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官職就直說,還上演欲擒故縱。
劉常生真心覺得,和這些酸儒打交道就是心累。
不過以軍長對明廷官員的態度。
投誠而來就要謀取高位,肯定是不可能的。
劉常生說道:“讓王大人見笑了,在下來拜會王大人,純粹是想搶功,我家軍長可沒有招降的意思。”
王維屏迴道:“既然不打算招降,晏羽為何遲遲不開始攻城?想要拿下我武昌城,恐怕得先染紅護城河吧!”
“王大人可知,城外是我華夏人民軍哪支部隊?”
“本官不管是哪支部隊,想攻上武昌城頭,先要留下幾千兵丁性命。”
“王大人好口氣,城外是華夏人民軍第四旅六千餘軍士,在黃梅縣殲滅匪寇五萬,三天之內拿下黃州府全境,在宿鬆縣俘虜京營副總兵孫應元及萬餘官兵,在太湖縣全殲史可法及兩萬餘官兵,敢問王大人,武昌城頭官兵,強於上述哪一支官兵?”
“不過是貴軍第四旅,依靠火器優勢,突其不意,偷襲取勝罷了!我武昌城城高四丈有餘,西臨長江,護城河三丈有餘。”
眼見這王維屏,還固執以為,是軍長令自己來做說客。
劉常生作揖拜別道:“也罷!既然王大人執意,讓全家為朱明殉葬,那就等我軍雲梯抵達後,再悔恨吧!在下便不再打擾了。”
雲梯不是現場搭建嗎?
哪有攻城打仗,推著幾丈高的雲梯行軍。
王維屏確信。
這不過是劉常生,無權承諾自己高位的說詞。
再說了!
自己都有意投降獻城,隻是待遇還需商談罷了!
估計用不了兩天,這劉常生還未來尋自己商談。
可惜!
當天晚上。
饒鐵山與幾十個工匠,在一哨近衛旅軍士的護送下。
帶著五十餘輛馬車,抵達武昌城外。
對於這種雲梯,攻城效果如何,晏羽也急於認證。
連夜。
武昌城外東南北三麵,數十座篝火點亮夜空。
對於這種攻城雲梯,晏水生也很是好奇。
隻見饒鐵山帶著工匠,從馬車之上,卸下一支支空心鐵管。
每支空心鐵管,都約莫有半丈長。
還有幾輛馬車上,裝滿數種形狀怪異的小鐵棒。
有“十”字,有“丄”字,還有些說不出來的形狀。
晏水生好奇拿起一個“十”字小鐵棒。
哎喲!
實心的,還挺重。
能做出這麽複雜的造型,且大小規格都統一。
晏水生可以確認,這是倒模成型
每個小鐵棒中間粗些,枝頭細些。
這些小鐵棒,每個枝頭都有半尺長。
這些鐵管鐵棒,晏水生現在都沒弄明白,這與攻城雲梯有何關係。
晏水生顛了顛手裏的小鐵棒。
向晏羽問道:“軍長!這個是什麽?”
晏羽迴道:“這是接頭。”
“接頭?有啥用?”
“看到地上的空心鐵管沒?有了這些接頭,就可以將空心鐵管連接。”
“那這些接頭,怎麽有好幾種形狀?”
“不同方位,用的接頭自然不一樣。”
“職下還是不懂!”
“看一遍就知道了,這種雲梯方便拆卸組裝方便,且能隨軍運輸,今後每個輜重營都會大量裝配。”
隻見四個工匠。
在饒鐵山的指揮下,將四支空心鐵棒兩頭插上接頭。
饒鐵山高喊一句:“起!”
四個工匠將空心鐵管,緩緩豎立起來時。
饒鐵山又敢一句:“接!”
又有四個工匠,拿出空心鐵管,將四支豎立鐵管上下麵接頭,相互拚接。
一盞茶的功夫。
一個由空心鐵管拚接,長寬高各半丈正方體就成型。
饒鐵山又喊道:“綁!”
幾根粗麻繩,將四根立柱,兩兩綁緊。
正當晏水生驚歎,幾根空心鐵棒,就能牢固樹立起來時。
饒鐵山又喊道:“加!”
四個工匠,翻上半丈高的空心鐵管。
將下麵工匠遞來的空心鐵管,套進接口。
看到半丈高,瞬間變一丈高。
晏水生終於反應過來了。
原來!
這一根根鐵管,可以疊高。
武昌城不過四丈,隻需要8根空心鐵管,就能搭出一個齊平城牆的雲梯。
有了齊平城牆城的雲梯。
狙擊手就可以依靠射程優勢,狙殺城牆上的敵人。
當城牆上沒了敵人,隨便搭個竹梯,都能輕鬆破城。
當然!
要搭四丈高的雲梯,需要九套半丈高的雲梯,連接在一起。
一個時辰後。
武昌城外百步位置,幾座四丈高的雲梯,便拔地而起。
在最頂層空心鐵管上,鋪上一層木板。
一個用於狙擊手,射殺城牆上敵人的雲梯,便快速搭好了。
待一架雲梯搭好後。
饒鐵山興奮跑到來匯報。
“東家!雲梯已搭好。”
晏羽迴道:“幹得不錯,半個月時間,就能生產一批雲梯出來。”
“這得多虧東家的圖紙,還有咱們的擠壓機床。”
“這個雲梯下麵沒有輪子,不能推動,我畫了一個軸承圖紙,你尋宋應星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做出來。”
“有東家的圖紙,又有宋院長協助,定能做出這雲梯的輪子,隻是咱們的雲梯,與別人雲梯大不同,還請東家給咱們這種雲梯命名。”
“嗬嗬!就叫腳手架吧!”
武昌城外熱鬧了大半夜。
身在城內的王維屏也是收到匯報。
隻是華夏人民軍沒有攻城,王維屏也沒當迴事。
直到第二天剛放亮。
就有家丁急促敲響王維屏房門。
王維屏驚起問道:“何事?”
劉常生真心覺得,和這些酸儒打交道就是心累。
不過以軍長對明廷官員的態度。
投誠而來就要謀取高位,肯定是不可能的。
劉常生說道:“讓王大人見笑了,在下來拜會王大人,純粹是想搶功,我家軍長可沒有招降的意思。”
王維屏迴道:“既然不打算招降,晏羽為何遲遲不開始攻城?想要拿下我武昌城,恐怕得先染紅護城河吧!”
“王大人可知,城外是我華夏人民軍哪支部隊?”
“本官不管是哪支部隊,想攻上武昌城頭,先要留下幾千兵丁性命。”
“王大人好口氣,城外是華夏人民軍第四旅六千餘軍士,在黃梅縣殲滅匪寇五萬,三天之內拿下黃州府全境,在宿鬆縣俘虜京營副總兵孫應元及萬餘官兵,在太湖縣全殲史可法及兩萬餘官兵,敢問王大人,武昌城頭官兵,強於上述哪一支官兵?”
“不過是貴軍第四旅,依靠火器優勢,突其不意,偷襲取勝罷了!我武昌城城高四丈有餘,西臨長江,護城河三丈有餘。”
眼見這王維屏,還固執以為,是軍長令自己來做說客。
劉常生作揖拜別道:“也罷!既然王大人執意,讓全家為朱明殉葬,那就等我軍雲梯抵達後,再悔恨吧!在下便不再打擾了。”
雲梯不是現場搭建嗎?
哪有攻城打仗,推著幾丈高的雲梯行軍。
王維屏確信。
這不過是劉常生,無權承諾自己高位的說詞。
再說了!
自己都有意投降獻城,隻是待遇還需商談罷了!
估計用不了兩天,這劉常生還未來尋自己商談。
可惜!
當天晚上。
饒鐵山與幾十個工匠,在一哨近衛旅軍士的護送下。
帶著五十餘輛馬車,抵達武昌城外。
對於這種雲梯,攻城效果如何,晏羽也急於認證。
連夜。
武昌城外東南北三麵,數十座篝火點亮夜空。
對於這種攻城雲梯,晏水生也很是好奇。
隻見饒鐵山帶著工匠,從馬車之上,卸下一支支空心鐵管。
每支空心鐵管,都約莫有半丈長。
還有幾輛馬車上,裝滿數種形狀怪異的小鐵棒。
有“十”字,有“丄”字,還有些說不出來的形狀。
晏水生好奇拿起一個“十”字小鐵棒。
哎喲!
實心的,還挺重。
能做出這麽複雜的造型,且大小規格都統一。
晏水生可以確認,這是倒模成型
每個小鐵棒中間粗些,枝頭細些。
這些小鐵棒,每個枝頭都有半尺長。
這些鐵管鐵棒,晏水生現在都沒弄明白,這與攻城雲梯有何關係。
晏水生顛了顛手裏的小鐵棒。
向晏羽問道:“軍長!這個是什麽?”
晏羽迴道:“這是接頭。”
“接頭?有啥用?”
“看到地上的空心鐵管沒?有了這些接頭,就可以將空心鐵管連接。”
“那這些接頭,怎麽有好幾種形狀?”
“不同方位,用的接頭自然不一樣。”
“職下還是不懂!”
“看一遍就知道了,這種雲梯方便拆卸組裝方便,且能隨軍運輸,今後每個輜重營都會大量裝配。”
隻見四個工匠。
在饒鐵山的指揮下,將四支空心鐵棒兩頭插上接頭。
饒鐵山高喊一句:“起!”
四個工匠將空心鐵管,緩緩豎立起來時。
饒鐵山又敢一句:“接!”
又有四個工匠,拿出空心鐵管,將四支豎立鐵管上下麵接頭,相互拚接。
一盞茶的功夫。
一個由空心鐵管拚接,長寬高各半丈正方體就成型。
饒鐵山又喊道:“綁!”
幾根粗麻繩,將四根立柱,兩兩綁緊。
正當晏水生驚歎,幾根空心鐵棒,就能牢固樹立起來時。
饒鐵山又喊道:“加!”
四個工匠,翻上半丈高的空心鐵管。
將下麵工匠遞來的空心鐵管,套進接口。
看到半丈高,瞬間變一丈高。
晏水生終於反應過來了。
原來!
這一根根鐵管,可以疊高。
武昌城不過四丈,隻需要8根空心鐵管,就能搭出一個齊平城牆的雲梯。
有了齊平城牆城的雲梯。
狙擊手就可以依靠射程優勢,狙殺城牆上的敵人。
當城牆上沒了敵人,隨便搭個竹梯,都能輕鬆破城。
當然!
要搭四丈高的雲梯,需要九套半丈高的雲梯,連接在一起。
一個時辰後。
武昌城外百步位置,幾座四丈高的雲梯,便拔地而起。
在最頂層空心鐵管上,鋪上一層木板。
一個用於狙擊手,射殺城牆上敵人的雲梯,便快速搭好了。
待一架雲梯搭好後。
饒鐵山興奮跑到來匯報。
“東家!雲梯已搭好。”
晏羽迴道:“幹得不錯,半個月時間,就能生產一批雲梯出來。”
“這得多虧東家的圖紙,還有咱們的擠壓機床。”
“這個雲梯下麵沒有輪子,不能推動,我畫了一個軸承圖紙,你尋宋應星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做出來。”
“有東家的圖紙,又有宋院長協助,定能做出這雲梯的輪子,隻是咱們的雲梯,與別人雲梯大不同,還請東家給咱們這種雲梯命名。”
“嗬嗬!就叫腳手架吧!”
武昌城外熱鬧了大半夜。
身在城內的王維屏也是收到匯報。
隻是華夏人民軍沒有攻城,王維屏也沒當迴事。
直到第二天剛放亮。
就有家丁急促敲響王維屏房門。
王維屏驚起問道:“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