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昊端坐在草堂上,茶水也喝完了,汗也消了。
於是放聲大喊:“人呢?孔明兄?人呢?”
諸葛均聞聲出來:“家兄不是剛剛還在嗎?”
“是啊,之前還在呢,可是半個時辰之前,稱有急事出去一趟,到現在還沒迴來。”
諸葛均不免撓頭:“不應該呀,家兄一向最重待客之道,怎會如此?想來當真有何急事,被耽擱在外麵了,應該快迴來了。”
“我還以為,這大中午的跑出去不迴來,是舍不得院子裏那幾隻老母雞,是想逐客呢,”
“豈敢豈敢,在下這便吩咐下去,殺雞宰羊款待閣下。”
被關在馬車裏的諸葛亮,動也動彈不了,喊也喊不出來。
不多時,就聽滿院子雞飛狗跳聲。
惡徒!這是要洗劫草廬嗎?
我吾爾不共戴天!
不停吱吾中,隱隱聽到蹄聲由遠及近的傳來。
從兩個人的對話中聽出,正是司馬徽跟黃承彥兩人。
一個騎馬,一個騎驢,身後還跟著幾名隨從,隨從中間,還有一個已經洗白了臉的黃月英。
“好馬,好馬。”
“好車,好車。”
“確實,與此車相較起來,反倒是這馬,沒那麽驚豔了。”
兩個老登好奇的圍著馬車來迴打量,甚至透過車窗往裏觀望。
就見臥榻之上,有一條長長的,像成精的大黑蟲一樣的東西,倒在那裏。
看了半晌,諸葛亮也不知道有人觀望,隻想弄出動靜,被人發現。
但馬車是三明治車身,隔音良好,任他如何吱唔,外麵也聽不見。
哪怕滾到床下,發出撲通一聲。
兩名老登雖然聽到聲音,但他被捆的太嚴實,根本判斷不出是人。
那邊隨從已經幫忙門,諸葛均出來相迎,一二老一少迎了進去。
其餘人,連劉備三顧茅廬時,關張都得在外守著,肯定不可能放所有人入內,都得在外候著。
司馬徽:“家中有客到啊。”
“是啊,家兄適才還在草堂是待客,忽有急事,不知去了哪裏,遲遲未歸,這會兒來客還在堂中,不礙事,兩位先生裏麵請,不妨相互認識一下。”
“也好。”
劉昊坐在堂屋裏,正想著蹭完飯吃,就找個機會開遛,不想有客人來了。
隨著兩老一少入內,劉昊的目光一掃而過,停留在黃月英臉上。
傳說都是騙人的,這妹子哪裏醜了?眉清目秀的,雖不及貂蟬、甄姬那般驚世駭俗,但也絕非庸脂俗粉。
八成是她喜歡格物,常常蓬頭垢麵示人,在當下人的認識中,不合大家閨秀之體統,因此才被詬病。
正琢磨著,突然意識到,好像有張臉很眼熟。
轉而又望幾司馬徽。
我去,是這老登?他不是當年安樂國舉辦天下第一盛會時的評委嗎?
司馬徽打量著他,也是似曾相見的感覺。
“這位小友是……”
“啊,在下姓朱,前太尉朱儁朱公偉的本家,名鴿,和平鴿的鴿,人如其鴿,小生生平最熱愛和平,字孔明。”
“鴿子為何會與和平相並論?”
老子才不會給你們做科普。
“誰知道呢,小生隻知,有一種鴿子的名字就叫作和平鴿,至於為何,恕小生才疏學淺,孤陋寡聞,也是不知。”
此子好生無禮,你這是在自謙嗎?分明是在編排我二人,才疏學淺,孤陋寡聞。
“小友當真是個妙人,不知打哪兒來,到此有何貴幹?”
“此來隻為兩件事,一為保媒拉纖,二為鬥詩。”
黃承彥很看好諸葛亮,早就希望能招為女婿,一聽要搶自家準女婿,急忙相問:
“你可知孔明是何出身?”
“小生乃是南極仙翁座下大弟子,法名哪吒是也。”
這個蛋疼,兩人怎麽都叫孔明?
“老夫是問,諸葛孔明。”
“哦?原來問的孔明賢弟,自然知曉,其祖上,乃是徐州琅琊國人氏,其父諸葛珪,諸葛君貢,官拜泰山郡丞,其叔諸葛玄諸葛子慶,官拜豫章太守。”
沒想到,此人竟對孔明了如指掌,這可不行啊,不能被他把人搶走。
司馬徽有心進一步探探他的底細:
“吾觀你與遼東安樂王有幾分神似,初見時,還以為乃是安樂王駕臨寒舍。”
“你說劉昊那廝啊,此人不講信譽,欠我工錢不還,往後我與他勢同水火。”
司馬徽心下斷定:是了,此人正是在徐州兗州翻雲覆雨的鐵麵司令,早就聽聞他的英雄事跡,不想今日到達此地。
由此看來,此人也是對安樂王推出的新政,極為不滿,才跑到荊州來的。
“原來是將軍,失敬失敬。”
劉昊撓撓頭,當初隻是為了戲弄諸葛亮,才報出朱鴿孔明這個假名,不想撞見認識的,隻怪自己過於拉風,想低調都難。
“一落魄之人而已,不敢當,不敢當。”
“將軍怎地不去過問天下事,反倒跑來當起紅娘來了?”
劉昊又開始胡咧咧起來:
“誠如適才所言,鄙人乃是南極仙翁坐下大弟子,總喜歡過問別人的前世今生,”
“我昨日行至漢水之畔,睹一麗人,在水一方,”
“雖為女兒之身,卻心懷大誌,其才華出眾,”
“假以時日,必成大器,天下萬民,必受其恩澤;”
“今日到訪此間,見那位伊人,無論才氣,又或是命格,都與孔明賢弟極為互補,”
“乃是天賜良緣,若此二人喜結良緣,必將雙劍合並,萬倍福澤於天下萬民。”
黃承彥一聽,原來不是來搶準女婿的,而是為了撮合兩人的,頓時心花怒放。
我就說,以老夫的眼光,怎麽會看走眼?打眼一瞧,就知道孔明與吾女八字極合,乃是天造地設的一對良緣。
不等他客氣,一直恪守禮節的黃月英,忍不住怒道:
“我的姻緣,何時輪到你一外人指手劃腳了?”
“女子家的事情,自然與我無關,否則,我首先會追到你家裏,而不是來找孔明賢弟,這是我們孔明兄弟之間的事情,與你無關。”
“你這人好不講道理,明明談論的是我,卻說與我無關。”
劉昊搖搖手指:“不不不,等正式保媒下聘時,才與你有關,在此之前,那都是男子間風花雪月之談,必然與你無關,他可以娶你,也可以不娶你。”
“說的好像我非他不嫁一樣,我也可以嫁他,也可以不嫁他,此事與你也無半分關係。”
劉昊再次搖搖手指:“不不不,此事,在我,而不在你。”
“這是什麽道理?明明是我的事情,怎麽成了在你,而不在我?”
“因為,言出法隨,不以任何人的意誌為轉移。”
黃月英頓時麵露怯色。
此人好生霸蠻,怎麽比強匪還可怕,他這是在說,他若說嫁,我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呀!
於是放聲大喊:“人呢?孔明兄?人呢?”
諸葛均聞聲出來:“家兄不是剛剛還在嗎?”
“是啊,之前還在呢,可是半個時辰之前,稱有急事出去一趟,到現在還沒迴來。”
諸葛均不免撓頭:“不應該呀,家兄一向最重待客之道,怎會如此?想來當真有何急事,被耽擱在外麵了,應該快迴來了。”
“我還以為,這大中午的跑出去不迴來,是舍不得院子裏那幾隻老母雞,是想逐客呢,”
“豈敢豈敢,在下這便吩咐下去,殺雞宰羊款待閣下。”
被關在馬車裏的諸葛亮,動也動彈不了,喊也喊不出來。
不多時,就聽滿院子雞飛狗跳聲。
惡徒!這是要洗劫草廬嗎?
我吾爾不共戴天!
不停吱吾中,隱隱聽到蹄聲由遠及近的傳來。
從兩個人的對話中聽出,正是司馬徽跟黃承彥兩人。
一個騎馬,一個騎驢,身後還跟著幾名隨從,隨從中間,還有一個已經洗白了臉的黃月英。
“好馬,好馬。”
“好車,好車。”
“確實,與此車相較起來,反倒是這馬,沒那麽驚豔了。”
兩個老登好奇的圍著馬車來迴打量,甚至透過車窗往裏觀望。
就見臥榻之上,有一條長長的,像成精的大黑蟲一樣的東西,倒在那裏。
看了半晌,諸葛亮也不知道有人觀望,隻想弄出動靜,被人發現。
但馬車是三明治車身,隔音良好,任他如何吱唔,外麵也聽不見。
哪怕滾到床下,發出撲通一聲。
兩名老登雖然聽到聲音,但他被捆的太嚴實,根本判斷不出是人。
那邊隨從已經幫忙門,諸葛均出來相迎,一二老一少迎了進去。
其餘人,連劉備三顧茅廬時,關張都得在外守著,肯定不可能放所有人入內,都得在外候著。
司馬徽:“家中有客到啊。”
“是啊,家兄適才還在草堂是待客,忽有急事,不知去了哪裏,遲遲未歸,這會兒來客還在堂中,不礙事,兩位先生裏麵請,不妨相互認識一下。”
“也好。”
劉昊坐在堂屋裏,正想著蹭完飯吃,就找個機會開遛,不想有客人來了。
隨著兩老一少入內,劉昊的目光一掃而過,停留在黃月英臉上。
傳說都是騙人的,這妹子哪裏醜了?眉清目秀的,雖不及貂蟬、甄姬那般驚世駭俗,但也絕非庸脂俗粉。
八成是她喜歡格物,常常蓬頭垢麵示人,在當下人的認識中,不合大家閨秀之體統,因此才被詬病。
正琢磨著,突然意識到,好像有張臉很眼熟。
轉而又望幾司馬徽。
我去,是這老登?他不是當年安樂國舉辦天下第一盛會時的評委嗎?
司馬徽打量著他,也是似曾相見的感覺。
“這位小友是……”
“啊,在下姓朱,前太尉朱儁朱公偉的本家,名鴿,和平鴿的鴿,人如其鴿,小生生平最熱愛和平,字孔明。”
“鴿子為何會與和平相並論?”
老子才不會給你們做科普。
“誰知道呢,小生隻知,有一種鴿子的名字就叫作和平鴿,至於為何,恕小生才疏學淺,孤陋寡聞,也是不知。”
此子好生無禮,你這是在自謙嗎?分明是在編排我二人,才疏學淺,孤陋寡聞。
“小友當真是個妙人,不知打哪兒來,到此有何貴幹?”
“此來隻為兩件事,一為保媒拉纖,二為鬥詩。”
黃承彥很看好諸葛亮,早就希望能招為女婿,一聽要搶自家準女婿,急忙相問:
“你可知孔明是何出身?”
“小生乃是南極仙翁座下大弟子,法名哪吒是也。”
這個蛋疼,兩人怎麽都叫孔明?
“老夫是問,諸葛孔明。”
“哦?原來問的孔明賢弟,自然知曉,其祖上,乃是徐州琅琊國人氏,其父諸葛珪,諸葛君貢,官拜泰山郡丞,其叔諸葛玄諸葛子慶,官拜豫章太守。”
沒想到,此人竟對孔明了如指掌,這可不行啊,不能被他把人搶走。
司馬徽有心進一步探探他的底細:
“吾觀你與遼東安樂王有幾分神似,初見時,還以為乃是安樂王駕臨寒舍。”
“你說劉昊那廝啊,此人不講信譽,欠我工錢不還,往後我與他勢同水火。”
司馬徽心下斷定:是了,此人正是在徐州兗州翻雲覆雨的鐵麵司令,早就聽聞他的英雄事跡,不想今日到達此地。
由此看來,此人也是對安樂王推出的新政,極為不滿,才跑到荊州來的。
“原來是將軍,失敬失敬。”
劉昊撓撓頭,當初隻是為了戲弄諸葛亮,才報出朱鴿孔明這個假名,不想撞見認識的,隻怪自己過於拉風,想低調都難。
“一落魄之人而已,不敢當,不敢當。”
“將軍怎地不去過問天下事,反倒跑來當起紅娘來了?”
劉昊又開始胡咧咧起來:
“誠如適才所言,鄙人乃是南極仙翁坐下大弟子,總喜歡過問別人的前世今生,”
“我昨日行至漢水之畔,睹一麗人,在水一方,”
“雖為女兒之身,卻心懷大誌,其才華出眾,”
“假以時日,必成大器,天下萬民,必受其恩澤;”
“今日到訪此間,見那位伊人,無論才氣,又或是命格,都與孔明賢弟極為互補,”
“乃是天賜良緣,若此二人喜結良緣,必將雙劍合並,萬倍福澤於天下萬民。”
黃承彥一聽,原來不是來搶準女婿的,而是為了撮合兩人的,頓時心花怒放。
我就說,以老夫的眼光,怎麽會看走眼?打眼一瞧,就知道孔明與吾女八字極合,乃是天造地設的一對良緣。
不等他客氣,一直恪守禮節的黃月英,忍不住怒道:
“我的姻緣,何時輪到你一外人指手劃腳了?”
“女子家的事情,自然與我無關,否則,我首先會追到你家裏,而不是來找孔明賢弟,這是我們孔明兄弟之間的事情,與你無關。”
“你這人好不講道理,明明談論的是我,卻說與我無關。”
劉昊搖搖手指:“不不不,等正式保媒下聘時,才與你有關,在此之前,那都是男子間風花雪月之談,必然與你無關,他可以娶你,也可以不娶你。”
“說的好像我非他不嫁一樣,我也可以嫁他,也可以不嫁他,此事與你也無半分關係。”
劉昊再次搖搖手指:“不不不,此事,在我,而不在你。”
“這是什麽道理?明明是我的事情,怎麽成了在你,而不在我?”
“因為,言出法隨,不以任何人的意誌為轉移。”
黃月英頓時麵露怯色。
此人好生霸蠻,怎麽比強匪還可怕,他這是在說,他若說嫁,我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