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坊鄭國公府,魏征正在寫著明日要上呈的奏折。
剛迴長安,盡管十分疲乏,但此次任黜陟使一行,卻讓他見識到了太多的問題,
盡管朝廷在安民薄賦,但地方上的官員卻陽奉陰違,致使朝廷政令往往到了下麵完全走樣。
此次災情如此嚴重,朝廷居然沒有收到幾封告急的奏折,都怕災民鬧事捅出其他問題罷了。
此次一共斬了十二名官員,魏征覺得這已經是極力克製下的行為了,否則可能血流成河。
大唐建國時日尚短,要趕快根除這些官場的問題,才能真正讓大唐強盛起來。
此行雖僅四日,但是朝廷的行動很快,源源不斷的精鹽運至災區,
與富商世家換得大量糧食,是確確實實的起了大作用的,功勞無法抹殺。
而幾個收蝗小隊又起到了振奮民心的作用,致使蝗災在短短幾日內就得到了有效的控製,也可謂功不可沒,
這等功勞是不能讓朝廷忽視的,明日上朝,定要對陛下稟明,論功行賞,以彰其功。
魏叔玉帶著弟弟魏叔瑜,走進書房,給父親放下一碗薑糖茶,開口說道:“父親大人,先喝口薑茶去去寒吧,
幾百裏路一下子跑迴來,父親大人定是疲勞至極,兒看著實在痛心,懇請父親大人愛惜身體啊。”
說完二人跪在地上向父親深深一叩。
魏征放下筆,看著兩個兒子,滿含深情:“汝璽,你們兩個起來吧。
為父深知你們的孝順。然災區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為父又怎能安心休息。
此次前往災區,所見之景令人痛心疾首,百姓流離失所,賣兒賣女,急需朝廷救助。
為父必須盡快將災情詳細奏明聖上,爭取早日施援,拯救百姓於危難。”
魏叔玉和魏叔瑜站起身來,魏叔玉憂心忡忡:“父親,孩兒聽聞災區疫病橫行,父親此去定是艱險萬分,孩兒實在擔憂父親的安危。”
魏叔瑜也緊接著開口:“父親,朝廷諸事繁雜,救災之事或許並非一時能周全,父親也莫要太過操勞,累壞了自己。”
魏征微微歎氣,神色凝重地說:“為父又何嚐不知其中艱難,但身為臣子,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此乃職責所在。
更何況百姓受苦,我等怎能坐視不管。你們兄弟二人要記住,日後無論身處何位,都要心懷百姓,以天下為己任。”
兄弟二人齊聲應道:“孩兒謹遵父親教誨。”
魏叔玉又道:“父親,孩兒願為父親分憂,雖能力有限,但也想盡一份力。不知父親可有什麽孩兒能做之事?”
魏征思索片刻,說道:“你可去協助府中下人整理此次災區帶迴的資料,分類記錄,以便為父查閱撰寫奏章。”
兄弟二人依言而去,魏征看著他們的背影,眼中滿是欣慰與期許,而後又重新拿起了毛筆。
太極宮立政殿,高福神采飛揚的向李世民講述著辦事的經過,連長孫都十分詫異。
這事換成別人還真是一件棘手的差事,可高福卻辦得妥妥當當,人家應國公還要上謝表,真是人才啊。
李世民也十分滿意,給了老家夥幾句好話,高福就高興的屁顛屁顛的去巡查去了。
李世民開心道:“觀音婢,如此就可在聖旨中明確此事了,那秦小子求你辦的事,你這可就是辦得漂亮至極啊。
朕原還有些擔心這中間會出什麽岔子,沒想到高福這老奴倒是給了朕一個驚喜。”
長孫微微一笑,說道:“二郎,此事能順利解決,也是二郎洪福庇佑。”
心想,秦小子給了自己一份大功德,自己也給了他一份大恩賜,做為皇後沒有掉麵。
而此時杜府後院祠堂中,杜荷跪在牌位前,已餓得頭暈眼花,再也沒有了憎恨秦浩的想法。
隻想讓父親解了自己的懲罰,好讓自己吃口飽飯,從昨天扶迴府中到如今,已一天一夜未進一口水,一粒米了。
本來就受了內傷,可父親不聞不問,從小到大,杜荷從未見過父親如此生氣。
母親與兄長的求情隻換來了父親的嗬斥,杜荷終於感覺秦浩所言非虛了,有了不想與之為敵的念頭。
正屋中,杜如晦已可以蹣跚行走了,崔氏扶著老爺在屋內緩慢踱步,
心內既感激秦浩救了老爺的性命,又有點埋怨秦浩對兒子的下手之重,
可又不敢違背老爺的命令,隻能輕聲啜泣。
杜如晦走了一會,感覺累了,慢慢踱步至榻前道:“夫人辛苦了,將我放下吧。”
緩緩坐下,一點點靠在榻上,歎了口氣:“夫人,秦公子這是在救荷兒之命啊。老夫的命也是秦公子所救,我們杜家欠的實在是太多了,老夫慚愧啊。”
崔氏不解道:“老爺的命是秦公子所救,妾身感激不已。可荷兒卻是秦公子所傷,而且如此之重,老爺為何說是在救荷兒的命呢?”說完又是淚眼婆娑。
杜如晦道:“荷兒所為已屬欺男霸女的罪過了,陛下愛民如子,況又與太子扯上關聯,陛下是絕不能容忍太子蒙羞的。
若不是上次秦公子診病時言及讓荷兒從軍十載,恐怕老夫死後,荷兒將會身首異處啊。”
崔氏頓時花容失色,忙道:“老爺,陛下先前說過要善待杜家的呀。”
杜如晦道:“若要善待杜家,杜家必須沒有汙點方可,構兒要想不被荷兒牽連,則荷兒必死。咳咳。”
崔氏終於明白了,心中一陣悲涼,卻也不得不承認老爺所言極是。
輕輕為杜如晦順了順氣,滿麵愁容:“老爺,那如今可如何是好?荷兒從軍,妾身實在擔憂他吃不了那份苦,況且戰場上刀劍無眼……”
杜如晦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道:“夫人,想來秦公子必是早已想通此節,荷兒確實隻有從軍這一條路可走。
這既是為了他自己的性命,也是為了杜家的未來。
我會修書一封給軍中舊友,讓他們盡量關照荷兒。你也要叮囑荷兒,到了軍中務必改過自新,好好磨練自己,不可再任性妄為。”
崔氏含淚點頭,“老爺放心,妾身定會叮囑荷兒。隻是老爺您的身體……”
杜如晦擺了擺手,“我的身體我自己清楚,秦公子為老夫續了命,姑且能挺個一年半載,
我隻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杜家安然無恙,荷兒能走上正途。
夫人,你也要堅強起來,日後杜家還要靠你操持。”
崔氏緊緊握住杜如晦的手,泣不成聲,“老爺,您一定會好起來的。杜家離不開您,妾身也離不開您啊……”
憂喜,憂喜,既然是這個順序,那接下來輪到青龍坊。
今晚的飯菜有了味精的加持,眾人大飽口福,話匣子也全都打開了,
眾女不止對少爺的本事佩服,更喜歡的是少爺的性格,沒有架子,從不拿自己當下人,
就像朋友和大哥哥一般,好開心,等有了錢一定給王縣令買雙皮鞋,哦,大唐沒有,那就買雙布鞋吧。
餐桌上嘰嘰喳喳,七嘴八舌。
“少爺,你為什麽總穿這一件衣服呀?”問話的是冬梅,這丫頭的關注點總和旁人不同,賢妻良母型的。
“少爺,你這些本事都是你的師父傳授的嗎?”問話的是秋菊,一針見血抓重點,事業型的。
“少爺,你做的菜怎麽會如此好看,沒有味精也會好吃得很。”問話的是夏荷,這丫頭好像學了味精喜歡做菜了,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少爺,你晚上別忘了呀?”別忘了什麽,說話沒頭沒尾,這是誰?畫風之外的大丫舉起手,少爺總是忘記事情的,這是典型的嫩草型的。
“少爺,你有喜歡的女子嗎?什麽時候會有夫人來家中呀?”春蘭好像是有想法了,熟透了型的。
看著眾女各懷心思,秦浩隻含笑不語,就是感覺優哉遊哉的感覺,很久沒有感受到家的感覺了。
“大郎,啥時候教我們武藝,我們也想學那個擒拿手。”
“對對,還有那個手一壓哢噠就冒火的本事。”
全伯和劉伯小口的吃著美食,歲數大了,不能吃得太快,少爺讓細嚼慢咽,能長命百歲,
這麽好的日子,我們一定要活得越久越好,還要等到小少爺出世呢。
剛迴長安,盡管十分疲乏,但此次任黜陟使一行,卻讓他見識到了太多的問題,
盡管朝廷在安民薄賦,但地方上的官員卻陽奉陰違,致使朝廷政令往往到了下麵完全走樣。
此次災情如此嚴重,朝廷居然沒有收到幾封告急的奏折,都怕災民鬧事捅出其他問題罷了。
此次一共斬了十二名官員,魏征覺得這已經是極力克製下的行為了,否則可能血流成河。
大唐建國時日尚短,要趕快根除這些官場的問題,才能真正讓大唐強盛起來。
此行雖僅四日,但是朝廷的行動很快,源源不斷的精鹽運至災區,
與富商世家換得大量糧食,是確確實實的起了大作用的,功勞無法抹殺。
而幾個收蝗小隊又起到了振奮民心的作用,致使蝗災在短短幾日內就得到了有效的控製,也可謂功不可沒,
這等功勞是不能讓朝廷忽視的,明日上朝,定要對陛下稟明,論功行賞,以彰其功。
魏叔玉帶著弟弟魏叔瑜,走進書房,給父親放下一碗薑糖茶,開口說道:“父親大人,先喝口薑茶去去寒吧,
幾百裏路一下子跑迴來,父親大人定是疲勞至極,兒看著實在痛心,懇請父親大人愛惜身體啊。”
說完二人跪在地上向父親深深一叩。
魏征放下筆,看著兩個兒子,滿含深情:“汝璽,你們兩個起來吧。
為父深知你們的孝順。然災區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為父又怎能安心休息。
此次前往災區,所見之景令人痛心疾首,百姓流離失所,賣兒賣女,急需朝廷救助。
為父必須盡快將災情詳細奏明聖上,爭取早日施援,拯救百姓於危難。”
魏叔玉和魏叔瑜站起身來,魏叔玉憂心忡忡:“父親,孩兒聽聞災區疫病橫行,父親此去定是艱險萬分,孩兒實在擔憂父親的安危。”
魏叔瑜也緊接著開口:“父親,朝廷諸事繁雜,救災之事或許並非一時能周全,父親也莫要太過操勞,累壞了自己。”
魏征微微歎氣,神色凝重地說:“為父又何嚐不知其中艱難,但身為臣子,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此乃職責所在。
更何況百姓受苦,我等怎能坐視不管。你們兄弟二人要記住,日後無論身處何位,都要心懷百姓,以天下為己任。”
兄弟二人齊聲應道:“孩兒謹遵父親教誨。”
魏叔玉又道:“父親,孩兒願為父親分憂,雖能力有限,但也想盡一份力。不知父親可有什麽孩兒能做之事?”
魏征思索片刻,說道:“你可去協助府中下人整理此次災區帶迴的資料,分類記錄,以便為父查閱撰寫奏章。”
兄弟二人依言而去,魏征看著他們的背影,眼中滿是欣慰與期許,而後又重新拿起了毛筆。
太極宮立政殿,高福神采飛揚的向李世民講述著辦事的經過,連長孫都十分詫異。
這事換成別人還真是一件棘手的差事,可高福卻辦得妥妥當當,人家應國公還要上謝表,真是人才啊。
李世民也十分滿意,給了老家夥幾句好話,高福就高興的屁顛屁顛的去巡查去了。
李世民開心道:“觀音婢,如此就可在聖旨中明確此事了,那秦小子求你辦的事,你這可就是辦得漂亮至極啊。
朕原還有些擔心這中間會出什麽岔子,沒想到高福這老奴倒是給了朕一個驚喜。”
長孫微微一笑,說道:“二郎,此事能順利解決,也是二郎洪福庇佑。”
心想,秦小子給了自己一份大功德,自己也給了他一份大恩賜,做為皇後沒有掉麵。
而此時杜府後院祠堂中,杜荷跪在牌位前,已餓得頭暈眼花,再也沒有了憎恨秦浩的想法。
隻想讓父親解了自己的懲罰,好讓自己吃口飽飯,從昨天扶迴府中到如今,已一天一夜未進一口水,一粒米了。
本來就受了內傷,可父親不聞不問,從小到大,杜荷從未見過父親如此生氣。
母親與兄長的求情隻換來了父親的嗬斥,杜荷終於感覺秦浩所言非虛了,有了不想與之為敵的念頭。
正屋中,杜如晦已可以蹣跚行走了,崔氏扶著老爺在屋內緩慢踱步,
心內既感激秦浩救了老爺的性命,又有點埋怨秦浩對兒子的下手之重,
可又不敢違背老爺的命令,隻能輕聲啜泣。
杜如晦走了一會,感覺累了,慢慢踱步至榻前道:“夫人辛苦了,將我放下吧。”
緩緩坐下,一點點靠在榻上,歎了口氣:“夫人,秦公子這是在救荷兒之命啊。老夫的命也是秦公子所救,我們杜家欠的實在是太多了,老夫慚愧啊。”
崔氏不解道:“老爺的命是秦公子所救,妾身感激不已。可荷兒卻是秦公子所傷,而且如此之重,老爺為何說是在救荷兒的命呢?”說完又是淚眼婆娑。
杜如晦道:“荷兒所為已屬欺男霸女的罪過了,陛下愛民如子,況又與太子扯上關聯,陛下是絕不能容忍太子蒙羞的。
若不是上次秦公子診病時言及讓荷兒從軍十載,恐怕老夫死後,荷兒將會身首異處啊。”
崔氏頓時花容失色,忙道:“老爺,陛下先前說過要善待杜家的呀。”
杜如晦道:“若要善待杜家,杜家必須沒有汙點方可,構兒要想不被荷兒牽連,則荷兒必死。咳咳。”
崔氏終於明白了,心中一陣悲涼,卻也不得不承認老爺所言極是。
輕輕為杜如晦順了順氣,滿麵愁容:“老爺,那如今可如何是好?荷兒從軍,妾身實在擔憂他吃不了那份苦,況且戰場上刀劍無眼……”
杜如晦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道:“夫人,想來秦公子必是早已想通此節,荷兒確實隻有從軍這一條路可走。
這既是為了他自己的性命,也是為了杜家的未來。
我會修書一封給軍中舊友,讓他們盡量關照荷兒。你也要叮囑荷兒,到了軍中務必改過自新,好好磨練自己,不可再任性妄為。”
崔氏含淚點頭,“老爺放心,妾身定會叮囑荷兒。隻是老爺您的身體……”
杜如晦擺了擺手,“我的身體我自己清楚,秦公子為老夫續了命,姑且能挺個一年半載,
我隻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杜家安然無恙,荷兒能走上正途。
夫人,你也要堅強起來,日後杜家還要靠你操持。”
崔氏緊緊握住杜如晦的手,泣不成聲,“老爺,您一定會好起來的。杜家離不開您,妾身也離不開您啊……”
憂喜,憂喜,既然是這個順序,那接下來輪到青龍坊。
今晚的飯菜有了味精的加持,眾人大飽口福,話匣子也全都打開了,
眾女不止對少爺的本事佩服,更喜歡的是少爺的性格,沒有架子,從不拿自己當下人,
就像朋友和大哥哥一般,好開心,等有了錢一定給王縣令買雙皮鞋,哦,大唐沒有,那就買雙布鞋吧。
餐桌上嘰嘰喳喳,七嘴八舌。
“少爺,你為什麽總穿這一件衣服呀?”問話的是冬梅,這丫頭的關注點總和旁人不同,賢妻良母型的。
“少爺,你這些本事都是你的師父傳授的嗎?”問話的是秋菊,一針見血抓重點,事業型的。
“少爺,你做的菜怎麽會如此好看,沒有味精也會好吃得很。”問話的是夏荷,這丫頭好像學了味精喜歡做菜了,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少爺,你晚上別忘了呀?”別忘了什麽,說話沒頭沒尾,這是誰?畫風之外的大丫舉起手,少爺總是忘記事情的,這是典型的嫩草型的。
“少爺,你有喜歡的女子嗎?什麽時候會有夫人來家中呀?”春蘭好像是有想法了,熟透了型的。
看著眾女各懷心思,秦浩隻含笑不語,就是感覺優哉遊哉的感覺,很久沒有感受到家的感覺了。
“大郎,啥時候教我們武藝,我們也想學那個擒拿手。”
“對對,還有那個手一壓哢噠就冒火的本事。”
全伯和劉伯小口的吃著美食,歲數大了,不能吃得太快,少爺讓細嚼慢咽,能長命百歲,
這麽好的日子,我們一定要活得越久越好,還要等到小少爺出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