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承彥冷哼道:“哼!我當鐵麵將軍,是何等了不起的人物,原來是個隻知恐嚇晚輩之徒,老夫的家事,容不得外人指指點點,你,未免管的有些太寬了吧?”
劉昊雲淡風輕的迴道:
“女兒是你的,但孔明可不是你的;再者說了,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你我不過是曆史洪流中的滄海一粟罷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行走江湖,身不由己,不會以任何人的意誌為轉移,除非大勢在你,又另作它論!”
“將軍的言下之意,大勢在你,你即是大勢嘍?”
“雖說時勢造英雄,此言不假,然,真正的英雄,不但能夠順勢借力,更應具備左右局勢的能力,還應該具備造勢之能,造勢者,即便大勢在他而不在我,亦能富有轉扭乾坤之力,改變天下大勢,使天下大勢利於我,並為我所用。”
“好大的口氣,將軍莫不是以為,自己是那天命之人不成?吾觀方今天下,唯劉玄德與劉破天,似有天命之相,將軍莫不是以為,能夠蚍蜉撼象,扭轉乾坤,力壓二劉不成?這天下,可是老劉家的天下。”
劉昊斷然道:
“不,你錯了,這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單屬某一人的天下!”
“聖人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不會因你姓劉還是姓姬,又或是姓軒轅,而另眼相待,”
“不過是善於造勢者,借祀來為自己造勢,借戎來奴役百姓,鞏固自身權力罷了,”
“若公績真心以為,天下是老劉家的天下,天子在遼東,為何不去遼東依附天子,”
“卻在南陽,於劉景升跟劉玄德之間,左右橫跳?待價而沽?”
黃、司馬二人,聽他這番話,心下唏噓不已。
此人看著年紀不大,卻一針見血的直擊問題的根本。
眼光之深,遠超他這年齡的見識。
隻可惜,還是太年輕了,有些問題,你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可以了,一但說出來,那可是要得罪天下所有的牧民者的。
你這等於是在向天下牧民者宣戰,要掀大家的桌子。
必然成為天下公敵。
“無論天子,亦或是劉景升,劉玄德,皆獲天下人所認可,乃民心之所向;再者,天下之事已成千萬年,豈容你一句話給否定的?你想與天下人為敵否?”
劉昊自信一笑:
“是否與天下人為敵,鄙人尚不清楚,鄙人隻清楚自己,平生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縫縫補補,修修打打,看哪裏不順眼了,就偏要把它矯正過來不可,否則寢食難安。”
他這是看當今天下的規矩不順眼了,有心改改規矩啊。
這令司馬徽不禁想起當日,在安樂國天下第一盛會時說過的那番豪言壯話。
天若壓我,我便捅破這天,地若困我,我便踏破這地,從今往後,我的字叫破天!
正與今天這番綿裏藏針的話,剛柔並濟,如出一轍。
再看他的相貌,的的確確跟當日所見的安樂王,一模一樣。
此人,就是安樂王!!!
他怎會一身布衣的隻身來到此地?身邊連個護衛都不帶?
難道也是聽說孔明之才,特地前來請他出山相佐的?
黃承彥還想說,我從未見過如此大言不慚之人!如此不忠不義之徒在此,隻會壞了此間的名聲!使得你我跟著一起受牽連。
話未出口。
司馬徽:“將軍好氣魄,今日一見,方才相信傳聞之中,攪得袁曹兩家翻江倒海的鐵麵軍將,並非隻是傳聞,看來,將軍此來是想謀劃荊州,為天子一統荊州做開路先鋒了。”
劉昊滅荊州是早晚的事兒,但不是現在,現在荊州上下一條心,想不戰而屈人之兵有些難,所以得使用包圍之策。
來荊州,隻是單純的不想讓諸葛亮這樣的大才,為劉備所用,成為自己未來難纏的對手。
“哪裏哪裏,荊州在劉景升的治理下,使得全州各界得以安居樂得,劉景升本就是帝室之胄,荊州本就是漢土,鄙人路過此地,聽聞這臥龍山上,盤伏著一條臥龍,順便一會罷了,對了,水鏡先生的另一得意門生,鳳雛何在?在下也想一會。”
“我那兩個劣徒,雖然略有些才學,但在將軍麵前,便難望將軍之背項了,若將軍願意指點一二,必然受用無窮,改日必帶士元登門拜會。”
黃承彥不免詫異的看向司馬徽。
老夫匹,你變了,變的如此趨炎附勢了,鐵麵司令雖然有些盛名,但劉玄德才是你我的希望,才是南陽士族的未來呀。
一個鐵麵司令,就使你想把兩個徒弟賣給他了?他是逆賊呀。
司馬徽看出他在暗中編排自己。
你個老匹夫懂什麽,我也想兩麵下注,一邊是三個待弟在劉破天手下,這邊讓兩個小徒弟去抱劉左將軍的大腿呀。
可是人家不愛搭理自己呀,一聽到孔明這個名字,立刻就是恨不能食其肉啖其骨的表情。
司馬徽用眼神跟黃承彥交流,當交流到這裏時,突然眼神裏流露出駭然恐懼的表情。
搞的黃承彥有些莫名其妙,老匹夫,你又想到啥了?給你嚇成這熊樣?
司馬徽:孔明?孔明!我徒兒叫諸葛孔明,他卻給自己取個假名,叫朱鴿孔明!
這分明是衝著我徒弟來的啊。
難怪劉玄德聽到孔明這二字,流露出極為不滿之色,原來他憎恨的並非我徒兒,而是安樂王。
誤把我要舉薦之人,當成安樂王了!
劉玄德極有可能,還不知道那朱鴿孔明就是安樂王本人。
顯然兩人打不過少交道,使劉玄得吃了很大的虧。
不對啊,安樂王才剛來到荊州,他如何知曉我徒兒的大名呢?
顯然鐵麵將軍,打從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起,就用鐵麵司令這個名號,就用朱鴿孔明這個名字了。
難道世上真有未卜先知之人?
早在孔明還是稚童時,就看出他是難得的人才?便為此事開始布局了?
若當真如何,那安樂王的實力,也太恐怖了吧。
這樣的神人,他劉玄德,如何能夠戰勝?
而且,劉玄德此時還在新野大感自滿時,安樂王已經孤身前往荊州,開始像布局袁曹那樣,布局荊州了。
這樣的人,如何能夠與之為敵?
可是,他推行的那些新政,叫荊州士族所不能容忍。
劉昊:“擇日不如撞日,迴去的路上,不妨同行,順便去見一見龐士元?”
安樂王果然有未卜先知之能,龐士元跟諸葛孔明,不過是小有名氣而已,其名聲,連村子都出不去。
他卻對此二人了如指掌,恐怖,當真恐怖如廝。
劉昊雲淡風輕的迴道:
“女兒是你的,但孔明可不是你的;再者說了,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你我不過是曆史洪流中的滄海一粟罷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行走江湖,身不由己,不會以任何人的意誌為轉移,除非大勢在你,又另作它論!”
“將軍的言下之意,大勢在你,你即是大勢嘍?”
“雖說時勢造英雄,此言不假,然,真正的英雄,不但能夠順勢借力,更應具備左右局勢的能力,還應該具備造勢之能,造勢者,即便大勢在他而不在我,亦能富有轉扭乾坤之力,改變天下大勢,使天下大勢利於我,並為我所用。”
“好大的口氣,將軍莫不是以為,自己是那天命之人不成?吾觀方今天下,唯劉玄德與劉破天,似有天命之相,將軍莫不是以為,能夠蚍蜉撼象,扭轉乾坤,力壓二劉不成?這天下,可是老劉家的天下。”
劉昊斷然道:
“不,你錯了,這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單屬某一人的天下!”
“聖人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不會因你姓劉還是姓姬,又或是姓軒轅,而另眼相待,”
“不過是善於造勢者,借祀來為自己造勢,借戎來奴役百姓,鞏固自身權力罷了,”
“若公績真心以為,天下是老劉家的天下,天子在遼東,為何不去遼東依附天子,”
“卻在南陽,於劉景升跟劉玄德之間,左右橫跳?待價而沽?”
黃、司馬二人,聽他這番話,心下唏噓不已。
此人看著年紀不大,卻一針見血的直擊問題的根本。
眼光之深,遠超他這年齡的見識。
隻可惜,還是太年輕了,有些問題,你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可以了,一但說出來,那可是要得罪天下所有的牧民者的。
你這等於是在向天下牧民者宣戰,要掀大家的桌子。
必然成為天下公敵。
“無論天子,亦或是劉景升,劉玄德,皆獲天下人所認可,乃民心之所向;再者,天下之事已成千萬年,豈容你一句話給否定的?你想與天下人為敵否?”
劉昊自信一笑:
“是否與天下人為敵,鄙人尚不清楚,鄙人隻清楚自己,平生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縫縫補補,修修打打,看哪裏不順眼了,就偏要把它矯正過來不可,否則寢食難安。”
他這是看當今天下的規矩不順眼了,有心改改規矩啊。
這令司馬徽不禁想起當日,在安樂國天下第一盛會時說過的那番豪言壯話。
天若壓我,我便捅破這天,地若困我,我便踏破這地,從今往後,我的字叫破天!
正與今天這番綿裏藏針的話,剛柔並濟,如出一轍。
再看他的相貌,的的確確跟當日所見的安樂王,一模一樣。
此人,就是安樂王!!!
他怎會一身布衣的隻身來到此地?身邊連個護衛都不帶?
難道也是聽說孔明之才,特地前來請他出山相佐的?
黃承彥還想說,我從未見過如此大言不慚之人!如此不忠不義之徒在此,隻會壞了此間的名聲!使得你我跟著一起受牽連。
話未出口。
司馬徽:“將軍好氣魄,今日一見,方才相信傳聞之中,攪得袁曹兩家翻江倒海的鐵麵軍將,並非隻是傳聞,看來,將軍此來是想謀劃荊州,為天子一統荊州做開路先鋒了。”
劉昊滅荊州是早晚的事兒,但不是現在,現在荊州上下一條心,想不戰而屈人之兵有些難,所以得使用包圍之策。
來荊州,隻是單純的不想讓諸葛亮這樣的大才,為劉備所用,成為自己未來難纏的對手。
“哪裏哪裏,荊州在劉景升的治理下,使得全州各界得以安居樂得,劉景升本就是帝室之胄,荊州本就是漢土,鄙人路過此地,聽聞這臥龍山上,盤伏著一條臥龍,順便一會罷了,對了,水鏡先生的另一得意門生,鳳雛何在?在下也想一會。”
“我那兩個劣徒,雖然略有些才學,但在將軍麵前,便難望將軍之背項了,若將軍願意指點一二,必然受用無窮,改日必帶士元登門拜會。”
黃承彥不免詫異的看向司馬徽。
老夫匹,你變了,變的如此趨炎附勢了,鐵麵司令雖然有些盛名,但劉玄德才是你我的希望,才是南陽士族的未來呀。
一個鐵麵司令,就使你想把兩個徒弟賣給他了?他是逆賊呀。
司馬徽看出他在暗中編排自己。
你個老匹夫懂什麽,我也想兩麵下注,一邊是三個待弟在劉破天手下,這邊讓兩個小徒弟去抱劉左將軍的大腿呀。
可是人家不愛搭理自己呀,一聽到孔明這個名字,立刻就是恨不能食其肉啖其骨的表情。
司馬徽用眼神跟黃承彥交流,當交流到這裏時,突然眼神裏流露出駭然恐懼的表情。
搞的黃承彥有些莫名其妙,老匹夫,你又想到啥了?給你嚇成這熊樣?
司馬徽:孔明?孔明!我徒兒叫諸葛孔明,他卻給自己取個假名,叫朱鴿孔明!
這分明是衝著我徒弟來的啊。
難怪劉玄德聽到孔明這二字,流露出極為不滿之色,原來他憎恨的並非我徒兒,而是安樂王。
誤把我要舉薦之人,當成安樂王了!
劉玄德極有可能,還不知道那朱鴿孔明就是安樂王本人。
顯然兩人打不過少交道,使劉玄得吃了很大的虧。
不對啊,安樂王才剛來到荊州,他如何知曉我徒兒的大名呢?
顯然鐵麵將軍,打從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起,就用鐵麵司令這個名號,就用朱鴿孔明這個名字了。
難道世上真有未卜先知之人?
早在孔明還是稚童時,就看出他是難得的人才?便為此事開始布局了?
若當真如何,那安樂王的實力,也太恐怖了吧。
這樣的神人,他劉玄德,如何能夠戰勝?
而且,劉玄德此時還在新野大感自滿時,安樂王已經孤身前往荊州,開始像布局袁曹那樣,布局荊州了。
這樣的人,如何能夠與之為敵?
可是,他推行的那些新政,叫荊州士族所不能容忍。
劉昊:“擇日不如撞日,迴去的路上,不妨同行,順便去見一見龐士元?”
安樂王果然有未卜先知之能,龐士元跟諸葛孔明,不過是小有名氣而已,其名聲,連村子都出不去。
他卻對此二人了如指掌,恐怖,當真恐怖如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