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小小的插曲仿佛開啟了整個裝甲團的黴運。坦克接二連三地拋錨,一些卡車也出現了問題,行軍速度驟然放緩。薑雲匆匆找到周亦雲,手裏拿著一份維修營的報告,眉頭緊鎖地說道:“亦雲,情況不太樂觀。維修營的報告顯示,大部分坦克是因為長時間行軍,發動機承受不住負荷而損壞,需要更換發動機。卡車的問題主要是道路條件太差,導致零部件磨損嚴重,不過這些都是小問題,可以很快修複。”
周亦雲聽完心裏苦笑道:“我還是低估了這些機械的可靠性。沒想到它們這麽脆弱,連長途行軍都扛不住。”
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大部分坦克都是通過鐵路進行機動,很少像這樣長途行軍。然而,由於布柳赫爾需要留在廣州統籌全局,葉戈羅夫主動承擔起了數據采集的工作,一直跟著維修部隊一起移動,記錄每一次故障的原因和維修過程。他走到周亦雲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周,現在的機械可靠性不高,還需要改進彈簧和發動機。”
周亦雲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果斷下令:“傳令下去,全軍在平湖縣休整一天。維修營抓緊時間檢修車輛,後勤部門補充油料和零部件。我們不能帶著一堆故障裝備上戰場。”
命令很快傳達下去,部隊在平湖縣停了下來。士兵們終於有機會喘口氣,紛紛在城牆外麵駐紮下來,有的喝水,有的啃幹糧。還有的已經開始搭建營地,維修營的士兵們則忙碌起來,拆開發動機,更換零件,敲敲打打的聲音在營地中此起彼伏。
葉戈羅夫帶著筆記本,在維修現場,仔細記錄每一處故障的細節,這些他整理成冊在晚上通過電台第一時間傳迴了國內。
平湖縣的縣長派來了幾名官員,熱情地邀請周亦雲等人進入縣城休息。周亦雲婉言謝絕了他們的好意,表示部隊需要在城外休整,不便進城。縣長見狀,又表示願意為北伐軍提供物資支援,周亦雲依然禮貌地迴絕:“感謝縣長的好意,我們需要什麽物資,部隊會自行采買,不勞煩地方了。”
送走了縣長的使者後,周亦雲徑直前往維修營。在一輛拋錨的坦克前,他看到了紅色聯盟的專家正蹲在地上,手裏拿著扳手,眉頭緊鎖地檢查著發動機。周亦雲走上前,低聲問道:“情況怎麽樣?”
紅色聯盟專家抬起頭,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周,情況不太樂觀。有兩輛坦克的發動機已經徹底損壞,必須更換新的發動機。還有兩輛坦克雖然問題不大,但沒有備用零件,暫時無法修複。”
周亦雲沉思片刻,果斷地說道:“能不能從已經報廢的坦克上拆下可用的零部件,拚湊出一台能用的發動機?我們沒有時間等新的發動機運來了。”
專家點了點頭,但神情依然凝重:“可以試試,但這需要時間。按照目前的進度,至少需要兩天才能完成維修。”
周亦雲搖了搖頭,語氣堅定:“我們沒有兩天的時間。最多一天,必須完成維修。部隊不能在這裏耽擱太久。”
專家歎了口氣,但也沒有多說什麽,轉身招唿其他技術人員開始拆卸報廢坦克的零部件。周亦雲站在一旁,望著忙碌的維修營,心中焦急萬分。他知道,部隊的每一分鍾耽擱,都可能影響整個戰局。
事實上,在被迫駐紮平湖縣的時候,周亦雲已經向廣州方麵拍了電報,詳細匯報了部隊的現狀和維修需求。廣州方麵迅速迴複,要求他們盡快啟程,並表示已經在廣州準備好了船隻,可以在汕頭進行補給。然而,如果汕頭陷落,部隊將不得不改走陸路,這無疑會大大增加行軍的時間和風險。
在閩省的鄭誌周帶領的4萬大軍終於抵達了招安縣。這一路上,農民自衛軍的頻繁襲擾讓他不勝其煩。自衛軍利用熟悉的地形,時而埋伏,時而破壞道路,甚至發動小規模突襲,硬生生將鄭誌周的行軍速度拖成了龜速。抵達招安後,鄭誌周立即下令部隊駐紮休整,同時讓通訊參謀給李萬成發報,催促其加快行軍速度。
此時,李萬成的部隊還在深山老林中艱難跋涉。山路崎嶇,荊棘叢生,士兵們背著沉重的裝備,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動。李萬成站在山頂,望著綿延不絕的隊伍,眉頭緊鎖。他的作戰參謀站在一旁,手裏拿著一份剛收到的電報,低聲說道:“師長,軍部來電了。”
李萬成接過電報,掃了一眼,臉色頓時陰沉下來。電報上寫著:“軍部已進至招安,望弟部加速前進。”作戰參謀歎了口氣,補充道:“鄭誌周這是急了,催我們趕緊過去。”
李萬成聽完,直接罵道:“去他的的鄭誌周,一個皖人跑到我們閩地逞威風!他走的是平路,我們走的是山路,能一樣嗎?催催催,催個屁!”
作戰參謀苦笑著點頭:“師長,弟兄們現在怨言很大。這山路根本不是人走的,再這麽下去,我怕弟兄們會鬧起來。”
李萬成沉默片刻,揮了揮手:“迴電,就說我部正在加緊趕路。”等通訊兵離開後,他壓低聲音對作戰參謀說道:“告訴弟兄們,翻過這座山,我們到前麵的縣城休息兩天再說。”
作戰參謀點了點頭,轉身去傳達命令。士兵們聽到可以休息兩天的消息,頓時精神一振,腳下的步伐也輕快了許多,萬成站在山頂,望著遠處隱約可見的縣城,心中默默盤算:“再撐一撐,等到了縣城,弟兄們就能喘口氣了。至於鄭誌周的命令……哼,讓他自己急去吧!”
接到電報的鄭誌周很是欣喜,連連誇讚李萬成,當即下令明天要抵達潮州城下,在鄭誌周看來李萬成的部隊全是閩人組成走山路是隨便便的事情。
周亦雲聽完心裏苦笑道:“我還是低估了這些機械的可靠性。沒想到它們這麽脆弱,連長途行軍都扛不住。”
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大部分坦克都是通過鐵路進行機動,很少像這樣長途行軍。然而,由於布柳赫爾需要留在廣州統籌全局,葉戈羅夫主動承擔起了數據采集的工作,一直跟著維修部隊一起移動,記錄每一次故障的原因和維修過程。他走到周亦雲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周,現在的機械可靠性不高,還需要改進彈簧和發動機。”
周亦雲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果斷下令:“傳令下去,全軍在平湖縣休整一天。維修營抓緊時間檢修車輛,後勤部門補充油料和零部件。我們不能帶著一堆故障裝備上戰場。”
命令很快傳達下去,部隊在平湖縣停了下來。士兵們終於有機會喘口氣,紛紛在城牆外麵駐紮下來,有的喝水,有的啃幹糧。還有的已經開始搭建營地,維修營的士兵們則忙碌起來,拆開發動機,更換零件,敲敲打打的聲音在營地中此起彼伏。
葉戈羅夫帶著筆記本,在維修現場,仔細記錄每一處故障的細節,這些他整理成冊在晚上通過電台第一時間傳迴了國內。
平湖縣的縣長派來了幾名官員,熱情地邀請周亦雲等人進入縣城休息。周亦雲婉言謝絕了他們的好意,表示部隊需要在城外休整,不便進城。縣長見狀,又表示願意為北伐軍提供物資支援,周亦雲依然禮貌地迴絕:“感謝縣長的好意,我們需要什麽物資,部隊會自行采買,不勞煩地方了。”
送走了縣長的使者後,周亦雲徑直前往維修營。在一輛拋錨的坦克前,他看到了紅色聯盟的專家正蹲在地上,手裏拿著扳手,眉頭緊鎖地檢查著發動機。周亦雲走上前,低聲問道:“情況怎麽樣?”
紅色聯盟專家抬起頭,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周,情況不太樂觀。有兩輛坦克的發動機已經徹底損壞,必須更換新的發動機。還有兩輛坦克雖然問題不大,但沒有備用零件,暫時無法修複。”
周亦雲沉思片刻,果斷地說道:“能不能從已經報廢的坦克上拆下可用的零部件,拚湊出一台能用的發動機?我們沒有時間等新的發動機運來了。”
專家點了點頭,但神情依然凝重:“可以試試,但這需要時間。按照目前的進度,至少需要兩天才能完成維修。”
周亦雲搖了搖頭,語氣堅定:“我們沒有兩天的時間。最多一天,必須完成維修。部隊不能在這裏耽擱太久。”
專家歎了口氣,但也沒有多說什麽,轉身招唿其他技術人員開始拆卸報廢坦克的零部件。周亦雲站在一旁,望著忙碌的維修營,心中焦急萬分。他知道,部隊的每一分鍾耽擱,都可能影響整個戰局。
事實上,在被迫駐紮平湖縣的時候,周亦雲已經向廣州方麵拍了電報,詳細匯報了部隊的現狀和維修需求。廣州方麵迅速迴複,要求他們盡快啟程,並表示已經在廣州準備好了船隻,可以在汕頭進行補給。然而,如果汕頭陷落,部隊將不得不改走陸路,這無疑會大大增加行軍的時間和風險。
在閩省的鄭誌周帶領的4萬大軍終於抵達了招安縣。這一路上,農民自衛軍的頻繁襲擾讓他不勝其煩。自衛軍利用熟悉的地形,時而埋伏,時而破壞道路,甚至發動小規模突襲,硬生生將鄭誌周的行軍速度拖成了龜速。抵達招安後,鄭誌周立即下令部隊駐紮休整,同時讓通訊參謀給李萬成發報,催促其加快行軍速度。
此時,李萬成的部隊還在深山老林中艱難跋涉。山路崎嶇,荊棘叢生,士兵們背著沉重的裝備,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動。李萬成站在山頂,望著綿延不絕的隊伍,眉頭緊鎖。他的作戰參謀站在一旁,手裏拿著一份剛收到的電報,低聲說道:“師長,軍部來電了。”
李萬成接過電報,掃了一眼,臉色頓時陰沉下來。電報上寫著:“軍部已進至招安,望弟部加速前進。”作戰參謀歎了口氣,補充道:“鄭誌周這是急了,催我們趕緊過去。”
李萬成聽完,直接罵道:“去他的的鄭誌周,一個皖人跑到我們閩地逞威風!他走的是平路,我們走的是山路,能一樣嗎?催催催,催個屁!”
作戰參謀苦笑著點頭:“師長,弟兄們現在怨言很大。這山路根本不是人走的,再這麽下去,我怕弟兄們會鬧起來。”
李萬成沉默片刻,揮了揮手:“迴電,就說我部正在加緊趕路。”等通訊兵離開後,他壓低聲音對作戰參謀說道:“告訴弟兄們,翻過這座山,我們到前麵的縣城休息兩天再說。”
作戰參謀點了點頭,轉身去傳達命令。士兵們聽到可以休息兩天的消息,頓時精神一振,腳下的步伐也輕快了許多,萬成站在山頂,望著遠處隱約可見的縣城,心中默默盤算:“再撐一撐,等到了縣城,弟兄們就能喘口氣了。至於鄭誌周的命令……哼,讓他自己急去吧!”
接到電報的鄭誌周很是欣喜,連連誇讚李萬成,當即下令明天要抵達潮州城下,在鄭誌周看來李萬成的部隊全是閩人組成走山路是隨便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