拱手,沒有等待劉錡的迴答,也沒有參與清點繳獲,一撥馬頭,帶著本部甲騎向著辛棄疾所率領的步卒奔馳而去。
劉錡咳了兩聲之後,注視著劉淮的背影搖了搖頭,對李顯忠說道:“我老矣,這天下事,終究還是得年輕人去做。”
李顯忠歎氣,剛想要說一些鼓舞人心的話,然而想到死傷累累的池州大軍,不由得也是心中一痛,在紛亂的戰場上險些失態。
然而這兩名老將終究還是穩定了心神,開始收攏兵馬,一邊占據金軍湯山大營,一邊召集還能戰的兵馬。
可兩支兵馬還沒有召集起來,東邊清溪河處一片煙塵滾滾,馬蹄隆隆,一麵武捷大旗在最前方迎風招展。
蒲察世傑率三千精銳擊破了王琪與張振之後,竟然馬不停蹄的直接浮馬渡河,一刻不停的向虞允文的淮西大軍殺來。
與此同時,身處巢湖之畔的辛棄疾站在馬背上,向遠方眺望,並且根據遊騎探馬的訊息來推測周圍形勢。
很快,辛棄疾就皺起眉頭,喃喃自語:“淮西大軍行進速度太快了。”
這並不是誇讚。
原本虞允文所率的淮西大軍在渡過清溪河之後距離巢縣還隻是遙遙可見,此時卻與靖難大軍幾乎齊頭並進,兩軍相距三裏,已經可以用肉眼見到大旗了。
如此快的行進速度,展開的戰鬥隊形自己就會走散。
而更糟糕的可能則是,虞允文自己也快要控製不住大軍了。
率領馬軍的耿興問道:“五哥,要不要前去協助?”
辛棄疾坐迴馬上,搖頭以對:“來不及了,派遣軍使提醒一下,剩下的就看小乙哥的了。”
的確是來不及了。
靖難大軍前鋒的李鐵槍與賈瑞已經開始與武平軍後陣零星交戰,後續的戰鬥序列已經展開,最強的機動力量飛虎軍也在張白魚的指揮下轉向了武平軍的側翼,大戰馬上就要開始了,靖難大軍已然無法轉向。
就在兩路大軍向龜山趕的時候,龜山上的戰事也發生了變化。
戰線南側,畢進拚死一戰,雖然斬掉了溫敦良弼,然而在完顏阿鄰的臨陣指揮下,金軍沒有絲毫潰散之勢,反而越戰越勇,前鋒甚至已經壓進山腰。
陳敏將溫敦良弼的大旗倒掛在了陣前,也不能說一點用處都沒有。
武平軍對此深以為恥,不要命的向前突進,試圖將大旗搶迴來。
隨著畢進與餘飛英全部陣亡,六安、光州混編的大軍也有些慌亂,畢再遇畢竟年紀太小,無法承擔指揮之責。雖然有些統製官站了出來,然而一時間也隻能敲敲邊鼓,打打順風仗。
戰線北側完顏元宜所率領的威勝軍則是穩如老狗,不緊不慢的發動進攻。完顏元宜都老成了精,絲毫沒有顧忌完顏亮的催促,隻是穩紮穩打,他的萬戶大旗甚至還在金吾纛旓之後。
麵對這樣的敵人,即使趙撙、杜彥二人不斷發動反擊,卻無濟於事,被完顏元宜輕鬆化解。
金軍漸漸占據了上風。
完顏元宜卻沒有任何喜色,遊騎往來間,這名居中指揮大軍的萬戶總管,漸漸在腦海中勾勒出整片戰場的模樣。
“報!蒲察世傑三千精騎來援,已經全部渡河。”
“報!武銳軍大潰,韓總管生死不知。”
“報!劉錡與李顯忠損失慘重,軍容散亂。”
“報,虞允文率大軍萬人已經到達大營以東四裏處!”
“報!靖難賊已至大營四裏,請速做決斷!”
完顏元宜默默聽著遊騎的匯報,眼睛卻死死盯著中軍的那麵金吾纛旓。
然而過了一刻,也沒有任何命令傳來,完顏元宜皺了皺眉頭,揮手招來了心腹謀克。然而話到了嘴邊卻換了種說辭。
“稟告陛下……”完顏元宜頓了頓,又搖了搖頭:“不,將剛剛的軍情一五一十的告訴完顏阿鄰,該如何去做讓他自己拿主意。”
完顏元宜都知道的軍情,完顏亮沒道理不知道,但是在親臨一線指揮的完顏阿鄰真的有可能不知道!
打到這種程度,所有的勸諫與擔憂都沒用了,完顏元宜所能做的隻是等待完顏亮的命令,並且不惜一切代價完成而已。
“完顏王祥!”完顏元宜指了指身邊的一名行軍猛安。
“末將在!”完顏王祥低頭拱手應命。
“你現在迴軍,率領你的猛安跟著金吾纛旓,隻要陛下的合紮猛安發動進攻,你就要與陛下一齊行動。”完顏元宜沉聲說道:“戰事停歇之前,不準離開陛下一步,曉得如何去做嗎?”
“父親!”完顏王祥豁然抬頭:“那您的安危該如何?”
要知道,完顏王祥所率領的猛安是威勝軍最精銳的一個猛安,如同韓文廣在武銳軍,阿裏刮在武平軍一般。
看看失去精銳猛安的武平軍與武銳軍現在如何困頓就知道這個猛安是何等重要。
若阿裏刮在,完顏阿鄰不至於要親臨一線指揮。
若韓文廣在,韓棠也不至於親自率領馬軍阻擊李顯忠。
完顏王祥原本就因為一路上無法參戰憋了一肚子悶氣,聽完軍情之後還以為需要自己防備後路,現在看來,完顏元宜竟然想要將這個猛安交給完顏亮!
“軍中無父子,隻有將帥!”完顏元宜沉聲說道:“我的將令不清楚嗎?!”
“可是父親。”完顏王祥驅馬靠近,將聲音放低:“戰事不順,您也要有所防備……”
迴應完顏王祥的是一頓馬鞭子。
完顏元宜大聲嗬斥:“老夫原本以為你隻是頑劣,可沒想到你這麽不成器!天下興亡之時,你卻僅僅想要顧全小家,真真鼠目寸光!趕緊去整軍!再有廢話,莫要以為老夫就不能斬你!”
完顏王祥誠惶誠恐的拱手應諾,拍馬往後陣奔去。
完顏元宜餘怒未消,目光在周圍部將臉上掠過,剛想說些什麽,就隻聽前方鼓聲大作,宋軍齊齊發喊。
已經沉默了許久的成閔,出動了。
劉錡的侄子劉汜、統製官王方全部重傷,劉錡肩膀都中了一箭,足以見戰鬥之慘烈。
即使沒有受傷的宋軍在經曆如此大戰後也是精疲力盡,癱坐在地,在劉淮看來,劉錡所部已經沒有了進取之力。
更別說劉錡麵如金紙,儼然一副要死的樣子。
然而當劉淮與李顯忠提議讓劉錡撤迴湯山以北紮營時,劉錡卻勃然大怒。
“撤?為何要撤?”劉錡咬牙忍住咳意,血液卻依然從喉嚨中湧出,染紅了他的牙齒:“今日老夫若是戰死,那就是死於王事,忠於社稷。老夫從生到死都是清清白白,昭昭青史自會留我一筆。撤迴去死在床榻上算什麽?!”
劉淮看著劉錡,如同看到了那個往日在順昌奮戰的英雄。
對方雖然在病中卻依舊虎死不倒威,隻是不知比他更勝幾籌的嶽鵬舉究竟是何等風采。
當然,雖然聽見劉錡的豪言壯語,然而像李顯忠這種知曉往事的人都明白,劉錡不單單隻是為個人的身後名打算。
淮東大軍死傷狼藉,好不容易挨到反攻之時,哪裏能就這麽灰溜溜的走了?
更別說劉錡是參與過柘皋之戰的,戰場就在龜山以西,那些個破事可依舊曆曆在目。
嶽飛就是在此戰被張俊坑得很慘,背了天大的黑鍋。
有嶽飛的前車之鑒,劉錡此時哪敢言退?另外,他與虞允文之前又沒有什麽交情,劉錡也擔心若是此時退卻,那勝了沒功勞,敗了則要負全部責任。
劉錡可以一死了之,可他的部將怎麽辦?
“劉都統,既如此,某也不好攔你。”劉淮想了想,沉聲說道:“我隻有兩個請求,一則挑選敢戰之人參戰,二則湯山山口一定要堵住!”
說罷,劉淮拱了拱手,沒有等待劉錡的迴答,也沒有參與清點繳獲,一撥馬頭,帶著本部甲騎向著辛棄疾所率領的步卒奔馳而去。
劉錡咳了兩聲之後,注視著劉淮的背影搖了搖頭,對李顯忠說道:“我老矣,這天下事,終究還是得年輕人去做。”
李顯忠歎氣,剛想要說一些鼓舞人心的話,然而想到死傷累累的池州大軍,不由得也是心中一痛,在紛亂的戰場上險些失態。
然而這兩名老將終究還是穩定了心神,開始收攏兵馬,一邊占據金軍湯山大營,一邊召集還能戰的兵馬。
可兩支兵馬還沒有召集起來,東邊清溪河處一片煙塵滾滾,馬蹄隆隆,一麵武捷大旗在最前方迎風招展。
蒲察世傑率三千精銳擊破了王琪與張振之後,竟然馬不停蹄的直接浮馬渡河,一刻不停的向虞允文的淮西大軍殺來。
與此同時,身處巢湖之畔的辛棄疾站在馬背上,向遠方眺望,並且根據遊騎探馬的訊息來推測周圍形勢。
很快,辛棄疾就皺起眉頭,喃喃自語:“淮西大軍行進速度太快了。”
這並不是誇讚。
原本虞允文所率的淮西大軍在渡過清溪河之後距離巢縣還隻是遙遙可見,此時卻與靖難大軍幾乎齊頭並進,兩軍相距三裏,已經可以用肉眼見到大旗了。
如此快的行進速度,展開的戰鬥隊形自己就會走散。
而更糟糕的可能則是,虞允文自己也快要控製不住大軍了。
率領馬軍的耿興問道:“五哥,要不要前去協助?”
辛棄疾坐迴馬上,搖頭以對:“來不及了,派遣軍使提醒一下,剩下的就看小乙哥的了。”
的確是來不及了。
靖難大軍前鋒的李鐵槍與賈瑞已經開始與武平軍後陣零星交戰,後續的戰鬥序列已經展開,最強的機動力量飛虎軍也在張白魚的指揮下轉向了武平軍的側翼,大戰馬上就要開始了,靖難大軍已然無法轉向。
就在兩路大軍向龜山趕的時候,龜山上的戰事也發生了變化。
戰線南側,畢進拚死一戰,雖然斬掉了溫敦良弼,然而在完顏阿鄰的臨陣指揮下,金軍沒有絲毫潰散之勢,反而越戰越勇,前鋒甚至已經壓進山腰。
陳敏將溫敦良弼的大旗倒掛在了陣前,也不能說一點用處都沒有。
武平軍對此深以為恥,不要命的向前突進,試圖將大旗搶迴來。
隨著畢進與餘飛英全部陣亡,六安、光州混編的大軍也有些慌亂,畢再遇畢竟年紀太小,無法承擔指揮之責。雖然有些統製官站了出來,然而一時間也隻能敲敲邊鼓,打打順風仗。
戰線北側完顏元宜所率領的威勝軍則是穩如老狗,不緊不慢的發動進攻。完顏元宜都老成了精,絲毫沒有顧忌完顏亮的催促,隻是穩紮穩打,他的萬戶大旗甚至還在金吾纛旓之後。
麵對這樣的敵人,即使趙撙、杜彥二人不斷發動反擊,卻無濟於事,被完顏元宜輕鬆化解。
金軍漸漸占據了上風。
完顏元宜卻沒有任何喜色,遊騎往來間,這名居中指揮大軍的萬戶總管,漸漸在腦海中勾勒出整片戰場的模樣。
“報!蒲察世傑三千精騎來援,已經全部渡河。”
“報!武銳軍大潰,韓總管生死不知。”
“報!劉錡與李顯忠損失慘重,軍容散亂。”
“報,虞允文率大軍萬人已經到達大營以東四裏處!”
“報!靖難賊已至大營四裏,請速做決斷!”
完顏元宜默默聽著遊騎的匯報,眼睛卻死死盯著中軍的那麵金吾纛旓。
然而過了一刻,也沒有任何命令傳來,完顏元宜皺了皺眉頭,揮手招來了心腹謀克。然而話到了嘴邊卻換了種說辭。
“稟告陛下……”完顏元宜頓了頓,又搖了搖頭:“不,將剛剛的軍情一五一十的告訴完顏阿鄰,該如何去做讓他自己拿主意。”
完顏元宜都知道的軍情,完顏亮沒道理不知道,但是在親臨一線指揮的完顏阿鄰真的有可能不知道!
打到這種程度,所有的勸諫與擔憂都沒用了,完顏元宜所能做的隻是等待完顏亮的命令,並且不惜一切代價完成而已。
“完顏王祥!”完顏元宜指了指身邊的一名行軍猛安。
“末將在!”完顏王祥低頭拱手應命。
“你現在迴軍,率領你的猛安跟著金吾纛旓,隻要陛下的合紮猛安發動進攻,你就要與陛下一齊行動。”完顏元宜沉聲說道:“戰事停歇之前,不準離開陛下一步,曉得如何去做嗎?”
“父親!”完顏王祥豁然抬頭:“那您的安危該如何?”
要知道,完顏王祥所率領的猛安是威勝軍最精銳的一個猛安,如同韓文廣在武銳軍,阿裏刮在武平軍一般。
看看失去精銳猛安的武平軍與武銳軍現在如何困頓就知道這個猛安是何等重要。
若阿裏刮在,完顏阿鄰不至於要親臨一線指揮。
若韓文廣在,韓棠也不至於親自率領馬軍阻擊李顯忠。
完顏王祥原本就因為一路上無法參戰憋了一肚子悶氣,聽完軍情之後還以為需要自己防備後路,現在看來,完顏元宜竟然想要將這個猛安交給完顏亮!
“軍中無父子,隻有將帥!”完顏元宜沉聲說道:“我的將令不清楚嗎?!”
“可是父親。”完顏王祥驅馬靠近,將聲音放低:“戰事不順,您也要有所防備……”
迴應完顏王祥的是一頓馬鞭子。
完顏元宜大聲嗬斥:“老夫原本以為你隻是頑劣,可沒想到你這麽不成器!天下興亡之時,你卻僅僅想要顧全小家,真真鼠目寸光!趕緊去整軍!再有廢話,莫要以為老夫就不能斬你!”
完顏王祥誠惶誠恐的拱手應諾,拍馬往後陣奔去。
完顏元宜餘怒未消,目光在周圍部將臉上掠過,剛想說些什麽,就隻聽前方鼓聲大作,宋軍齊齊發喊。
已經沉默了許久的成閔,出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