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長安城自沉睡中悠悠轉醒,東方天際,一縷曙光乍破雲層,傾灑而下。
桃源莊內,早已是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婉娘身著縣主禮服,亭亭而立。那禮服精致華美,繡紋繁複,配飾琳琅,於晨曦映照之下,熠熠生輝。
莊中平日所見的親王公主多著常服,此刻婉娘著禮服現身,身姿雖略顯嬌小,尊貴之氣卻撲麵而來,令人不禁心生敬畏。
武曌羨慕的凝神望著婉娘,武順則望著二妹,都有各自羨慕的對象,這就是不同的人生。
秦浩跨著雪影,大聲招唿:“全都上車,抓緊時間,出發。”車隊緩緩啟動,護衛也都跨馬分列兩邊。
延興門上,早已對這一幕熟悉無比的城門軍士,看著進城的車隊,都竊竊私語。
不多時,樓下有人送上來一些糖果,頓時又都拍起了秦縣子的馬屁。
“剛才誰說秦縣子擺排場的?你們難道不知道秦縣子之前遭遇過刺殺嗎?”
“就是,為了自身的安全,多點人才是正常的,否則就是傻子。”
城門校尉看著被一些糖果改變口風的軍士,頗為不屑。
關鍵的不是人多,而是馬上的護衛,頂盔帶甲,這他媽的哪裏是護衛,比金吾衛都不差了,全眼瞎不成。
-----------------
大明宮麟德殿,長孫皇後身著鳳袍,儀態雍容,端坐在殿中主位,兩旁侍女垂手而立。
眾誥命夫人魚貫而入,皆身著禮服,步搖輕顫,環佩叮當。
依品級與位份,恭敬地列於殿中兩側,或淺笑低語,或端莊靜立,目光不時投向主位,眼神中滿是敬畏與尊崇。
樂師奏響絲竹雅樂,琴音嫋嫋,簫聲悠悠。
舞姬們旋身入場,長袖飄飄,羅裙搖曳,輕紗拂麵,蓮步輕移,踏響節奏韻律。
長孫皇後輕啟朱唇,聲音溫和而不失威嚴,先為高陽公主與長孫衝賜婚之喜致辭,言辭間滿是對新人的期許與祝福,對眾誥命夫人的關懷。
眾誥命夫人聆聽,皆俯身行禮,齊頌皇恩浩蕩,福澤綿長,聲浪在殿內迴蕩,久久不絕。
而後酒宴開始,侍女們端著珍饈美饌自殿後魚貫而出,不多時,金盤玉盞盛載,山珍海味羅列。
侍女引導著眾人入座,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宴會取消了跪坐,改成了一桌二椅的配置。
楊氏與婉娘坐在一桌,武順敏兒立於兩旁,敏兒雖然被從宮中賜出,此刻卻是別樣的感覺。
武順看著敏兒,心情有些低落,自己也是堂堂國公之女,居然作個丫鬟與敏兒同列。
席間歡聲笑語不斷,有不少命婦都來和婉娘交談,
盧氏更是與楊氏攀談不斷,對武順的樣貌誇讚連連,楊氏心中與有榮焉,感慨著秦浩的聲名鵲起。
大家都心知肚明,婉娘便是代表著秦浩,桃源莊的秦縣子,號稱終南山的小孟常。
長樂仔細瞧了瞧,見來的是武順而不是武曌,歎了口氣,也不知道郎君搞沒搞定後院的糾紛,見婉娘舉止尚算得體,暫時也放下心來。
葡萄美酒度數低,多貪幾杯也醉人,一些得寵的命婦們開始與長孫皇後拉起閑話,一邊吹捧著高陽的美貌,一邊獻上準備的禮物。
高陽看著一件件呈上的禮品,有些興致缺缺,一點沒有新意,轉頭與長樂小聲交流著有哪些新式的內衣最近要出品。
“啟稟皇後娘娘,桃源莊前來獻上賀禮,並寫了賀詞,應國公之女武曌在殿外候旨。”
長孫有些詫異,沒想到秦浩還是不甘心讓武曌當個綠葉,點了點頭道:“宣。”
不多時,武曌身著最新款的交領衫馬麵裙款款步入殿中,身後王闖和劉能左右端著一個一人高的木架。
“臣女武曌拜見皇後娘娘,桃源莊為賀高陽殿下於歸之喜,特遍尋各地,尋得寶物進獻娘娘及殿下,並送上賀詞。”
長樂在一旁一瞧王闖和劉能,便知道二人手中的是什麽了,隻是沒想到已經能製造出來這麽大的尺寸。
一聽武曌說是遍尋各地尋得的寶物,頓時明白了秦浩的用意,心中偷偷發笑。
“嗯,秦縣子有心了,可當場誦讀賀詞,展示寶物。”長孫也好奇那麽大個是什麽東西。
武曌轉身從王闖手中接過卷軸徐徐展開:
祥光靄靄,瑞彩盈盈,值此良辰,恭逢高陽公主出降長孫公子之喜。
公主者,金枝玉葉,靈慧天成。生於鍾鳴鼎食之家,長於翰墨詩書之境。
其容色若仙葩照水,才情似蘭芷幽芳。常於宮闈之中,展聰慧之思,顯仁善之心,為聖主所憐,得眾人之仰。
長孫公子,名門之後,才俊風流。承累世之簪纓,襲先祖之德馨。
氣宇軒昂,如玉樹臨風;誌懷高遠,似展翼鯤鵬。溫文爾雅,有君子之範;恭謙有禮,懷仁者之德。
今良緣天賜,琴瑟和鳴。此乃兩家之幸,亦為大唐之喜。願公主與公子情比金堅,歲月溫柔以待。
於花朝月夕,相偎相伴;在風雨晦明,不離不棄。舉案齊眉,共繪生活之畫卷;同心協力,同譜愛情之華章。
使佳話長傳,令福澤綿延,為盛世增一抹亮色,給人間添幾分佳話。
誦讀完畢,武曌躬身行禮,立在一旁。
王闖和劉能慢慢掀開上麵的圍布,高陽瞬間站起,目光灼灼地盯著巨大的落地鏡,也顧不得什麽禮儀,連忙走下殿來,站到落地鏡前。
劉能連忙將鏡子後麵的支架支開,閃到一邊。
高陽隻見鏡中是整個的自己,轉了一圈,頓時覺得秦浩也沒那麽討厭了,就憑今日的這個禮物,以後也可以聯係聯係。
見眾人都瞧著自己,也自覺有些失禮,又緩步迴到座位,高陽欣喜道:“母後,禮物兒臣非常滿意。”
長孫對高陽的表現微微有些皺眉,對著武曌笑道:“一旁賜座吧。”
武曌微微欠身道:“謝娘娘賜座。鏡子共有兩麵,鳳紋進獻皇後娘娘,祥雲進獻高陽殿下。”
廳中一時落針可聞,沒有一個人覺得此時應該說話。
昨日還聽說一麵化妝鏡便有人出五百貫求購,這一人多高的落地鏡怕不得五千貫,或者更甚。
一個個都發出了粗重的唿吸,越王妃的心髒有點受不了,連忙喝口茶壓壓驚。
武順看著坐著的二妹,有些想哭,爭來爭去有什麽意義,
還是大郎要誰牛氣誰牛氣,其他全是狗臭屁,小妹雖然說話直,可卻一針見血。
宴會終於又在寶物抬下去後恢複了正常,席間長樂也與武曌婉娘不斷碰杯,武曌大方的遞給長樂一個紙卷。
長樂當場展開一看,飛白體的大字,讀完一遍,明白了秦浩的意思,不禁撇撇嘴。
我是那麽小氣的人嗎?太小瞧我了,再說照顧武曌不也是當姐姐該做的?
-----------------
護衛立在朱雀門兩側,不知情的還以為是金吾衛換了新裝,
真正的幾名城門守衛有點自慚形穢,這他媽的正品還沒假貨威風,上哪說理去。
秦浩見武曌也入了皇城,交待護衛一番,帶著薛禮騎馬向南而去,兩刻鍾後,從明德門出了長安城。
二人直向終南山子午峪口策馬狂奔,身後揚起陣陣黃塵,馬蹄聲在空曠的道路上迴響。
行了一段路程,馬速漸漸緩了下來。
秦浩勒住韁繩,翻身下馬,輕拍馬身,從馬背上取下皮囊,飲了幾口水後,將水喂與馬喝。
薛禮亦下馬喂水,同時警惕地觀察著四周。
此時,已離長安有了一段距離,周邊的景色漸趨自然質樸。遠處山巒起伏,在陽光的映照下,輪廓清晰而壯美。
待馬稍作休息後,二人重新上馬,繼續向著子午峪口疾馳。隨著距離的拉近,終南山的雄偉氣勢越發撲麵而來。
終於,那子午峪口映入眼簾,峪口仿若一張巨大的虎口,隱隱散發著神秘的氣息。
秦浩與薛禮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與期待,而後雙腿一夾馬腹,向著終南山腳下奔去……
尋了個客棧,將馬匹安頓好,備好清水,二人準備上山。
一路之上,人丁絡繹不絕,貌似不是來上香,卻似來看風景。
自然風光確實不同一般,山巒起伏,翠影搖曳,陽光灑在林間,斑駁陸離。
二人沿著蜿蜒小徑徐徐前行,清風拂麵,帶來陣陣草木的芬芳與山鳥的啼鳴。
行至山腰,雲霧繚繞,仿若輕紗,給這終南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韻致。
秦浩不禁感歎:“如此勝境,真乃人間仙境,無怪乎引得眾人紛至遝來。”
薛禮也附和道:“是啊,真是壯觀。”
稍作休憩,二人又繼續向著山頂進發,心中滿是對那山巔景致的期待,每一步都似踩在畫卷之上,
越往高處,視野越開闊,連綿的山脈似巨龍橫臥大地,令人心生敬畏與豪邁之情。
山頂之上人就少了許多,看來那些人真的是來看風景,隻有寥寥幾人進入觀中燒香還願。
抬頭看著紫雲觀三個大字,秦浩似有所感,卻又轉瞬即逝,長唿一口氣,步入觀中。
觀內靜謐清幽,幾縷香煙嫋嫋升騰。
隻見幾個小道童正在庭院中灑掃,他們身著青布道袍,動作輕盈而有序。
一個年紀稍長些的道童手持掃帚,認真清掃著落葉,另一個小道童則在一旁的花壇邊,小心翼翼地給花草澆水。
秦浩與薛禮踏入庭院,腳步聲驚動了小道童們。
那掃地的道童抬起頭,目光清澈純淨,看到有來客,趕忙放下掃帚,行稽首禮:“兩位信士,不知前來所為何事?”
秦浩亦迴禮道:“我們二人隻是登山途中,順道來觀中瞻仰一番,並無他事。”
道童微微點頭:“信士請隨意,隻是觀中各處聖地,還請勿要驚擾。”言罷,便又繼續手中之事。
秦浩與薛禮緩緩踱步,欣賞著觀內古樸的建築與精致的雕飾,隻覺內心一片寧靜祥和,塵世的喧囂紛擾早已拋諸腦後。
行至後院一處靜謐角落時,秦浩忽然發現一白發老道正靜坐在一方石台之上。
陽光宛如金紗,恰到好處地傾灑在老道身上,仿佛為他鍍上了一層神聖的光暈,
那模樣像是在吸納著天地間的靈氣與陽光的精華,透著一種說不出的莊嚴。
秦浩心中一動,下意識地走上前去,抱拳行禮。然而,老道卻毫無反應,隻是靜靜地坐在那裏,眼神平靜而深邃。
秦浩又嚐試著開口詢問,可老道依舊沒有迴應。
這時,一旁打掃庭院的道童匆匆趕來,向秦浩二人行禮後解釋,
“兩位信士,莫要怪罪,我家師父乃是聾啞之人,無法聽聞與言語。”
秦浩這才恍然大悟,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歉意,但仍被老道那超凡的氣質所吸引。
思索片刻,目光落在一旁的石桌上,見有筆墨紙硯,便提筆在紙上寫道:“晚輩秦浩,貿然打擾道長清修,實乃罪過。
但見道長仙風道骨,心中敬仰,鬥膽請教,人生在世,當如何尋得內心安寧?”
寫罷,秦浩將紙張恭敬地遞到老道麵前。
老道微微垂首,目光掃過紙上的字跡,沉默良久,
才緩緩抬手,接過筆,在紙上寫道:“心寧則靜,靜而後能安。莫逐外境,反觀自心。”
秦浩細細品讀著老道的迴複,若有所思。
-----------------
宮中宴會圓滿結束,眾命婦出了皇城紛紛坐上馬車離去。
武曌婉娘出來不見秦浩,便攜手打算去女兒寶肆看看。
不久之後,長安城中便流出了巨大落地鏡的傳聞,以及武曌身穿的最新款交領衫與馬麵裙。
小二劉平端著水壺,直接對嘴狂飲,不解今日為何突然來了這麽多的客人。
趙宜則滿臉帶笑,這製衣店自從被秦縣子盤下,生意就沒差過,
如今織娘、繡娘、裁縫數十人,自己也必須用心做事,才對得起秦縣子的一番器重。
崔府之中,崔景正煩惱著下人的匯報。
“老爺,這一批的包裝花紋繁複,工匠們都說難度增加了許多,太耗費時間,而且還不能保證花紋統一,畢竟都是手工雕刻。”
崔景不解:“那桃源莊的化妝品,老夫也買了一些仔細查看過,他們是如何做到統一的呢?”
下人搖頭道:“這卻不知,工匠們也是討論了許久,不知是用了什麽方法。”
崔昱在旁插話:“老爺,此事不難,那胡由最近聽說要被調到桃源莊配送隊,必然會與桃源莊的工坊有所牽連,讓他打聽一下必有所得。”
崔景捋須點頭:“不錯,此事你辦得老夫甚是滿意,一定要看住這個人,不要讓其暴露,掌握了方法,便立馬教授工坊,交貨的時間可不多了。”
“是,老爺放心,胡由頗為機靈,應是不難。
聽聞城中又傳出落地鏡的消息,越王妃放出話來,想要一麵,越王頗為頭疼,但對秦浩並沒有表示不滿。
小的覺得是不是可以搞到一麵,進獻給越王,以示誠意,畢竟先前的事越王好像不太滿意咱們的表現。”
崔景歎道:“那等寶物豈是想買便能買到的。”
“老爺不知,那黑市之中已有人出價五千貫,相信用不了多久便會有人被巨利所誘。
我在黑市之中結識了一位憨傻之人,不過卻精於此道。老爺若是有需,應是不難。”
“唉,這生意不見起色,又要到處用錢,恐怕長久下去,家主會對我愈發不滿了。”
-----------------
觀中轉來轉去,始終沒什麽發現,腦海中關於終南山的記憶始終是空白一片。
秦浩心中疑惑,既然師父將自己帶迴了終南山,怎會全無印象,難道那時自己真的又癡又傻,沒有記憶?
長歎了口氣,既然一無所獲,便打算與薛禮下山離去。
行到觀口,便見那聾啞道士飄然而至身後,開口道:“秦浩師侄,隨我來。”
桃源莊內,早已是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婉娘身著縣主禮服,亭亭而立。那禮服精致華美,繡紋繁複,配飾琳琅,於晨曦映照之下,熠熠生輝。
莊中平日所見的親王公主多著常服,此刻婉娘著禮服現身,身姿雖略顯嬌小,尊貴之氣卻撲麵而來,令人不禁心生敬畏。
武曌羨慕的凝神望著婉娘,武順則望著二妹,都有各自羨慕的對象,這就是不同的人生。
秦浩跨著雪影,大聲招唿:“全都上車,抓緊時間,出發。”車隊緩緩啟動,護衛也都跨馬分列兩邊。
延興門上,早已對這一幕熟悉無比的城門軍士,看著進城的車隊,都竊竊私語。
不多時,樓下有人送上來一些糖果,頓時又都拍起了秦縣子的馬屁。
“剛才誰說秦縣子擺排場的?你們難道不知道秦縣子之前遭遇過刺殺嗎?”
“就是,為了自身的安全,多點人才是正常的,否則就是傻子。”
城門校尉看著被一些糖果改變口風的軍士,頗為不屑。
關鍵的不是人多,而是馬上的護衛,頂盔帶甲,這他媽的哪裏是護衛,比金吾衛都不差了,全眼瞎不成。
-----------------
大明宮麟德殿,長孫皇後身著鳳袍,儀態雍容,端坐在殿中主位,兩旁侍女垂手而立。
眾誥命夫人魚貫而入,皆身著禮服,步搖輕顫,環佩叮當。
依品級與位份,恭敬地列於殿中兩側,或淺笑低語,或端莊靜立,目光不時投向主位,眼神中滿是敬畏與尊崇。
樂師奏響絲竹雅樂,琴音嫋嫋,簫聲悠悠。
舞姬們旋身入場,長袖飄飄,羅裙搖曳,輕紗拂麵,蓮步輕移,踏響節奏韻律。
長孫皇後輕啟朱唇,聲音溫和而不失威嚴,先為高陽公主與長孫衝賜婚之喜致辭,言辭間滿是對新人的期許與祝福,對眾誥命夫人的關懷。
眾誥命夫人聆聽,皆俯身行禮,齊頌皇恩浩蕩,福澤綿長,聲浪在殿內迴蕩,久久不絕。
而後酒宴開始,侍女們端著珍饈美饌自殿後魚貫而出,不多時,金盤玉盞盛載,山珍海味羅列。
侍女引導著眾人入座,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宴會取消了跪坐,改成了一桌二椅的配置。
楊氏與婉娘坐在一桌,武順敏兒立於兩旁,敏兒雖然被從宮中賜出,此刻卻是別樣的感覺。
武順看著敏兒,心情有些低落,自己也是堂堂國公之女,居然作個丫鬟與敏兒同列。
席間歡聲笑語不斷,有不少命婦都來和婉娘交談,
盧氏更是與楊氏攀談不斷,對武順的樣貌誇讚連連,楊氏心中與有榮焉,感慨著秦浩的聲名鵲起。
大家都心知肚明,婉娘便是代表著秦浩,桃源莊的秦縣子,號稱終南山的小孟常。
長樂仔細瞧了瞧,見來的是武順而不是武曌,歎了口氣,也不知道郎君搞沒搞定後院的糾紛,見婉娘舉止尚算得體,暫時也放下心來。
葡萄美酒度數低,多貪幾杯也醉人,一些得寵的命婦們開始與長孫皇後拉起閑話,一邊吹捧著高陽的美貌,一邊獻上準備的禮物。
高陽看著一件件呈上的禮品,有些興致缺缺,一點沒有新意,轉頭與長樂小聲交流著有哪些新式的內衣最近要出品。
“啟稟皇後娘娘,桃源莊前來獻上賀禮,並寫了賀詞,應國公之女武曌在殿外候旨。”
長孫有些詫異,沒想到秦浩還是不甘心讓武曌當個綠葉,點了點頭道:“宣。”
不多時,武曌身著最新款的交領衫馬麵裙款款步入殿中,身後王闖和劉能左右端著一個一人高的木架。
“臣女武曌拜見皇後娘娘,桃源莊為賀高陽殿下於歸之喜,特遍尋各地,尋得寶物進獻娘娘及殿下,並送上賀詞。”
長樂在一旁一瞧王闖和劉能,便知道二人手中的是什麽了,隻是沒想到已經能製造出來這麽大的尺寸。
一聽武曌說是遍尋各地尋得的寶物,頓時明白了秦浩的用意,心中偷偷發笑。
“嗯,秦縣子有心了,可當場誦讀賀詞,展示寶物。”長孫也好奇那麽大個是什麽東西。
武曌轉身從王闖手中接過卷軸徐徐展開:
祥光靄靄,瑞彩盈盈,值此良辰,恭逢高陽公主出降長孫公子之喜。
公主者,金枝玉葉,靈慧天成。生於鍾鳴鼎食之家,長於翰墨詩書之境。
其容色若仙葩照水,才情似蘭芷幽芳。常於宮闈之中,展聰慧之思,顯仁善之心,為聖主所憐,得眾人之仰。
長孫公子,名門之後,才俊風流。承累世之簪纓,襲先祖之德馨。
氣宇軒昂,如玉樹臨風;誌懷高遠,似展翼鯤鵬。溫文爾雅,有君子之範;恭謙有禮,懷仁者之德。
今良緣天賜,琴瑟和鳴。此乃兩家之幸,亦為大唐之喜。願公主與公子情比金堅,歲月溫柔以待。
於花朝月夕,相偎相伴;在風雨晦明,不離不棄。舉案齊眉,共繪生活之畫卷;同心協力,同譜愛情之華章。
使佳話長傳,令福澤綿延,為盛世增一抹亮色,給人間添幾分佳話。
誦讀完畢,武曌躬身行禮,立在一旁。
王闖和劉能慢慢掀開上麵的圍布,高陽瞬間站起,目光灼灼地盯著巨大的落地鏡,也顧不得什麽禮儀,連忙走下殿來,站到落地鏡前。
劉能連忙將鏡子後麵的支架支開,閃到一邊。
高陽隻見鏡中是整個的自己,轉了一圈,頓時覺得秦浩也沒那麽討厭了,就憑今日的這個禮物,以後也可以聯係聯係。
見眾人都瞧著自己,也自覺有些失禮,又緩步迴到座位,高陽欣喜道:“母後,禮物兒臣非常滿意。”
長孫對高陽的表現微微有些皺眉,對著武曌笑道:“一旁賜座吧。”
武曌微微欠身道:“謝娘娘賜座。鏡子共有兩麵,鳳紋進獻皇後娘娘,祥雲進獻高陽殿下。”
廳中一時落針可聞,沒有一個人覺得此時應該說話。
昨日還聽說一麵化妝鏡便有人出五百貫求購,這一人多高的落地鏡怕不得五千貫,或者更甚。
一個個都發出了粗重的唿吸,越王妃的心髒有點受不了,連忙喝口茶壓壓驚。
武順看著坐著的二妹,有些想哭,爭來爭去有什麽意義,
還是大郎要誰牛氣誰牛氣,其他全是狗臭屁,小妹雖然說話直,可卻一針見血。
宴會終於又在寶物抬下去後恢複了正常,席間長樂也與武曌婉娘不斷碰杯,武曌大方的遞給長樂一個紙卷。
長樂當場展開一看,飛白體的大字,讀完一遍,明白了秦浩的意思,不禁撇撇嘴。
我是那麽小氣的人嗎?太小瞧我了,再說照顧武曌不也是當姐姐該做的?
-----------------
護衛立在朱雀門兩側,不知情的還以為是金吾衛換了新裝,
真正的幾名城門守衛有點自慚形穢,這他媽的正品還沒假貨威風,上哪說理去。
秦浩見武曌也入了皇城,交待護衛一番,帶著薛禮騎馬向南而去,兩刻鍾後,從明德門出了長安城。
二人直向終南山子午峪口策馬狂奔,身後揚起陣陣黃塵,馬蹄聲在空曠的道路上迴響。
行了一段路程,馬速漸漸緩了下來。
秦浩勒住韁繩,翻身下馬,輕拍馬身,從馬背上取下皮囊,飲了幾口水後,將水喂與馬喝。
薛禮亦下馬喂水,同時警惕地觀察著四周。
此時,已離長安有了一段距離,周邊的景色漸趨自然質樸。遠處山巒起伏,在陽光的映照下,輪廓清晰而壯美。
待馬稍作休息後,二人重新上馬,繼續向著子午峪口疾馳。隨著距離的拉近,終南山的雄偉氣勢越發撲麵而來。
終於,那子午峪口映入眼簾,峪口仿若一張巨大的虎口,隱隱散發著神秘的氣息。
秦浩與薛禮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與期待,而後雙腿一夾馬腹,向著終南山腳下奔去……
尋了個客棧,將馬匹安頓好,備好清水,二人準備上山。
一路之上,人丁絡繹不絕,貌似不是來上香,卻似來看風景。
自然風光確實不同一般,山巒起伏,翠影搖曳,陽光灑在林間,斑駁陸離。
二人沿著蜿蜒小徑徐徐前行,清風拂麵,帶來陣陣草木的芬芳與山鳥的啼鳴。
行至山腰,雲霧繚繞,仿若輕紗,給這終南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韻致。
秦浩不禁感歎:“如此勝境,真乃人間仙境,無怪乎引得眾人紛至遝來。”
薛禮也附和道:“是啊,真是壯觀。”
稍作休憩,二人又繼續向著山頂進發,心中滿是對那山巔景致的期待,每一步都似踩在畫卷之上,
越往高處,視野越開闊,連綿的山脈似巨龍橫臥大地,令人心生敬畏與豪邁之情。
山頂之上人就少了許多,看來那些人真的是來看風景,隻有寥寥幾人進入觀中燒香還願。
抬頭看著紫雲觀三個大字,秦浩似有所感,卻又轉瞬即逝,長唿一口氣,步入觀中。
觀內靜謐清幽,幾縷香煙嫋嫋升騰。
隻見幾個小道童正在庭院中灑掃,他們身著青布道袍,動作輕盈而有序。
一個年紀稍長些的道童手持掃帚,認真清掃著落葉,另一個小道童則在一旁的花壇邊,小心翼翼地給花草澆水。
秦浩與薛禮踏入庭院,腳步聲驚動了小道童們。
那掃地的道童抬起頭,目光清澈純淨,看到有來客,趕忙放下掃帚,行稽首禮:“兩位信士,不知前來所為何事?”
秦浩亦迴禮道:“我們二人隻是登山途中,順道來觀中瞻仰一番,並無他事。”
道童微微點頭:“信士請隨意,隻是觀中各處聖地,還請勿要驚擾。”言罷,便又繼續手中之事。
秦浩與薛禮緩緩踱步,欣賞著觀內古樸的建築與精致的雕飾,隻覺內心一片寧靜祥和,塵世的喧囂紛擾早已拋諸腦後。
行至後院一處靜謐角落時,秦浩忽然發現一白發老道正靜坐在一方石台之上。
陽光宛如金紗,恰到好處地傾灑在老道身上,仿佛為他鍍上了一層神聖的光暈,
那模樣像是在吸納著天地間的靈氣與陽光的精華,透著一種說不出的莊嚴。
秦浩心中一動,下意識地走上前去,抱拳行禮。然而,老道卻毫無反應,隻是靜靜地坐在那裏,眼神平靜而深邃。
秦浩又嚐試著開口詢問,可老道依舊沒有迴應。
這時,一旁打掃庭院的道童匆匆趕來,向秦浩二人行禮後解釋,
“兩位信士,莫要怪罪,我家師父乃是聾啞之人,無法聽聞與言語。”
秦浩這才恍然大悟,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歉意,但仍被老道那超凡的氣質所吸引。
思索片刻,目光落在一旁的石桌上,見有筆墨紙硯,便提筆在紙上寫道:“晚輩秦浩,貿然打擾道長清修,實乃罪過。
但見道長仙風道骨,心中敬仰,鬥膽請教,人生在世,當如何尋得內心安寧?”
寫罷,秦浩將紙張恭敬地遞到老道麵前。
老道微微垂首,目光掃過紙上的字跡,沉默良久,
才緩緩抬手,接過筆,在紙上寫道:“心寧則靜,靜而後能安。莫逐外境,反觀自心。”
秦浩細細品讀著老道的迴複,若有所思。
-----------------
宮中宴會圓滿結束,眾命婦出了皇城紛紛坐上馬車離去。
武曌婉娘出來不見秦浩,便攜手打算去女兒寶肆看看。
不久之後,長安城中便流出了巨大落地鏡的傳聞,以及武曌身穿的最新款交領衫與馬麵裙。
小二劉平端著水壺,直接對嘴狂飲,不解今日為何突然來了這麽多的客人。
趙宜則滿臉帶笑,這製衣店自從被秦縣子盤下,生意就沒差過,
如今織娘、繡娘、裁縫數十人,自己也必須用心做事,才對得起秦縣子的一番器重。
崔府之中,崔景正煩惱著下人的匯報。
“老爺,這一批的包裝花紋繁複,工匠們都說難度增加了許多,太耗費時間,而且還不能保證花紋統一,畢竟都是手工雕刻。”
崔景不解:“那桃源莊的化妝品,老夫也買了一些仔細查看過,他們是如何做到統一的呢?”
下人搖頭道:“這卻不知,工匠們也是討論了許久,不知是用了什麽方法。”
崔昱在旁插話:“老爺,此事不難,那胡由最近聽說要被調到桃源莊配送隊,必然會與桃源莊的工坊有所牽連,讓他打聽一下必有所得。”
崔景捋須點頭:“不錯,此事你辦得老夫甚是滿意,一定要看住這個人,不要讓其暴露,掌握了方法,便立馬教授工坊,交貨的時間可不多了。”
“是,老爺放心,胡由頗為機靈,應是不難。
聽聞城中又傳出落地鏡的消息,越王妃放出話來,想要一麵,越王頗為頭疼,但對秦浩並沒有表示不滿。
小的覺得是不是可以搞到一麵,進獻給越王,以示誠意,畢竟先前的事越王好像不太滿意咱們的表現。”
崔景歎道:“那等寶物豈是想買便能買到的。”
“老爺不知,那黑市之中已有人出價五千貫,相信用不了多久便會有人被巨利所誘。
我在黑市之中結識了一位憨傻之人,不過卻精於此道。老爺若是有需,應是不難。”
“唉,這生意不見起色,又要到處用錢,恐怕長久下去,家主會對我愈發不滿了。”
-----------------
觀中轉來轉去,始終沒什麽發現,腦海中關於終南山的記憶始終是空白一片。
秦浩心中疑惑,既然師父將自己帶迴了終南山,怎會全無印象,難道那時自己真的又癡又傻,沒有記憶?
長歎了口氣,既然一無所獲,便打算與薛禮下山離去。
行到觀口,便見那聾啞道士飄然而至身後,開口道:“秦浩師侄,隨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