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問道:“王司徒有什麽證據?”
王允麵帶笑容,從袖口中取出了一封書信,拱手道:“證據在此,請丞相閱覽。”
這一刻,眾人的目光都落在王允身上。
董卓道:“拿來。”
李儒走上去接過書信,然後恭敬的遞到董卓手中。
董卓拆開後,快速的瀏覽了一遍。把書信看完後,董卓的臉色已經變得鐵青,恨鐵不成鋼的看了李傕一眼,眸子中滿是怒火。他又看了第二封書信、第三封書信,全部的書信看完後,看向焦韌的眼神,已經是殺意升起。
“混賬!”
董卓一把扔掉了手中的書信,他一發怒,眾人都感受到一股巨大壓力。
李儒彎下腰,撿起來看了,心中輕歎。
書信中的內容,是李傕和焦韌來往的信件。每一封書信,都是李傕讓焦韌幫忙的事情,甚至囊括了焦韌完成後,李傕給予焦韌什麽好處都詳細的記錄下來。
李儒捏著書信,冷冷道:“王司徒好手段,這樣的書信都能拿到。”
信上的字跡,是李傕所為,李儒肯定了。
書信,也的確是真的。
隻是李儒心中,卻思考著應對的計策。
王允說道:“郎中令謬讚了,這些書信也是縣衙官員主動提供的,不是本官手段如何。說到底,還是人在做天在看,任何事情,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此刻的李傕,卻是傻了眼。
自己寫給焦韌的書信,焦韌這死胖子竟然沒有焚毀,而是存留了下來。
可惡啊!
更嚴重的是,王允竟然拿到了書信。
焦韌此刻跪在地上,腦中也是一片空白,心中徹底慌了神。他和李傕來往的書信,是他自己親自藏起來的,事成後用來找李傕兌現承諾的。藏匿的地點,隻有他一個人知曉,可偏偏王允卻拿到了,真是太古怪了。
李儒盯著王允,腦中快速的轉動著。如果否認王允提供的這封書信,說成是偽造了李傕的字跡,王允會怎麽應對呢?
哼,不管如何,不能承認便是。
李儒思考一番後,決定死不承認,就說道:“王司徒說這封信是李傕書寫的,有何憑證呢?隻要熟知了李傕的自己,我也可以找人撰寫一封書信,說是李傕寫的。僅僅是這封信,不足為憑。”
王允聞言,皺起眉頭。
李儒的這話,卻是耍無賴了。他預料到了李儒會有應對的手段,所以昨天晚上就有了動作。可李儒如此的無賴行徑,讓王允覺得棘手。
對方要執意不承認,他能怎麽辦?
太無恥了!
王允繃著老臉,看著此刻又放鬆的李傕,倍感乏力。
劉宣看到後,心中搖頭。
王允的確是老謀深算,但王允手中力量不足,遇到了這樣耍無賴的事情,有理也被說成無理,說道理根本說不通。
他看著李儒,一步站出來,拱手道:“丞相,下官有話說。”
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落在劉宣身上。
董卓揮手道:“但說無妨。”
劉宣拱手迴了一禮,然後又麵向李儒,道:“如果王司徒說和李傕沒有來往,不知道他的字跡,郎中令肯定不信,也會否認。所以在下不提書信,僅僅是憑借焦韌的說辭,以及昨天發生的事情,來細說其中的漏洞。”
李儒道:“洗耳恭聽!”
王允目光也看向劉宣,他聽孔融說劉宣能力出眾。
到底如何,正好可以看看。
劉宣神色平靜,不急不緩的道:“李傕和焦韌抓捕在下的這件事,漏洞至少有五點。”
“第一,按照焦韌的說法,當場抓捕在下的時候。焦韌不認識在下,但李傕不認識嗎?焦韌不知道我是第一次來長安,難道李傕不知道嗎?”
“既然知道了我,為何要執意抓人?”
“第二,焦韌帶去的衙役,沒能成功。之所以成功,是李傕帶著數百士兵威脅,最後才抓住了我。但李傕明知我不是犯人,為什麽還要這樣做呢?這件事擺明了是兩人串聯的。”
“第三,我一直和孔相在一起。孔相可以證明我無罪,為什麽焦韌不詢問?”
“第四,就算我被抓了,也應該是焦韌提審。即使焦韌請李傕幫忙,但李傕也無權提審。這叫什麽,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第五,殺人命案,隻抓了嫌疑人,但被殺一方的證人及死者訊息全然沒有。證人是誰?完全可以把人喊來對峙,就可以解決的,可還是沒有。這命案,是真是假?”
劉宣一口氣說了五點漏洞,李儒的麵色變得凝重了起來。
他給焦韌的說辭,已經是自圓其說。沒想到,劉宣還是找到了這麽多的漏洞,說到底還是李傕做事不密。
其他官員看向劉宣,都微微頷首。
果然,此子不簡單。
董卓看向劉宣,眼眸中有著審視的神色。這個小子的確不簡單,口齒伶俐,而且還能把李傕折騰成這樣,有點本事。
劉宣又看向董卓,道:“丞相,關於在下被抓一事。下官認為,這肯定不是丞相的授意,而是李傕個人對我的報複。”
“其原因,是因為李傕去北海國傳達命令時,和我有了糾葛。”
“李傕懷恨在心,才有今日之事。”
劉宣神色篤定,道:“我認為這是李傕公報私仇,焦韌助紂為虐,更是有罪。這件事,從頭到尾,隻是李傕和焦韌策劃的。”
一番話撇開了董卓,給了董卓的台階下。
緊張的氣氛,又稍稍和緩了。
“哈哈哈……”
董卓聽了後,忽然大笑了起來。張狂肆意的笑聲,在大廳中迴蕩著。好半響後,董卓才說道:“好一個劉宣,好一張利嘴。”
劉宣微笑道:“丞相謬讚了。”
董卓思考了一番,沉聲道:“李傕公報私仇,罷免官職。鑒於其也是有功於社稷之人,讓他擔任丞相府門崗,為本相守門一月,以作懲戒。長安縣令焦韌,濫用權柄,罷免官職,永不錄用。李傕、焦韌,你們可心服?”
“末將(下官)心服口服。”
李傕和焦韌聽了後,同時開口迴答。
董卓又問道:“王司徒、劉宣,是否滿意本相的處置?”
“多謝丞相。”
王允和劉宣拱手道謝,兩人都明白能到這一步,已經是最好的結果。要涉及到董卓,要讓董卓顏麵掃地,肯定不可能。
萬一董卓發飆了,就得不償失了。
能卸掉董卓的下馬威,卸掉李傕的事情,就已經達到了目的。
王允麵帶笑容,從袖口中取出了一封書信,拱手道:“證據在此,請丞相閱覽。”
這一刻,眾人的目光都落在王允身上。
董卓道:“拿來。”
李儒走上去接過書信,然後恭敬的遞到董卓手中。
董卓拆開後,快速的瀏覽了一遍。把書信看完後,董卓的臉色已經變得鐵青,恨鐵不成鋼的看了李傕一眼,眸子中滿是怒火。他又看了第二封書信、第三封書信,全部的書信看完後,看向焦韌的眼神,已經是殺意升起。
“混賬!”
董卓一把扔掉了手中的書信,他一發怒,眾人都感受到一股巨大壓力。
李儒彎下腰,撿起來看了,心中輕歎。
書信中的內容,是李傕和焦韌來往的信件。每一封書信,都是李傕讓焦韌幫忙的事情,甚至囊括了焦韌完成後,李傕給予焦韌什麽好處都詳細的記錄下來。
李儒捏著書信,冷冷道:“王司徒好手段,這樣的書信都能拿到。”
信上的字跡,是李傕所為,李儒肯定了。
書信,也的確是真的。
隻是李儒心中,卻思考著應對的計策。
王允說道:“郎中令謬讚了,這些書信也是縣衙官員主動提供的,不是本官手段如何。說到底,還是人在做天在看,任何事情,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此刻的李傕,卻是傻了眼。
自己寫給焦韌的書信,焦韌這死胖子竟然沒有焚毀,而是存留了下來。
可惡啊!
更嚴重的是,王允竟然拿到了書信。
焦韌此刻跪在地上,腦中也是一片空白,心中徹底慌了神。他和李傕來往的書信,是他自己親自藏起來的,事成後用來找李傕兌現承諾的。藏匿的地點,隻有他一個人知曉,可偏偏王允卻拿到了,真是太古怪了。
李儒盯著王允,腦中快速的轉動著。如果否認王允提供的這封書信,說成是偽造了李傕的字跡,王允會怎麽應對呢?
哼,不管如何,不能承認便是。
李儒思考一番後,決定死不承認,就說道:“王司徒說這封信是李傕書寫的,有何憑證呢?隻要熟知了李傕的自己,我也可以找人撰寫一封書信,說是李傕寫的。僅僅是這封信,不足為憑。”
王允聞言,皺起眉頭。
李儒的這話,卻是耍無賴了。他預料到了李儒會有應對的手段,所以昨天晚上就有了動作。可李儒如此的無賴行徑,讓王允覺得棘手。
對方要執意不承認,他能怎麽辦?
太無恥了!
王允繃著老臉,看著此刻又放鬆的李傕,倍感乏力。
劉宣看到後,心中搖頭。
王允的確是老謀深算,但王允手中力量不足,遇到了這樣耍無賴的事情,有理也被說成無理,說道理根本說不通。
他看著李儒,一步站出來,拱手道:“丞相,下官有話說。”
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落在劉宣身上。
董卓揮手道:“但說無妨。”
劉宣拱手迴了一禮,然後又麵向李儒,道:“如果王司徒說和李傕沒有來往,不知道他的字跡,郎中令肯定不信,也會否認。所以在下不提書信,僅僅是憑借焦韌的說辭,以及昨天發生的事情,來細說其中的漏洞。”
李儒道:“洗耳恭聽!”
王允目光也看向劉宣,他聽孔融說劉宣能力出眾。
到底如何,正好可以看看。
劉宣神色平靜,不急不緩的道:“李傕和焦韌抓捕在下的這件事,漏洞至少有五點。”
“第一,按照焦韌的說法,當場抓捕在下的時候。焦韌不認識在下,但李傕不認識嗎?焦韌不知道我是第一次來長安,難道李傕不知道嗎?”
“既然知道了我,為何要執意抓人?”
“第二,焦韌帶去的衙役,沒能成功。之所以成功,是李傕帶著數百士兵威脅,最後才抓住了我。但李傕明知我不是犯人,為什麽還要這樣做呢?這件事擺明了是兩人串聯的。”
“第三,我一直和孔相在一起。孔相可以證明我無罪,為什麽焦韌不詢問?”
“第四,就算我被抓了,也應該是焦韌提審。即使焦韌請李傕幫忙,但李傕也無權提審。這叫什麽,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第五,殺人命案,隻抓了嫌疑人,但被殺一方的證人及死者訊息全然沒有。證人是誰?完全可以把人喊來對峙,就可以解決的,可還是沒有。這命案,是真是假?”
劉宣一口氣說了五點漏洞,李儒的麵色變得凝重了起來。
他給焦韌的說辭,已經是自圓其說。沒想到,劉宣還是找到了這麽多的漏洞,說到底還是李傕做事不密。
其他官員看向劉宣,都微微頷首。
果然,此子不簡單。
董卓看向劉宣,眼眸中有著審視的神色。這個小子的確不簡單,口齒伶俐,而且還能把李傕折騰成這樣,有點本事。
劉宣又看向董卓,道:“丞相,關於在下被抓一事。下官認為,這肯定不是丞相的授意,而是李傕個人對我的報複。”
“其原因,是因為李傕去北海國傳達命令時,和我有了糾葛。”
“李傕懷恨在心,才有今日之事。”
劉宣神色篤定,道:“我認為這是李傕公報私仇,焦韌助紂為虐,更是有罪。這件事,從頭到尾,隻是李傕和焦韌策劃的。”
一番話撇開了董卓,給了董卓的台階下。
緊張的氣氛,又稍稍和緩了。
“哈哈哈……”
董卓聽了後,忽然大笑了起來。張狂肆意的笑聲,在大廳中迴蕩著。好半響後,董卓才說道:“好一個劉宣,好一張利嘴。”
劉宣微笑道:“丞相謬讚了。”
董卓思考了一番,沉聲道:“李傕公報私仇,罷免官職。鑒於其也是有功於社稷之人,讓他擔任丞相府門崗,為本相守門一月,以作懲戒。長安縣令焦韌,濫用權柄,罷免官職,永不錄用。李傕、焦韌,你們可心服?”
“末將(下官)心服口服。”
李傕和焦韌聽了後,同時開口迴答。
董卓又問道:“王司徒、劉宣,是否滿意本相的處置?”
“多謝丞相。”
王允和劉宣拱手道謝,兩人都明白能到這一步,已經是最好的結果。要涉及到董卓,要讓董卓顏麵掃地,肯定不可能。
萬一董卓發飆了,就得不償失了。
能卸掉董卓的下馬威,卸掉李傕的事情,就已經達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