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中,即使周鐵衣收攏了自身的道統,但是他道統的影響仍然存留在與會者們的心中。
那超越曆史的未來中,瓊樓玉宇摩天接踵,璀璨的燈火在夜色之中亮起,遠超如今大夏任何一座城市的地燈係統,如同一條飄帶,又如同地上點亮的篝火,從太行以南至淵蒙以北,人類以智慧,將天上的星辰囚禁,照亮整個世間。
相比之下,眼前神庭之中的瓊樓玉宇,玉盤珍羞相比,又真正顯得黯然失色了。
連一品神庭都顯得黯然失色,果然不愧是神尊心中的構想,不,是祂預見的未來。
周鐵衣抬手,“現在諸位給出你們的選擇吧。”
他說了一大通,從術到道,就是要讓在場大夏的黨羽們明白,他有實踐未來的理想以及能力,所缺的不過是時間而已,但現在時間恰好就站在他們這一邊。
周鐵衣抬手的瞬間,剛剛兩個被封了口的鎮撫使們發覺自己能夠說話了,他們臉上對周鐵衣的憤怒,恐懼,擔憂化作了最無言的沉默。
他們很希望周鐵衣的神庭是淵蒙那種狀態,甚至他們有過覺悟,在太行山會麵對不亞於淵蒙之兵的鐵騎,但現在,周鐵衣隻是展現了他的智慧,但這種智慧卻又要比千軍萬馬還要駭人,這是真正能夠瓦解大夏民心的利器。
誅人者易,誅心者難。
此為誅心之策!
而周鐵衣首先誅殺的就是他們兩人的心,就在這兩位鎮撫使頹然不語的時候,寧王再次出聲道,“神尊此論,本來該再飲一杯,可惜這世間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縱使我等願意看神尊施為,但是下屬之中尚有忠肝義膽之士,身負朝廷所托。”
周鐵衣目光重新看向寧王,嘴角笑意帶著譏諷,寧王這是想要解圍,他自己作壁上觀,還想要讓下麵的人搞事,但是這麽明顯的漏洞自己早就堵上了,畢竟寧王這手太極的技術比前世還是要差一些。
“這簡單,寧王可知本尊為什麽請的都是誅神司的人嗎?”
“願聞其詳。”
寧王裝作糊塗。
“本座也出自誅神司。”周鐵衣一點都不忌諱自己的出身,當一個人的實力,智慧已經贏得所有人包括敵人的尊重,那麽實事求是就好,這就是最大的自信,“諸位想必也聽過本座的‘進修選調之策’。”
“若下麵的人想要忠肝義膽,你們自可上報上去,讓他們去中央‘進修’,本座幫他們安排,無論是西方佛教前線,還是北方淵蒙前線,抑或是追獵太虛幻境餘孽,隻要他們想,絕對讓他們精忠報國,既然他們眼中神道都是壞的,那麽在哪裏誅殺神孽不是誅殺,必然要他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大殿之上,一位位太行神庭的神祇忍不住露出會心的笑意,果然這才是主上的能力,大局不缺,手段也不缺,無論是大智慧還是小聰明,都能夠玩弄人心於鼓掌之間。
寧王也是微微張嘴,然後喃喃低語,“還能這樣安排?”
這招穿小鞋的手段他當然反應過來,隻是沒想到誅神司的‘進修選調’能夠在這個時候起到如此關鍵的作用,這下他們想要借底下的人名義反對也不成了。
“天尊所言上善,湯州鎮撫司願意改易製度,為天下百姓謀。”
沙幼成率先站起身來。
換取了周圍一位位鎮撫司怒目而視,他們雖然理解大勢所趨,但是人接受如此巨大的轉變仍然需要一個過程,特別是‘誅神’這個事業,他們已經奮鬥了一輩子。
周鐵衣看向沙幼成,果然不愧是當初能夠連夜逃到寧王府的人,這份抉擇能力就已經大過絕大多數的人了。
而在沙幼成的心中,平津渡整個事件就是最關鍵的衡量標準,周鐵衣如果當時願意,完全可以用自己和平津渡百姓挑起天下人對儒家的怒火,但是周鐵衣卻選擇了另外一種解決辦法。
猿通以身補地平津渡,所以沙幼成對於平津渡也有一份別樣的情懷,這半年他多次到平津渡視察,看到僅僅半年平津渡的變化,所以比其他鎮撫使更加意識到周鐵衣推動的百姓改革並非是空談,而是在以一種恐怖的速度實踐著。
沙幼成表達了態度,寧王也輕歎一聲,“寧王府願意作壁上觀。”
寧王表態之後,剩下一位位鎮撫使們自然就抽去了主心骨,紛紛表示願意約束手下,改易製度。
最後周鐵衣將目光落在那兩個反對的鎮撫使身上,他們沉默了良久,開口道,“我倆愚鈍,正是周侯口中那願意為大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人,請周侯將我等調集到前線為大夏朝盡忠!”
他們變化了對周鐵衣的稱唿,將周鐵衣稱唿為‘周侯’,那麽這就是大夏內部的一次權力鬥爭,即使輸了,他們也是大夏朝的臣。
周鐵衣也沒有窮追猛打,就像他承認了自己出身於誅神司一樣,他已經無需為自己的力量做更多的標榜,承認自己當過一段時間的夏臣也並不是什麽見不得光的事情,他做夏臣之時,不虧百姓,不欠君主,外能禦敵,內能安邦。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周鐵衣哈哈大笑,舉杯道,“願祝兩位凱旋!”
·······
一輛輛馬車順著晨曦上了玉京山,百官依次下車,當看到那早已經停在白玉廣場上華麗的車架之時,神色略微不自然起來。
周鐵衣下了車,如今貴為僧部尚書,他身穿紫衣,仙鶴排雲,隻不過整個人在晨曦的光輝之中顯得有些不真實,就像是真實的,泛著赤意的大日光輝落在了人間。
百官們用複雜的眼神看向周鐵衣,既沒有人靠近阿諛奉承,也沒有人像以前一樣針鋒相對,因為他們無論是讚頌,還是辱罵,都不會改變現在天下的局勢,也不會影響到周鐵衣分毫,就像是人們無法影響到天上的太陽一樣。
這種無形的威勢早已經落在百官心中,連司民,司律兩人也不例外。
當晨鍾敲響,宮門打開,周鐵衣也沒有等新任的羽林軍副都統引導,揮動兩袖,帶起一片紫雲,悠然踏入宮中。
到了他這個地步,自然是不逾矩,從心所欲。
上了朝,整個朝會當然不會全部集中在火車商會這件事上,即使這是今天上朝的主要目的。
按照慣例,首先仍然是軍事。
無論是西方佛教的戰線,還是北邊淵蒙的戰線,都隻能夠說依照周鐵衣的策略穩定住了局勢,而大夏現在也遠沒有能力發起真正的反攻,無論是徹底剿滅佛教的幽冥平等王佛,還是再次誅殺淵蒙的天可汗,這都至少需要真正的聖人出世,能夠穩定出現在的局勢,其中還有七八分的原因是周鐵衣這位神尊轉世願意支持現在的大夏朝廷。
所以雖然周鐵衣一副出神的表情,偏頭看向殿外延伸出的琉璃金瓦,龍吻簷獸,沒有幹預一點朝廷兵事的意思,但是大家越討論,越明白周鐵衣的重要性。
他即使隻是站在這裏,所有人包括大夏皇帝都不能夠忽視他的存在,不然就會像取了這金鑾殿的一角支柱一樣,無論再華美,雄偉的帝國,都會開始傾塌。
周鐵衣在金鑾殿出神,但是交易所仍然照常開業。
昨天雖然最後時刻,太子和七皇子緊急調集金銀,遏製住了股票下跌,但是昨天整個下午‘靜悄悄一片’,無論是宮裏,還是各位達官貴人的府邸裏,都沒有傳出什麽好消息。
沒有好消息,就是壞消息。
這就說明天後動火車商會的心思仍然不死,火車商會的主心骨周黨仍然不妥協。
這其中牽扯了無數人的利益,也蘊含了極大的風險。
在普通百姓眼中,往大了說也隻是周黨和天後的爭鬥,但在真正高門大族的眼中,這甚至關係到現在大夏社稷能不能夠再像這麽太平下去。
而這些高門大族又不乏傳承的時間遠超大夏朝廷的,他們自然知道這種時候該怎麽做。
於是辰時一到,交易所早盤一開,無數的賣單以比昨日多十倍之數蜂擁而至!
這股票本來就是泡沫,如今火車商會的估值早就已經破了每股十二兩的高點,在上次應對完西方佛教之亂和淵蒙進攻之後,這兩個月更是勢如長虹,每股價格已經是二十兩,合計四千萬兩,雖然還沒有到理論上的八千萬兩之數,但是太子和七皇子就算賣了天寶樓和臨水軒,能夠拿出四千萬兩白花花銀子購買嗎?
更何況現在整個市場賣出的早已經不是火車商會一家的股票,緊隨其後的就是八大銀行,這每一個銀行背後,都是大夏朝的食利階級,當初周鐵衣將股份讓給他們可不是白給的,這兩個月就算沒有周鐵衣出手,他們也是將股票的氣球吹得鼓鼓的,加上其他的股票,如今整個交易所股票市場合計的價值早已經過了四億兩!
大夏朝銀子的稅收每年才兩千萬兩左右,也就是今天一天,倘若要遏製住下跌,至少要買入半數股票,合計大夏朝廷不吃不喝十年!
而當初武勳們合計在火車商會上也不過投入十萬兩銀子,現在他們隻會收迴來十萬兩銀子嗎?
“混帳!這些人心中還有沒有家國!盡是些無君無父之輩!”
交易所二樓,顏真看著滿屏綠色滾動的交易單,直接將手中的茶碗砸在地上,摔個粉碎,顯示出他內心的慌亂,以現在的速度,不出一刻鍾,他帶來的銀子就會全部花光,剩下的事情他已經不敢想了。
能夠將顏真這樣經曆過大風大浪,處事不驚的人逼到這個地步,股市的魅力可見一斑,暴怒之後,顏真又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看向戴存福,“我記得兩個月前火車商會的股票也一路大跌,從十二兩跌到了七兩多,郝仁當初是怎麽收迴來的?”
戴存福畢竟是三品,倒是比顏真沉得住氣一些,“當時中央銀行加班加點印了四車銀票,曲家等武勳也收手了,那位再在報紙上顛倒黑白,自然就扭轉乾坤,但這三條路現在對我們都沒有用。”
“我昨晚去麵見過天後,也說過加印銀票,但是天後卻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輕舉妄動,因為以前加印銀票沒有人會幹預,但現在倘若加印銀票,周鐵衣讓百姓們知道了這件事,後果不堪設想,天後還是更想要在今天朝會上解決這件事。”
“至於武勳們收手,那就更不可能了,曲家等武勳上次弄出股票大跌,其目的是想要將火車商會的管事之權收攏到手中,他們思考的前提是火車商會有巨大的價值,但今天,倘若朝會上真的談不攏,周鐵衣和天後要拆了火車商會,那麽火車商會就真的沒有價值了。”
“至於最後一條路,現在還在他手中呢。”
顏真用癡癡的眼神看向戴存福,又轉頭看向繼續不斷賣出的綠色大屏,最後頹然坐在椅子上,“看來隻能夠等朝廷了。”
朝會之上,一項項軍事商議不斷,但因為朝廷有銀票作為底氣,今春的撥款盡皆處理得妥當,而後又議論了農事,也因為八大銀行逐漸收攏地方錢莊,開始給普通農戶提供春耕貸款,讓整個事情變得格外簡單,好像大夏朝真的憑空長出了無數的銀子一樣,和現在天京交易所的情況恰恰相反。
但這也正說明了天京交易所的重要!
大夏聖上開口道,“周卿,此事你覺得如何?”
周鐵衣不動,大夏聖上皺眉,再次說道,“周卿!”
周鐵衣這時才恍若迴過神來,對大夏聖上拱手一禮,“臣剛剛神遊物外,在太乙觀上講道,沒聽清楚議論的是什麽,不知陛下所問何事?”
周鐵衣這麽明晃晃的上眼藥,所有人都看在眼裏,但今日大夏聖上不忍也得忍。
天後開口道,“剛剛工部孔尚書提議將火車商會納入朝廷管轄。”
周鐵衣笑道,“既然孔尚書已經胸有山河,自然無需再問臣,一切禍福有孔尚書擔著。”
工部尚書連忙出列,連連擺手,“周侯此言差矣,此言差矣!”
那超越曆史的未來中,瓊樓玉宇摩天接踵,璀璨的燈火在夜色之中亮起,遠超如今大夏任何一座城市的地燈係統,如同一條飄帶,又如同地上點亮的篝火,從太行以南至淵蒙以北,人類以智慧,將天上的星辰囚禁,照亮整個世間。
相比之下,眼前神庭之中的瓊樓玉宇,玉盤珍羞相比,又真正顯得黯然失色了。
連一品神庭都顯得黯然失色,果然不愧是神尊心中的構想,不,是祂預見的未來。
周鐵衣抬手,“現在諸位給出你們的選擇吧。”
他說了一大通,從術到道,就是要讓在場大夏的黨羽們明白,他有實踐未來的理想以及能力,所缺的不過是時間而已,但現在時間恰好就站在他們這一邊。
周鐵衣抬手的瞬間,剛剛兩個被封了口的鎮撫使們發覺自己能夠說話了,他們臉上對周鐵衣的憤怒,恐懼,擔憂化作了最無言的沉默。
他們很希望周鐵衣的神庭是淵蒙那種狀態,甚至他們有過覺悟,在太行山會麵對不亞於淵蒙之兵的鐵騎,但現在,周鐵衣隻是展現了他的智慧,但這種智慧卻又要比千軍萬馬還要駭人,這是真正能夠瓦解大夏民心的利器。
誅人者易,誅心者難。
此為誅心之策!
而周鐵衣首先誅殺的就是他們兩人的心,就在這兩位鎮撫使頹然不語的時候,寧王再次出聲道,“神尊此論,本來該再飲一杯,可惜這世間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縱使我等願意看神尊施為,但是下屬之中尚有忠肝義膽之士,身負朝廷所托。”
周鐵衣目光重新看向寧王,嘴角笑意帶著譏諷,寧王這是想要解圍,他自己作壁上觀,還想要讓下麵的人搞事,但是這麽明顯的漏洞自己早就堵上了,畢竟寧王這手太極的技術比前世還是要差一些。
“這簡單,寧王可知本尊為什麽請的都是誅神司的人嗎?”
“願聞其詳。”
寧王裝作糊塗。
“本座也出自誅神司。”周鐵衣一點都不忌諱自己的出身,當一個人的實力,智慧已經贏得所有人包括敵人的尊重,那麽實事求是就好,這就是最大的自信,“諸位想必也聽過本座的‘進修選調之策’。”
“若下麵的人想要忠肝義膽,你們自可上報上去,讓他們去中央‘進修’,本座幫他們安排,無論是西方佛教前線,還是北方淵蒙前線,抑或是追獵太虛幻境餘孽,隻要他們想,絕對讓他們精忠報國,既然他們眼中神道都是壞的,那麽在哪裏誅殺神孽不是誅殺,必然要他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大殿之上,一位位太行神庭的神祇忍不住露出會心的笑意,果然這才是主上的能力,大局不缺,手段也不缺,無論是大智慧還是小聰明,都能夠玩弄人心於鼓掌之間。
寧王也是微微張嘴,然後喃喃低語,“還能這樣安排?”
這招穿小鞋的手段他當然反應過來,隻是沒想到誅神司的‘進修選調’能夠在這個時候起到如此關鍵的作用,這下他們想要借底下的人名義反對也不成了。
“天尊所言上善,湯州鎮撫司願意改易製度,為天下百姓謀。”
沙幼成率先站起身來。
換取了周圍一位位鎮撫司怒目而視,他們雖然理解大勢所趨,但是人接受如此巨大的轉變仍然需要一個過程,特別是‘誅神’這個事業,他們已經奮鬥了一輩子。
周鐵衣看向沙幼成,果然不愧是當初能夠連夜逃到寧王府的人,這份抉擇能力就已經大過絕大多數的人了。
而在沙幼成的心中,平津渡整個事件就是最關鍵的衡量標準,周鐵衣如果當時願意,完全可以用自己和平津渡百姓挑起天下人對儒家的怒火,但是周鐵衣卻選擇了另外一種解決辦法。
猿通以身補地平津渡,所以沙幼成對於平津渡也有一份別樣的情懷,這半年他多次到平津渡視察,看到僅僅半年平津渡的變化,所以比其他鎮撫使更加意識到周鐵衣推動的百姓改革並非是空談,而是在以一種恐怖的速度實踐著。
沙幼成表達了態度,寧王也輕歎一聲,“寧王府願意作壁上觀。”
寧王表態之後,剩下一位位鎮撫使們自然就抽去了主心骨,紛紛表示願意約束手下,改易製度。
最後周鐵衣將目光落在那兩個反對的鎮撫使身上,他們沉默了良久,開口道,“我倆愚鈍,正是周侯口中那願意為大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人,請周侯將我等調集到前線為大夏朝盡忠!”
他們變化了對周鐵衣的稱唿,將周鐵衣稱唿為‘周侯’,那麽這就是大夏內部的一次權力鬥爭,即使輸了,他們也是大夏朝的臣。
周鐵衣也沒有窮追猛打,就像他承認了自己出身於誅神司一樣,他已經無需為自己的力量做更多的標榜,承認自己當過一段時間的夏臣也並不是什麽見不得光的事情,他做夏臣之時,不虧百姓,不欠君主,外能禦敵,內能安邦。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周鐵衣哈哈大笑,舉杯道,“願祝兩位凱旋!”
·······
一輛輛馬車順著晨曦上了玉京山,百官依次下車,當看到那早已經停在白玉廣場上華麗的車架之時,神色略微不自然起來。
周鐵衣下了車,如今貴為僧部尚書,他身穿紫衣,仙鶴排雲,隻不過整個人在晨曦的光輝之中顯得有些不真實,就像是真實的,泛著赤意的大日光輝落在了人間。
百官們用複雜的眼神看向周鐵衣,既沒有人靠近阿諛奉承,也沒有人像以前一樣針鋒相對,因為他們無論是讚頌,還是辱罵,都不會改變現在天下的局勢,也不會影響到周鐵衣分毫,就像是人們無法影響到天上的太陽一樣。
這種無形的威勢早已經落在百官心中,連司民,司律兩人也不例外。
當晨鍾敲響,宮門打開,周鐵衣也沒有等新任的羽林軍副都統引導,揮動兩袖,帶起一片紫雲,悠然踏入宮中。
到了他這個地步,自然是不逾矩,從心所欲。
上了朝,整個朝會當然不會全部集中在火車商會這件事上,即使這是今天上朝的主要目的。
按照慣例,首先仍然是軍事。
無論是西方佛教的戰線,還是北邊淵蒙的戰線,都隻能夠說依照周鐵衣的策略穩定住了局勢,而大夏現在也遠沒有能力發起真正的反攻,無論是徹底剿滅佛教的幽冥平等王佛,還是再次誅殺淵蒙的天可汗,這都至少需要真正的聖人出世,能夠穩定出現在的局勢,其中還有七八分的原因是周鐵衣這位神尊轉世願意支持現在的大夏朝廷。
所以雖然周鐵衣一副出神的表情,偏頭看向殿外延伸出的琉璃金瓦,龍吻簷獸,沒有幹預一點朝廷兵事的意思,但是大家越討論,越明白周鐵衣的重要性。
他即使隻是站在這裏,所有人包括大夏皇帝都不能夠忽視他的存在,不然就會像取了這金鑾殿的一角支柱一樣,無論再華美,雄偉的帝國,都會開始傾塌。
周鐵衣在金鑾殿出神,但是交易所仍然照常開業。
昨天雖然最後時刻,太子和七皇子緊急調集金銀,遏製住了股票下跌,但是昨天整個下午‘靜悄悄一片’,無論是宮裏,還是各位達官貴人的府邸裏,都沒有傳出什麽好消息。
沒有好消息,就是壞消息。
這就說明天後動火車商會的心思仍然不死,火車商會的主心骨周黨仍然不妥協。
這其中牽扯了無數人的利益,也蘊含了極大的風險。
在普通百姓眼中,往大了說也隻是周黨和天後的爭鬥,但在真正高門大族的眼中,這甚至關係到現在大夏社稷能不能夠再像這麽太平下去。
而這些高門大族又不乏傳承的時間遠超大夏朝廷的,他們自然知道這種時候該怎麽做。
於是辰時一到,交易所早盤一開,無數的賣單以比昨日多十倍之數蜂擁而至!
這股票本來就是泡沫,如今火車商會的估值早就已經破了每股十二兩的高點,在上次應對完西方佛教之亂和淵蒙進攻之後,這兩個月更是勢如長虹,每股價格已經是二十兩,合計四千萬兩,雖然還沒有到理論上的八千萬兩之數,但是太子和七皇子就算賣了天寶樓和臨水軒,能夠拿出四千萬兩白花花銀子購買嗎?
更何況現在整個市場賣出的早已經不是火車商會一家的股票,緊隨其後的就是八大銀行,這每一個銀行背後,都是大夏朝的食利階級,當初周鐵衣將股份讓給他們可不是白給的,這兩個月就算沒有周鐵衣出手,他們也是將股票的氣球吹得鼓鼓的,加上其他的股票,如今整個交易所股票市場合計的價值早已經過了四億兩!
大夏朝銀子的稅收每年才兩千萬兩左右,也就是今天一天,倘若要遏製住下跌,至少要買入半數股票,合計大夏朝廷不吃不喝十年!
而當初武勳們合計在火車商會上也不過投入十萬兩銀子,現在他們隻會收迴來十萬兩銀子嗎?
“混帳!這些人心中還有沒有家國!盡是些無君無父之輩!”
交易所二樓,顏真看著滿屏綠色滾動的交易單,直接將手中的茶碗砸在地上,摔個粉碎,顯示出他內心的慌亂,以現在的速度,不出一刻鍾,他帶來的銀子就會全部花光,剩下的事情他已經不敢想了。
能夠將顏真這樣經曆過大風大浪,處事不驚的人逼到這個地步,股市的魅力可見一斑,暴怒之後,顏真又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看向戴存福,“我記得兩個月前火車商會的股票也一路大跌,從十二兩跌到了七兩多,郝仁當初是怎麽收迴來的?”
戴存福畢竟是三品,倒是比顏真沉得住氣一些,“當時中央銀行加班加點印了四車銀票,曲家等武勳也收手了,那位再在報紙上顛倒黑白,自然就扭轉乾坤,但這三條路現在對我們都沒有用。”
“我昨晚去麵見過天後,也說過加印銀票,但是天後卻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輕舉妄動,因為以前加印銀票沒有人會幹預,但現在倘若加印銀票,周鐵衣讓百姓們知道了這件事,後果不堪設想,天後還是更想要在今天朝會上解決這件事。”
“至於武勳們收手,那就更不可能了,曲家等武勳上次弄出股票大跌,其目的是想要將火車商會的管事之權收攏到手中,他們思考的前提是火車商會有巨大的價值,但今天,倘若朝會上真的談不攏,周鐵衣和天後要拆了火車商會,那麽火車商會就真的沒有價值了。”
“至於最後一條路,現在還在他手中呢。”
顏真用癡癡的眼神看向戴存福,又轉頭看向繼續不斷賣出的綠色大屏,最後頹然坐在椅子上,“看來隻能夠等朝廷了。”
朝會之上,一項項軍事商議不斷,但因為朝廷有銀票作為底氣,今春的撥款盡皆處理得妥當,而後又議論了農事,也因為八大銀行逐漸收攏地方錢莊,開始給普通農戶提供春耕貸款,讓整個事情變得格外簡單,好像大夏朝真的憑空長出了無數的銀子一樣,和現在天京交易所的情況恰恰相反。
但這也正說明了天京交易所的重要!
大夏聖上開口道,“周卿,此事你覺得如何?”
周鐵衣不動,大夏聖上皺眉,再次說道,“周卿!”
周鐵衣這時才恍若迴過神來,對大夏聖上拱手一禮,“臣剛剛神遊物外,在太乙觀上講道,沒聽清楚議論的是什麽,不知陛下所問何事?”
周鐵衣這麽明晃晃的上眼藥,所有人都看在眼裏,但今日大夏聖上不忍也得忍。
天後開口道,“剛剛工部孔尚書提議將火車商會納入朝廷管轄。”
周鐵衣笑道,“既然孔尚書已經胸有山河,自然無需再問臣,一切禍福有孔尚書擔著。”
工部尚書連忙出列,連連擺手,“周侯此言差矣,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