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水,錦衣衛詔獄內燈火搖曳,牆壁上掛著各色各樣的刑具,許多已經上鏽,也能看出來錦衣衛已經許久沒有在這裏審問犯人了。
在永樂紀綱時期,錦衣衛的權力抵達了巔峰,大明上下對錦衣衛詔獄都談虎色變,沒有人能完好無損的從詔獄走出來。
火盆冒著火星子,狹小逼仄的石製牢房內,僅僅隻有側上方開了一處臉大的口子,寒風從這裏而入,將火盆內的火星子吹的忽明忽暗。
百戶官吳敏尚且還不知錦衣衛的手段,畢竟錦衣衛真正權力巔峰時期對他來說太遙遠了。西廠他是聽過的,前朝大太監汪植當權的時候,西廠的權力抵達巔峰。
但無論如何,這些廠衛的手段都令人發自內心的不安和恐懼。
咚咚咚。
沉重的腳步聲由遠而近,千戶沈玨帶著幾名錦衣衛小旗走進了吳敏所在牢獄,隻是淡漠的乜他一眼,冷著臉道:“兄弟快點說,在下趕時間。”
“不要讓在下動手。”
吳敏疑惑的道:“這位錦衣衛大人,閣下是不是搞錯什麽了?我未參與太子殿下和蔚王殿下的護衛中啊,就算我真有罪也該刑部審判之後才能定罪。”
沈玨微笑道:“你還懂點法呢?不得了啊,既然嘴硬,那就沒得談了?”
“動手!”
他身旁兩名錦衣衛拿著各色各樣的刑具便朝吳敏招唿上去,慘烈的嘶吼聲瞬間充斥整個錦衣衛詔獄,如同惡鬼的咆哮。
石洵渾身一顫,錦衣衛動刑了?
牟斌皮笑肉不笑的坐在石洵麵前,他端著茶盞微微喝了一口,對石洵道:“石大人說說情況,你我都是老友,我便不上刑了。”
“為什麽要將太子和蔚王的行蹤告訴那夥賊獠?你們是同黨?還是別有目的?”
石洵微微一愣,他千算萬算,實在沒想到錦衣衛居然是衝著這件事來的。
但這不對啊,吳敏告訴他,泄密的那名漢子已經處理掉了,錦衣衛就算找到死人也查不出什麽東西,但現在怎麽迴事?
除非那漢子沒死,吳敏那狗東西並沒殺了對方?!
隻是這微微呆怔的表情,卻恰好被牟斌捕捉,作為錦衣衛指揮使,他太懂得觀察罪犯的細微表情了。
此時牟斌已經篤定石洵參與其中!
牟斌麵色一喜,將茶盞放下,對石洵道:“石兄,好好說說吧,你我是老友,我也不想動刑,大家麵子上都過不去。”
石洵驚愕的道:“牟兄,你說什麽?竟有人將蔚王和太子的行蹤泄密給賊獠?!”
牟斌噢了一聲,輕輕抬手,朝後方揮了揮。
幾名錦衣衛小旗拿著一盆冷水過來,猛地朝石洵渾身潑了上去,陡然的寒冷,讓石洵整個人精神一震。
而後兩名小旗官熟練的拿著鐵烙,鐵烙在火盆上烤的炙紅,朝石洵胸口就悍了上去。
“啊!啊!”
“牟斌你個狗東西,你娘的狗卵子,你濫用私刑,本官要告知皇上!”
“啊,操,啊啊啊!”
牟斌重新端著茶盞,微笑道:“別急,這隻是尋常到不能再尋常的小手段而已。”
“繼續吧。”
錦衣衛小旗再次拿著鉗子,固定住石洵的雙手,鐵鉗朝著他的指甲狠狠鉗下,重重拔出。
歇斯底裏的吼叫聲淒厲的響徹整個錦衣衛詔獄,石洵隻感覺疼痛深入到每一個毛孔,竟大小便失禁,當場就尿拉了下來。
畢竟他不是真正的軍中漢子,哪裏能承受如此大的折磨,而這些依舊隻是錦衣衛刑罰的開胃小菜而已。
錦衣衛千戶沈玨從外走了進來,牟斌揮手,石洵終於得到了喘息,大口大口的喘著氣,五官扭曲,口水亂流,惡臭熏天。
“大人,那名百戶招了,是石洵吩咐他走漏的風聲。”
石洵聽到這話,整個人猶如霜打的茄子,頓時萎靡了下來。
牟斌似笑非笑的看著石洵,道:“石大人,你說你非要受這些苦做什麽?你知道我錦衣衛能力的,沒有確鑿證據我們會抓你嗎?”
“掙紮了這麽久,受了這麽多苦,可你的麾下沒這份耐力啊?”
“你們這群養尊處優的武官,還真把自己當成邊疆那群不要命的武夫了呀?你們也配啊?”
“現在可以好好和本官說話了嗎?”
石洵咬咬牙,道:“我要見三法司!我犯了什麽事,自會對三法司交代!”
牟斌歎口氣:“你怎麽還沒明白,皇爺要想讓你過三法司,會讓我錦衣衛和東廠動手嗎?”
“繼續上刑!你知道的,我有手段留你一條命,但能讓你受盡折磨!”
“沒用的,何必徒勞?”
石洵怒吼道:“我要見皇上!我石家好歹也是國公之家,我要見皇上!”
牟斌冷笑道:“大逆不道的國公之家!你祖父在英宗時期謀逆,英宗皇上給你們家裏一條路,你不知珍惜,竟還敢如此大逆不道?”
“果然,斬草就要除根,就不該留你們這群禍害!”
“還要見皇上?螻蟻也配見天子?”
“給老子繼續動刑!”
牟斌厲聲開口,慘叫聲繼續,本以為石洵是條漢子,但牟斌高看他了,路邊的一條罷了!
才動刑沒盞茶功夫,石洵便開口招了。
牟斌得了石洵口供,當即離開錦衣衛詔獄,直奔紫禁城而去。
乾清宮。
內宦太監從奉天殿調來了藏書,這卷秘辛史料都是曆朝曆代皇家內部記錄的事,弘治皇帝掀開當初的石亨之亂最後處理的結果。
“忠國公石亨權柄滔天,世襲誥券,乃使京師上下官吏皆為其黨,後石亨交代其黨以換家眷之安,朕以穩定京師局勢著想,斬其侄石彪、石後,乃使石亨自縊於獄中,對外宣言石亨病死,其長子降為武勳,餘子嗣家眷皆斬……”
石亨當初死亡就很有蹊蹺,在被下獄後,沒多久就病死在牢獄,究其原因,不過秘密和朱祁鎮達成了協議,石亨將在京勢力全部交代出來,換得他石家長子存活的機會。
就在此時,內宦忙不迭來到弘治皇帝麵前,恭敬彎腰行禮道:“啟奏皇爺,牟指揮使覲見。”
在永樂紀綱時期,錦衣衛的權力抵達了巔峰,大明上下對錦衣衛詔獄都談虎色變,沒有人能完好無損的從詔獄走出來。
火盆冒著火星子,狹小逼仄的石製牢房內,僅僅隻有側上方開了一處臉大的口子,寒風從這裏而入,將火盆內的火星子吹的忽明忽暗。
百戶官吳敏尚且還不知錦衣衛的手段,畢竟錦衣衛真正權力巔峰時期對他來說太遙遠了。西廠他是聽過的,前朝大太監汪植當權的時候,西廠的權力抵達巔峰。
但無論如何,這些廠衛的手段都令人發自內心的不安和恐懼。
咚咚咚。
沉重的腳步聲由遠而近,千戶沈玨帶著幾名錦衣衛小旗走進了吳敏所在牢獄,隻是淡漠的乜他一眼,冷著臉道:“兄弟快點說,在下趕時間。”
“不要讓在下動手。”
吳敏疑惑的道:“這位錦衣衛大人,閣下是不是搞錯什麽了?我未參與太子殿下和蔚王殿下的護衛中啊,就算我真有罪也該刑部審判之後才能定罪。”
沈玨微笑道:“你還懂點法呢?不得了啊,既然嘴硬,那就沒得談了?”
“動手!”
他身旁兩名錦衣衛拿著各色各樣的刑具便朝吳敏招唿上去,慘烈的嘶吼聲瞬間充斥整個錦衣衛詔獄,如同惡鬼的咆哮。
石洵渾身一顫,錦衣衛動刑了?
牟斌皮笑肉不笑的坐在石洵麵前,他端著茶盞微微喝了一口,對石洵道:“石大人說說情況,你我都是老友,我便不上刑了。”
“為什麽要將太子和蔚王的行蹤告訴那夥賊獠?你們是同黨?還是別有目的?”
石洵微微一愣,他千算萬算,實在沒想到錦衣衛居然是衝著這件事來的。
但這不對啊,吳敏告訴他,泄密的那名漢子已經處理掉了,錦衣衛就算找到死人也查不出什麽東西,但現在怎麽迴事?
除非那漢子沒死,吳敏那狗東西並沒殺了對方?!
隻是這微微呆怔的表情,卻恰好被牟斌捕捉,作為錦衣衛指揮使,他太懂得觀察罪犯的細微表情了。
此時牟斌已經篤定石洵參與其中!
牟斌麵色一喜,將茶盞放下,對石洵道:“石兄,好好說說吧,你我是老友,我也不想動刑,大家麵子上都過不去。”
石洵驚愕的道:“牟兄,你說什麽?竟有人將蔚王和太子的行蹤泄密給賊獠?!”
牟斌噢了一聲,輕輕抬手,朝後方揮了揮。
幾名錦衣衛小旗拿著一盆冷水過來,猛地朝石洵渾身潑了上去,陡然的寒冷,讓石洵整個人精神一震。
而後兩名小旗官熟練的拿著鐵烙,鐵烙在火盆上烤的炙紅,朝石洵胸口就悍了上去。
“啊!啊!”
“牟斌你個狗東西,你娘的狗卵子,你濫用私刑,本官要告知皇上!”
“啊,操,啊啊啊!”
牟斌重新端著茶盞,微笑道:“別急,這隻是尋常到不能再尋常的小手段而已。”
“繼續吧。”
錦衣衛小旗再次拿著鉗子,固定住石洵的雙手,鐵鉗朝著他的指甲狠狠鉗下,重重拔出。
歇斯底裏的吼叫聲淒厲的響徹整個錦衣衛詔獄,石洵隻感覺疼痛深入到每一個毛孔,竟大小便失禁,當場就尿拉了下來。
畢竟他不是真正的軍中漢子,哪裏能承受如此大的折磨,而這些依舊隻是錦衣衛刑罰的開胃小菜而已。
錦衣衛千戶沈玨從外走了進來,牟斌揮手,石洵終於得到了喘息,大口大口的喘著氣,五官扭曲,口水亂流,惡臭熏天。
“大人,那名百戶招了,是石洵吩咐他走漏的風聲。”
石洵聽到這話,整個人猶如霜打的茄子,頓時萎靡了下來。
牟斌似笑非笑的看著石洵,道:“石大人,你說你非要受這些苦做什麽?你知道我錦衣衛能力的,沒有確鑿證據我們會抓你嗎?”
“掙紮了這麽久,受了這麽多苦,可你的麾下沒這份耐力啊?”
“你們這群養尊處優的武官,還真把自己當成邊疆那群不要命的武夫了呀?你們也配啊?”
“現在可以好好和本官說話了嗎?”
石洵咬咬牙,道:“我要見三法司!我犯了什麽事,自會對三法司交代!”
牟斌歎口氣:“你怎麽還沒明白,皇爺要想讓你過三法司,會讓我錦衣衛和東廠動手嗎?”
“繼續上刑!你知道的,我有手段留你一條命,但能讓你受盡折磨!”
“沒用的,何必徒勞?”
石洵怒吼道:“我要見皇上!我石家好歹也是國公之家,我要見皇上!”
牟斌冷笑道:“大逆不道的國公之家!你祖父在英宗時期謀逆,英宗皇上給你們家裏一條路,你不知珍惜,竟還敢如此大逆不道?”
“果然,斬草就要除根,就不該留你們這群禍害!”
“還要見皇上?螻蟻也配見天子?”
“給老子繼續動刑!”
牟斌厲聲開口,慘叫聲繼續,本以為石洵是條漢子,但牟斌高看他了,路邊的一條罷了!
才動刑沒盞茶功夫,石洵便開口招了。
牟斌得了石洵口供,當即離開錦衣衛詔獄,直奔紫禁城而去。
乾清宮。
內宦太監從奉天殿調來了藏書,這卷秘辛史料都是曆朝曆代皇家內部記錄的事,弘治皇帝掀開當初的石亨之亂最後處理的結果。
“忠國公石亨權柄滔天,世襲誥券,乃使京師上下官吏皆為其黨,後石亨交代其黨以換家眷之安,朕以穩定京師局勢著想,斬其侄石彪、石後,乃使石亨自縊於獄中,對外宣言石亨病死,其長子降為武勳,餘子嗣家眷皆斬……”
石亨當初死亡就很有蹊蹺,在被下獄後,沒多久就病死在牢獄,究其原因,不過秘密和朱祁鎮達成了協議,石亨將在京勢力全部交代出來,換得他石家長子存活的機會。
就在此時,內宦忙不迭來到弘治皇帝麵前,恭敬彎腰行禮道:“啟奏皇爺,牟指揮使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