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義犬
在潞安,有一戶人家,男主人的父親深陷牢獄之災,生命垂危。家中男子為了救父親出獄,四處籌措錢財,好不容易搜遍家中積蓄,湊得百金。他心急如焚,懷揣著這救命的錢財,騎著騾子,準備前往郡裏打通關節,期望能救父親一命。男子剛出門,家中所養的一隻黑犬便緊緊跟在他身後。男子見狀,連忙嗬責驅趕,想要讓黑犬迴家。黑犬起初被嚇得後退幾步,可待男子一前行,它又迅速跟了上來。男子無奈,隻得揮鞭驅趕,黑犬卻依舊不離不棄,一路跟隨了數十裏地。行至半路,男子停下騾子,到路旁解手。為了徹底擺脫黑犬,他撿起一塊石頭,用力朝黑犬砸去。黑犬被砸中後,慘叫一聲,這才轉身跑開。男子見黑犬終於離去,便跨上騾子,繼續趕路。可沒走多遠,黑犬又突然衝了出來,一口咬住騾子的尾巴。男子頓時大怒,揮起鞭子狠狠抽打黑犬,黑犬卻隻是發出陣陣叫聲,始終不鬆口。隨後,黑犬竟猛地躍到騾子前方,憤怒地撕咬騾子的腦袋,似乎極力想要阻止男子前行。男子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愈發惱怒,掉轉騾頭,揚鞭追趕黑犬。直到看著黑犬跑遠,他才重新踏上前往郡裏的路,一路疾馳。抵達郡城時,夜幕已然降臨。男子忙不迭地伸手去摸腰間的錢袋,想要清點錢財,安排營救父親的事宜。可這一摸,頓時嚇得他冷汗直冒,錢袋裏的金子竟然少了一半。他瞬間驚慌失措,整個人如墜冰窖,失魂落魄。這一晚上,男子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腦海中不斷迴想白天的種種經曆。突然,他猛地想起黑犬一路上的異常舉動,那陣陣吠叫,或許並非無端,而是在向他警示著什麽。第二天天剛亮,城門一開,男子便迫不及待地出城,沿著來時的路仔細尋找。可這路途乃是南北交通的要道,行人如織,熙熙攘攘,他心中不禁犯起嘀咕,丟失的金子在這茫茫人海中,哪還有尋迴的道理。男子滿心沮喪,卻又不死心,一路徘徊。當他走到昨天解手的地方時,赫然發現黑犬倒斃在草叢之中,渾身毛發被汗水濕透,仿佛剛經曆了一場艱苦的跋涉。男子心中一驚,趕忙上前,提起黑犬的耳朵查看,隻見黑犬身下,那丟失的金子竟完好無損地封在那裏。男子頓時被黑犬的忠義之舉深深感動,淚水奪眶而出。他深知,黑犬為了守護這救命的錢財,不知經曆了多少艱辛,一路追隨他,以自己的方式警示他,直至力竭而死。男子懷著悲痛與敬意,買來一副棺材,將黑犬鄭重地安葬。此後,人們聽聞此事,都對黑犬的義舉讚歎不已,將這座墳墓稱為 “義犬塚” 。
2.鄱陽神
翟湛持在饒州擔任司理一職,一次因公外出,途徑鄱陽湖。鄱陽湖廣袤無垠,水波浩渺,景色壯美,湖岸邊有一座神祠,頗具神秘氣息。翟湛持見狀,便停下轎輦,決定入祠遊覽瞻仰一番。踏入神祠,隻見內部莊嚴肅穆,供奉著諸多神像。其中有一尊是丁普郎為守節而死的神像,尤為引人注目。而在諸多神像之中,有一尊姓翟的神像,卻被安置在最末尾的座位上,顯得頗為寒酸。翟湛持見此情景,心中不禁生出一股不平之意,暗自思忖:“同為翟姓,皆是我翟家宗人,怎能如此屈居下位!” 於是,他當即吩咐隨從,將這尊翟姓神像挪到上位。祭祀完畢,翟湛持便帶領家人登上官船,繼續前行。然而,船剛駛入湖中不久,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風雲突變,狂風大作,湖麵頓時波濤洶湧。狂風唿嘯著吹斷了船帆,桅杆也在風浪中劇烈搖晃,搖搖欲墜。官船在風浪中飄搖不定,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船上的一家人嚇得驚慌失措,哭聲、喊聲響成一片,陷入了極度的恐懼之中。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隻見遠處有一艘小船,如離弦之箭般破浪而來。小船迅速靠近官船,船上之人焦急地向官船唿喊,示意眾人趕緊轉移。翟湛持見狀,也顧不上許多,急忙帶著家人,在眾人的幫助下,紛紛登上了這艘小船。待眾人都安全登上小船後,翟湛持仔細打量那劃船之人,竟驚訝地發現,此人的容貌與神祠中那尊翟姓神像毫無二致。在小船的護送下,官船逐漸脫離了危險區域,風浪也漸漸平息下來。翟湛持心中滿是感激,正欲向劃船之人致謝,然而,當他再迴頭尋找時,卻發現那小船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未出現過一般,隻留下平靜的湖麵,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
3.伍秋月
秦郵有一人,名喚王鼎,字仙湖。他為人性情豪爽,力大過人,平日裏喜好結交四方朋友,所到之處,皆能與人把酒言歡,打成一片。王鼎年方十八,本有妻室,奈何妻子早逝,此後他便常常外出遠遊,一年到頭,難得歸家。王鼎的兄長王鼐,在江北一帶頗具聲名,是位飽讀詩書的名士。兄弟二人手足情深,王鼐見弟弟常年在外漂泊,居無定所,心中憂慮,便勸他:“賢弟,你也老大不小了,該安定下來,為兄正打算為你尋覓一門親事,你就別再四處遊蕩了。” 王鼎卻灑脫一笑,並未將兄長的話放在心上,一心隻想著去遠方遊曆,增長見識。他雇了一艘小船,順流而下,直抵鎮江,欲去拜訪一位好友。抵達鎮江後,卻得知友人外出未歸,王鼎便在一家客棧的閣樓上住了下來。站在閣樓上遠眺,江水澄澈,波光粼粼,遠處的金山隱隱約約,映入眼簾,這般美景,讓王鼎心中暢快不已。第二天,友人得知他來了,便前來邀請他搬到別處居住,王鼎卻對這閣樓情有獨鍾,婉言謝絕了友人的好意。就這樣,王鼎在這閣樓上一住便是半月有餘。一日夜裏,他迷迷糊糊進入夢鄉,恍惚間,見一位妙齡女郎走進房來。這女郎年紀約莫十四五歲,麵容姣好,身姿婀娜,端的是如花似玉。女郎徑直走到床邊,與王鼎相擁而臥,王鼎從夢中驚醒,心中不禁大為奇怪,卻也隻當是一場夢,偶然為之。然而,到了夜裏,那女郎竟又出現在他夢中,如此這般,接連三四夜皆是如此。王鼎心中愈發詫異,為了弄個明白,這一夜,他特意沒有吹滅蠟燭,雖躺在床上,卻強打精神,不敢入睡,時刻警惕著。可終究還是抵不住困意,剛一閉眼,那女郎又飄然而至。王鼎猛地驚醒,急忙睜開雙眼,卻見那少女如仙子下凡一般,竟真真切切地躺在自己懷中。少女見王鼎醒來,頓時麵露羞怯之色。王鼎雖心知這少女絕非凡人,卻也並不害怕,反而心中歡喜。王鼎細細詢問少女的來曆。少女輕聲答道:“我叫伍秋月。先父乃是名儒,精通《易經》數理。他平日裏對我寵愛有加,隻是常說我命不久矣,所以不許我嫁人。後來,我十五歲那年,果然夭折,家人便將我葬在這閣樓東邊,墓穴與地麵平齊,也沒有立墓碑,隻是在棺木旁立了一塊片石,上麵刻著:‘女秋月,葬無塚,三十年,嫁王鼎。’如今,剛好三十年,你恰好來到此地。我心中歡喜,本想立刻與你相見,可又羞於開口,這才借著夢境與你相會。” 王鼎聽了,心中暗喜,又想與少女再續前緣。少女卻說道:“我還需些許陽氣,方能求得複生。日後我們相聚的日子還長,何必急於這一時呢?” 說罷,便起身離去。第二天夜裏,少女如期而至。兩人相對而坐,有說有笑,仿若相識多年的老友。熄滅蠟燭後,二人相擁上床,王鼎隻覺這少女與尋常女子大不相同。一天晚上,明月高懸,月光皎潔,王鼎與秋月在庭院中漫步。王鼎好奇地問秋月:“陰間也有城市和城牆嗎?” 秋月答道:“和陽間差不多。陰間的城府,不在這裏,離這兒大概三四裏路。而且陰間是以夜晚為白天。” 王鼎又問:“活人能看見陰間的城府嗎?” 秋月迴答:“也可以。” 王鼎聽了,便請求秋月帶他去看看,秋月欣然答應。二人趁著月色出發,秋月身形飄忽,如同一陣風,王鼎則在後麵奮力追趕。不一會兒,便來到一處地方,秋月說:“不遠了。” 王鼎放眼望去,卻什麽也沒看見。秋月用唾沫塗在王鼎的雙眼上,王鼎再睜眼時,隻覺眼前一亮,視力比平常好了一倍,看這夜色,竟如同白晝一般清晰。頓時,一座城牆出現在遠方的雲霧之中。路上行人來來往往,如同集市一般熱鬧。忽然,兩個差役押著三四個人走過,王鼎定睛一看,發現最後一人竟與自己的兄長極為相似。他急忙走近一看,果真是兄長,不禁大驚失色,問道:“兄長,你怎麽會在這裏?” 兄長見到王鼎,眼淚奪眶而出,說道:“我也不知道犯了什麽事,就被強行抓了起來。” 王鼎聽了,怒不可遏,說道:“我兄長向來是知書達理的君子,怎麽會被關進大牢!” 說罷,便請求兩個差役暫且放了兄長。差役卻不肯答應,態度極為傲慢無禮。王鼎心中大怒,正要發作,兄長趕忙製止他說:“這是官府的命令,我們也應該遵守。隻是我在這裏缺少用度,他們索要賄賂,實在讓我苦不堪言。弟弟你迴去後,要想辦法幫我解決。” 王鼎拉著兄長的手臂,悲痛欲絕,忍不住哭出聲來。差役見狀,心中惱怒,猛地一扯兄長脖子上的繩索,兄長頓時摔倒在地。王鼎見此情景,怒火中燒,再也無法克製自己,當即拔出佩刀,手起刀落,將那差役的腦袋砍了下來。另一個差役見狀,嚇得大喊大叫,王鼎毫不留情,又一刀將他斬殺。秋月見此情形,大驚失色,說道:“殺了官府的差役,這可是死罪!再不走,大禍就要臨頭了!你趕緊找條船,往北逃命去吧。迴到家後,不要摘去靈幡,緊閉家門,不要與外人來往,七天之內,應該能平安無事。” 王鼎聽了,急忙拉著兄長,趁著夜色,買了一條小船,火急火燎地往北渡江。迴到家中,隻見門口有吊唁的客人,這才知道兄長果然已經去世。他緊閉家門,上好門閂,這才走進屋內,卻發現兄長的屍體已經不見了。走進兄長的房間,卻見死去的兄長已經蘇醒過來,正喊著:“餓死我了!快給我準備些熱湯和麵餅。” 此時,兄長已經死去兩天了,家人見此情景,都驚恐萬分。王鼎這才將事情的經過詳細地告訴了大家。七天後,王鼎打開家門,摘去靈幡,人們這才知道他的兄長已經複活。親友們紛紛前來詢問,王鼎隻是敷衍著迴答。他轉而思念起秋月,心中甚是煩悶,於是再次南下,來到之前住過的閣樓,點上蠟燭,久久等待著秋月的到來。然而,秋月卻始終沒有出現。王鼎困意漸濃,朦朧中正要入睡,忽見一位婦人走進來,說道:“秋月小娘子讓我給郎君帶個話:之前因為官府的差役被殺,兇犯逃亡,他們便把小娘子抓了去,現在正關在監牢裏,那些押解的差役對她百般虐待。小娘子日日盼著郎君,希望你能想辦法救她。” 王鼎聽了,悲憤交加,立刻跟著婦人前往。來到一座城池,進入西城門,婦人指著一扇門說:“小娘子暫時被關在這裏。” 王鼎走進門去,隻見裏麵房舍眾多,關押的囚犯也不少,卻不見秋月的蹤影。他又走進一扇小門,隻見一間狹小的房間裏亮著燈火。王鼎靠近窗戶往裏窺探,隻見秋月正躺在床上,用衣袖掩麵哭泣。兩個差役在一旁,對秋月肆意嘲笑戲弄,秋月哭得更加傷心了。一個差役說道:“既然已經成了罪犯,還守什麽貞節?” 王鼎見狀,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來不及多想,手持佩刀,徑直衝進房間,手起刀落,將兩個差役砍倒在地,如砍瓜切菜一般。他抱起秋月,奪門而出,所幸沒有被人發覺。王鼎抱著秋月,剛迴到旅舍,便猛地從夢中驚醒。他正奇怪這夢境為何如此兇險,卻見秋月含情脈脈地站在床邊。王鼎驚訝地起身,拉著秋月坐下,將剛才的夢告訴了她。秋月聽了,神色凝重地說:“這不是夢,是真的。” 王鼎大驚失色,問道:“那該怎麽辦?” 秋月歎了口氣,說道:“這都是命中注定。我本要等到這個月過完,才是複生的日子。如今出了這事,也等不及了。你趕緊去我的埋葬之處,把我挖出來,帶著我的屍體一起迴家,每天頻繁地唿喚我的名字,三天後我便能複活。隻是還沒到日子,我可能會骨頭發軟,腿腳無力,暫時不能為你操持家務。” 說完,秋月便匆匆要走。走了幾步,又轉身迴來,說道:“我差點忘了,冥間的追捕該怎麽辦?我活著的時候,父親傳給我一道符書,說三十年後,我可以和丈夫一起佩戴。” 於是,秋月拿起筆,迅速畫了兩道符,對王鼎說:“一道你自己佩戴,一道貼在我的背上。”王鼎送秋月出門,記住了她埋葬的地方。第二天,他來到那裏,挖了一尺多深,便看到了棺木,棺木已經腐朽。棺木旁邊有一塊小石碑,果然如秋月所說。王鼎打開棺木,隻見秋月麵色如生。他將秋月抱進房間,秋月的衣裳瞬間隨風化作灰燼。王鼎將符貼好,用被褥將秋月嚴嚴實實地裹起來,背到江邊,招唿一艘停泊的小船,謊稱妹妹得了急病,要送她迴家。幸好南風強勁,天剛破曉,便已經抵達家門口。王鼎將秋月抱進屋中安置好,這才將事情告訴了兄嫂。一家人又驚又奇,卻也不敢多說什麽。王鼎打開被褥,對著秋月的屍體,不停地唿喚著她的名字,夜裏便抱著屍體睡覺。漸漸地,秋月的身體有了溫度,三天後,竟然真的蘇醒過來。七天後,秋月便能下地走路。她換上新衣,拜見兄嫂,舉止優雅,宛如天仙下凡。隻是走十步之外,便需要有人攙扶,否則便會隨風搖晃,仿佛隨時都會摔倒。見到她的人,都以為她天生體弱,卻反而覺得她更加嫵媚動人。秋月常常勸王鼎說:“你罪孽深重,應該多積德行善,誦讀經文,以懺悔自己的罪過。不然,恐怕壽命不長。” 王鼎向來不信佛,此時卻虔誠地皈依了佛門。此後,王鼎平安無事,與秋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潞安,有一戶人家,男主人的父親深陷牢獄之災,生命垂危。家中男子為了救父親出獄,四處籌措錢財,好不容易搜遍家中積蓄,湊得百金。他心急如焚,懷揣著這救命的錢財,騎著騾子,準備前往郡裏打通關節,期望能救父親一命。男子剛出門,家中所養的一隻黑犬便緊緊跟在他身後。男子見狀,連忙嗬責驅趕,想要讓黑犬迴家。黑犬起初被嚇得後退幾步,可待男子一前行,它又迅速跟了上來。男子無奈,隻得揮鞭驅趕,黑犬卻依舊不離不棄,一路跟隨了數十裏地。行至半路,男子停下騾子,到路旁解手。為了徹底擺脫黑犬,他撿起一塊石頭,用力朝黑犬砸去。黑犬被砸中後,慘叫一聲,這才轉身跑開。男子見黑犬終於離去,便跨上騾子,繼續趕路。可沒走多遠,黑犬又突然衝了出來,一口咬住騾子的尾巴。男子頓時大怒,揮起鞭子狠狠抽打黑犬,黑犬卻隻是發出陣陣叫聲,始終不鬆口。隨後,黑犬竟猛地躍到騾子前方,憤怒地撕咬騾子的腦袋,似乎極力想要阻止男子前行。男子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愈發惱怒,掉轉騾頭,揚鞭追趕黑犬。直到看著黑犬跑遠,他才重新踏上前往郡裏的路,一路疾馳。抵達郡城時,夜幕已然降臨。男子忙不迭地伸手去摸腰間的錢袋,想要清點錢財,安排營救父親的事宜。可這一摸,頓時嚇得他冷汗直冒,錢袋裏的金子竟然少了一半。他瞬間驚慌失措,整個人如墜冰窖,失魂落魄。這一晚上,男子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腦海中不斷迴想白天的種種經曆。突然,他猛地想起黑犬一路上的異常舉動,那陣陣吠叫,或許並非無端,而是在向他警示著什麽。第二天天剛亮,城門一開,男子便迫不及待地出城,沿著來時的路仔細尋找。可這路途乃是南北交通的要道,行人如織,熙熙攘攘,他心中不禁犯起嘀咕,丟失的金子在這茫茫人海中,哪還有尋迴的道理。男子滿心沮喪,卻又不死心,一路徘徊。當他走到昨天解手的地方時,赫然發現黑犬倒斃在草叢之中,渾身毛發被汗水濕透,仿佛剛經曆了一場艱苦的跋涉。男子心中一驚,趕忙上前,提起黑犬的耳朵查看,隻見黑犬身下,那丟失的金子竟完好無損地封在那裏。男子頓時被黑犬的忠義之舉深深感動,淚水奪眶而出。他深知,黑犬為了守護這救命的錢財,不知經曆了多少艱辛,一路追隨他,以自己的方式警示他,直至力竭而死。男子懷著悲痛與敬意,買來一副棺材,將黑犬鄭重地安葬。此後,人們聽聞此事,都對黑犬的義舉讚歎不已,將這座墳墓稱為 “義犬塚” 。
2.鄱陽神
翟湛持在饒州擔任司理一職,一次因公外出,途徑鄱陽湖。鄱陽湖廣袤無垠,水波浩渺,景色壯美,湖岸邊有一座神祠,頗具神秘氣息。翟湛持見狀,便停下轎輦,決定入祠遊覽瞻仰一番。踏入神祠,隻見內部莊嚴肅穆,供奉著諸多神像。其中有一尊是丁普郎為守節而死的神像,尤為引人注目。而在諸多神像之中,有一尊姓翟的神像,卻被安置在最末尾的座位上,顯得頗為寒酸。翟湛持見此情景,心中不禁生出一股不平之意,暗自思忖:“同為翟姓,皆是我翟家宗人,怎能如此屈居下位!” 於是,他當即吩咐隨從,將這尊翟姓神像挪到上位。祭祀完畢,翟湛持便帶領家人登上官船,繼續前行。然而,船剛駛入湖中不久,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風雲突變,狂風大作,湖麵頓時波濤洶湧。狂風唿嘯著吹斷了船帆,桅杆也在風浪中劇烈搖晃,搖搖欲墜。官船在風浪中飄搖不定,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船上的一家人嚇得驚慌失措,哭聲、喊聲響成一片,陷入了極度的恐懼之中。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隻見遠處有一艘小船,如離弦之箭般破浪而來。小船迅速靠近官船,船上之人焦急地向官船唿喊,示意眾人趕緊轉移。翟湛持見狀,也顧不上許多,急忙帶著家人,在眾人的幫助下,紛紛登上了這艘小船。待眾人都安全登上小船後,翟湛持仔細打量那劃船之人,竟驚訝地發現,此人的容貌與神祠中那尊翟姓神像毫無二致。在小船的護送下,官船逐漸脫離了危險區域,風浪也漸漸平息下來。翟湛持心中滿是感激,正欲向劃船之人致謝,然而,當他再迴頭尋找時,卻發現那小船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未出現過一般,隻留下平靜的湖麵,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
3.伍秋月
秦郵有一人,名喚王鼎,字仙湖。他為人性情豪爽,力大過人,平日裏喜好結交四方朋友,所到之處,皆能與人把酒言歡,打成一片。王鼎年方十八,本有妻室,奈何妻子早逝,此後他便常常外出遠遊,一年到頭,難得歸家。王鼎的兄長王鼐,在江北一帶頗具聲名,是位飽讀詩書的名士。兄弟二人手足情深,王鼐見弟弟常年在外漂泊,居無定所,心中憂慮,便勸他:“賢弟,你也老大不小了,該安定下來,為兄正打算為你尋覓一門親事,你就別再四處遊蕩了。” 王鼎卻灑脫一笑,並未將兄長的話放在心上,一心隻想著去遠方遊曆,增長見識。他雇了一艘小船,順流而下,直抵鎮江,欲去拜訪一位好友。抵達鎮江後,卻得知友人外出未歸,王鼎便在一家客棧的閣樓上住了下來。站在閣樓上遠眺,江水澄澈,波光粼粼,遠處的金山隱隱約約,映入眼簾,這般美景,讓王鼎心中暢快不已。第二天,友人得知他來了,便前來邀請他搬到別處居住,王鼎卻對這閣樓情有獨鍾,婉言謝絕了友人的好意。就這樣,王鼎在這閣樓上一住便是半月有餘。一日夜裏,他迷迷糊糊進入夢鄉,恍惚間,見一位妙齡女郎走進房來。這女郎年紀約莫十四五歲,麵容姣好,身姿婀娜,端的是如花似玉。女郎徑直走到床邊,與王鼎相擁而臥,王鼎從夢中驚醒,心中不禁大為奇怪,卻也隻當是一場夢,偶然為之。然而,到了夜裏,那女郎竟又出現在他夢中,如此這般,接連三四夜皆是如此。王鼎心中愈發詫異,為了弄個明白,這一夜,他特意沒有吹滅蠟燭,雖躺在床上,卻強打精神,不敢入睡,時刻警惕著。可終究還是抵不住困意,剛一閉眼,那女郎又飄然而至。王鼎猛地驚醒,急忙睜開雙眼,卻見那少女如仙子下凡一般,竟真真切切地躺在自己懷中。少女見王鼎醒來,頓時麵露羞怯之色。王鼎雖心知這少女絕非凡人,卻也並不害怕,反而心中歡喜。王鼎細細詢問少女的來曆。少女輕聲答道:“我叫伍秋月。先父乃是名儒,精通《易經》數理。他平日裏對我寵愛有加,隻是常說我命不久矣,所以不許我嫁人。後來,我十五歲那年,果然夭折,家人便將我葬在這閣樓東邊,墓穴與地麵平齊,也沒有立墓碑,隻是在棺木旁立了一塊片石,上麵刻著:‘女秋月,葬無塚,三十年,嫁王鼎。’如今,剛好三十年,你恰好來到此地。我心中歡喜,本想立刻與你相見,可又羞於開口,這才借著夢境與你相會。” 王鼎聽了,心中暗喜,又想與少女再續前緣。少女卻說道:“我還需些許陽氣,方能求得複生。日後我們相聚的日子還長,何必急於這一時呢?” 說罷,便起身離去。第二天夜裏,少女如期而至。兩人相對而坐,有說有笑,仿若相識多年的老友。熄滅蠟燭後,二人相擁上床,王鼎隻覺這少女與尋常女子大不相同。一天晚上,明月高懸,月光皎潔,王鼎與秋月在庭院中漫步。王鼎好奇地問秋月:“陰間也有城市和城牆嗎?” 秋月答道:“和陽間差不多。陰間的城府,不在這裏,離這兒大概三四裏路。而且陰間是以夜晚為白天。” 王鼎又問:“活人能看見陰間的城府嗎?” 秋月迴答:“也可以。” 王鼎聽了,便請求秋月帶他去看看,秋月欣然答應。二人趁著月色出發,秋月身形飄忽,如同一陣風,王鼎則在後麵奮力追趕。不一會兒,便來到一處地方,秋月說:“不遠了。” 王鼎放眼望去,卻什麽也沒看見。秋月用唾沫塗在王鼎的雙眼上,王鼎再睜眼時,隻覺眼前一亮,視力比平常好了一倍,看這夜色,竟如同白晝一般清晰。頓時,一座城牆出現在遠方的雲霧之中。路上行人來來往往,如同集市一般熱鬧。忽然,兩個差役押著三四個人走過,王鼎定睛一看,發現最後一人竟與自己的兄長極為相似。他急忙走近一看,果真是兄長,不禁大驚失色,問道:“兄長,你怎麽會在這裏?” 兄長見到王鼎,眼淚奪眶而出,說道:“我也不知道犯了什麽事,就被強行抓了起來。” 王鼎聽了,怒不可遏,說道:“我兄長向來是知書達理的君子,怎麽會被關進大牢!” 說罷,便請求兩個差役暫且放了兄長。差役卻不肯答應,態度極為傲慢無禮。王鼎心中大怒,正要發作,兄長趕忙製止他說:“這是官府的命令,我們也應該遵守。隻是我在這裏缺少用度,他們索要賄賂,實在讓我苦不堪言。弟弟你迴去後,要想辦法幫我解決。” 王鼎拉著兄長的手臂,悲痛欲絕,忍不住哭出聲來。差役見狀,心中惱怒,猛地一扯兄長脖子上的繩索,兄長頓時摔倒在地。王鼎見此情景,怒火中燒,再也無法克製自己,當即拔出佩刀,手起刀落,將那差役的腦袋砍了下來。另一個差役見狀,嚇得大喊大叫,王鼎毫不留情,又一刀將他斬殺。秋月見此情形,大驚失色,說道:“殺了官府的差役,這可是死罪!再不走,大禍就要臨頭了!你趕緊找條船,往北逃命去吧。迴到家後,不要摘去靈幡,緊閉家門,不要與外人來往,七天之內,應該能平安無事。” 王鼎聽了,急忙拉著兄長,趁著夜色,買了一條小船,火急火燎地往北渡江。迴到家中,隻見門口有吊唁的客人,這才知道兄長果然已經去世。他緊閉家門,上好門閂,這才走進屋內,卻發現兄長的屍體已經不見了。走進兄長的房間,卻見死去的兄長已經蘇醒過來,正喊著:“餓死我了!快給我準備些熱湯和麵餅。” 此時,兄長已經死去兩天了,家人見此情景,都驚恐萬分。王鼎這才將事情的經過詳細地告訴了大家。七天後,王鼎打開家門,摘去靈幡,人們這才知道他的兄長已經複活。親友們紛紛前來詢問,王鼎隻是敷衍著迴答。他轉而思念起秋月,心中甚是煩悶,於是再次南下,來到之前住過的閣樓,點上蠟燭,久久等待著秋月的到來。然而,秋月卻始終沒有出現。王鼎困意漸濃,朦朧中正要入睡,忽見一位婦人走進來,說道:“秋月小娘子讓我給郎君帶個話:之前因為官府的差役被殺,兇犯逃亡,他們便把小娘子抓了去,現在正關在監牢裏,那些押解的差役對她百般虐待。小娘子日日盼著郎君,希望你能想辦法救她。” 王鼎聽了,悲憤交加,立刻跟著婦人前往。來到一座城池,進入西城門,婦人指著一扇門說:“小娘子暫時被關在這裏。” 王鼎走進門去,隻見裏麵房舍眾多,關押的囚犯也不少,卻不見秋月的蹤影。他又走進一扇小門,隻見一間狹小的房間裏亮著燈火。王鼎靠近窗戶往裏窺探,隻見秋月正躺在床上,用衣袖掩麵哭泣。兩個差役在一旁,對秋月肆意嘲笑戲弄,秋月哭得更加傷心了。一個差役說道:“既然已經成了罪犯,還守什麽貞節?” 王鼎見狀,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來不及多想,手持佩刀,徑直衝進房間,手起刀落,將兩個差役砍倒在地,如砍瓜切菜一般。他抱起秋月,奪門而出,所幸沒有被人發覺。王鼎抱著秋月,剛迴到旅舍,便猛地從夢中驚醒。他正奇怪這夢境為何如此兇險,卻見秋月含情脈脈地站在床邊。王鼎驚訝地起身,拉著秋月坐下,將剛才的夢告訴了她。秋月聽了,神色凝重地說:“這不是夢,是真的。” 王鼎大驚失色,問道:“那該怎麽辦?” 秋月歎了口氣,說道:“這都是命中注定。我本要等到這個月過完,才是複生的日子。如今出了這事,也等不及了。你趕緊去我的埋葬之處,把我挖出來,帶著我的屍體一起迴家,每天頻繁地唿喚我的名字,三天後我便能複活。隻是還沒到日子,我可能會骨頭發軟,腿腳無力,暫時不能為你操持家務。” 說完,秋月便匆匆要走。走了幾步,又轉身迴來,說道:“我差點忘了,冥間的追捕該怎麽辦?我活著的時候,父親傳給我一道符書,說三十年後,我可以和丈夫一起佩戴。” 於是,秋月拿起筆,迅速畫了兩道符,對王鼎說:“一道你自己佩戴,一道貼在我的背上。”王鼎送秋月出門,記住了她埋葬的地方。第二天,他來到那裏,挖了一尺多深,便看到了棺木,棺木已經腐朽。棺木旁邊有一塊小石碑,果然如秋月所說。王鼎打開棺木,隻見秋月麵色如生。他將秋月抱進房間,秋月的衣裳瞬間隨風化作灰燼。王鼎將符貼好,用被褥將秋月嚴嚴實實地裹起來,背到江邊,招唿一艘停泊的小船,謊稱妹妹得了急病,要送她迴家。幸好南風強勁,天剛破曉,便已經抵達家門口。王鼎將秋月抱進屋中安置好,這才將事情告訴了兄嫂。一家人又驚又奇,卻也不敢多說什麽。王鼎打開被褥,對著秋月的屍體,不停地唿喚著她的名字,夜裏便抱著屍體睡覺。漸漸地,秋月的身體有了溫度,三天後,竟然真的蘇醒過來。七天後,秋月便能下地走路。她換上新衣,拜見兄嫂,舉止優雅,宛如天仙下凡。隻是走十步之外,便需要有人攙扶,否則便會隨風搖晃,仿佛隨時都會摔倒。見到她的人,都以為她天生體弱,卻反而覺得她更加嫵媚動人。秋月常常勸王鼎說:“你罪孽深重,應該多積德行善,誦讀經文,以懺悔自己的罪過。不然,恐怕壽命不長。” 王鼎向來不信佛,此時卻虔誠地皈依了佛門。此後,王鼎平安無事,與秋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