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長京古道
通紀九年,秋。
這一日李緩尚在私塾跟著夫子念書,李墨仙站在屋前,蹙著眉頭望著遠方,一言不發。
但見漫天枯葉起,青山褪去皆金黃。
這時,一陣勁風自遠處而來,仔細一瞧,不知是何人射來一方箭矢,那箭來的極快,渾不似普通人能射出的力道,顯然有高手以內力加持所致。
李墨仙眼神微眯,微一側身,輕鬆避過了這一箭,反手再憑空一抓,那來勢猛烈的箭矢便已被他抓到了手中,箭尾劇烈抖動,卻再也無法掙脫那雙手的鉗製。
李墨仙四下打量,隻見林中安靜如常,隻有枯枝腐葉落下的聲音,哪裏還能找到半個人影?
鬆開手,卻發現此箭另有乾坤。
箭倒是一支尋常的箭,不過箭身處卻用紅線綁著一張紙條,上麵隱約能看到淡淡的墨痕,有字跡。
那這箭大概不是用來傷人的,倒像是要傳遞什麽信息一般。
李墨仙心中疑惑,小心將那紙條拆解下來。
打開一看,上麵隻有寥寥十幾字:玉璽現世,曹朗躬親,三日後至長京道。
李墨仙心中大驚,又四下望了望,周遭確實再無人跡。
那送信之人怎會知曉玉璽之事?而玉璽又怎會突然現世?自己的避世之處怎麽被他人知曉的?這當中到底出現了什麽變故?最重要的,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
李墨仙再將紙條拿起,隻見字跡平常,看不出是何人手筆,隻是細想之下,送信之人應當並無惡意,至少不是白無疆那一方的人。
看來此事自己是必定得走一趟,先不說自己的身份已經被他人得知,暫且還不知是敵是友,便是那曹朗,李墨仙朝思暮想已經盼了八年。
他與曹朗,得來個了斷了。
這個了斷,已經不太摻雜國仇,隻有家恨,李墨仙這些年經常獨自外出,一去就是好幾日,便就是想去尋曹朗的麻煩,可惜這些年曹朗極少出宮,李墨仙屢尋卻不得。
李墨仙自私塾接迴了李緩,他的心頭對自己這個才八歲的兒子還是不舍,但他別無選擇,他太想念阿皘了,像是病了一般。
這一年更是如此,世人都說時間能夠遺忘掉所有的往事,李墨仙覺得自己做不到,時間在他這裏好似失去了功效,隻有酒才能讓他短暫忘卻那段過往。
辭別了李緩,李墨仙負劍踏落葉,於這一日晚,逆著秋風,向著長京道而去。
……
長京道是京城通往西南方向的官道,有一段沿著沄沄渭水向東,隨著渭水注入黃河而改道向北。
李墨仙此刻便在這拐道之處藏伏,若是自長安要走官道入京,那此處便是必經之路。
他已經在此處等了三個時辰了,此時天色已近黃昏,遠處的夕陽隻剩下一片金黃而不見輪廓,官道人影寥落,偶爾見得幾匹孤單瘦馬,蕭索異常。
李墨仙心頭有些激動,又有些擔憂,難不成是那傳信有誤?
又過了一炷香的時間,遠處的雲被秋風吹得越來越低,不斷翻湧攪動,一支約莫一百多人的隊伍自遠方徐徐行進,離著李墨仙所藏身的方向越來越近。
那一支隊伍隊形齊整,身披輕甲,手持長矛,看上去訓練有素,進退合度。隊伍前方有著四名錦衣衛騎在馬上,身著飛魚服,眼神銳利盯著四方。而隊伍中間,是一頂深紅大轎,外飾華麗尊貴。
來了,李墨仙認得那些士兵裝扮,乃當朝京師護衛蕩威營的裝扮。
“都給咱家招子放亮些,此行事關重大,若是出了差錯,你們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這時,那轎中人掀起了轎簾,對著前方左右人吩咐了一句。
這尖聲細語,李墨仙在心中記了八年,正是當朝權勢更為滔天的東廠太監總管兼錦衣衛總指揮使,曹朗。
他仍然是當年那般的細皮白淨,隻是頭發更加白了些,這些年曹朗手段厲害,居然同時將東廠與錦衣衛兩大權柄都抓到自己手中,也可謂是前無古人了。
李墨仙一個躍身,人影縱橫間已到了隊伍前頭,劍柄往前一指,運起內勁大喝一聲:“曹朗,別來無恙!”
這一聲喝如驚雷炸起,前方幾名錦衣衛馬匹受到驚嚇,揚蹄不住躁動,前進的隊伍也隨之停了下來。
“你是何人?來此撒野,是不要命了麽?”一名錦衣衛勒住韁繩,神色不善。
李墨仙不答,隻是死死盯著隊伍中的那頂轎子。
轎簾被掀開,曹朗憑空飛起,又徑直落到李墨仙跟前,輕輕巧巧,分毫不像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
“我當是誰呢,原來是李探花呀,這些年可還安好啊?探花郎風采依舊,可是讓咱家時常掛念呢。”曹朗笑著開口道。
李墨仙斜著眼冷冷道:“尚且還過得去,不如曹公公一般福如枯海,壽比曇花,當年那一劍沒殺得掉你,反而讓你再如龜鱉一般多活了這些年,當真是可惜。”
曹朗殺意一閃而過,當年京城外那一劍,貫穿了他左胸,若不是被支援的人馬發現,及時救下了自己,當日說不得便已成了李墨仙的劍下亡魂。
饒是如此,曹朗也在床上躺了半年有餘,靠著深厚的內功日日修養經脈才勉強恢複過來。
“哼,咱家是不是壽比曇花不知道,但是吃了咱家一招蠱心掌的長公主怕是見不到曇花再現了吧。”
李墨仙神色變得冰冷,一雙眼睛死死地盯著曹朗:“曹賊,今日便要取你項上人頭,以祭我妻在天之靈!”
曹朗不屑的笑了笑,手輕輕一揮,四周的人馬便將李墨仙給團團圍住,就如那一年在皇宮內一般。
“咱家年紀大了,可不會跟你玩什麽一打一,這次咱家倒是要瞧一瞧,今日是我會喪命於你手,還是你風流探花李墨仙就此江湖除名?”
李墨仙將斷劍豎於身前,渾厚的內力灌入遮月,猛烈的殺氣陡然大增,又是大手一揮,遮月斜指地麵,遮月劍身太極流轉,三尺玄青色劍芒驟然出現。
通紀九年,秋。
這一日李緩尚在私塾跟著夫子念書,李墨仙站在屋前,蹙著眉頭望著遠方,一言不發。
但見漫天枯葉起,青山褪去皆金黃。
這時,一陣勁風自遠處而來,仔細一瞧,不知是何人射來一方箭矢,那箭來的極快,渾不似普通人能射出的力道,顯然有高手以內力加持所致。
李墨仙眼神微眯,微一側身,輕鬆避過了這一箭,反手再憑空一抓,那來勢猛烈的箭矢便已被他抓到了手中,箭尾劇烈抖動,卻再也無法掙脫那雙手的鉗製。
李墨仙四下打量,隻見林中安靜如常,隻有枯枝腐葉落下的聲音,哪裏還能找到半個人影?
鬆開手,卻發現此箭另有乾坤。
箭倒是一支尋常的箭,不過箭身處卻用紅線綁著一張紙條,上麵隱約能看到淡淡的墨痕,有字跡。
那這箭大概不是用來傷人的,倒像是要傳遞什麽信息一般。
李墨仙心中疑惑,小心將那紙條拆解下來。
打開一看,上麵隻有寥寥十幾字:玉璽現世,曹朗躬親,三日後至長京道。
李墨仙心中大驚,又四下望了望,周遭確實再無人跡。
那送信之人怎會知曉玉璽之事?而玉璽又怎會突然現世?自己的避世之處怎麽被他人知曉的?這當中到底出現了什麽變故?最重要的,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
李墨仙再將紙條拿起,隻見字跡平常,看不出是何人手筆,隻是細想之下,送信之人應當並無惡意,至少不是白無疆那一方的人。
看來此事自己是必定得走一趟,先不說自己的身份已經被他人得知,暫且還不知是敵是友,便是那曹朗,李墨仙朝思暮想已經盼了八年。
他與曹朗,得來個了斷了。
這個了斷,已經不太摻雜國仇,隻有家恨,李墨仙這些年經常獨自外出,一去就是好幾日,便就是想去尋曹朗的麻煩,可惜這些年曹朗極少出宮,李墨仙屢尋卻不得。
李墨仙自私塾接迴了李緩,他的心頭對自己這個才八歲的兒子還是不舍,但他別無選擇,他太想念阿皘了,像是病了一般。
這一年更是如此,世人都說時間能夠遺忘掉所有的往事,李墨仙覺得自己做不到,時間在他這裏好似失去了功效,隻有酒才能讓他短暫忘卻那段過往。
辭別了李緩,李墨仙負劍踏落葉,於這一日晚,逆著秋風,向著長京道而去。
……
長京道是京城通往西南方向的官道,有一段沿著沄沄渭水向東,隨著渭水注入黃河而改道向北。
李墨仙此刻便在這拐道之處藏伏,若是自長安要走官道入京,那此處便是必經之路。
他已經在此處等了三個時辰了,此時天色已近黃昏,遠處的夕陽隻剩下一片金黃而不見輪廓,官道人影寥落,偶爾見得幾匹孤單瘦馬,蕭索異常。
李墨仙心頭有些激動,又有些擔憂,難不成是那傳信有誤?
又過了一炷香的時間,遠處的雲被秋風吹得越來越低,不斷翻湧攪動,一支約莫一百多人的隊伍自遠方徐徐行進,離著李墨仙所藏身的方向越來越近。
那一支隊伍隊形齊整,身披輕甲,手持長矛,看上去訓練有素,進退合度。隊伍前方有著四名錦衣衛騎在馬上,身著飛魚服,眼神銳利盯著四方。而隊伍中間,是一頂深紅大轎,外飾華麗尊貴。
來了,李墨仙認得那些士兵裝扮,乃當朝京師護衛蕩威營的裝扮。
“都給咱家招子放亮些,此行事關重大,若是出了差錯,你們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這時,那轎中人掀起了轎簾,對著前方左右人吩咐了一句。
這尖聲細語,李墨仙在心中記了八年,正是當朝權勢更為滔天的東廠太監總管兼錦衣衛總指揮使,曹朗。
他仍然是當年那般的細皮白淨,隻是頭發更加白了些,這些年曹朗手段厲害,居然同時將東廠與錦衣衛兩大權柄都抓到自己手中,也可謂是前無古人了。
李墨仙一個躍身,人影縱橫間已到了隊伍前頭,劍柄往前一指,運起內勁大喝一聲:“曹朗,別來無恙!”
這一聲喝如驚雷炸起,前方幾名錦衣衛馬匹受到驚嚇,揚蹄不住躁動,前進的隊伍也隨之停了下來。
“你是何人?來此撒野,是不要命了麽?”一名錦衣衛勒住韁繩,神色不善。
李墨仙不答,隻是死死盯著隊伍中的那頂轎子。
轎簾被掀開,曹朗憑空飛起,又徑直落到李墨仙跟前,輕輕巧巧,分毫不像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
“我當是誰呢,原來是李探花呀,這些年可還安好啊?探花郎風采依舊,可是讓咱家時常掛念呢。”曹朗笑著開口道。
李墨仙斜著眼冷冷道:“尚且還過得去,不如曹公公一般福如枯海,壽比曇花,當年那一劍沒殺得掉你,反而讓你再如龜鱉一般多活了這些年,當真是可惜。”
曹朗殺意一閃而過,當年京城外那一劍,貫穿了他左胸,若不是被支援的人馬發現,及時救下了自己,當日說不得便已成了李墨仙的劍下亡魂。
饒是如此,曹朗也在床上躺了半年有餘,靠著深厚的內功日日修養經脈才勉強恢複過來。
“哼,咱家是不是壽比曇花不知道,但是吃了咱家一招蠱心掌的長公主怕是見不到曇花再現了吧。”
李墨仙神色變得冰冷,一雙眼睛死死地盯著曹朗:“曹賊,今日便要取你項上人頭,以祭我妻在天之靈!”
曹朗不屑的笑了笑,手輕輕一揮,四周的人馬便將李墨仙給團團圍住,就如那一年在皇宮內一般。
“咱家年紀大了,可不會跟你玩什麽一打一,這次咱家倒是要瞧一瞧,今日是我會喪命於你手,還是你風流探花李墨仙就此江湖除名?”
李墨仙將斷劍豎於身前,渾厚的內力灌入遮月,猛烈的殺氣陡然大增,又是大手一揮,遮月斜指地麵,遮月劍身太極流轉,三尺玄青色劍芒驟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