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揚州水患,好計策
天涼了,給本皇子披件龍袍不過分吧? 作者:曉拾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帝頹然坐迴龍椅,長歎一聲,眉宇間盡是疲憊。
他揉了揉隱隱作痛的太陽穴,隻覺得胸口悶得厲害。
“徹查禦前……”皇帝喃喃自語。
他並非不知鄭家勢大,隻是未曾料到,手竟然伸長到了這種程度,連自己身邊都布滿了他們的眼線。
蕭景珩靜立一旁,將皇帝的神情盡收眼底。
他知道,這位九五之尊,此刻內心定然是波瀾起伏。
他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迴京,不僅僅是為了洗刷冤屈,更是為了在皇帝麵前展現自己的價值。
他要讓皇帝看到,他這個被遺忘在角落的兒子,並非一無是處。
“父皇,兒臣有一計,或可借此機會,敲打鄭家。”
蕭景珩拱手,打破了禦書房內的沉寂。
皇帝聞言,頓時有些驚喜,抬眼望向他。
“哦?你有何良策,速速講來。”
蕭景珩沉聲道。
“鄭家此次犯下如此大錯,若不加以懲戒,難免讓朝臣寒心,更會助長其囂張氣焰。眼下正是敲山震虎的絕佳時機。”
皇帝微微頷首,他自然明白這個道理,隻是,該如何敲打,卻是個難題。
若是罰得輕了,不痛不癢;罰得重了,又怕鄭家狗急跳牆,反倒自損。
“揚州渠年久失修,水患頻發,百姓苦不堪言。”蕭景珩話鋒一轉,“兒臣請旨,讓三皇子前往揚州治水。”
皇帝一愣,眉頭緊鎖。
“揚州水患,乃是頑疾,景琰若去了,萬一治不好,鄭家恐怕又要心疼這個鄭家皇嗣。如何敲山震虎?”
蕭景珩笑了笑。
“父皇,兒臣正是要讓鄭家無話可說。若三皇兄治水無功,鄭家身為三皇子外家,自然也難辭其咎。”
“況且,父皇平日裏對鄭家頗為倚重,雖是迫不得已,但難免讓一些朝臣見風使舵。若是此次,鄭貴妃為三皇子求情,父皇能借機痛斥鄭家,必能讓那些牆頭草看清風向,變相削弱鄭家的勢力。”
皇帝聽罷,心中豁然開朗,同時,也對蕭景珩的智謀感到震驚。
這個兒子,心思之縝密,謀劃之深遠,竟遠超他的預料。
他竟從未發現,自己這個兒子有如此才能!
但很快,皇帝又想到了一個關鍵問題。
“若是鄭家當真暗中幫助,派遣有能人,將揚州水患治好了呢?那豈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反倒助長了他們的氣焰?”
蕭景珩自信一笑,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
“父皇放心,兒臣自有辦法,讓他們有心無力。”
他直視皇帝,目光堅定,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
一個被放逐的皇子,本該收斂鋒芒,可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因為他明白,在皇帝眼中,這樣的自己,並無威脅。
皇帝看著眼前這個陌生的兒子,心中五味雜陳。
他咂了咂嘴,有些慶幸當初將他送去和親。
若非如此,以蕭景珩的心機城府,如若給他三皇子這手母族厲害的狠牌,恐怕自己的皇位早已不保。
“好,朕準了。”皇帝終於下定決心,“朕倒要看看,你究竟能如何破了鄭家的臂膀。”
“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蕭景珩躬身領命,眼中閃過一絲得逞的笑意。
他緩緩退出禦書房,再次戴上那張薄如蟬翼的人皮麵具。
“殿下,我們現在去哪?”王占林一直在門外等候,見蕭景珩出來,連忙迎了上去。
蕭景珩沒有迴答,隻是默默地朝前走去,背影挺拔如鬆。
禦書房內,皇帝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淒涼。
曾幾何時,他也是意氣風發,指點江山,如今,卻要依靠一個兒子的計謀,才能在這波詭雲譎的朝堂中勉強立足。
他自嘲一笑,搖了搖頭,隻覺得滿心疲憊。
這個九兒子,恐怕扮豬吃虎多年,竟有如此驚人的頭腦,將一切都算計得如此精準。
另一邊,蕭景珩足尖輕點,躍出宮牆,與王占林翻身上馬,兩騎絕塵而去,直奔邊境。
皇宮這潭渾水,不宜久留。
鄭家盤根錯節,若被纏上,後患無窮。
他心中暗自盤算,必須盡快離開這是非之地。
二人快馬加鞭,一路疾馳,硬是趕在宵禁的鍾聲敲響前,衝出了皇城。
與此同時,皇宮外的巷口,早已布滿了鄭家的死士。
他們如幽靈般穿梭於夜色中,四處搜捕,卻始終不見蕭景珩的蹤影。
這些人做夢也想不到,他們要找的人,早已覆上麵具,改頭換麵,從他們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深夜,三皇子府邸。
“砰!”
蕭景琰一巴掌拍到桌麵上,茶水傾覆,一旁的婢女惶恐上前收拾茶水。
一排黑衣死士跪倒在地,瑟瑟發抖,齊聲稟報,均未尋到蕭景珩的蹤跡。
“廢物!一群廢物!”蕭景琰目眥欲裂,額角青筋暴起,“一個大活人,還能憑空消失不成?”
他怎能不怒?
白天在禦書房,親眼見到那刺青的皮膚,蕭景珩竟敢如此算計他!
這口惡氣,他無論如何也咽不下去。
死士們噤若寒蟬,連大氣都不敢喘。
“唰!”
寒光一閃,蕭景琰抽出佩劍,手起劍落,兩名死士人頭滾落在地,鮮血噴濺而出。
死士們更是嚇得瑟瑟發抖,卻依舊不敢發出半點聲響。
“殿下息怒。”
侍從的聲音在門外響起,帶著幾分小心翼翼,“鄭貴妃娘娘駕到。”
蕭景琰猛地迴神,眼中猩紅稍退,閃過一絲惶恐。
他連忙收劍,勉強壓下心頭翻湧的殺意。
“都滾下去!”
鄭貴妃的聲音很是冰冷。
死士們如蒙大赦,連滾帶爬地退了出去。
“把門關上。”
鄭貴妃身邊的侍女應聲關門,將一切喧囂隔絕在外。
“跪下!”鄭貴妃厲聲嗬斥。
蕭景琰身子一顫,雙膝一軟,乖乖跪倒在地。
他心中委屈,卻不敢有絲毫反抗。
“本宮是怎麽教你的?”鄭貴妃的聲音仿佛從冰窖中傳來,冷得讓人心顫。
“讓你隱忍,讓你負重!你倒好,為了一個上不了台麵的九皇子,竟敢濫殺無辜!”
他揉了揉隱隱作痛的太陽穴,隻覺得胸口悶得厲害。
“徹查禦前……”皇帝喃喃自語。
他並非不知鄭家勢大,隻是未曾料到,手竟然伸長到了這種程度,連自己身邊都布滿了他們的眼線。
蕭景珩靜立一旁,將皇帝的神情盡收眼底。
他知道,這位九五之尊,此刻內心定然是波瀾起伏。
他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迴京,不僅僅是為了洗刷冤屈,更是為了在皇帝麵前展現自己的價值。
他要讓皇帝看到,他這個被遺忘在角落的兒子,並非一無是處。
“父皇,兒臣有一計,或可借此機會,敲打鄭家。”
蕭景珩拱手,打破了禦書房內的沉寂。
皇帝聞言,頓時有些驚喜,抬眼望向他。
“哦?你有何良策,速速講來。”
蕭景珩沉聲道。
“鄭家此次犯下如此大錯,若不加以懲戒,難免讓朝臣寒心,更會助長其囂張氣焰。眼下正是敲山震虎的絕佳時機。”
皇帝微微頷首,他自然明白這個道理,隻是,該如何敲打,卻是個難題。
若是罰得輕了,不痛不癢;罰得重了,又怕鄭家狗急跳牆,反倒自損。
“揚州渠年久失修,水患頻發,百姓苦不堪言。”蕭景珩話鋒一轉,“兒臣請旨,讓三皇子前往揚州治水。”
皇帝一愣,眉頭緊鎖。
“揚州水患,乃是頑疾,景琰若去了,萬一治不好,鄭家恐怕又要心疼這個鄭家皇嗣。如何敲山震虎?”
蕭景珩笑了笑。
“父皇,兒臣正是要讓鄭家無話可說。若三皇兄治水無功,鄭家身為三皇子外家,自然也難辭其咎。”
“況且,父皇平日裏對鄭家頗為倚重,雖是迫不得已,但難免讓一些朝臣見風使舵。若是此次,鄭貴妃為三皇子求情,父皇能借機痛斥鄭家,必能讓那些牆頭草看清風向,變相削弱鄭家的勢力。”
皇帝聽罷,心中豁然開朗,同時,也對蕭景珩的智謀感到震驚。
這個兒子,心思之縝密,謀劃之深遠,竟遠超他的預料。
他竟從未發現,自己這個兒子有如此才能!
但很快,皇帝又想到了一個關鍵問題。
“若是鄭家當真暗中幫助,派遣有能人,將揚州水患治好了呢?那豈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反倒助長了他們的氣焰?”
蕭景珩自信一笑,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
“父皇放心,兒臣自有辦法,讓他們有心無力。”
他直視皇帝,目光堅定,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
一個被放逐的皇子,本該收斂鋒芒,可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因為他明白,在皇帝眼中,這樣的自己,並無威脅。
皇帝看著眼前這個陌生的兒子,心中五味雜陳。
他咂了咂嘴,有些慶幸當初將他送去和親。
若非如此,以蕭景珩的心機城府,如若給他三皇子這手母族厲害的狠牌,恐怕自己的皇位早已不保。
“好,朕準了。”皇帝終於下定決心,“朕倒要看看,你究竟能如何破了鄭家的臂膀。”
“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蕭景珩躬身領命,眼中閃過一絲得逞的笑意。
他緩緩退出禦書房,再次戴上那張薄如蟬翼的人皮麵具。
“殿下,我們現在去哪?”王占林一直在門外等候,見蕭景珩出來,連忙迎了上去。
蕭景珩沒有迴答,隻是默默地朝前走去,背影挺拔如鬆。
禦書房內,皇帝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淒涼。
曾幾何時,他也是意氣風發,指點江山,如今,卻要依靠一個兒子的計謀,才能在這波詭雲譎的朝堂中勉強立足。
他自嘲一笑,搖了搖頭,隻覺得滿心疲憊。
這個九兒子,恐怕扮豬吃虎多年,竟有如此驚人的頭腦,將一切都算計得如此精準。
另一邊,蕭景珩足尖輕點,躍出宮牆,與王占林翻身上馬,兩騎絕塵而去,直奔邊境。
皇宮這潭渾水,不宜久留。
鄭家盤根錯節,若被纏上,後患無窮。
他心中暗自盤算,必須盡快離開這是非之地。
二人快馬加鞭,一路疾馳,硬是趕在宵禁的鍾聲敲響前,衝出了皇城。
與此同時,皇宮外的巷口,早已布滿了鄭家的死士。
他們如幽靈般穿梭於夜色中,四處搜捕,卻始終不見蕭景珩的蹤影。
這些人做夢也想不到,他們要找的人,早已覆上麵具,改頭換麵,從他們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深夜,三皇子府邸。
“砰!”
蕭景琰一巴掌拍到桌麵上,茶水傾覆,一旁的婢女惶恐上前收拾茶水。
一排黑衣死士跪倒在地,瑟瑟發抖,齊聲稟報,均未尋到蕭景珩的蹤跡。
“廢物!一群廢物!”蕭景琰目眥欲裂,額角青筋暴起,“一個大活人,還能憑空消失不成?”
他怎能不怒?
白天在禦書房,親眼見到那刺青的皮膚,蕭景珩竟敢如此算計他!
這口惡氣,他無論如何也咽不下去。
死士們噤若寒蟬,連大氣都不敢喘。
“唰!”
寒光一閃,蕭景琰抽出佩劍,手起劍落,兩名死士人頭滾落在地,鮮血噴濺而出。
死士們更是嚇得瑟瑟發抖,卻依舊不敢發出半點聲響。
“殿下息怒。”
侍從的聲音在門外響起,帶著幾分小心翼翼,“鄭貴妃娘娘駕到。”
蕭景琰猛地迴神,眼中猩紅稍退,閃過一絲惶恐。
他連忙收劍,勉強壓下心頭翻湧的殺意。
“都滾下去!”
鄭貴妃的聲音很是冰冷。
死士們如蒙大赦,連滾帶爬地退了出去。
“把門關上。”
鄭貴妃身邊的侍女應聲關門,將一切喧囂隔絕在外。
“跪下!”鄭貴妃厲聲嗬斥。
蕭景琰身子一顫,雙膝一軟,乖乖跪倒在地。
他心中委屈,卻不敢有絲毫反抗。
“本宮是怎麽教你的?”鄭貴妃的聲音仿佛從冰窖中傳來,冷得讓人心顫。
“讓你隱忍,讓你負重!你倒好,為了一個上不了台麵的九皇子,竟敢濫殺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