紇石烈誌寧十分憤怒。
明明已經捉住契丹人的尾巴,明明馬上就可以平定契丹之亂了,可完顏雍這一夥子人偏偏在此時開始串聯,準備鬧事。
國家大事在他們眼裏算什麽?兒戲嗎?
此時此刻,紇石烈誌寧真的有一種直接帶兵,將完顏雍一幹人等全都斬殺當場的衝動。
但是不成的。
此時北麵大軍進駐臨潢府的兵馬共有萬餘精銳,其中最起碼有三千人是完顏雍一派,被完顏謀衍直接統率。
剩下的人中,紇石烈良弼的死忠也就三千人左右,剩餘四千基本上是兩不相幫,不想摻和皇位爭端,隻是一心想要平定契丹亂賊之人。
這不是紇石烈良弼無能,而是因為將完顏雍帶出遼陽府,已經是各方麵都妥協的結果,就算他是尚書左丞,是紇石烈部族長,也不可能更進一步了。
至於剝奪完顏謀衍的軍權,將完顏雍囚禁起來,那是想都不要想。
想要走到這一步,不打一場大規模內戰是解決不了的。
一場內戰定完勝負,勝者也是元氣大傷,到時候契丹人坐大,直接在遼地複國,樂子就大了!
可如果想要用完顏謀衍的兵馬,又如何不給他相應的政治軍事地位?
給了他地位,那麽完顏雍就很難壓住。
這是一個死局。
而對完顏雍來說,情況也是差不多的。
也因此,紇石烈誌寧隻能用最粗暴的方式,來質問烏延查剌。
但是烏延查剌也不是普通人,見到紇石烈誌寧這番姿態,都懶得迴嘴,直接轉身,扶著金鐧與對方對峙起來。
雖然同樣姓紇石烈,但你真的以為自己是當朝相公,紇石烈部族長嗎?
紇石烈誌寧瞬間勃然,同樣扶刀向前。
完顏福壽臉上不顯,心中直唿好家夥。
前線大營的形勢已經到了如此刀刃見紅的地步了嗎?現在是不是應該拔刀子上啊?!
“誌寧!住手!”
就在氣氛一觸即發之時,一名白麵長須,年過五旬之人從完顏雍的大帳中走出,來到了紇石烈誌寧與烏延查剌之間。
其人正是紇石烈誌寧的頂頭上司,北麵都統白彥敬。
“查剌,你也放下武器,身為將軍,動不動就對袍澤喊打喊殺,成什麽樣子?!”
完顏雍也從帳中走出,先是嗬斥了一句烏延查剌,隨後又笑眯眯的看向了紇石烈誌寧:“誌寧,軍中有些誤會實屬正常,然則有什麽大事可以拿到軍議上來言語,如何能動刀動槍呢?”
紇石烈誌寧冷然看去,剛要迴嘴,白彥敬卻是拉了他一把,笑著對完顏雍說道:“曹國公說的是,軍中事務繁雜,我與誌寧就先迴軍中了。告辭。”
說著,白彥敬就拉著紇石烈誌寧,快步離去了。
而走出數十步,紇石烈誌寧就不顧身側還有親衛,當場對白彥敬質問起來:“白都統,你為何攔著我?”
白彥敬歎了口氣,拉著紇石烈誌寧迴到自家營帳。
這名出身自部羅火部,本名為遙設的女真都統此時已經完全漢化,衣著打扮都與漢人無異,與其說白彥敬是關外的女真武士,還不如說他是漢人士大夫,就連帳中也是擺滿了各種書籍,武備也隻有一把大弓,一副鎧甲而已。
白彥敬將紇石烈誌寧摁在座位上,給對方倒了一杯熱茶方才說道:“老夫為何不攔著你?難道還能讓你真的殺了烏延查剌不成?到時候曹國公如何會饒過你?”
“曹國公?嘿嘿,曹國公……”紇石烈誌寧飲著茶湯,重重將茶碗墩在案幾上:“白都統,你莫非也投了完顏雍了嗎?!”
白彥敬搖頭以對:“誌寧,你還是這麽急躁,老夫問你,如今什麽事情最重要,或者說,你的目的是什麽?”
紇石烈誌寧平複了心神:“最重要的自然是擊破契丹叛賊,目的也自然是為了安大金之天下。”
白彥敬一拍手:“著啊!誌寧你既然誌如霜雪,就莫要管其他!隻要能平定契丹,平定遼東,其餘的事情,與你有何幹係呢?!”
說著,白彥敬聲音變低,靠近誌寧說道:“你且說說,當今陛下與曹國公究竟誰當皇帝,究竟用得著你來操心嗎?”
紇石烈誌寧腦袋一懵,隨即驚愕的看向了白彥敬。
“你看看左丞,他是多大的官?!是當朝宰執!你看他有任何動作嗎?隻要大金平穩,他真的在乎誰是皇帝嗎?隻要曹國公沒有現在就造反,還在老老實實的跟著咱們打契丹人,他串聯多少兵馬,想要做什麽,與咱們有什麽關係呢?”白彥敬的聲音又低又急促:“你又真的在乎這個嗎?”
“可是,可是難道就要這麽看著?”
麵對如此疑問,白彥敬伸出一根手指晃了晃:“第一,咱們要看左丞怎麽做,第二,你我都是將軍,此時奉命平契丹叛亂,應該隻論戰事,不論其他!”
紇石烈誌寧想了想,左右無法,隻能長歎一聲,將茶湯一飲而盡,隨後拱手離去了。
另一邊,完顏福壽、高忠建、盧萬家奴終於得償所願,不顧周圍依舊有人,在營帳前就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倒在地,對完顏雍重重叩首,口稱明公。
完顏雍慌忙將這些人扶起,心中欣喜異常。
這些時日以來,雖然完顏雍不斷的拉攏軍中將領與地方長官,也有不少人對完顏雍報以好感,但旗幟鮮明的站出來支持他的還是寥寥,而且都是小魚小蝦。
可以說完顏福壽是近來第一個投奔於他的大將了。
須知,完顏福壽也不隻是代表個人,同時也代表了曷蘇館路兩萬戶,有這兩萬戶在手,即便是要打內戰,也是有些底氣的。
幾人在帳中落座後,寒暄了幾句,完顏雍方才問到正事:“福壽,你如何想起來以數百精騎投奔於我,莫非得了誰的說法?”
完顏福壽起身拱手:“曹國公料事如神,是吏部侍郎石琚石子美所給的計策。”
聽罷前因後果,完顏雍仰天長歎:“石侍郎果真是天下智者,若有來日,必有厚報!”
完顏福壽剛想點頭,卻又立即想起那句關鍵言語:“石侍郎讓俺轉告國公,無論國公想要做何等大事,須在擊敗契丹賊之後再去做,否則遼東危矣!”
完顏雍豁然起身,皺眉問道:“石侍郎真的是如此說的?”
完顏福壽重重點頭:“千真萬確,一字未改。”
完顏雍在帳中踱步,隨後看向了端坐於一旁的舅父李石。
而李石則是看著完顏福壽,若有所思。
良久之後,李石方才開口說道:“烏祿,你說之前商議的那事,福壽將軍去做,豈不是剛剛好?”
完顏雍眼睛一亮,隨後看向了完顏福壽,如同餓了三天的老饕在注視一隻肥美羔羊。
完顏福壽渾身打了一個哆嗦。
這不會是沒有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突然就要天降大任了吧?!
明明已經捉住契丹人的尾巴,明明馬上就可以平定契丹之亂了,可完顏雍這一夥子人偏偏在此時開始串聯,準備鬧事。
國家大事在他們眼裏算什麽?兒戲嗎?
此時此刻,紇石烈誌寧真的有一種直接帶兵,將完顏雍一幹人等全都斬殺當場的衝動。
但是不成的。
此時北麵大軍進駐臨潢府的兵馬共有萬餘精銳,其中最起碼有三千人是完顏雍一派,被完顏謀衍直接統率。
剩下的人中,紇石烈良弼的死忠也就三千人左右,剩餘四千基本上是兩不相幫,不想摻和皇位爭端,隻是一心想要平定契丹亂賊之人。
這不是紇石烈良弼無能,而是因為將完顏雍帶出遼陽府,已經是各方麵都妥協的結果,就算他是尚書左丞,是紇石烈部族長,也不可能更進一步了。
至於剝奪完顏謀衍的軍權,將完顏雍囚禁起來,那是想都不要想。
想要走到這一步,不打一場大規模內戰是解決不了的。
一場內戰定完勝負,勝者也是元氣大傷,到時候契丹人坐大,直接在遼地複國,樂子就大了!
可如果想要用完顏謀衍的兵馬,又如何不給他相應的政治軍事地位?
給了他地位,那麽完顏雍就很難壓住。
這是一個死局。
而對完顏雍來說,情況也是差不多的。
也因此,紇石烈誌寧隻能用最粗暴的方式,來質問烏延查剌。
但是烏延查剌也不是普通人,見到紇石烈誌寧這番姿態,都懶得迴嘴,直接轉身,扶著金鐧與對方對峙起來。
雖然同樣姓紇石烈,但你真的以為自己是當朝相公,紇石烈部族長嗎?
紇石烈誌寧瞬間勃然,同樣扶刀向前。
完顏福壽臉上不顯,心中直唿好家夥。
前線大營的形勢已經到了如此刀刃見紅的地步了嗎?現在是不是應該拔刀子上啊?!
“誌寧!住手!”
就在氣氛一觸即發之時,一名白麵長須,年過五旬之人從完顏雍的大帳中走出,來到了紇石烈誌寧與烏延查剌之間。
其人正是紇石烈誌寧的頂頭上司,北麵都統白彥敬。
“查剌,你也放下武器,身為將軍,動不動就對袍澤喊打喊殺,成什麽樣子?!”
完顏雍也從帳中走出,先是嗬斥了一句烏延查剌,隨後又笑眯眯的看向了紇石烈誌寧:“誌寧,軍中有些誤會實屬正常,然則有什麽大事可以拿到軍議上來言語,如何能動刀動槍呢?”
紇石烈誌寧冷然看去,剛要迴嘴,白彥敬卻是拉了他一把,笑著對完顏雍說道:“曹國公說的是,軍中事務繁雜,我與誌寧就先迴軍中了。告辭。”
說著,白彥敬就拉著紇石烈誌寧,快步離去了。
而走出數十步,紇石烈誌寧就不顧身側還有親衛,當場對白彥敬質問起來:“白都統,你為何攔著我?”
白彥敬歎了口氣,拉著紇石烈誌寧迴到自家營帳。
這名出身自部羅火部,本名為遙設的女真都統此時已經完全漢化,衣著打扮都與漢人無異,與其說白彥敬是關外的女真武士,還不如說他是漢人士大夫,就連帳中也是擺滿了各種書籍,武備也隻有一把大弓,一副鎧甲而已。
白彥敬將紇石烈誌寧摁在座位上,給對方倒了一杯熱茶方才說道:“老夫為何不攔著你?難道還能讓你真的殺了烏延查剌不成?到時候曹國公如何會饒過你?”
“曹國公?嘿嘿,曹國公……”紇石烈誌寧飲著茶湯,重重將茶碗墩在案幾上:“白都統,你莫非也投了完顏雍了嗎?!”
白彥敬搖頭以對:“誌寧,你還是這麽急躁,老夫問你,如今什麽事情最重要,或者說,你的目的是什麽?”
紇石烈誌寧平複了心神:“最重要的自然是擊破契丹叛賊,目的也自然是為了安大金之天下。”
白彥敬一拍手:“著啊!誌寧你既然誌如霜雪,就莫要管其他!隻要能平定契丹,平定遼東,其餘的事情,與你有何幹係呢?!”
說著,白彥敬聲音變低,靠近誌寧說道:“你且說說,當今陛下與曹國公究竟誰當皇帝,究竟用得著你來操心嗎?”
紇石烈誌寧腦袋一懵,隨即驚愕的看向了白彥敬。
“你看看左丞,他是多大的官?!是當朝宰執!你看他有任何動作嗎?隻要大金平穩,他真的在乎誰是皇帝嗎?隻要曹國公沒有現在就造反,還在老老實實的跟著咱們打契丹人,他串聯多少兵馬,想要做什麽,與咱們有什麽關係呢?”白彥敬的聲音又低又急促:“你又真的在乎這個嗎?”
“可是,可是難道就要這麽看著?”
麵對如此疑問,白彥敬伸出一根手指晃了晃:“第一,咱們要看左丞怎麽做,第二,你我都是將軍,此時奉命平契丹叛亂,應該隻論戰事,不論其他!”
紇石烈誌寧想了想,左右無法,隻能長歎一聲,將茶湯一飲而盡,隨後拱手離去了。
另一邊,完顏福壽、高忠建、盧萬家奴終於得償所願,不顧周圍依舊有人,在營帳前就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倒在地,對完顏雍重重叩首,口稱明公。
完顏雍慌忙將這些人扶起,心中欣喜異常。
這些時日以來,雖然完顏雍不斷的拉攏軍中將領與地方長官,也有不少人對完顏雍報以好感,但旗幟鮮明的站出來支持他的還是寥寥,而且都是小魚小蝦。
可以說完顏福壽是近來第一個投奔於他的大將了。
須知,完顏福壽也不隻是代表個人,同時也代表了曷蘇館路兩萬戶,有這兩萬戶在手,即便是要打內戰,也是有些底氣的。
幾人在帳中落座後,寒暄了幾句,完顏雍方才問到正事:“福壽,你如何想起來以數百精騎投奔於我,莫非得了誰的說法?”
完顏福壽起身拱手:“曹國公料事如神,是吏部侍郎石琚石子美所給的計策。”
聽罷前因後果,完顏雍仰天長歎:“石侍郎果真是天下智者,若有來日,必有厚報!”
完顏福壽剛想點頭,卻又立即想起那句關鍵言語:“石侍郎讓俺轉告國公,無論國公想要做何等大事,須在擊敗契丹賊之後再去做,否則遼東危矣!”
完顏雍豁然起身,皺眉問道:“石侍郎真的是如此說的?”
完顏福壽重重點頭:“千真萬確,一字未改。”
完顏雍在帳中踱步,隨後看向了端坐於一旁的舅父李石。
而李石則是看著完顏福壽,若有所思。
良久之後,李石方才開口說道:“烏祿,你說之前商議的那事,福壽將軍去做,豈不是剛剛好?”
完顏雍眼睛一亮,隨後看向了完顏福壽,如同餓了三天的老饕在注視一隻肥美羔羊。
完顏福壽渾身打了一個哆嗦。
這不會是沒有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突然就要天降大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