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雖然,是實話
讓我當侯府千金?上位成凰你哭啥 作者:知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泊春端了盞茶湊近,隻依稀聽見是在罵太子。
“太子妃,可要喝茶?我剛斟來的,是隻供宮中的極品大紅袍。也就陛下、殿下和皇後娘娘宮裏分了些,就連孟貴妃,都……”
林淨月被泊春那雙眼睛一打量,頓時有些不好意思,幹咳一聲坐直了,接過茶盞,有一下沒一下地闔著茶蓋。
茶盞碧玉,指尖蔥白,看得從內室走出的太子眸子暗了暗。
“汀南來報,父皇有事尋孤,孤得去一趟勤政殿。”
林淨月不著痕跡地輕瞪了眼太子,也不怕他生氣了:“殿下快去快迴。”
太子眉頭一挑,抬抬手吩咐汀南推他出宮。
等太子走後,林淨月抿了口茶水,聽著泊春說起小令子和滿枝之間的交談,上下打量她幾眼,突然問她:
“你可想嫁人?東宮雖地位崇高,但也危機重重,我有的時候,很難顧得上你。”
小令子和滿枝,並非故意為難彼此。
而是就跟她和老夫人之間一樣,各有各的小心思。
滿枝出身壽康宮,曾經的主子是太後,如此侍奉在她身邊,小令子身為東宮掌事太監,自然不太放心,得敲打敲打。
滿枝的話……林淨月暫時也探不明白她的心思,很少見她與外人聯絡交談,隻自顧自幹活,偶爾閑下來,不是在教泊春長長心眼,就是在拿著把剪刀修剪花枝。
說實話,身邊的下人裏,也就泊春的心思最為單純淺薄,輕易就能看穿。
泊春如遭雷劈,噗通一聲跪下:
“小姐,你不要我了?我這條命,是小姐救下的,我能混到如今的地位,也全托了小姐的福,我又怎麽能在小姐剛嫁進東宮,就……就離開呢?”
林淨月放下茶盞,搖搖頭:
“我不是在考驗試探你,而是擔心。泊春,你與我一同從林家出來,知道我最大的秘密,也曾與我,生死與共,我當然信你,也舍不得你離開。”
“但……”林淨月擺手喝退進屋的宮女,讓滿枝守在門口,不許外人進來,“但如今我身在東宮,成了東宮太子妃,無數雙眼睛盯著我。她們找不出我與太子身上的錯漏,就會從身邊人下手。”
而泊春心思單純,又知道她最大的秘密,是最好不過的人選。
遠離東宮,說不定泊春會安全些。
林淨月願意為權勢榮華賭上一切,卻不想泊春再因她沒了性命。
泊春緊咬下唇沉思半晌,突然靈機一動:
“小姐,我在你身邊才是最安全的。你也知道,我受不住嚴刑拷打,在外麵萬一被抓了,可就危險了。但待在您身邊就不一樣,除了那些個膽大包天的,誰敢動太子妃的人?”
林淨月錯愕了一瞬,仔細想了想後失笑:
“你說的,也有道理。不過……你若留在東宮,可得再跟滿枝和小令子學學,他們倆一個武力高強又不失腦子,一個收集情報能力強又為人謹慎,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她當然清楚放泊春出東宮,無異於將把柄往外遞,隻是泊春終究跟了她這麽久,林淨月下不了手。
泊春目露幽怨,這話,不就是說她又沒腦子,又沒武力,還不謹慎?
……雖然,是實話。
閑話說完,泊春小心提起心裏一直惦記的事:“小姐,萬一林家那邊,拿……當把柄要挾你,那可怎麽辦?”
林恆安一向是個無利不起早的,蔣氏又愛財又偏心林景顏。
而林景顏就更別提了,親口說定的承諾就跟放屁似的,以前小姐為一枚銀簪,拚命繡手帕攢銀子,托她買了迴來。
誰知買迴來時正巧被林景顏看到,不僅搶走了銀簪,還要打她三十大板。
逼小姐跪下求饒,才肯放過她,送迴銀簪。
可後來,銀簪還是被丟進了池塘裏,她也沒能逃過一頓板子。
泊春一想起當日的事,眼眶都紅了。
得虧離開林家時,沒帶上那枚銀簪,否則不知道有多膈應。
林淨月伸手輕撫探到窗邊的小花,眸子稍抬:“早晚的事。”
早在林景顏逼她冒名頂替迴侯府時,林淨月便知道早晚會有這麽一天。
她目光閃了閃:“迴門當天,你去找一趟現在一捧雪當差的小八小九,讓他們幫我做件事。”
泊春湊近,靜靜聽完,又是擔憂,又是不解:“小姐,如此行事,會不會太過冒險了?要是出了什麽岔子,被殿下知曉……”
林淨月搖搖頭:“你照我說的去做便是,武舉在即,京中很快會再起波瀾,會有大事替我們吸引注意。”
若真有人上鉤,得來的結果,想來不會令她們滿意。
*
同一時間,椒房殿
三皇子早已解了禁足,不過被時疫染身,虧損了身子,一直在將養。
聞言如遭晴天霹靂:
“母後,你說的可是真的?父皇,要納孩兒的女人為妃?!他,他怎麽能……”
皇後平靜糾正三皇子的話:“慎言。裴家姑娘與你一沒定親,二沒有互換信物提前定下,她跟你毫無關係。”
“可……”三皇子再也維持不住往日的陽光爽朗,扭曲著一張臉,“可河東裴家不是……不是早早與我們來了信,約定好裴織錦此行入京,給我當側妃?”
皇後閉了閉眼,聲音逐漸冷淡:“你是在質問本宮?”
要不是尋芳宴時,三皇子執意不選成遠侯府林淨月,她又怎會百般幫他謀劃,誤打誤撞惹了陛下的眼?
那封冊封唐映柳為三皇子側妃的聖旨,就是在警告她,也是在警告三皇子,不要妄圖謀奪不屬於他們的東西。
譬如太子之位,又譬如皇位。
皇後隱隱有些後悔,早知皇後的寶座,就是個立在後宮的靶子,隻怪鎮國公府貪心,全力推她上位。
也怪她自己,被眼前的榮華迷了眼。
卻忘了前邊被廢的兩位皇後,個個家中都是權臣,手握實權,遠勝過鎮國公府。
“兒臣,不敢。”三皇子趕緊請罪,又說道,“可是……母後,若不能與裴家聯手,那儲君之位,還能落到兒臣手中嗎?”
太子縱然被父皇不喜,可是錦儀先皇後的唯兒子,父皇,絕不會廢太子。
皇後沉默了一瞬,攬過衣袖,以手沾茶水,在桌上寫了個字:
“東宮,一時半會兒動不得。本宮聽聞淑妃另有謀劃,你暗中推波助瀾,叫她得償所願。”
三皇子探頭一看,水痕劃在桌上,留下個‘二’字。
“太子妃,可要喝茶?我剛斟來的,是隻供宮中的極品大紅袍。也就陛下、殿下和皇後娘娘宮裏分了些,就連孟貴妃,都……”
林淨月被泊春那雙眼睛一打量,頓時有些不好意思,幹咳一聲坐直了,接過茶盞,有一下沒一下地闔著茶蓋。
茶盞碧玉,指尖蔥白,看得從內室走出的太子眸子暗了暗。
“汀南來報,父皇有事尋孤,孤得去一趟勤政殿。”
林淨月不著痕跡地輕瞪了眼太子,也不怕他生氣了:“殿下快去快迴。”
太子眉頭一挑,抬抬手吩咐汀南推他出宮。
等太子走後,林淨月抿了口茶水,聽著泊春說起小令子和滿枝之間的交談,上下打量她幾眼,突然問她:
“你可想嫁人?東宮雖地位崇高,但也危機重重,我有的時候,很難顧得上你。”
小令子和滿枝,並非故意為難彼此。
而是就跟她和老夫人之間一樣,各有各的小心思。
滿枝出身壽康宮,曾經的主子是太後,如此侍奉在她身邊,小令子身為東宮掌事太監,自然不太放心,得敲打敲打。
滿枝的話……林淨月暫時也探不明白她的心思,很少見她與外人聯絡交談,隻自顧自幹活,偶爾閑下來,不是在教泊春長長心眼,就是在拿著把剪刀修剪花枝。
說實話,身邊的下人裏,也就泊春的心思最為單純淺薄,輕易就能看穿。
泊春如遭雷劈,噗通一聲跪下:
“小姐,你不要我了?我這條命,是小姐救下的,我能混到如今的地位,也全托了小姐的福,我又怎麽能在小姐剛嫁進東宮,就……就離開呢?”
林淨月放下茶盞,搖搖頭:
“我不是在考驗試探你,而是擔心。泊春,你與我一同從林家出來,知道我最大的秘密,也曾與我,生死與共,我當然信你,也舍不得你離開。”
“但……”林淨月擺手喝退進屋的宮女,讓滿枝守在門口,不許外人進來,“但如今我身在東宮,成了東宮太子妃,無數雙眼睛盯著我。她們找不出我與太子身上的錯漏,就會從身邊人下手。”
而泊春心思單純,又知道她最大的秘密,是最好不過的人選。
遠離東宮,說不定泊春會安全些。
林淨月願意為權勢榮華賭上一切,卻不想泊春再因她沒了性命。
泊春緊咬下唇沉思半晌,突然靈機一動:
“小姐,我在你身邊才是最安全的。你也知道,我受不住嚴刑拷打,在外麵萬一被抓了,可就危險了。但待在您身邊就不一樣,除了那些個膽大包天的,誰敢動太子妃的人?”
林淨月錯愕了一瞬,仔細想了想後失笑:
“你說的,也有道理。不過……你若留在東宮,可得再跟滿枝和小令子學學,他們倆一個武力高強又不失腦子,一個收集情報能力強又為人謹慎,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她當然清楚放泊春出東宮,無異於將把柄往外遞,隻是泊春終究跟了她這麽久,林淨月下不了手。
泊春目露幽怨,這話,不就是說她又沒腦子,又沒武力,還不謹慎?
……雖然,是實話。
閑話說完,泊春小心提起心裏一直惦記的事:“小姐,萬一林家那邊,拿……當把柄要挾你,那可怎麽辦?”
林恆安一向是個無利不起早的,蔣氏又愛財又偏心林景顏。
而林景顏就更別提了,親口說定的承諾就跟放屁似的,以前小姐為一枚銀簪,拚命繡手帕攢銀子,托她買了迴來。
誰知買迴來時正巧被林景顏看到,不僅搶走了銀簪,還要打她三十大板。
逼小姐跪下求饒,才肯放過她,送迴銀簪。
可後來,銀簪還是被丟進了池塘裏,她也沒能逃過一頓板子。
泊春一想起當日的事,眼眶都紅了。
得虧離開林家時,沒帶上那枚銀簪,否則不知道有多膈應。
林淨月伸手輕撫探到窗邊的小花,眸子稍抬:“早晚的事。”
早在林景顏逼她冒名頂替迴侯府時,林淨月便知道早晚會有這麽一天。
她目光閃了閃:“迴門當天,你去找一趟現在一捧雪當差的小八小九,讓他們幫我做件事。”
泊春湊近,靜靜聽完,又是擔憂,又是不解:“小姐,如此行事,會不會太過冒險了?要是出了什麽岔子,被殿下知曉……”
林淨月搖搖頭:“你照我說的去做便是,武舉在即,京中很快會再起波瀾,會有大事替我們吸引注意。”
若真有人上鉤,得來的結果,想來不會令她們滿意。
*
同一時間,椒房殿
三皇子早已解了禁足,不過被時疫染身,虧損了身子,一直在將養。
聞言如遭晴天霹靂:
“母後,你說的可是真的?父皇,要納孩兒的女人為妃?!他,他怎麽能……”
皇後平靜糾正三皇子的話:“慎言。裴家姑娘與你一沒定親,二沒有互換信物提前定下,她跟你毫無關係。”
“可……”三皇子再也維持不住往日的陽光爽朗,扭曲著一張臉,“可河東裴家不是……不是早早與我們來了信,約定好裴織錦此行入京,給我當側妃?”
皇後閉了閉眼,聲音逐漸冷淡:“你是在質問本宮?”
要不是尋芳宴時,三皇子執意不選成遠侯府林淨月,她又怎會百般幫他謀劃,誤打誤撞惹了陛下的眼?
那封冊封唐映柳為三皇子側妃的聖旨,就是在警告她,也是在警告三皇子,不要妄圖謀奪不屬於他們的東西。
譬如太子之位,又譬如皇位。
皇後隱隱有些後悔,早知皇後的寶座,就是個立在後宮的靶子,隻怪鎮國公府貪心,全力推她上位。
也怪她自己,被眼前的榮華迷了眼。
卻忘了前邊被廢的兩位皇後,個個家中都是權臣,手握實權,遠勝過鎮國公府。
“兒臣,不敢。”三皇子趕緊請罪,又說道,“可是……母後,若不能與裴家聯手,那儲君之位,還能落到兒臣手中嗎?”
太子縱然被父皇不喜,可是錦儀先皇後的唯兒子,父皇,絕不會廢太子。
皇後沉默了一瞬,攬過衣袖,以手沾茶水,在桌上寫了個字:
“東宮,一時半會兒動不得。本宮聽聞淑妃另有謀劃,你暗中推波助瀾,叫她得償所願。”
三皇子探頭一看,水痕劃在桌上,留下個‘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