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宣麵上神色嚴肅,道:“陶刺史的這個條件,讓本王很難辦啊!”
陶謙麵色一僵,他已經做出最大的讓步了。…頂點小說,
劉宣要莒縣、東-莞、姑幕和琅邪、諸縣和海曲縣,陶謙也隻是把最重要的海曲縣拿迴來了。他不可能將海曲縣都讓給劉宣,如果劉宣堅持,那不如開戰。
即使劉宣兵力強盛,有精兵猛將,也未必能輕鬆取勝。
陶謙說道:“靖王,既如此,那就準備一戰了。”
“唉……”
劉宣歎了口氣,道:“罷了,罷了。”
劉宣說道:“既然陶刺史這麽有誠意,本王就同意了。莒縣、東-莞、姑幕、琅邪、諸縣,全部劃歸本王,海曲縣就不要了。”
話語中,還有著一絲的遺憾。
陶謙的心中,盡是鄙夷。
他給了琅琊國大半的國土,劉宣仍然不滿足,實在是可惡。
陶謙實在不想再和劉宣說話,這人實在太無恥,年紀輕輕,就如此狡詐無恥,令人生厭。陶謙深吸口氣,又道:“靖王,事情已了,老夫就迴去了。”
“且慢!”
劉宣說道:“事情談妥了,但東-莞和莒縣仍然在陶刺史手中,陶刺史何時撤走呢?”
陶謙道:“五天時間。”
劉宣皺眉道:“需要這麽長的時間?”
陶謙道:“畢竟帶撤出莒縣,麾下官員是否願意追隨,或者是要離開,老夫都要一一處理妥當,不能寒了他們的心。”
劉宣想了想,道:“也罷,五天就五天。”
對於劉宣來說,三天和五天一個樣,沒有太大的區別。
如果陶謙要搞破壞,或者是搞小手段,劉宣也不懼怕,隻要把莒縣握在了手中,一切的事情就好辦了。
忽然,王朗俯下身,在陶謙的耳旁低語了幾句。
陶謙恍然,道:“靖王,老夫還有一事。”
“何事?”
劉宣問道。
陶謙說道:“這一戰,老夫付出了太大的代價,可如今還有一個人在靖王的手中。既然雙方談和,就該把他釋放了。”
劉宣眉頭一揚,道:“陶刺史是說陳登嗎?”
陶謙道:“對!”
劉宣道:“陳登是不能隨意釋放的,一方麵,陳登是陶刺史的首席謀士。另一方麵,陳登也是下邳陳家的重要人員。放了陳登,就等於資敵。這樣的事情,是變相的削弱本王。”
陶謙冷冷道:“靖王,老夫給出的條件夠優渥了。”
“踏!踏!”
忽然,一陣腳步聲傳來。
史阿來到了劉宣的身旁,低下身來,附耳在劉宣的耳旁說了一席話。
劉宣聽後,劍眉一揚,臉上露出詫異神色。
這消息來得太突然。
事先,根本就沒有商量過。
劉宣心思轉動,沉默了半響,道:“陶刺史,你雖然人不怎麽樣,但下屬還真是忠心呐。就在剛才,本王得到傳信,陳登竟是尋死,幸好本王的人發現得早,否則陳登都死了。”
陶謙聽了後,神色震驚。
心中,卻更是感動。
陳登不愧是忠臣,是他的股肱臂膀啊。
這樣的人才,太難得了。
陶謙原本是不打算再付出代價的,但聽到劉宣的話,想了想,道:“靖王,陳登誓死不降。你就算拘禁他,也沒有益處。一旦陳登死了,你什麽都得不到。所以,不如釋放陳登。至於條件,靖王可以提出來。隻要是合適的,老夫直接答應了。”
劉宣右手放在案桌上,輕輕敲打著。
釋放陳登的條件?
這件事情,是劉宣之前沒有考慮的。
琅琊國的劃分,在劉宣意料之中,海曲縣交給陶謙,也是劉宣計劃中的事情。
劉宣說道:“陶刺史,這件事……”
陶謙道:“靖王,老夫是抱著誠意的。所以,請靖王提條件吧。”
不管如何,陶謙都要把陳登要迴來。
劉宣想了想道:“不如把海曲縣交給本王。”
“不可能!”
陶謙搖了搖頭,道:“琅琊國的疆土,不可能再做任何劃分。所以,請靖王見諒。靖王,請提出其他的條件吧。”
劉宣望著陶謙,此時的陶謙,一臉肅然神色。
海曲縣關係著徐州的安全,陶謙是不可能再作讓步的。
劉宣輕歎了聲,道:“罷了,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雖說目前的我們,仍然是敵對的關係。但以後或許,還會成為盟友呢?”
陶謙聞言,臉上流露出一絲的笑容。他心想,劉宣終於良心發現了。
劉宣說道:“本王隻要十萬石糧食,一萬套甲胄。”
陶謙驟然就瞪大了眼睛,臉上全是不可思議的神色,這條件太苛刻了。十萬石糧食,足足好幾百萬斤糧食,一萬套甲胄,那都是要錢的啊!”
這樣的條件,簡直是在陶謙身上剮肉。
太狠了!
陶謙剛才還對劉宣印象改觀,但現在卻覺得,劉宣還是那個劉宣,狡詐無恥。陶謙輕歎了一聲,道:“靖王,徐州彈丸之地,又連年征戰,老夫哪裏來這麽多糧食。最多三萬石糧食,三千套甲胄。這已經是老夫的極限了,不可能再多了。”
劉宣問道:“當真?”
陶謙道:“自然是真的,絕無虛假。”
劉宣點了點頭,道:“陶刺史迴去準備糧食和甲胄吧,本王等你的好消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告辭!”
陶謙站起身,就在王朗的陪同下離開了。
劉宣起身迴到軍陣,翻身上馬,就快速的朝營地趕迴。迴到了營帳,劉宣直接吩咐士兵把陳登請來。
陳登進入營帳,拱手行禮道:“殿下!”
劉宣說道:“元龍,你讓史阿傳信時,陶謙正請求本王釋放你,我已經答應了。隻是你可知道,你迴到陶謙的身邊,卻為本王做事,處境相當危險。稍不注意,你就有生命危險。甚至於陳家也會遭到影響。”
之前在談判時,陳登讓史阿傳信,說要迴到陶謙身邊做間諜。
這事情,來得突然。
陳登麵色嚴肅,道:“殿下占據大部分的琅琊國,再和陶謙休兵罷戰,然後就要對青州動手。在這段時間,徐州絕不能出問題。卑職迴到陶謙的身邊,一方麵可以幫助他抵擋來自袁術、劉繇和曹操的攻擊,另一方麵等殿下再揮軍攻打徐州的時候,卑職可以策應殿下。”
劉宣輕歎了一聲道:“辛苦你了。”
陳登笑了笑,道:“卑職不辛苦,而且卑職更有幹勁兒。為殿下謀取徐州之功,將是奠定卑職在主公麾下地位的關鍵。”
“好,本王就等著那一日。”
劉宣的眼中,也有著昂揚鬥誌。
陳登有如此誌向,他也不能做小女兒姿態。
陶謙麵色一僵,他已經做出最大的讓步了。…頂點小說,
劉宣要莒縣、東-莞、姑幕和琅邪、諸縣和海曲縣,陶謙也隻是把最重要的海曲縣拿迴來了。他不可能將海曲縣都讓給劉宣,如果劉宣堅持,那不如開戰。
即使劉宣兵力強盛,有精兵猛將,也未必能輕鬆取勝。
陶謙說道:“靖王,既如此,那就準備一戰了。”
“唉……”
劉宣歎了口氣,道:“罷了,罷了。”
劉宣說道:“既然陶刺史這麽有誠意,本王就同意了。莒縣、東-莞、姑幕、琅邪、諸縣,全部劃歸本王,海曲縣就不要了。”
話語中,還有著一絲的遺憾。
陶謙的心中,盡是鄙夷。
他給了琅琊國大半的國土,劉宣仍然不滿足,實在是可惡。
陶謙實在不想再和劉宣說話,這人實在太無恥,年紀輕輕,就如此狡詐無恥,令人生厭。陶謙深吸口氣,又道:“靖王,事情已了,老夫就迴去了。”
“且慢!”
劉宣說道:“事情談妥了,但東-莞和莒縣仍然在陶刺史手中,陶刺史何時撤走呢?”
陶謙道:“五天時間。”
劉宣皺眉道:“需要這麽長的時間?”
陶謙道:“畢竟帶撤出莒縣,麾下官員是否願意追隨,或者是要離開,老夫都要一一處理妥當,不能寒了他們的心。”
劉宣想了想,道:“也罷,五天就五天。”
對於劉宣來說,三天和五天一個樣,沒有太大的區別。
如果陶謙要搞破壞,或者是搞小手段,劉宣也不懼怕,隻要把莒縣握在了手中,一切的事情就好辦了。
忽然,王朗俯下身,在陶謙的耳旁低語了幾句。
陶謙恍然,道:“靖王,老夫還有一事。”
“何事?”
劉宣問道。
陶謙說道:“這一戰,老夫付出了太大的代價,可如今還有一個人在靖王的手中。既然雙方談和,就該把他釋放了。”
劉宣眉頭一揚,道:“陶刺史是說陳登嗎?”
陶謙道:“對!”
劉宣道:“陳登是不能隨意釋放的,一方麵,陳登是陶刺史的首席謀士。另一方麵,陳登也是下邳陳家的重要人員。放了陳登,就等於資敵。這樣的事情,是變相的削弱本王。”
陶謙冷冷道:“靖王,老夫給出的條件夠優渥了。”
“踏!踏!”
忽然,一陣腳步聲傳來。
史阿來到了劉宣的身旁,低下身來,附耳在劉宣的耳旁說了一席話。
劉宣聽後,劍眉一揚,臉上露出詫異神色。
這消息來得太突然。
事先,根本就沒有商量過。
劉宣心思轉動,沉默了半響,道:“陶刺史,你雖然人不怎麽樣,但下屬還真是忠心呐。就在剛才,本王得到傳信,陳登竟是尋死,幸好本王的人發現得早,否則陳登都死了。”
陶謙聽了後,神色震驚。
心中,卻更是感動。
陳登不愧是忠臣,是他的股肱臂膀啊。
這樣的人才,太難得了。
陶謙原本是不打算再付出代價的,但聽到劉宣的話,想了想,道:“靖王,陳登誓死不降。你就算拘禁他,也沒有益處。一旦陳登死了,你什麽都得不到。所以,不如釋放陳登。至於條件,靖王可以提出來。隻要是合適的,老夫直接答應了。”
劉宣右手放在案桌上,輕輕敲打著。
釋放陳登的條件?
這件事情,是劉宣之前沒有考慮的。
琅琊國的劃分,在劉宣意料之中,海曲縣交給陶謙,也是劉宣計劃中的事情。
劉宣說道:“陶刺史,這件事……”
陶謙道:“靖王,老夫是抱著誠意的。所以,請靖王提條件吧。”
不管如何,陶謙都要把陳登要迴來。
劉宣想了想道:“不如把海曲縣交給本王。”
“不可能!”
陶謙搖了搖頭,道:“琅琊國的疆土,不可能再做任何劃分。所以,請靖王見諒。靖王,請提出其他的條件吧。”
劉宣望著陶謙,此時的陶謙,一臉肅然神色。
海曲縣關係著徐州的安全,陶謙是不可能再作讓步的。
劉宣輕歎了聲,道:“罷了,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雖說目前的我們,仍然是敵對的關係。但以後或許,還會成為盟友呢?”
陶謙聞言,臉上流露出一絲的笑容。他心想,劉宣終於良心發現了。
劉宣說道:“本王隻要十萬石糧食,一萬套甲胄。”
陶謙驟然就瞪大了眼睛,臉上全是不可思議的神色,這條件太苛刻了。十萬石糧食,足足好幾百萬斤糧食,一萬套甲胄,那都是要錢的啊!”
這樣的條件,簡直是在陶謙身上剮肉。
太狠了!
陶謙剛才還對劉宣印象改觀,但現在卻覺得,劉宣還是那個劉宣,狡詐無恥。陶謙輕歎了一聲,道:“靖王,徐州彈丸之地,又連年征戰,老夫哪裏來這麽多糧食。最多三萬石糧食,三千套甲胄。這已經是老夫的極限了,不可能再多了。”
劉宣問道:“當真?”
陶謙道:“自然是真的,絕無虛假。”
劉宣點了點頭,道:“陶刺史迴去準備糧食和甲胄吧,本王等你的好消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告辭!”
陶謙站起身,就在王朗的陪同下離開了。
劉宣起身迴到軍陣,翻身上馬,就快速的朝營地趕迴。迴到了營帳,劉宣直接吩咐士兵把陳登請來。
陳登進入營帳,拱手行禮道:“殿下!”
劉宣說道:“元龍,你讓史阿傳信時,陶謙正請求本王釋放你,我已經答應了。隻是你可知道,你迴到陶謙的身邊,卻為本王做事,處境相當危險。稍不注意,你就有生命危險。甚至於陳家也會遭到影響。”
之前在談判時,陳登讓史阿傳信,說要迴到陶謙身邊做間諜。
這事情,來得突然。
陳登麵色嚴肅,道:“殿下占據大部分的琅琊國,再和陶謙休兵罷戰,然後就要對青州動手。在這段時間,徐州絕不能出問題。卑職迴到陶謙的身邊,一方麵可以幫助他抵擋來自袁術、劉繇和曹操的攻擊,另一方麵等殿下再揮軍攻打徐州的時候,卑職可以策應殿下。”
劉宣輕歎了一聲道:“辛苦你了。”
陳登笑了笑,道:“卑職不辛苦,而且卑職更有幹勁兒。為殿下謀取徐州之功,將是奠定卑職在主公麾下地位的關鍵。”
“好,本王就等著那一日。”
劉宣的眼中,也有著昂揚鬥誌。
陳登有如此誌向,他也不能做小女兒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