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登話鋒一轉,道:“殿下,這次和陶謙談判,最終達成了什麽樣的條件呢?”
劉宣說道:“這一戰和陶謙談判,獲得了包括莒縣在內的東-莞、諸縣、姑幕、東武縣、琅邪縣。+◆,陶謙要了五天時間,五天後,將會派人主動撤離莒縣。除此外,陶謙還給了三萬石糧食和三千套甲胄。”
“好!”
陳登臉上盡是笑容,道:“陶謙可是一個老摳門兒,能夠從他的手中拿出三萬石糧食和三千套甲胄,可謂是收獲豐盛。”
劉宣道:“陶謙是老摳門兒,但也有在意的地方。”
頓了頓,劉宣道:“你可不知道我接到你的消息後,正好是陶謙說要我釋放你。當時,我告訴陶謙,說你寧死不降,竟是找機會自殺,幸好被士兵發現才幸免於難。當時的情況,陶謙可真是滿臉的感動。”
陳登說道:“殿下臨機應變,堪稱經典。如此,卑職迴到了陶謙麾下,做事情也更容易了。”
對於劉宣,陳登是滿滿的佩服。
雖說劉宣的年齡不大,但劉宣的聰明才智,以及手腕手段,都相當的不凡。
陳登眼珠子一轉,道:“卑職有一個想法,對於殿下入主莒縣,甚至是在莒縣站穩腳跟,有著巨大的好處。”
“什麽想法?”
劉宣眼中流露出期待神色。
陳登說道:“卑職是這麽考慮的,……,如此一來,殿下在莒縣就沒有任何危險了,甚至會得到無數人的擁戴。”
劉宣聽了後,卻皺起了眉頭。
“計劃是不錯,可是消息傳出,必定有無數人記恨你。畢竟,這一計謀可謂狠辣。他們雖然會嫉恨陶謙,但這一計策,是你向陶謙諫言的。”
劉宣眼中,有著一抹擔憂。
劉宣入主莒縣,必定遇到各種阻礙,可陳登計策施行後,會剪除所有的問題。
陳登說道:“殿下不必擔憂,卑職在陶謙麾下,怎麽可能受到影響呢?好歹,卑職也是陳家的人,誰敢對我說個不字。”
劉宣道:“之前我告訴陶謙,說等他一手交糧一手放人。”
陳登說道:“殿下,卑職必須馬上迴去,否則計劃難以實施。殿下放心,這一點問題,卑職可以解決的。”
劉宣道:“你既然這麽說了,我就不詢問你是何理由。一切,以安全為上。”
陳登重重的點頭,就站了起來。
走到了大帳的中央,陳登一撩衣袍,竟是直接跪下,雙手俯伏在地上,向劉宣行禮一個大禮,然後站起身,一言不發走出了營帳。
劉宣望著陳登離去的背影,眼中流出期待神色。
陳登在陶謙麾下,將是他的一柄利器。
等後續再攻打陳登的時候,這將是無往而不利的利器。
不多時,郭嘉走了進來。
郭嘉坐下後,麵容嚴肅,正色道:“我看到陳登離開了營地,二弟釋放陳登,是打算讓陳登潛伏在陶謙麾下吧。”
“是!”
劉宣點頭。
郭嘉說道:“你不怕陳登一去不複返嗎?”
劉宣沉默了一下,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相信陳登,更相信陳登會做出最明知的選擇。在我和陶謙之間,並不是一個為難的選擇題。”
郭嘉說道:“倒也是這樣。”
……
陳登出了營地,騎著馬就朝莒縣的縣城行去。
這一次迴去,陳登的身份已然發生變化。
上一次,他還是陶謙的臣子。
如今,卻已經效忠劉宣。
陳登策馬來到城外,報上了身份後,守城的將領命令打開城門,讓陳登入城。陳登進城後,很快就來到了國相府。
他進入時,陶謙、王朗、蕭建、陳珪等人已經齊聚。
在陳登入城的時候,就早有士兵來稟報。
陳登進入了大廳,麵向陶謙,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道:“罪臣陳登,拜見主公。”
此刻的陳登,以頭叩地,神色謙卑,態度誠懇。
陶謙從坐席上起身,來到陳登的身前,雙手托起了陳登,道:“元龍,快快起來。你看你這段時間,都清減許多了。”
陳登站起身,哽咽說道:“卑職葬送三千丹陽兵,更使得鍾俊及其他士兵大敗。卑職讓主公失望了。”
陶謙說道:“無妨,能迴來就好,能迴來就好。”
王朗開口道:“元龍,劉宣之前說要見到糧食才放人,怎麽先放人了?”
陳登說道:“劉宣迴了營地,就告訴卑職,說不用再尋死了。卑職心想著,既然主公和劉宣達成了協議,劉宣就再不敢對卑職怎麽的,甚至還得保護卑職的安全。否則,協議作廢,劉宣損失必定慘重。”
頓了頓,陳登又道:“卑職就以性命要挾,說劉宣不放人,卑職就繼續尋死。劉宣釋放卑職,主公隻是延遲幾天給糧食和甲胄,卑職說主公不可能賴掉,劉宣才答應放人。”
陶謙說道:“劉宣此人,錙銖必較,答應他的糧食,自是不可能否定。”
兩人落座。
陳登繼續道:“卑職急著迴來,乃是有要事和主公稟報。”
陶謙道:“什麽要事?”
陳登鄭重說道:“莒縣即將落入劉宣手中,如果主公棄置不管,那麽莒縣的一切,都將成為劉宣的囊中之物。昔年董卓從洛陽到長安,把一切都搬走了,把所有的錢財都帶走了。”
“主公即將離開莒縣,何不效仿董卓呢?”
“這樣做的好處有二。”
“第一,主公損失的糧食和錢財能夠補充迴來。”
“第二,留下的莒縣一貧如洗,什麽都沒有,劉宣的大軍進入後,馬上就要麵臨這些問題,甚至會受到影響,導致劉宣處處艱難,無法真正在莒縣立足。”
陳登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陶謙眼中一亮,流露出意動神色,他這一戰損失巨大,如果能撈些迴來,就可以彌補一部分損失,而且偌大的莒縣,如果操作得當,說不定還可以小賺一筆。
王朗說道:“主公不可!”
陶謙皺眉道:“為什麽?”
王朗說道:“陳元龍的建議看似是不給劉宣留下絲毫的好處,但實際上有兩個缺點。”
陶謙道:“哪兩個缺點?”
王朗眼神肅然,說道:“第一,主公這麽做了,就屬於明目張膽的搜刮錢財,會被人認為貪婪。第二,會有無數百姓受到牽連,對主公的名聲有所影響。”
劉宣說道:“這一戰和陶謙談判,獲得了包括莒縣在內的東-莞、諸縣、姑幕、東武縣、琅邪縣。+◆,陶謙要了五天時間,五天後,將會派人主動撤離莒縣。除此外,陶謙還給了三萬石糧食和三千套甲胄。”
“好!”
陳登臉上盡是笑容,道:“陶謙可是一個老摳門兒,能夠從他的手中拿出三萬石糧食和三千套甲胄,可謂是收獲豐盛。”
劉宣道:“陶謙是老摳門兒,但也有在意的地方。”
頓了頓,劉宣道:“你可不知道我接到你的消息後,正好是陶謙說要我釋放你。當時,我告訴陶謙,說你寧死不降,竟是找機會自殺,幸好被士兵發現才幸免於難。當時的情況,陶謙可真是滿臉的感動。”
陳登說道:“殿下臨機應變,堪稱經典。如此,卑職迴到了陶謙麾下,做事情也更容易了。”
對於劉宣,陳登是滿滿的佩服。
雖說劉宣的年齡不大,但劉宣的聰明才智,以及手腕手段,都相當的不凡。
陳登眼珠子一轉,道:“卑職有一個想法,對於殿下入主莒縣,甚至是在莒縣站穩腳跟,有著巨大的好處。”
“什麽想法?”
劉宣眼中流露出期待神色。
陳登說道:“卑職是這麽考慮的,……,如此一來,殿下在莒縣就沒有任何危險了,甚至會得到無數人的擁戴。”
劉宣聽了後,卻皺起了眉頭。
“計劃是不錯,可是消息傳出,必定有無數人記恨你。畢竟,這一計謀可謂狠辣。他們雖然會嫉恨陶謙,但這一計策,是你向陶謙諫言的。”
劉宣眼中,有著一抹擔憂。
劉宣入主莒縣,必定遇到各種阻礙,可陳登計策施行後,會剪除所有的問題。
陳登說道:“殿下不必擔憂,卑職在陶謙麾下,怎麽可能受到影響呢?好歹,卑職也是陳家的人,誰敢對我說個不字。”
劉宣道:“之前我告訴陶謙,說等他一手交糧一手放人。”
陳登說道:“殿下,卑職必須馬上迴去,否則計劃難以實施。殿下放心,這一點問題,卑職可以解決的。”
劉宣道:“你既然這麽說了,我就不詢問你是何理由。一切,以安全為上。”
陳登重重的點頭,就站了起來。
走到了大帳的中央,陳登一撩衣袍,竟是直接跪下,雙手俯伏在地上,向劉宣行禮一個大禮,然後站起身,一言不發走出了營帳。
劉宣望著陳登離去的背影,眼中流出期待神色。
陳登在陶謙麾下,將是他的一柄利器。
等後續再攻打陳登的時候,這將是無往而不利的利器。
不多時,郭嘉走了進來。
郭嘉坐下後,麵容嚴肅,正色道:“我看到陳登離開了營地,二弟釋放陳登,是打算讓陳登潛伏在陶謙麾下吧。”
“是!”
劉宣點頭。
郭嘉說道:“你不怕陳登一去不複返嗎?”
劉宣沉默了一下,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相信陳登,更相信陳登會做出最明知的選擇。在我和陶謙之間,並不是一個為難的選擇題。”
郭嘉說道:“倒也是這樣。”
……
陳登出了營地,騎著馬就朝莒縣的縣城行去。
這一次迴去,陳登的身份已然發生變化。
上一次,他還是陶謙的臣子。
如今,卻已經效忠劉宣。
陳登策馬來到城外,報上了身份後,守城的將領命令打開城門,讓陳登入城。陳登進城後,很快就來到了國相府。
他進入時,陶謙、王朗、蕭建、陳珪等人已經齊聚。
在陳登入城的時候,就早有士兵來稟報。
陳登進入了大廳,麵向陶謙,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道:“罪臣陳登,拜見主公。”
此刻的陳登,以頭叩地,神色謙卑,態度誠懇。
陶謙從坐席上起身,來到陳登的身前,雙手托起了陳登,道:“元龍,快快起來。你看你這段時間,都清減許多了。”
陳登站起身,哽咽說道:“卑職葬送三千丹陽兵,更使得鍾俊及其他士兵大敗。卑職讓主公失望了。”
陶謙說道:“無妨,能迴來就好,能迴來就好。”
王朗開口道:“元龍,劉宣之前說要見到糧食才放人,怎麽先放人了?”
陳登說道:“劉宣迴了營地,就告訴卑職,說不用再尋死了。卑職心想著,既然主公和劉宣達成了協議,劉宣就再不敢對卑職怎麽的,甚至還得保護卑職的安全。否則,協議作廢,劉宣損失必定慘重。”
頓了頓,陳登又道:“卑職就以性命要挾,說劉宣不放人,卑職就繼續尋死。劉宣釋放卑職,主公隻是延遲幾天給糧食和甲胄,卑職說主公不可能賴掉,劉宣才答應放人。”
陶謙說道:“劉宣此人,錙銖必較,答應他的糧食,自是不可能否定。”
兩人落座。
陳登繼續道:“卑職急著迴來,乃是有要事和主公稟報。”
陶謙道:“什麽要事?”
陳登鄭重說道:“莒縣即將落入劉宣手中,如果主公棄置不管,那麽莒縣的一切,都將成為劉宣的囊中之物。昔年董卓從洛陽到長安,把一切都搬走了,把所有的錢財都帶走了。”
“主公即將離開莒縣,何不效仿董卓呢?”
“這樣做的好處有二。”
“第一,主公損失的糧食和錢財能夠補充迴來。”
“第二,留下的莒縣一貧如洗,什麽都沒有,劉宣的大軍進入後,馬上就要麵臨這些問題,甚至會受到影響,導致劉宣處處艱難,無法真正在莒縣立足。”
陳登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陶謙眼中一亮,流露出意動神色,他這一戰損失巨大,如果能撈些迴來,就可以彌補一部分損失,而且偌大的莒縣,如果操作得當,說不定還可以小賺一筆。
王朗說道:“主公不可!”
陶謙皺眉道:“為什麽?”
王朗說道:“陳元龍的建議看似是不給劉宣留下絲毫的好處,但實際上有兩個缺點。”
陶謙道:“哪兩個缺點?”
王朗眼神肅然,說道:“第一,主公這麽做了,就屬於明目張膽的搜刮錢財,會被人認為貪婪。第二,會有無數百姓受到牽連,對主公的名聲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