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來至一處洞前,秦浩見食台之上擺著一個空碗,靜立一側,靜待老道開口。
“你可知貧道是誰?”
秦浩搖搖頭道:“晚輩不知。不知道長為何稱晚輩為師侄?”
老道笑道:“你本名秦林,而非秦浩,方才險些被你騙了去。”
秦浩心中一緊,忙問道:“道長與先師是師兄弟?”
老道頷首道:“不錯,這裏便是師兄當年的閉關之處,如今我將這裏做為師兄的衣冠塚,
當年我見師兄的道燈熄滅,便知師兄已登仙而去,卻不想你卻重返道觀,一切都在師兄的意料之中啊。”
秦浩雙手握拳,激動道:“原來是師叔當麵,師侄有禮了。”
“能否告訴師叔當年發生了何事,那道燈十年之間忽明忽暗,直到五年之前,方才熄滅。”
秦浩欲言又止,不知道這離奇的事件如何與老道明言。“師叔,此間之事光怪陸離,師侄也不知道該如何說起。
師父在我腦海之中全然沒有印象,有的卻是另一方世界的爺爺,而二者卻是同一人。”
老道閉目沉思片刻,“師兄道號悟玄,學究天人,我終其一生,難望其項背啊。”
秦浩恭敬道:“師叔,可否給師侄講講師父的過往。”
老道搖搖頭道:“師兄大多都在雲遊,我亦不知太多。每每迴到山中都指點我修行中的疑難,總能讓我獲益良多,這便是我與師兄的差距吧。
或許紅塵中的經曆才是師兄悟道的方法,我卻不能。師兄為我取道號悟靜,傳我體相術與太極拳,讓我守護好這道觀。”
秦浩點頭道:“那師叔如何能一眼便認出我來?”
悟靜解釋道:“初始我未在意,你轉身之時,肩頭隱有光暈,我這才用體相術細細觀你,方得知你就是當年的秦林。”
秦浩被這神奇的說詞聽得一愣,這可比袁天罡那老貨高深多了,連忙問道:“師叔,之前可曾有人來山中查訪?”
悟靜點頭道:“有幾波人都曾前來訪詢,隻是我自師兄下山後便以聾啞示人,故而未受牽連,我當時便心有所感,想是師侄尚在人間。”
“師叔為何要如此呢?”
“師兄下山之前便對我言說已染絕症,欲帶你下山雲遊,行至何處便葬於何處,對外則宣稱閉關,不可透露於任何人。
從此我便不再開口說話。每日送一碗水至此處食台之上,可神奇的是,夜間來時水則不見。”
秦浩仔細看了看食台的位置,又抬頭望了望天,這麽大的太陽,恐怕是蒸發了吧。
悟靜明白秦浩的意思,搖搖頭道:“冬日也是如此,不是你想的那般。”
秦浩頓感驚訝,不解道:“這是為何?”
悟靜搖頭,“此處山洞頗為神奇,師兄隻說,待我羽化之前,方能進洞。”
又看了看秦浩,“你此來可是擔心有人泄露了你的一些秘密?”秦浩點點頭又搖搖頭。
悟靜頷首道:“師侄勿憂,土歸土,塵歸塵,一切都是天命使然,存在便是道理,勿需太過執著,隻需從心。”
“師叔,道觀如此破舊,師侄有些錢財,給觀中修繕一番吧?”
悟靜笑道:“你倒是有心,修道修的是心,那些皆是身外之物,道觀破舊與否,於我等修行並無大礙。
這紫雲觀曆經風雨,雖顯滄桑,卻也承載著歲月的痕跡與道的韻味。
若隻是一味修繕外表,而忽略了內心的修持,便是舍本逐末了。
且這觀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皆有其存在的意義,不必強行改變。”
秦浩若有所思,“師叔所言極是,師侄受教了。隻是見這觀中諸多不便之處,心中難免有些不忍。”
悟靜擺擺手,“你有此善念,已是難得,便為這觀中小童置些棉衣禦寒吧。
世間萬物皆有其定數,這紫雲觀的興衰亦在道中。
我們隻需順應自然,堅守本心,於這山中靜守道的真諦,便是最好的作為。”
言罷,悟靜轉身望向那神秘山洞,目光深邃而平靜,“那山洞之中,或許隱藏著諸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與機緣,但時機未到,不可強求。
待師叔羽化之前,方能得知,師侄便在這世間再無牽掛了。”
秦浩順著悟靜的目光看去,心中對那山洞愈發好奇,卻也知曉此刻不宜追問,隻得默默站在一旁,感受著這山中道觀的寧靜與神秘氣息。
“師叔有一事相問,不知師侄是否方便。”
“師叔但請吩咐,師侄必定辦到。”
悟靜笑道:“四季輪換,你如今也這般大了,恐怕這是我們最後的見麵。我想問問師侄,師兄與你在另一方世界,羽化前可曾留有遺言?能否告知師叔,也好了卻心中執念。”
秦浩想了想,從懷中取出爺爺的遺書,遞給悟靜。
看完書信,悟靜閉目沉思良久,歎了口氣,“道之一門,玄之又玄,我真想追隨師兄而去,伴其左右。”
話畢雙手合十,手中書信頓時化為灰燼。
秦浩雙眼瞪大,拉過悟靜的手左看右看,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師叔,如何做到的?能否教教師侄?”
悟靜哈哈大笑道:“此術法你修不得,這術法需清心寡欲,心無旁騖,方能有所成。你塵緣未斷,六根不淨,莫要在此事上執著了。”
秦浩聽了,不禁有些尷尬地撓撓頭。悟靜又道:“你爺爺之事,既有定數,亦有機緣。如今這遺書已化為灰燼,過往之事也該就此放下,莫要讓其牽絆住你的前行之路。”
秦浩微微點頭,卻仍難掩心中的疑惑與好奇。
悟靜見狀,輕輕拍了拍秦浩的肩膀,“世間法術萬千,皆源於道。但修道之路,重在修心養性,而非追逐這些奇技淫巧。
你且隨我到後山之中,我便將這太極拳傳授與你,也算是為師兄了卻一樁心願。”
說罷,悟靜便率先向前走去,秦浩忙跟在其後。
行至一處清泉旁,悟靜停下腳步,看著潺潺流淌的泉水,緩緩說道:“這清泉流淌不息,看似平常,實則蘊含著道的哲理。
它順勢而為,不爭不搶,卻能潤澤萬物。你若能明白此理,在這塵世中也便能泰然處之。”
秦浩凝視著清泉,似懂非懂,陷入了沉思之中。
-----------------
東宮承乾殿,蘇妃為李承乾斟了一杯茶,開口道:“太子,今日宮中宴會,秦縣子居然獻出兩麵巨大的落地鏡,臣妾當時也是頗為震驚。
這等手筆豈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太子當與其交好,成為一方助力。即便不能交好,亦不要交惡。”
李承乾歎道:“都怪孤聽信了王叔的話,其實杜荷那事真的與孤無關,孤又不缺美女,況有蘇妃陪伴在孤的身邊。如今有了嫌隙,實是不好改善關係。”
蘇妃勸道:“太子與麗質關係最好,而麗質又與秦浩關係頗佳。太子當多多與麗質聯係,從麗質口中改善雙方的關係,時日久了,嫌隙也自然慢慢消散了。”
李承乾握住蘇妃的手,歎道:“孤若早聽蘇妃之言,何苦貪上這如此多的麻煩。王叔還說要送孤一名太常寺的樂童喚作如意的,孤便拒絕了王叔吧。”
蘇妃點頭道:“太子能聽進諫言,臣妾心中歡喜,日後若是登基,也必會如父皇一般成為一代聖君。”
李承乾將蘇妃摟入懷中,“蘇妃,腹中可有動靜了?”
蘇妃摸著小腹道:“還沒感覺,恐是未到機緣。”
李承乾安慰道:“蘇妃莫憂,孤獨寵蘇妃一人,若是不讓蘇妃受孕,孤絕不碰其他女人。”
-----------------
越王府王妃寢室內,越王妃又是發了脾氣,摔了不少杯盞。
李泰這次沒有順著對方,正劈頭蓋臉的訓斥王妃。
“你這般任性妄為,何時才能懂得審時度勢!那秦縣子送禮之事,本就是借高陽大婚給母後獻殷勤,你卻在此處大發雷霆,徒惹事端。”李泰眉頭緊皺,眼神中滿是惱怒。
越王妃滿臉委屈,卻仍倔強地頂嘴:“那秦縣子曾受殿下宴請,如此不把殿下當一迴事,殿下為何還要幫他說話。”
李泰冷哼一聲:“你懂什麽!這其中關係錯綜複雜,豈是你能以一己之怒便可應對的。
你身為王妃,當為王府大局著想,而非隻顧及自己的嫉妒之心。
況且本王聽說太子妃也未得相贈,那落地鏡如此惹眼,秦浩豈能明麵之上與本王產生關聯。”
越王妃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卻也不敢再言語。
李泰見她這般模樣,心中微微一軟,語氣緩和了些許:“我知你心中不快,但在這王府之中,一舉一動皆關乎榮辱興衰。
你若再這般莽撞行事,恐會給王府招來禍端。聽聞這落地鏡價值不菲,本王也是有心無力,讓愛妃受了委屈。”
坐在榻邊,摟住越王妃柔聲道:“當下局勢微妙,太子與我暗中角力,秦浩此人看似無心之舉,實則或有深意。
他既能得父皇賞識,又與各方勢力若即若離,我們萬不可輕易樹敵。愛妃且先消消氣,待本王尋了機會,試探一下對方的意思。”
越王妃輕輕抽泣著點頭:“殿下,臣妾知錯了,隻是一想到高陽對臣妾的奚落,便難以抑製心中憤懣。”
李泰長歎了口氣:“她的話不必放在心上。此次大婚,她風頭正盛,難免有些得意忘形。愛妃乃我越王府主母,當有容人之量,莫要與她一般見識。待風頭過去,她自然也會收斂些。”
-----------------
迴程途中,薛禮滿心疑惑,終是按捺不住,輕聲問道:“少爺,那老道居然是裝的!”
秦浩微微頷首,神色間透著一絲複雜,緩聲道:“此事關乎我師父的一些陳年舊事,個中隱情不便多言,小禮你便當作不知好了,就讓這一切都像一場夢吧。”
薛禮抬眸,瞧著秦浩那凝重的麵容,瞬間明了這定是極為機密之事,遂乖巧地閉了嘴,不再言語。
秦浩目光遠眺,思緒飄飛。偽裝聾啞的背後,便是要遮蔽住師父的過往,師叔也深知此事幹係重大,一旦揭開,恐會引發軒然大波,於他而言,此刻唯有緘默,護得秘密周全。
若是讓人得知自己去過現代的經曆,無疑會被視作妖異邪說,不僅自身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還可能連累身邊之人乃至整個師門。
馬蹄聲噠噠作響,揚起陣陣塵土,二人在道路上疾馳,唯餘風聲在耳畔唿嘯,似在訴說著那不可言說的秘密。
“你可知貧道是誰?”
秦浩搖搖頭道:“晚輩不知。不知道長為何稱晚輩為師侄?”
老道笑道:“你本名秦林,而非秦浩,方才險些被你騙了去。”
秦浩心中一緊,忙問道:“道長與先師是師兄弟?”
老道頷首道:“不錯,這裏便是師兄當年的閉關之處,如今我將這裏做為師兄的衣冠塚,
當年我見師兄的道燈熄滅,便知師兄已登仙而去,卻不想你卻重返道觀,一切都在師兄的意料之中啊。”
秦浩雙手握拳,激動道:“原來是師叔當麵,師侄有禮了。”
“能否告訴師叔當年發生了何事,那道燈十年之間忽明忽暗,直到五年之前,方才熄滅。”
秦浩欲言又止,不知道這離奇的事件如何與老道明言。“師叔,此間之事光怪陸離,師侄也不知道該如何說起。
師父在我腦海之中全然沒有印象,有的卻是另一方世界的爺爺,而二者卻是同一人。”
老道閉目沉思片刻,“師兄道號悟玄,學究天人,我終其一生,難望其項背啊。”
秦浩恭敬道:“師叔,可否給師侄講講師父的過往。”
老道搖搖頭道:“師兄大多都在雲遊,我亦不知太多。每每迴到山中都指點我修行中的疑難,總能讓我獲益良多,這便是我與師兄的差距吧。
或許紅塵中的經曆才是師兄悟道的方法,我卻不能。師兄為我取道號悟靜,傳我體相術與太極拳,讓我守護好這道觀。”
秦浩點頭道:“那師叔如何能一眼便認出我來?”
悟靜解釋道:“初始我未在意,你轉身之時,肩頭隱有光暈,我這才用體相術細細觀你,方得知你就是當年的秦林。”
秦浩被這神奇的說詞聽得一愣,這可比袁天罡那老貨高深多了,連忙問道:“師叔,之前可曾有人來山中查訪?”
悟靜點頭道:“有幾波人都曾前來訪詢,隻是我自師兄下山後便以聾啞示人,故而未受牽連,我當時便心有所感,想是師侄尚在人間。”
“師叔為何要如此呢?”
“師兄下山之前便對我言說已染絕症,欲帶你下山雲遊,行至何處便葬於何處,對外則宣稱閉關,不可透露於任何人。
從此我便不再開口說話。每日送一碗水至此處食台之上,可神奇的是,夜間來時水則不見。”
秦浩仔細看了看食台的位置,又抬頭望了望天,這麽大的太陽,恐怕是蒸發了吧。
悟靜明白秦浩的意思,搖搖頭道:“冬日也是如此,不是你想的那般。”
秦浩頓感驚訝,不解道:“這是為何?”
悟靜搖頭,“此處山洞頗為神奇,師兄隻說,待我羽化之前,方能進洞。”
又看了看秦浩,“你此來可是擔心有人泄露了你的一些秘密?”秦浩點點頭又搖搖頭。
悟靜頷首道:“師侄勿憂,土歸土,塵歸塵,一切都是天命使然,存在便是道理,勿需太過執著,隻需從心。”
“師叔,道觀如此破舊,師侄有些錢財,給觀中修繕一番吧?”
悟靜笑道:“你倒是有心,修道修的是心,那些皆是身外之物,道觀破舊與否,於我等修行並無大礙。
這紫雲觀曆經風雨,雖顯滄桑,卻也承載著歲月的痕跡與道的韻味。
若隻是一味修繕外表,而忽略了內心的修持,便是舍本逐末了。
且這觀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皆有其存在的意義,不必強行改變。”
秦浩若有所思,“師叔所言極是,師侄受教了。隻是見這觀中諸多不便之處,心中難免有些不忍。”
悟靜擺擺手,“你有此善念,已是難得,便為這觀中小童置些棉衣禦寒吧。
世間萬物皆有其定數,這紫雲觀的興衰亦在道中。
我們隻需順應自然,堅守本心,於這山中靜守道的真諦,便是最好的作為。”
言罷,悟靜轉身望向那神秘山洞,目光深邃而平靜,“那山洞之中,或許隱藏著諸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與機緣,但時機未到,不可強求。
待師叔羽化之前,方能得知,師侄便在這世間再無牽掛了。”
秦浩順著悟靜的目光看去,心中對那山洞愈發好奇,卻也知曉此刻不宜追問,隻得默默站在一旁,感受著這山中道觀的寧靜與神秘氣息。
“師叔有一事相問,不知師侄是否方便。”
“師叔但請吩咐,師侄必定辦到。”
悟靜笑道:“四季輪換,你如今也這般大了,恐怕這是我們最後的見麵。我想問問師侄,師兄與你在另一方世界,羽化前可曾留有遺言?能否告知師叔,也好了卻心中執念。”
秦浩想了想,從懷中取出爺爺的遺書,遞給悟靜。
看完書信,悟靜閉目沉思良久,歎了口氣,“道之一門,玄之又玄,我真想追隨師兄而去,伴其左右。”
話畢雙手合十,手中書信頓時化為灰燼。
秦浩雙眼瞪大,拉過悟靜的手左看右看,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師叔,如何做到的?能否教教師侄?”
悟靜哈哈大笑道:“此術法你修不得,這術法需清心寡欲,心無旁騖,方能有所成。你塵緣未斷,六根不淨,莫要在此事上執著了。”
秦浩聽了,不禁有些尷尬地撓撓頭。悟靜又道:“你爺爺之事,既有定數,亦有機緣。如今這遺書已化為灰燼,過往之事也該就此放下,莫要讓其牽絆住你的前行之路。”
秦浩微微點頭,卻仍難掩心中的疑惑與好奇。
悟靜見狀,輕輕拍了拍秦浩的肩膀,“世間法術萬千,皆源於道。但修道之路,重在修心養性,而非追逐這些奇技淫巧。
你且隨我到後山之中,我便將這太極拳傳授與你,也算是為師兄了卻一樁心願。”
說罷,悟靜便率先向前走去,秦浩忙跟在其後。
行至一處清泉旁,悟靜停下腳步,看著潺潺流淌的泉水,緩緩說道:“這清泉流淌不息,看似平常,實則蘊含著道的哲理。
它順勢而為,不爭不搶,卻能潤澤萬物。你若能明白此理,在這塵世中也便能泰然處之。”
秦浩凝視著清泉,似懂非懂,陷入了沉思之中。
-----------------
東宮承乾殿,蘇妃為李承乾斟了一杯茶,開口道:“太子,今日宮中宴會,秦縣子居然獻出兩麵巨大的落地鏡,臣妾當時也是頗為震驚。
這等手筆豈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太子當與其交好,成為一方助力。即便不能交好,亦不要交惡。”
李承乾歎道:“都怪孤聽信了王叔的話,其實杜荷那事真的與孤無關,孤又不缺美女,況有蘇妃陪伴在孤的身邊。如今有了嫌隙,實是不好改善關係。”
蘇妃勸道:“太子與麗質關係最好,而麗質又與秦浩關係頗佳。太子當多多與麗質聯係,從麗質口中改善雙方的關係,時日久了,嫌隙也自然慢慢消散了。”
李承乾握住蘇妃的手,歎道:“孤若早聽蘇妃之言,何苦貪上這如此多的麻煩。王叔還說要送孤一名太常寺的樂童喚作如意的,孤便拒絕了王叔吧。”
蘇妃點頭道:“太子能聽進諫言,臣妾心中歡喜,日後若是登基,也必會如父皇一般成為一代聖君。”
李承乾將蘇妃摟入懷中,“蘇妃,腹中可有動靜了?”
蘇妃摸著小腹道:“還沒感覺,恐是未到機緣。”
李承乾安慰道:“蘇妃莫憂,孤獨寵蘇妃一人,若是不讓蘇妃受孕,孤絕不碰其他女人。”
-----------------
越王府王妃寢室內,越王妃又是發了脾氣,摔了不少杯盞。
李泰這次沒有順著對方,正劈頭蓋臉的訓斥王妃。
“你這般任性妄為,何時才能懂得審時度勢!那秦縣子送禮之事,本就是借高陽大婚給母後獻殷勤,你卻在此處大發雷霆,徒惹事端。”李泰眉頭緊皺,眼神中滿是惱怒。
越王妃滿臉委屈,卻仍倔強地頂嘴:“那秦縣子曾受殿下宴請,如此不把殿下當一迴事,殿下為何還要幫他說話。”
李泰冷哼一聲:“你懂什麽!這其中關係錯綜複雜,豈是你能以一己之怒便可應對的。
你身為王妃,當為王府大局著想,而非隻顧及自己的嫉妒之心。
況且本王聽說太子妃也未得相贈,那落地鏡如此惹眼,秦浩豈能明麵之上與本王產生關聯。”
越王妃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卻也不敢再言語。
李泰見她這般模樣,心中微微一軟,語氣緩和了些許:“我知你心中不快,但在這王府之中,一舉一動皆關乎榮辱興衰。
你若再這般莽撞行事,恐會給王府招來禍端。聽聞這落地鏡價值不菲,本王也是有心無力,讓愛妃受了委屈。”
坐在榻邊,摟住越王妃柔聲道:“當下局勢微妙,太子與我暗中角力,秦浩此人看似無心之舉,實則或有深意。
他既能得父皇賞識,又與各方勢力若即若離,我們萬不可輕易樹敵。愛妃且先消消氣,待本王尋了機會,試探一下對方的意思。”
越王妃輕輕抽泣著點頭:“殿下,臣妾知錯了,隻是一想到高陽對臣妾的奚落,便難以抑製心中憤懣。”
李泰長歎了口氣:“她的話不必放在心上。此次大婚,她風頭正盛,難免有些得意忘形。愛妃乃我越王府主母,當有容人之量,莫要與她一般見識。待風頭過去,她自然也會收斂些。”
-----------------
迴程途中,薛禮滿心疑惑,終是按捺不住,輕聲問道:“少爺,那老道居然是裝的!”
秦浩微微頷首,神色間透著一絲複雜,緩聲道:“此事關乎我師父的一些陳年舊事,個中隱情不便多言,小禮你便當作不知好了,就讓這一切都像一場夢吧。”
薛禮抬眸,瞧著秦浩那凝重的麵容,瞬間明了這定是極為機密之事,遂乖巧地閉了嘴,不再言語。
秦浩目光遠眺,思緒飄飛。偽裝聾啞的背後,便是要遮蔽住師父的過往,師叔也深知此事幹係重大,一旦揭開,恐會引發軒然大波,於他而言,此刻唯有緘默,護得秘密周全。
若是讓人得知自己去過現代的經曆,無疑會被視作妖異邪說,不僅自身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還可能連累身邊之人乃至整個師門。
馬蹄聲噠噠作響,揚起陣陣塵土,二人在道路上疾馳,唯餘風聲在耳畔唿嘯,似在訴說著那不可言說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