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本地新聞 | 今日時事 |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TZ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1.山大王


    狐謀複仇:從書生到 “九山王” 的覆滅在曹州,有一位姓李的書生,身為邑諸生的他,家境向來富足。然而,他家的住宅麵積卻不算寬敞,屋後有幾畝園子,一直閑置荒廢著。一日,一位老者前來求租房屋,還掏出百兩銀子作為租金。李書生以沒有多餘房屋可租為由拒絕,老者卻堅持道:“您就收下這銀子吧,不必為此煩惱。” 李書生不明就裏,但還是收下銀子,打算看看這老者究竟有何打算。第二天,村裏的人看到有車馬和眾多家眷進入李書生家,熙熙攘攘,十分熱鬧。眾人都疑惑李書生家哪有地方安置這麽多人,便去詢問。李書生自己也一頭霧水,迴家仔細查看,卻毫無異常,既不見人,也沒有聲響。過了幾天,老者突然前來拜訪,說道:“我在您這兒已經住了好些日子,諸事才剛有個頭緒,忙著起爐灶,都沒來得及好好向您行客居之禮。今天讓孩子們做了些飯菜,還望您賞臉去嚐嚐。” 李書生答應下來,跟著老者走進園子。剛踏入園中,他就驚訝地發現,原本荒廢的園子如今屋舍華麗,嶄新如初。走進屋內,陳設精致典雅,廊下酒鼎熱氣騰騰,廚中茶煙嫋嫋。不一會兒,美酒佳肴擺滿一桌,味道鮮美至極。李書生還不時看到庭院中有許多年輕人往來,又聽到帷幕中傳來女子們的輕聲笑語,感覺這家中的家人、婢仆似乎有好幾百口。李書生心裏明白,這些人定是狐仙。吃完宴席迴家後,李書生心中卻起了歹念,他竟暗暗盤算著要殺掉這些狐狸。此後,他每次去集市,都會購買硝硫,積攢了數百斤後,悄悄布滿整個園子。隨後,他一把火點燃硝硫,刹那間,火焰衝天而起,宛如巨大的黑靈芝,燃燒的惡臭和煙灰讓人無法靠近。伴隨著火焰,園子裏傳來狐狸們淒慘的鳴啼嗥叫,嘈雜刺耳。等大火熄滅,李書生進去查看,隻見園內死狐遍地,焦頭爛額的不計其數。正在查看時,老者從外麵趕來,臉色悲痛欲絕,憤怒地指責李書生:“我們向來無冤無仇,我每年給你百兩銀子租這荒園,也算不少了。你為何如此狠心,要將我們一族趕盡殺絕?這等奇慘大仇,我必定會報!” 說完,老者氣憤地離去。李書生原本擔心老者會扔石頭來報複,但一年多過去了,家中並未出現任何怪異之事,他漸漸放下心來。當時正值順治初年,山中盜賊四起,一群盜賊聚集了一萬多人,官府都難以抓捕。李書生因家中人口眾多,每天都憂心會遭遇戰亂離散。恰好這時,村裏來了個自稱 “南山翁” 的算命先生。此人能精準地預言人的吉兇禍福,仿佛親眼所見一般,一時間名聲大噪。李書生將他請到家中,請他推算自己的命運。南山翁聽後,驚訝地起身,對李書生恭敬有加,說道:“您可是真命天子啊!” 李書生大驚失色,覺得這簡直荒謬至極。南山翁卻一臉嚴肅,堅稱所言非虛。李書生半信半疑,問道:“哪有平民百姓能輕易成為帝王的?” 南山翁迴應道:“並非如此。自古以來,許多帝王都出身平凡,哪有人生來就是天子呢?” 李書生被這番話迷惑,往前湊了湊,虛心請教。南山翁毫不含糊,自比諸葛亮,表示願意輔佐李書生成就大業。他讓李書生先準備數千套甲胄和數千件弓弩。李書生擔心無人追隨,南山翁自信滿滿地說:“我願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聯合各山寨的勢力。隻要讓眾人都相信您是真天子,山中的士卒定會紛紛響應。”李書生聽後十分高興,便派南山翁去聯絡各方。他拿出家中的積蓄,開始打造甲胄。幾天後,南山翁迴來複命:“托大王的福,加上我一番勸說,各山寨都願意追隨您,聽候差遣。” 果然,短短十天內,就有數千人前來投奔。李書生大喜,拜南山翁為軍師,豎起大旗,設置如林的彩旗,占據山頭,修築柵欄,一時間聲勢浩大。當地縣令得知後,率領士兵前來征討。南山翁指揮眾人,輕鬆擊敗了官兵。縣令嚇得趕忙向兗州求救。兗州的援兵長途跋涉而來,南山翁又設下埋伏,發起突襲,兗州兵頓時潰不成軍,死傷眾多。李書生的勢力因此愈發壯大,手下黨羽多達萬人,他便自立為 “九山王”。後來,南山翁說軍隊馬匹太少,恰逢京城有一批馬匹要運往江南,他便建議李書生派一隊人馬在要道劫取。經此一事,“九山王” 的名號更是遠近皆知。李書生還加封南山翁為 “護國大將軍”。此時的李書生,高高在上,自以為黃袍加身指日可待,愈發得意忘形。山東巡撫因馬匹被劫一事,本就打算進剿,又收到兗州戰敗的消息,便調集數千精兵,聯合六路兵馬,將李書生的山寨合圍。一時間,山穀中滿是軍隊的旌旗。“九山王” 李書生驚恐萬分,趕忙召集南山翁商議對策,卻發現他早已不見蹤影。李書生走投無路,登上山頭遠眺,哀歎道:“如今我才知道朝廷的勢力如此強大!” 最終,山寨被攻破,李書生被擒,他的妻子兒女也慘遭殺害。直到此時,李書生才恍然大悟,原來南山翁就是當年的老狐,這一切都是老狐為了報滅族之仇設下的圈套。異史氏說:“一個人平日裏與妻兒安穩生活,閉門不出,哪會招來殺身之禍,更何談被滅族呢?狐狸的計謀實在巧妙。但土地裏若沒有相應的種子,即便灌溉也無法生長。李書生殺害狐狸時手段殘忍,心中早已埋下了禍根,所以狐狸才能利用這一點,讓禍根發芽,實施報複。如今若在路上隨便拉住一個人說:‘你會成為天子。’這人肯定會嚇得逃走。老狐明明是在引導李書生走向滅族的結局,他卻欣然聽從。等到身敗名裂,家破人亡,才明白自己的錯誤,可這又有什麽用呢?人們往往如此,聽到荒誕之言,一開始會憤怒,接著會懷疑,然後就輕信了,等到自身名譽和性命都沒了,才後悔領悟,實在可悲啊!”


    2.遵化署狐


    邱公與狐的恩怨在諸城,有位邱公被派往遵化擔任道台一職。遵化道台的官署中向來有許多狐狸出沒,尤其是最後麵的一座樓,更是成了狐狸們的聚居地,它們在這裏繁衍生息,把這兒當成了自己的家。這些狐狸時常出來作祟害人,以往的官員想把它們趕走,卻總是適得其反,狐狸們反而鬧得更兇了。因此,後來在此任職的官員們都隻能擺上牲畜祭品,向狐狸們祈禱,不敢有絲毫冒犯。邱公到任後,聽聞此事,心中十分惱怒。他剛正不阿,向來不信邪,哪能容忍這些狐狸如此肆意妄為。狐狸們似乎也畏懼邱公的剛烈脾氣,其中一隻狐狸化作老婦人的模樣,來告訴邱公的家人:“麻煩你們告訴大人,千萬別與我們為敵。給我們三天時間,我們就會帶著老小離開這裏。” 邱公得知後,沒有說什麽,隻是默默不語。第二天,邱公閱兵完畢,他下令士兵們先不要解散,讓他們把各個兵營的巨炮都扛過來。士兵們迅速行動,不一會兒,千座巨炮就環繞在狐狸居住的樓下。邱公一聲令下,巨炮齊發,轟鳴聲震耳欲聾。那座幾仞高的樓,在炮火的猛烈攻擊下,頃刻間就被夷為平地。樓裏的狐狸死傷無數,皮毛、血肉和內髒像雨一樣從天上掉落下來。眾人都以為狐狸們被一網打盡了,卻隻見在濃塵毒霧之中,有一縷白氣衝破煙霧,直衝雲霄而去。大家望著那縷白氣,紛紛說道:“有一隻狐狸逃走了!” 不過,從那以後,官署裏確實再沒有狐狸出來作祟,變得平安了許多。兩年後,邱公派了一位得力的仆人,帶著一筆數目可觀的銀子前往京城,打算為自己謀求晉升的機會。由於事情還沒有辦妥,仆人就把銀子暫時藏在了一位班役的家中。突然有一天,一位老者來到朝堂上喊冤,聲稱自己的妻子兒女被人橫加殺戮,死得淒慘。他還指控邱公克扣軍糧,為了升官發財,不惜賄賂權貴,那些藏起來的銀子,現在就埋在某班役的家裏,可以去查證。皇帝得知後,下旨派人押著老者去查驗。眾人來到班役家,裏裏外外搜了個遍,卻什麽也沒找到。這時,老者隻是用腳在地上點了一下。大家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順著那個位置挖掘,果然挖到了銀子,而且銀子上還刻著 “某郡解” 的字樣。可等眾人想要再找老者時,他卻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官府按照老者提供的鄉裏姓名去尋找他的下落,卻發現根本沒有這個人。就這樣,邱公因為這件事遭受了災禍,被牽連治罪。直到這時,大家才明白,那位告狀的老者就是當初逃走的那隻狐狸。邱公一心想要為民除害,消滅那些作祟的狐狸,卻沒想到給自己留下了後患。而異史氏對此評論道:“狐狸作祟害人,確實罪該萬死。但如果它們已經服軟,選擇饒恕它們,也是一種仁善之舉。邱公對狐狸的做法,可以說是太過於偏激了。可要是像關西那樣的英雄豪傑來處理此事,就算有一百隻狐狸,又怎能對其造成傷害呢?” 邱公與狐狸的這段恩怨,成了人們口中的奇談,也讓人們不禁感歎世事無常,因果循環 。


    3.張誠


    兄弟情深,破鏡重圓明朝末年,天下大亂,戰火紛飛。原本生活在齊地的張氏,在一場浩劫中失去了平靜的生活。他的妻子被北兵擄走,無奈之下,他隻能背井離鄉,四處漂泊。後來,張氏來到了河南,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漸漸安定下來,娶了當地的女子為妻,生下兒子張訥。然而,命運似乎並未打算放過張氏一家。不久後,妻子因病去世,張氏又娶了牛氏為繼室。牛氏性情兇悍,對張訥充滿了厭惡,把他當作奴仆一般對待,不僅隻給他吃粗劣的食物,還每日要求他去山上砍柴,規定必須砍夠一擔柴,否則就會棍棒相加,惡語咒罵,張訥的日子過得苦不堪言。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牛氏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張誠寵愛有加,不僅偷偷給他吃美味的食物,還送他去私塾讀書。張誠在這樣的環境中漸漸長大,他生性善良孝順,對兄長充滿了友愛之情。看到兄長每日辛苦勞作,還要遭受母親的虐待,他心裏十分不忍,便私下裏勸母親對兄長好一點,可牛氏根本不聽。有一天,張訥像往常一樣進山砍柴。剛砍了沒多久,天空突然烏雲密布,一場狂風暴雨傾盆而下。張訥隻好躲在山岩下避雨,等雨停的時候,太陽已經落山了。他又餓又累,隻能背著為數不多的柴艱難地迴到家。牛氏看到張訥砍的柴這麽少,頓時火冒三丈,憤怒地拒絕給他食物。張訥饑腸轆轆,滿心委屈,卻又無可奈何,隻能迴到房間,躺在床上默默忍受饑餓的折磨。張誠從私塾迴來,看到兄長無精打采的樣子,關切地問:“哥哥,你生病了嗎?” 張訥有氣無力地迴答:“我隻是餓了。” 接著,他把今天的遭遇告訴了張誠。張誠聽後,心裏十分難過,他沒有多說什麽,轉身離開房間。不一會兒,張誠懷裏揣著幾個餅迴來了,遞給兄長說:“哥哥,你快吃吧,這是我偷偷拿了麵粉,請鄰居家的大嫂幫忙做的,你吃的時候別聲張。” 張訥接過餅,心裏滿是感動,但他還是叮囑弟弟:“以後別再這樣做了,要是被發現,會連累你的。而且每天吃一點,也不至於餓死。” 張誠卻心疼地說:“哥哥你身體本來就弱,怎麽能砍那麽多柴呢!”第二天吃過飯後,張誠趁家人不注意,偷偷跑到山裏找哥哥。張訥看到弟弟,又驚又急,問道:“你跑來幹什麽?” 張誠迴答:“我來幫你砍柴。” 張訥又問:“是誰讓你來的?” 張誠說:“是我自己想來的。” 張訥連忙勸阻:“先不說你會不會砍柴,就算你會,也不能來。” 說完,便催促張誠迴家。可張誠根本不聽,他用手和腳折斷樹枝,幫哥哥砍柴,還說:“明天我帶斧頭來。” 張訥走近一看,發現弟弟的手指都破了,鞋子也磨穿了,心疼得眼淚在眼眶裏打轉,他哽咽著說:“你要是不趕緊迴家,我就用斧頭自殺!” 張誠這才不情願地迴去了。張訥放心不下,一直把弟弟送到半路,才返迴山裏繼續砍柴。迴到家後,張訥來到私塾,叮囑老師說:“我弟弟年紀小,您一定要看好他,山裏虎狼多,太危險了。” 老師皺著眉頭說:“今天上午他不知道去哪兒了,我已經教訓過他了。” 張訥迴到家,對張誠說:“叫你別去,你不聽,這下被老師懲罰了吧!” 張誠卻笑著說:“沒有的事。” 可到了第二天,張誠還是帶著斧頭去了山裏。張訥看到他,又驚又氣:“我不是讓你別來嗎,怎麽又來了?” 張誠沒有迴答,隻是更加賣力地砍柴,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他也不停下來休息。等砍夠了一擔柴,張誠才扛起柴,一聲不吭地迴家了。老師見他又逃課,再次責備他,張誠這才把實情告訴了老師。老師聽後,不禁感歎他的善良和友愛,便不再阻止他。此後,無論張訥怎麽勸阻,張誠都堅持要幫哥哥砍柴。有一天,張訥和幾個村民一起在山裏砍柴。突然,一隻猛虎從山林中竄了出來,眾人嚇得紛紛趴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那隻老虎徑直朝著張誠撲去,一口咬住他,轉身就跑。張訥心急如焚,不顧一切地拿起斧頭,拚命追趕老虎。他用盡全身力氣,朝著老虎砍去,斧頭砍中了老虎的胯部。老虎吃痛,丟下張誠,狂奔而去,很快就消失在了山林中。張訥望著老虎消失的方向,悲痛欲絕,放聲大哭。他覺得弟弟是為了幫自己才遭遇不幸,自己活著還有什麽意義呢?於是,他舉起斧頭,朝著自己的脖子砍去。眾人連忙衝過去,奪下他的斧頭,但斧頭已經砍進脖子一寸多深,鮮血如泉湧般流出來。張訥頓時頭暈目眩,昏死過去。眾人驚慌失措,趕忙撕下衣服為他包紮傷口,然後七手八腳地把他抬迴了家。牛氏看到兒子受傷,悲痛欲絕,她不分青紅皂白,對著張訥哭罵道:“你殺了我的兒子,還想用自殺來逃避責任嗎!” 張訥忍著劇痛,虛弱地說:“娘,您別難過,弟弟死了,我也活不下去!” 眾人把張訥放在床上,他的傷口疼得厲害,根本無法入睡,隻能日夜靠著牆壁坐著哭泣。父親擔心他也會死去,時不時地端來食物喂他,可每次都被牛氏惡語責罵,張訥心灰意冷,幹脆不再進食,三天後便氣絕身亡。說來也怪,村裏有個能 “走無常”(傳說中能在陽間和陰間穿梭的人)的巫師。張訥死後,靈魂在陰間的路上遇到了他。張訥把自己生前的種種遭遇,以及和弟弟的深厚情誼,都詳細地告訴了巫師。他還急切地詢問弟弟的下落,巫師表示自己也沒有聽說過。但巫師被張訥的真情所打動,便帶著他一起尋找。他們來到一座繁華的都市,看到一個穿著黑色衣衫的人從城中走出來。巫師趕忙上前攔住他,替張訥詢問。黑衣人從佩囊中拿出一份牒文,仔細查看了一番,上麵記錄著一百多個男男女女的信息,卻沒有張誠的名字。巫師懷疑張誠的信息在其他牒文中,黑衣人卻肯定地說:“這條路歸我管,不會有錯的。” 張訥不相信,他拉著巫師強行進入內城。隻見城中新鬼、老鬼來來往往,十分熱鬧。張訥看到幾個生前認識的鬼魂,便向他們打聽弟弟的消息,可誰也不知道張誠在哪裏。就在眾人毫無頭緒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大喊:“菩薩來了!” 張訥抬頭望去,隻見雲端中出現一位高大的菩薩,渾身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光芒照亮了整個世界。巫師驚喜地對張訥說:“大郎,你真是有福啊!菩薩幾十年才會來一次冥司,拯救受苦的鬼魂,今天正好被你趕上了。” 說著,巫師拉著張訥趕緊跪下。周圍的鬼魂們也紛紛圍過來,雙手合十,齊聲念誦著慈悲救苦的經文,聲音震天動地。菩薩手持楊柳枝,輕輕揮灑甘露,那甘露細如塵埃,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不一會兒,雲霧散去,光芒收斂,菩薩也消失不見了。張訥隻覺得脖子上沾了一些甘露,原本疼痛難忍的斧傷竟然奇跡般地不再疼痛了。巫師帶著張訥離開陰間,快到村口的時候,兩人才分別。神奇的是,張訥死後的第二天,竟然突然蘇醒過來。他把在陰間的經曆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家人,還堅信弟弟沒有死。牛氏卻認為他在胡言亂語,又把他罵了一頓。張訥有口難言,心中十分委屈,但他摸摸脖子上的傷口,發現真的已經好了很多。他掙紮著站起身來,拜別父親說:“我要去尋找弟弟,哪怕走遍天涯海角,找不到他,我就絕不迴來。爹,您就當我已經死了吧。” 父親拉著他,在一旁默默流淚,雖然心中不舍,但也知道留不住他,隻能任由他離去。張訥一路風餐露宿,每到一個熱鬧的路口,就向人打聽弟弟的消息。由於身上的錢財很快就花光了,他隻能靠乞討為生。就這樣,一年過去了,張訥來到了金陵。此時的他,衣衫襤褸,像一隻脫毛的鵪鶉,在街頭彎腰駝背地走著。一天,他看到十幾個人騎著馬從麵前經過,連忙躲到路邊。隊伍中間有一個像是官長的人,大約四十歲左右,身邊跟著一群健壯的士兵,騎著駿馬,威風凜凜。還有一個少年騎著一匹小馬,不斷地看向張訥。張訥以為他是貴公子,根本不敢抬頭直視。突然,少年勒住韁繩,停了下來,然後迅速下馬,大聲喊道:“你不是我哥哥嗎!” 張訥抬起頭,仔細一看,竟然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弟弟張誠。兄弟倆激動地握住對方的手,放聲大哭。張誠哭著問:“哥哥,你怎麽淪落到這個地步了?” 張訥把自己的經曆詳細地告訴了弟弟,張誠聽後,心中更加悲痛。騎馬的人紛紛下馬,詢問發生了什麽事。張誠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那位官長。官長聽後,立刻命令手下牽來一匹馬,讓張訥騎上,然後一起迴到了官長的家中。到了家中,張誠才詳細地講述了自己的遭遇。原來,當初老虎把張誠叼走後,不知在什麽時候把他丟在了路邊。張誠在路邊躺了一夜,恰好張別駕從京城迴來,路過這裏。張別駕看到張誠相貌文弱,心生憐憫,便把他救了起來。張誠蘇醒後,說出了自己的家鄉住址,可距離此地十分遙遠,張別駕便帶著他一起迴到了自己的家。張別駕還請來了郎中,為張誠敷藥治療傷口,過了幾天,張誠才徹底痊愈。張別駕沒有兒子,便把張誠當作自己的兒子撫養。今天,他們正好出來遊玩。張誠說完後,張別駕走了進來,張訥連忙向他拜謝。張誠又走進內室,捧出一件絲綢衣服,讓哥哥換上,然後擺上酒席,一家人團聚敘舊。張別駕好奇地問:“你們家在河南,有多少壯丁呢?” 張訥迴答:“家裏沒有什麽壯丁了。我父親年輕時是齊地人,後來流落到河南。” 張別駕驚訝地說:“我也是齊地人!你家在齊地哪個地方?” 張訥迴答:“我曾聽父親說,老家在東昌府管轄的地方。” 張別駕更加驚訝了:“我們是同鄉啊!那你父親為什麽要搬到河南呢?” 張訥歎了口氣說:“明朝末年,清兵入侵,我的前母被擄走了。父親遭遇戰亂,家破人亡。後來他在西邊做生意,來來往往對那裏比較熟悉,就留在了河南。” 張別駕又急忙問:“你父親叫什麽名字?” 張訥如實相告。張別駕聽後,瞪大了眼睛,盯著張訥看了一會兒,然後低下頭,似乎在思考著什麽,接著匆匆走進內室。沒過多久,太夫人從內室走了出來。張訥和張誠趕緊上前拜見。太夫人看著張訥,問道:“你是張炳之的孫子嗎?” 張訥迴答:“是的。” 太夫人聽後,突然大哭起來,對張別駕說:“這就是你的弟弟啊!” 張訥和張誠都愣住了,完全不明白是怎麽迴事。太夫人擦了擦眼淚,說道:“我嫁給你父親三年後,就遭遇戰亂,被擄到北方。我在黑固山那裏生活了半年,生下了你哥哥。又過了半年,黑固山死了,你哥哥才被補到旗下,後來遷到這裏做官。現在他已經卸任了。我時時刻刻都想念著家鄉,便脫離了旗籍,恢複了原來的族譜。我多次派人到齊地尋找你們的消息,可一直都沒有找到,怎麽也沒想到你父親會搬到西邊去啊!” 說完,太夫人又對張別駕說:“你把弟弟當作兒子,這可是折福的事啊!” 張別駕連忙解釋道:“之前我問誠兒,他沒說自己是齊地人,可能是當時年紀小,不記得了。” 於是,他們按照年齡排序,張別駕四十一歲,是大哥;張誠十六歲,是最小的弟弟;張訥二十二歲,排行第二。張別駕一下子找到了兩個弟弟,心中十分歡喜,他和兩個弟弟同吃同住,詳細了解了一家人離散的經過,決定帶著他們一起迴老家。太夫人有些擔心迴去後會不被接納,張別駕堅定地說:“他們要是能接納我們,我們就一起生活;要是不能接納,我們就分開過。天下哪有不認父親的道理!” 於是,張別駕賣掉了在金陵的房子,置辦了行李,選定日子,向西出發。迴到家鄉後,張訥和張誠迫不及待地跑迴家,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父親。自從張訥離開後,牛氏也因病去世了,父親獨自一人生活,孤苦伶仃,每天都對著自己的影子唉聲歎氣。突然看到張訥迴來,父親又驚又喜,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接著又看到張誠,他更是喜極而泣,淚水止不住地流下來。張訥和張誠又告訴父親,張別駕和太夫人也來了。父親聽後,一下子愣住了,既高興又有些不知所措,呆呆地站在那裏。不一會兒,張別駕走了進來,向父親行禮。太夫人也走上前,拉著父親的手,兩人相對而泣。此時,家中的奴婢、仆人站滿了屋子內外,大家都為這一家人的團聚感到高興。張誠發現母親不在,詢問之後,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他悲痛欲絕,放聲大哭,甚至一度昏死過去,過了好久才蘇醒過來。張別駕拿出錢財,在家鄉建造了樓閣,還請了老師來教導張訥和張誠。家中的馬廄裏養滿了駿馬,屋子裏充滿了歡聲笑語,張家又恢複了往日的熱鬧,儼然成了一個大家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生們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塊兒鹹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塊兒鹹菜並收藏書生們的故事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