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世成
在長山,有個叫金世成的人,向來行為不檢點。有一天,他突然出家做了頭陀,行事舉止如同癲狂,竟把吃髒東西當作享受。要是有狗、羊在麵前留下糞便,他會毫不猶豫地趴在地上就吃,還自稱是佛。這等怪異行徑,卻讓不少愚昧的百姓感到新奇。那些婦人更是覺得他行為迥異尋常,一時間,拜他為師、行弟子禮的人竟數以萬計。金世成若是嗬斥弟子,讓他們去吃糞便,竟也沒人敢違抗。他說要創建殿閣,所需費用極為龐大,可人們都樂意給他捐錢。當時,長山縣令南公,為人剛正,對金世成這種裝神弄鬼的怪異行為十分厭惡。他覺得金世成的所作所為,完全是在蠱惑人心,擾亂社會風氣。於是,南公下令將金世成抓來,狠狠打了一頓板子,還罰他去修繕聖廟。金世成的那些弟子們聽聞師父遭難,紛紛奔走相告:“佛遭難了!” 他們心急如焚,四處募捐,隻為救師父。沒想到,這募捐的速度快得驚人,短短十天半個月,修建聖廟所需的錢財就湊齊了。那金錢籌集的速度,比酷吏催逼賦稅還要快上許多。很快,聖廟在眾人的努力下修繕一新。可這過程,卻讓當地的一些士大夫們感到羞愧不已。因為本應是士大夫們牽頭維護的學宮,如今卻要靠這麽一個妖道受罰來完成修繕。正如異史氏所說:金世成到了吃髒東西這般地步,品行可謂低劣至極。打他一頓都不足以羞辱他,而南公這一罰,卻恰好成事,處理方法實在高明!但學宮破敗,卻要靠妖道來助力修繕,這著實是士大夫們的恥辱啊。
2.董生
在青州西邊的一個地方,住著一位名叫董遐思的人。寒冬臘月的一個傍晚,董生鋪好被子,在屋內生起炭火,正準備點燈,恰好友人前來邀請他去飲酒,他便鎖上門出門赴約。到了友人家中,席間有一位精通太素脈的醫者,他為在座的客人一一診脈。輪到王九思和董生時,醫者說道:“我看了這麽多人的脈象,沒有比二位脈象更奇特的了。看似是富貴長壽之脈,卻又有貧賤短促的征兆,這實在讓我難以判斷,尤其是董君的脈象更為怪異。” 眾人都驚訝地詢問緣由,醫者卻表示自己也難以決斷,隻讓二人小心行事。起初,董生和王九思十分害怕,但醫者言辭模糊,他們便沒把此事放在心上。半夜,董生醉醺醺地迴到家中,卻發現家門虛掩,心中頓生疑慮。他想著或許是出門時匆忙,忘記鎖門了。進屋後,他沒來得及生火,便伸手到被子裏探溫度。這一探,竟摸到一個光滑的軀體,嚇得他連忙縮手。急忙點燈一看,竟是一位美麗動人、如同天仙般的女子。董生先是狂喜,可再一探女子下體,竟摸到一條長長的尾巴,頓時驚恐萬分,想要逃走。女子此時已經醒來,伸手抓住董生的手臂,問道:“你要去哪裏?” 董生嚇得渾身顫抖,哀求女子放過自己。女子笑著問:“你看到了什麽,為何如此怕我?” 董生顫抖著說:“我不怕你的頭,卻怕你的尾巴。” 女子聽後又笑了,拉著董生的手,讓他再探,這次摸到的是光滑的肌膚,女子笑道:“怎麽樣?你醉眼朦朧,竟這般誣陷我。” 董生本就喜愛女子的美貌,此時更是被迷惑,心中自責自己剛才的誤會。女子告訴董生,自己是他東鄰的阿瑣,十年前搬走了,那時她還未及笄,董生也還是個孩童。董生這才恍然大悟。此後,董生和阿瑣便在一起了。然而,一個多月後,董生漸漸變得消瘦,家人詢問,他也不知緣由。時間一長,他的麵容愈發憔悴,這才害怕起來,又去找那位擅長診脈的醫者。醫者診斷後說:“這是妖脈,之前說的死兆應驗了,病已無法醫治。” 董生大哭,不肯離去,醫者無奈,為他針灸、開藥,並叮囑他:“若再遇到什麽,一定要堅決拒絕。”董生迴到家,阿瑣笑著迎接他,董生卻生氣地說:“別再糾纏我,我都快死了!” 說完便頭也不迴地走了。阿瑣又羞又怒,說道:“你還想活命?” 當晚,董生服藥後獨自睡覺,剛一閉眼,就夢到與阿瑣交合,醒來時已經遺精。他更加害怕,搬到內室與妻兒一起睡,可還是做同樣的夢,而阿瑣卻不見了蹤影。幾天後,董生吐血數鬥,最終死去。另一邊,王九思在書房中,也遇到了一位女子。女子美貌動人,王九思很快與她私通。女子告訴王九思,自己是董遐思的鄰居,董遐思被狐妖迷惑而死,讓王九思小心。王九思對她愈發信任,二人相處了幾日。不久後,王九思也變得神誌不清、身體消瘦。一天,他夢到董生對他說:“和你在一起的女子是狐妖,她殺了我,又想害你。我已向地府申訴,七日之夜,你在室外點香,千萬別忘了。” 王九思醒來後覺得十分怪異,便對女子說自己病得厲害,可能命不久矣,有人勸他不要行房事。女子卻稱生死由命,與行房事無關,還與他調笑,王九思忍不住又與她發生了關係,事後雖然後悔,卻無法斷絕。到了第七日晚上,王九思按照夢中囑咐,在門外點了香。女子來了之後,發現香並將其拔掉。當晚,王九思又夢到董生來責怪他違背囑托。第二晚,王九思暗中囑咐家人,等他睡後再偷偷在室外點香。女子在榻上忽然驚醒,說:“又點香了!” 王九思佯裝不知。女子急忙起身找到香,再次折斷熄滅,進屋質問:“誰讓你這麽做的?” 王九思謊稱是妻子擔心他的病,聽了巫師的話來驅邪。女子聽後,心中彷徨不安。家人偷偷看到香滅後,又重新點上。女子忽然歎息道:“你福澤深厚。我誤害了董遐思後投奔你,實在是我的過錯,我要和他去地府對質。你若念及往日情分,別損壞我的皮囊。” 說完,女子緩緩下榻,倒地而死。眾人拿燈一照,竟是一隻狐狸。王九思的家人擔心狐狸還活著,趕忙叫來眾人,剝下狐皮掛了起來。王九思病情愈發嚴重,恍惚間看到狐狸前來,狐狸說:“我向地府申訴,地府說董生見色起意,死有餘辜,但也怪我不該迷惑人,收迴了我的金丹,還讓我複活。我的皮囊在哪裏?” 王九思迴答:“家人不知道,已經剝掉了。” 狐狸悲痛地說:“我殺了很多人,如今死得太晚了,可你為何如此狠心!” 說完,憤恨地離去。王九思的病幾乎到了危急關頭,過了半年才漸漸痊愈。
3.齕石
在新城,王欽文太翁家中有個姓王的馬夫。他自幼對世間的紛擾感到厭倦,聽聞嶗山是修仙問道的聖地,便毅然決然地前往,踏上了學道之路。初入嶗山,山中的生活艱苦異常。但王姓圉人心中堅定,一心向道。在漫長的歲月裏,他逐漸摒棄了煙火飲食,每日隻以鬆子和白石為食。久而久之,他的身體也發生了奇異的變化,遍體生出毛發,仿佛與這山林融為一體。時光匆匆,數年過去,王姓圉人雖沉醉於修道的境界,卻突然掛念起家中年邁的母親。“母親含辛茹苦將我養大,如今她年事已高,我怎能忍心讓她孤獨終老。” 懷著這份愧疚與思念,他決定迴到家鄉。迴到家中,麵對久違的煙火氣息,他慢慢恢複了熟食。然而,他對石頭的喜好卻依舊如初。令人稱奇的是,他隻需看一眼石頭,便能知曉其味道,就像品嚐芋頭一樣輕鬆。鄰居們聽聞此事,紛紛前來圍觀,有人遞給他一塊石頭,他看了看,說道:“此石略帶酸味,口感不佳。” 眾人皆驚。平靜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母親還是因病離世。王姓圉人悲痛萬分,守孝期滿後,他覺得塵世再無牽掛,便再次踏入嶗山。這一去,又是十七八年。如今,當人們談及他,依舊充滿好奇與敬畏。有人說,在雲霧繚繞的嶗山深處,還能偶爾看到一個遍體生毛的身影,那或許就是王姓圉人,他仍在那片山林中,追尋著屬於自己的道。或許有一天,他會真正羽化成仙,留下一段傳奇佳話。
在長山,有個叫金世成的人,向來行為不檢點。有一天,他突然出家做了頭陀,行事舉止如同癲狂,竟把吃髒東西當作享受。要是有狗、羊在麵前留下糞便,他會毫不猶豫地趴在地上就吃,還自稱是佛。這等怪異行徑,卻讓不少愚昧的百姓感到新奇。那些婦人更是覺得他行為迥異尋常,一時間,拜他為師、行弟子禮的人竟數以萬計。金世成若是嗬斥弟子,讓他們去吃糞便,竟也沒人敢違抗。他說要創建殿閣,所需費用極為龐大,可人們都樂意給他捐錢。當時,長山縣令南公,為人剛正,對金世成這種裝神弄鬼的怪異行為十分厭惡。他覺得金世成的所作所為,完全是在蠱惑人心,擾亂社會風氣。於是,南公下令將金世成抓來,狠狠打了一頓板子,還罰他去修繕聖廟。金世成的那些弟子們聽聞師父遭難,紛紛奔走相告:“佛遭難了!” 他們心急如焚,四處募捐,隻為救師父。沒想到,這募捐的速度快得驚人,短短十天半個月,修建聖廟所需的錢財就湊齊了。那金錢籌集的速度,比酷吏催逼賦稅還要快上許多。很快,聖廟在眾人的努力下修繕一新。可這過程,卻讓當地的一些士大夫們感到羞愧不已。因為本應是士大夫們牽頭維護的學宮,如今卻要靠這麽一個妖道受罰來完成修繕。正如異史氏所說:金世成到了吃髒東西這般地步,品行可謂低劣至極。打他一頓都不足以羞辱他,而南公這一罰,卻恰好成事,處理方法實在高明!但學宮破敗,卻要靠妖道來助力修繕,這著實是士大夫們的恥辱啊。
2.董生
在青州西邊的一個地方,住著一位名叫董遐思的人。寒冬臘月的一個傍晚,董生鋪好被子,在屋內生起炭火,正準備點燈,恰好友人前來邀請他去飲酒,他便鎖上門出門赴約。到了友人家中,席間有一位精通太素脈的醫者,他為在座的客人一一診脈。輪到王九思和董生時,醫者說道:“我看了這麽多人的脈象,沒有比二位脈象更奇特的了。看似是富貴長壽之脈,卻又有貧賤短促的征兆,這實在讓我難以判斷,尤其是董君的脈象更為怪異。” 眾人都驚訝地詢問緣由,醫者卻表示自己也難以決斷,隻讓二人小心行事。起初,董生和王九思十分害怕,但醫者言辭模糊,他們便沒把此事放在心上。半夜,董生醉醺醺地迴到家中,卻發現家門虛掩,心中頓生疑慮。他想著或許是出門時匆忙,忘記鎖門了。進屋後,他沒來得及生火,便伸手到被子裏探溫度。這一探,竟摸到一個光滑的軀體,嚇得他連忙縮手。急忙點燈一看,竟是一位美麗動人、如同天仙般的女子。董生先是狂喜,可再一探女子下體,竟摸到一條長長的尾巴,頓時驚恐萬分,想要逃走。女子此時已經醒來,伸手抓住董生的手臂,問道:“你要去哪裏?” 董生嚇得渾身顫抖,哀求女子放過自己。女子笑著問:“你看到了什麽,為何如此怕我?” 董生顫抖著說:“我不怕你的頭,卻怕你的尾巴。” 女子聽後又笑了,拉著董生的手,讓他再探,這次摸到的是光滑的肌膚,女子笑道:“怎麽樣?你醉眼朦朧,竟這般誣陷我。” 董生本就喜愛女子的美貌,此時更是被迷惑,心中自責自己剛才的誤會。女子告訴董生,自己是他東鄰的阿瑣,十年前搬走了,那時她還未及笄,董生也還是個孩童。董生這才恍然大悟。此後,董生和阿瑣便在一起了。然而,一個多月後,董生漸漸變得消瘦,家人詢問,他也不知緣由。時間一長,他的麵容愈發憔悴,這才害怕起來,又去找那位擅長診脈的醫者。醫者診斷後說:“這是妖脈,之前說的死兆應驗了,病已無法醫治。” 董生大哭,不肯離去,醫者無奈,為他針灸、開藥,並叮囑他:“若再遇到什麽,一定要堅決拒絕。”董生迴到家,阿瑣笑著迎接他,董生卻生氣地說:“別再糾纏我,我都快死了!” 說完便頭也不迴地走了。阿瑣又羞又怒,說道:“你還想活命?” 當晚,董生服藥後獨自睡覺,剛一閉眼,就夢到與阿瑣交合,醒來時已經遺精。他更加害怕,搬到內室與妻兒一起睡,可還是做同樣的夢,而阿瑣卻不見了蹤影。幾天後,董生吐血數鬥,最終死去。另一邊,王九思在書房中,也遇到了一位女子。女子美貌動人,王九思很快與她私通。女子告訴王九思,自己是董遐思的鄰居,董遐思被狐妖迷惑而死,讓王九思小心。王九思對她愈發信任,二人相處了幾日。不久後,王九思也變得神誌不清、身體消瘦。一天,他夢到董生對他說:“和你在一起的女子是狐妖,她殺了我,又想害你。我已向地府申訴,七日之夜,你在室外點香,千萬別忘了。” 王九思醒來後覺得十分怪異,便對女子說自己病得厲害,可能命不久矣,有人勸他不要行房事。女子卻稱生死由命,與行房事無關,還與他調笑,王九思忍不住又與她發生了關係,事後雖然後悔,卻無法斷絕。到了第七日晚上,王九思按照夢中囑咐,在門外點了香。女子來了之後,發現香並將其拔掉。當晚,王九思又夢到董生來責怪他違背囑托。第二晚,王九思暗中囑咐家人,等他睡後再偷偷在室外點香。女子在榻上忽然驚醒,說:“又點香了!” 王九思佯裝不知。女子急忙起身找到香,再次折斷熄滅,進屋質問:“誰讓你這麽做的?” 王九思謊稱是妻子擔心他的病,聽了巫師的話來驅邪。女子聽後,心中彷徨不安。家人偷偷看到香滅後,又重新點上。女子忽然歎息道:“你福澤深厚。我誤害了董遐思後投奔你,實在是我的過錯,我要和他去地府對質。你若念及往日情分,別損壞我的皮囊。” 說完,女子緩緩下榻,倒地而死。眾人拿燈一照,竟是一隻狐狸。王九思的家人擔心狐狸還活著,趕忙叫來眾人,剝下狐皮掛了起來。王九思病情愈發嚴重,恍惚間看到狐狸前來,狐狸說:“我向地府申訴,地府說董生見色起意,死有餘辜,但也怪我不該迷惑人,收迴了我的金丹,還讓我複活。我的皮囊在哪裏?” 王九思迴答:“家人不知道,已經剝掉了。” 狐狸悲痛地說:“我殺了很多人,如今死得太晚了,可你為何如此狠心!” 說完,憤恨地離去。王九思的病幾乎到了危急關頭,過了半年才漸漸痊愈。
3.齕石
在新城,王欽文太翁家中有個姓王的馬夫。他自幼對世間的紛擾感到厭倦,聽聞嶗山是修仙問道的聖地,便毅然決然地前往,踏上了學道之路。初入嶗山,山中的生活艱苦異常。但王姓圉人心中堅定,一心向道。在漫長的歲月裏,他逐漸摒棄了煙火飲食,每日隻以鬆子和白石為食。久而久之,他的身體也發生了奇異的變化,遍體生出毛發,仿佛與這山林融為一體。時光匆匆,數年過去,王姓圉人雖沉醉於修道的境界,卻突然掛念起家中年邁的母親。“母親含辛茹苦將我養大,如今她年事已高,我怎能忍心讓她孤獨終老。” 懷著這份愧疚與思念,他決定迴到家鄉。迴到家中,麵對久違的煙火氣息,他慢慢恢複了熟食。然而,他對石頭的喜好卻依舊如初。令人稱奇的是,他隻需看一眼石頭,便能知曉其味道,就像品嚐芋頭一樣輕鬆。鄰居們聽聞此事,紛紛前來圍觀,有人遞給他一塊石頭,他看了看,說道:“此石略帶酸味,口感不佳。” 眾人皆驚。平靜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母親還是因病離世。王姓圉人悲痛萬分,守孝期滿後,他覺得塵世再無牽掛,便再次踏入嶗山。這一去,又是十七八年。如今,當人們談及他,依舊充滿好奇與敬畏。有人說,在雲霧繚繞的嶗山深處,還能偶爾看到一個遍體生毛的身影,那或許就是王姓圉人,他仍在那片山林中,追尋著屬於自己的道。或許有一天,他會真正羽化成仙,留下一段傳奇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