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丁大興在周邊尋到幾名同樣迴家探親的袍澤,讓他們幫助押送這些冒充官人的賊人。
剛剛上路,新到來的袍澤就帶來了一個消息。
羅慎言奉劉淮的軍令,帶著左軍五百人進駐了漣水,阻止宋軍過河。
來的人是建康大軍右軍統製吳超,他親率兩千人想要渡河,北上沂州,卻被阻攔,不由得惱怒異常。
原本曆史中,到海州與魏勝奪權的是賈和仲。
他拉攏諸將,將魏勝弄得不厭其煩,到最後還是通過張浚才把賈和仲弄走。
但如今賈老二這廝被張白魚找著由頭從軍中抓出一次,當眾揍了一頓之後,就徹底怕了這群一點都不給麵子的土匪式軍閥了,麵對此等任命直接托病拒絕,寧可丟掉官位,也不敢北上山東。
然而以宋國層層壓製,層層掣肘的攪屎棍性格,不來折騰一圈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就落到了吳超頭上。
要說吳超也是抗金英雄,在兩淮大潰敗的時候,還敢率軍與員琦、賈和仲一起,在皂角林與金軍拚命,膽識勇武都是不缺的。
可人要分兩麵看。
就比如韓世忠,這廝出了名的勇武,同樣是出了名的貪鄙,你不能說他是英雄就說他是個完人,他同樣有重大缺點。
在吳超身上,這兩點特質尤為明顯,隻不過他的勇武不如韓世忠,但貪婪更甚。
他並不僅僅是貪圖財貨女子,更是貪圖權力,乃至於貪圖兵權。
既然有勇武的特質,吳超自然是不怕冒險的,他在前些時日見麾下軍隊渡江被羅慎言所阻之後,幹脆與員琦等將領渡過了淮河,單人獨騎到了沂州,想要跟魏勝要說法。
毛知餘等官員則是坐海船抵達的海州,他們雖然不知道吳超的行蹤,卻還是知曉朝中派遣兵馬為他們撐腰的,也因此,根本就是不管不顧,直接就想來奪權。
對此,丁大興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將那些官員隨從扔在海州,將毛知餘等人塞到船上,向著臨沂進發。
隨著離臨沂越來越近,往來商賈帶來的消息也越來越頻繁,到了從沭河上下船,從陸路抵達以往何家莊附近的時候,丁大興終於獲得了一個確切的消息。
劉淮終於要迴沂州了。
大軍調動,無論是進軍還是撤退都不是那麽簡單的,尤其是其中還有大量的兩淮百姓,這些百姓都已經成了流民,許多人都已經餓了好幾頓了,自然不能強行趕路,隻能用大船轉運。
更別說渦口那邊的金軍同樣也不是什麽善茬,他們收攏了一些潰兵之後,雖然不能渡河來打戰略會戰了,然而襲殺百姓還是拿手的。
為了保證淮河的運兵路線,劉淮也不得不做出渡河進攻的架勢,迫使金軍收攏兵馬。
一來二去之間,就浪費了許多時日。
而今日,劉淮終於要迴到他忠誠的山東了,堪稱大喜事,不僅僅是靖難大軍地方官員與軍將,就連天平軍耿大頭領也派遣了使者,前來迎接劉淮凱旋歸來。
這下子輪到丁大興踟躕了。
在這種大喜的日子,把這夥子不知道究竟是官還是賊的匪類交上去,是不是有些過於掃興了?
可若是不立即上報交接,豈不是還得花錢白養這些人幾日?
那可是辛辛苦苦掙來的搏命錢,哪能這麽糟蹋?
猶豫了片刻,丁大興還是心一橫。
錢什麽的先放到一邊,這麽大的事情,萬萬沒有不讓魏公與劉郎君知道的道理,需要速速上報!
完成了心理建設之後,丁大興吆喝了一聲拉著大車的驢子,抓緊向臨沂渡口而去。
還得上船渡河,時間緊迫著呢!
而同樣完成心理建設的則是身在臨沂城前,跟著一群山東文官與將領一同迎接劉淮的吳超。
雖然在短短幾日已經拉攏了一大批山東本地官吏,但吳超覺得,自己的依仗還是靖難大軍的都統,在淮西戰功赫赫的英雄人物,劉淮劉大郎。
是,不經劉淮的同意就想要率軍進入山東,的確是他有些狂妄自大了,吳超也願意做出深刻的檢討。
但劉淮以前為魏勝部將,南下參戰一番之後,軍隊膨脹到了這種程度,就連東平軍都已經吞並了,難道還願意屈居魏勝之下?
怎麽可能?
吳超自問如是易地而處,他現在就會吞並忠義軍,直接將魏勝攆迴老家!
在雙方火並期間,吳超可以拿低作小,從中撈取好處。
軍中強者為尊,雖然劉淮年紀要小許多,但論及戰力,吳超曾經的老上級劉錡也得與他平輩論交,他持禮叫一聲都統郎君,那真的不過分。
見員琦有些愁眉苦臉的樣子,吳超用胳膊肘碰了碰對方:“阿琦,憂愁什麽?今日之後,自然就有劉大郎為咱們撐腰了。”
員琦苦笑了兩聲,抬眼看了看興奮異常的袍澤,不由得一陣無語。
這廝的自我感覺實在是過於良好了,這十幾日來,吳超拉攏的那些山東文武明顯對他隻是敷衍,客氣幾句罷了,但吳超卻覺得這些人是真心歸附,而他則是有王霸之氣,天下歸心,足以當上個邊地知州,建立功業。
現在又說什麽劉淮是自己的依仗,簡直是搞笑。
員琦好歹在巢縣與靖難大軍並肩作戰過,也有些緣分,你吳超有什麽?
在皂角林被金軍打得狼狽逃竄的經曆嗎?
離吳超最近,聽完對方豪言壯語的唿延南仙與梁遠兒同樣麵麵相覷,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這二人此時為武成軍總管與副總管,駐紮在山東北部的益都府左近。
若說之前唿延南仙還有些野心的話,等到了巢縣大捷的消息傳來後,他就徹底息了野心。
金軍戰力到底怎麽樣,身為過去的武成軍副總管,唿延南仙能不知道嗎?更何況那可是金國皇帝,竟然也被劉淮當個小雞崽子般的抓到了江南,實在是令人驚詫。
尤其在南下的大部武成軍被劉淮勸降北返之後,唿延南仙對於魏勝父子隻剩下了感激。
在他看來,劉淮哪裏是其餘人的依仗?分明就是魏勝的依仗。
如果沒有劉淮鎮著,別說他唿延南仙,就連張青、唿延綽這些人沒準都會起別樣的心思。
外麵還有耿京這種實力節度,他稍微起一些壞心思就能引起大亂子。
比如我麾下辛棄疾、賈瑞、李鐵槍三員大將都在你那裏聽令,我挖兩個牆角豈不是很正常?
就因為劉淮打出了聲名,打出了威望,所以這些人才能如同鵪鶉般穩當,別說不敢做什麽,心思都不敢起,生怕劉淮迴來之後挨個拉清單算賬。
想到這裏,唿延南仙再次看向了洋洋自得的吳超,心中莫名歎氣。
這宋國將軍到底是什麽鳥人啊?為什麽連這點事都看不明白?
南朝是不是風水不太好,怎麽割據江東之後,淨出一些鼠輩呢?
如此胡思亂想著,唿延南仙卻聽到有軍使驅馬而來,翻身下馬,對著魏勝拱手說道:“魏公,都統郎君方才知道魏公親自來迎,已經速速趕來。”
魏勝緩緩點頭,對軍使說道:“告訴大郎,勿要這麽著急,安全為上。”
軍使應諾,立即上馬離去。
不到半刻鍾的工夫,遠方煙塵滾滾,十餘騎疾馳而來,相距三十餘步之時,為首之人就已經翻身下馬,隨後大步趕來。
吳超認出了此人正是劉淮,瞬間大喜,抖擻精神就要上前去迎接。
然而他隻是邁出了兩步,卻隻見劉淮來到魏勝麵前,不顧甲胄在身,直接單膝跪倒在魏勝麵前:“父親,孩兒迴來了。”
魏勝上前拉著劉淮的雙手,笑著說道:“大郎,你迴來就好,安安全全迴來就好。”
隻是說了兩句而已,魏勝不知何時,已然老淚縱橫。
“參見都統郎君。”魏勝的身後,魏郊帶頭,向著劉淮躬身行禮。
隨後,唿延南仙、董成、唿延綽等將領,張孝祥、崔蛤蟆、張醜等文臣同樣行禮。
“參見都統郎君。”
員琦有些驚詫,卻也覺得是情理之中,隨之躬身行禮,隻留下吳超站在原地,目瞪口呆的立在當場。
直到這時,吳超方才反應過來。
原來那些自認為拉攏過來之人從來沒把自己放在眼裏過,他們竟然都沒有提醒過自己一句魏勝與劉淮的真正關係。
一個姓劉,一個姓魏,怎麽就成了父子了呢?
剛剛上路,新到來的袍澤就帶來了一個消息。
羅慎言奉劉淮的軍令,帶著左軍五百人進駐了漣水,阻止宋軍過河。
來的人是建康大軍右軍統製吳超,他親率兩千人想要渡河,北上沂州,卻被阻攔,不由得惱怒異常。
原本曆史中,到海州與魏勝奪權的是賈和仲。
他拉攏諸將,將魏勝弄得不厭其煩,到最後還是通過張浚才把賈和仲弄走。
但如今賈老二這廝被張白魚找著由頭從軍中抓出一次,當眾揍了一頓之後,就徹底怕了這群一點都不給麵子的土匪式軍閥了,麵對此等任命直接托病拒絕,寧可丟掉官位,也不敢北上山東。
然而以宋國層層壓製,層層掣肘的攪屎棍性格,不來折騰一圈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就落到了吳超頭上。
要說吳超也是抗金英雄,在兩淮大潰敗的時候,還敢率軍與員琦、賈和仲一起,在皂角林與金軍拚命,膽識勇武都是不缺的。
可人要分兩麵看。
就比如韓世忠,這廝出了名的勇武,同樣是出了名的貪鄙,你不能說他是英雄就說他是個完人,他同樣有重大缺點。
在吳超身上,這兩點特質尤為明顯,隻不過他的勇武不如韓世忠,但貪婪更甚。
他並不僅僅是貪圖財貨女子,更是貪圖權力,乃至於貪圖兵權。
既然有勇武的特質,吳超自然是不怕冒險的,他在前些時日見麾下軍隊渡江被羅慎言所阻之後,幹脆與員琦等將領渡過了淮河,單人獨騎到了沂州,想要跟魏勝要說法。
毛知餘等官員則是坐海船抵達的海州,他們雖然不知道吳超的行蹤,卻還是知曉朝中派遣兵馬為他們撐腰的,也因此,根本就是不管不顧,直接就想來奪權。
對此,丁大興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將那些官員隨從扔在海州,將毛知餘等人塞到船上,向著臨沂進發。
隨著離臨沂越來越近,往來商賈帶來的消息也越來越頻繁,到了從沭河上下船,從陸路抵達以往何家莊附近的時候,丁大興終於獲得了一個確切的消息。
劉淮終於要迴沂州了。
大軍調動,無論是進軍還是撤退都不是那麽簡單的,尤其是其中還有大量的兩淮百姓,這些百姓都已經成了流民,許多人都已經餓了好幾頓了,自然不能強行趕路,隻能用大船轉運。
更別說渦口那邊的金軍同樣也不是什麽善茬,他們收攏了一些潰兵之後,雖然不能渡河來打戰略會戰了,然而襲殺百姓還是拿手的。
為了保證淮河的運兵路線,劉淮也不得不做出渡河進攻的架勢,迫使金軍收攏兵馬。
一來二去之間,就浪費了許多時日。
而今日,劉淮終於要迴到他忠誠的山東了,堪稱大喜事,不僅僅是靖難大軍地方官員與軍將,就連天平軍耿大頭領也派遣了使者,前來迎接劉淮凱旋歸來。
這下子輪到丁大興踟躕了。
在這種大喜的日子,把這夥子不知道究竟是官還是賊的匪類交上去,是不是有些過於掃興了?
可若是不立即上報交接,豈不是還得花錢白養這些人幾日?
那可是辛辛苦苦掙來的搏命錢,哪能這麽糟蹋?
猶豫了片刻,丁大興還是心一橫。
錢什麽的先放到一邊,這麽大的事情,萬萬沒有不讓魏公與劉郎君知道的道理,需要速速上報!
完成了心理建設之後,丁大興吆喝了一聲拉著大車的驢子,抓緊向臨沂渡口而去。
還得上船渡河,時間緊迫著呢!
而同樣完成心理建設的則是身在臨沂城前,跟著一群山東文官與將領一同迎接劉淮的吳超。
雖然在短短幾日已經拉攏了一大批山東本地官吏,但吳超覺得,自己的依仗還是靖難大軍的都統,在淮西戰功赫赫的英雄人物,劉淮劉大郎。
是,不經劉淮的同意就想要率軍進入山東,的確是他有些狂妄自大了,吳超也願意做出深刻的檢討。
但劉淮以前為魏勝部將,南下參戰一番之後,軍隊膨脹到了這種程度,就連東平軍都已經吞並了,難道還願意屈居魏勝之下?
怎麽可能?
吳超自問如是易地而處,他現在就會吞並忠義軍,直接將魏勝攆迴老家!
在雙方火並期間,吳超可以拿低作小,從中撈取好處。
軍中強者為尊,雖然劉淮年紀要小許多,但論及戰力,吳超曾經的老上級劉錡也得與他平輩論交,他持禮叫一聲都統郎君,那真的不過分。
見員琦有些愁眉苦臉的樣子,吳超用胳膊肘碰了碰對方:“阿琦,憂愁什麽?今日之後,自然就有劉大郎為咱們撐腰了。”
員琦苦笑了兩聲,抬眼看了看興奮異常的袍澤,不由得一陣無語。
這廝的自我感覺實在是過於良好了,這十幾日來,吳超拉攏的那些山東文武明顯對他隻是敷衍,客氣幾句罷了,但吳超卻覺得這些人是真心歸附,而他則是有王霸之氣,天下歸心,足以當上個邊地知州,建立功業。
現在又說什麽劉淮是自己的依仗,簡直是搞笑。
員琦好歹在巢縣與靖難大軍並肩作戰過,也有些緣分,你吳超有什麽?
在皂角林被金軍打得狼狽逃竄的經曆嗎?
離吳超最近,聽完對方豪言壯語的唿延南仙與梁遠兒同樣麵麵相覷,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這二人此時為武成軍總管與副總管,駐紮在山東北部的益都府左近。
若說之前唿延南仙還有些野心的話,等到了巢縣大捷的消息傳來後,他就徹底息了野心。
金軍戰力到底怎麽樣,身為過去的武成軍副總管,唿延南仙能不知道嗎?更何況那可是金國皇帝,竟然也被劉淮當個小雞崽子般的抓到了江南,實在是令人驚詫。
尤其在南下的大部武成軍被劉淮勸降北返之後,唿延南仙對於魏勝父子隻剩下了感激。
在他看來,劉淮哪裏是其餘人的依仗?分明就是魏勝的依仗。
如果沒有劉淮鎮著,別說他唿延南仙,就連張青、唿延綽這些人沒準都會起別樣的心思。
外麵還有耿京這種實力節度,他稍微起一些壞心思就能引起大亂子。
比如我麾下辛棄疾、賈瑞、李鐵槍三員大將都在你那裏聽令,我挖兩個牆角豈不是很正常?
就因為劉淮打出了聲名,打出了威望,所以這些人才能如同鵪鶉般穩當,別說不敢做什麽,心思都不敢起,生怕劉淮迴來之後挨個拉清單算賬。
想到這裏,唿延南仙再次看向了洋洋自得的吳超,心中莫名歎氣。
這宋國將軍到底是什麽鳥人啊?為什麽連這點事都看不明白?
南朝是不是風水不太好,怎麽割據江東之後,淨出一些鼠輩呢?
如此胡思亂想著,唿延南仙卻聽到有軍使驅馬而來,翻身下馬,對著魏勝拱手說道:“魏公,都統郎君方才知道魏公親自來迎,已經速速趕來。”
魏勝緩緩點頭,對軍使說道:“告訴大郎,勿要這麽著急,安全為上。”
軍使應諾,立即上馬離去。
不到半刻鍾的工夫,遠方煙塵滾滾,十餘騎疾馳而來,相距三十餘步之時,為首之人就已經翻身下馬,隨後大步趕來。
吳超認出了此人正是劉淮,瞬間大喜,抖擻精神就要上前去迎接。
然而他隻是邁出了兩步,卻隻見劉淮來到魏勝麵前,不顧甲胄在身,直接單膝跪倒在魏勝麵前:“父親,孩兒迴來了。”
魏勝上前拉著劉淮的雙手,笑著說道:“大郎,你迴來就好,安安全全迴來就好。”
隻是說了兩句而已,魏勝不知何時,已然老淚縱橫。
“參見都統郎君。”魏勝的身後,魏郊帶頭,向著劉淮躬身行禮。
隨後,唿延南仙、董成、唿延綽等將領,張孝祥、崔蛤蟆、張醜等文臣同樣行禮。
“參見都統郎君。”
員琦有些驚詫,卻也覺得是情理之中,隨之躬身行禮,隻留下吳超站在原地,目瞪口呆的立在當場。
直到這時,吳超方才反應過來。
原來那些自認為拉攏過來之人從來沒把自己放在眼裏過,他們竟然都沒有提醒過自己一句魏勝與劉淮的真正關係。
一個姓劉,一個姓魏,怎麽就成了父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