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五郊樂章之二十八


    郊廟歌辭·五郊樂章·送神


    春末冬暮,徂夏杪秋。


    土王四月,時季一周。


    黍稷已享,籩豆宜收。


    送神有樂,神其賜休。


    逐聯賞析


    “春末冬暮,徂夏杪秋”


    此句以宏大的時間視角,勾勒出祭祀活動貫穿四季的壯闊圖景。從春末百花凋零、萬物初成,到冬暮寒雪皚皚、萬物蟄伏;再至夏末暑氣漸消、果實初成,秋初金風送爽、萬物斂藏,時光的流轉在此被盡數囊括。這樣的時間跨度,絕非簡單的羅列,而是象征著祭祀活動的莊重與持久。它不僅是對四季更迭的深情禮讚,更暗示著古人對神靈持之以恆的虔誠祈求,仿佛在歲月的長河中,始終保持著與神靈對話的儀式感,讓這份對天地神明的敬畏之心,跨越四季,綿延不絕。


    “土王四月,時季一周”


    “土王四月”聚焦於夏季的四月這一特殊時節。在古人的認知裏,此時土氣最為旺盛,猶如大地母親的生命力達到巔峰,滋養著世間萬物,使得草木繁茂,作物茁壯成長。“時季一周”則點明時間的循環往複,一個季節的結束,恰是另一個季節的開端,自然的韻律在此體現得淋漓盡致。此句進一步明確了祭祀的關鍵時間節點,深刻展現了古人對自然規律的敏銳洞察與由衷敬畏。他們將祭祀活動與自然節氣緊密相連,遵循著大自然的節奏,在特定的時節舉行祭祀,以表達對天地恩賜的感恩,以及對未來風調雨順的祈願,讓祭祀活動成為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動實踐。


    “黍稷已享,籩豆宜收”


    “黍稷”作為古代祭祀中不可或缺的穀物,承載著人們最真摯的敬意與虔誠的供奉,每一粒穀物都飽含著對神靈的尊崇與期盼。“籩豆”則是祭祀時盛放供品的器具,它們靜靜地佇立在祭祀現場,見證著人們與神靈的溝通。“已享”二字,仿佛在訴說神靈已享用了這些供品,完成了這場神聖的交流;“宜收”則意味著祭祀儀式即將落下帷幕,供品與器具也將有序收起。此句通過對祭祀用品的細致描寫,將祭祀過程的嚴謹與莊重展現得淋漓盡致。每一個環節、每一件物品,都有著嚴格的規範與意義,無不體現出人們對神靈的無比虔誠與敬畏,讓祭祀活動成為一場充滿儀式感的神聖典禮。


    “送神有樂,神其賜休”


    最後兩句將畫麵定格在祭祀結束時的送神儀式。“送神有樂”描繪出在送神之際,悠揚的樂聲緩緩響起。這音樂並非普通的旋律,它是人們對神靈的深情歡送,飽含著無盡的感激;也是對神靈庇佑的虔誠致謝,寄托著深深的敬意。而“神其賜休”則是人們發自內心的殷切祈求,希望神靈能夠賜予安寧與福祉,讓人間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此句通過對送神儀式的生動刻畫,宣告了祭祀活動的圓滿結束,同時也將人們對神靈的感恩與祈福之情推向高潮。在音樂聲中,人們滿懷期待,盼望著神靈的庇佑能如甘霖般降臨,為生活帶來希望與美好。


    總體賞析


    《郊廟歌辭·五郊樂章·送神》作為唐代祭祀樂章中的經典之作,以簡潔而莊重的語言,構建起一幅生動的祭祀文化圖景。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從祭祀時間的四季流轉,到祭祀用品的精心準備與使用,再到祭祀儀式的完整過程,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現了唐代祭祀文化莊重神秘的獨特魅力。詩中對四季更替的描寫,恰似一幅流動的自然畫卷,深刻體現了古人對自然規律的敬畏與遵循,彰顯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智慧;對祭祀用品和儀式的細致刻畫,則讓讀者感受到祭祀過程的嚴謹與莊重,仿佛置身於那莊嚴肅穆的祭祀現場。整首詩韻律和諧,四言句式簡潔明快,節奏鏗鏘有力,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散發著莊重肅穆的氣息,與祭祀的神聖氛圍完美交融,不僅是研究唐代祭祀文化的珍貴資料,更讓後人得以領略古人對天地神明的敬畏之心與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夜讀全唐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微笑的魚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微笑的魚A並收藏夜讀全唐詩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