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父說完奶茶,又接著剛才的話說。
“邊疆菜裏,手抓羊肉手抓飯和饢是傳統風味,早在民國就有報道,關於饢的曆史,博物館裏有個唐代小饢的珍藏,曆史悠久呀,如今耳熟能詳的特色菜,來自晚清進入邊疆的移民,最早的是晚清的天津楊柳青商人。隨後,山西商人逐漸占領邊疆商業,他們改良的主食就是過油肉拌麵,想不到吧。”
董江說:“我在這裏長大,真沒了解這個,我自小就是吃拉條子,就以為這是我們這的特色哪。”
張燕母親根本不搭張父的話,周揚又和張父不熟,張燕要顧著她媽媽和計小玲,董江隻好上了,還沒點菜開始聽課。
“就說這吃辣,幾乎好多邊疆菜裏都有辣,主要推動力是八十年代來自四川的移民,最先火起來的就是他們開起來的川菜館,他們把一些川菜特色和當地的食物和飲食習慣,改良了,比如大盤雞,還有就是有較大影響的山西菜和西北菜都注重酸味,而他們主要調味料是醋,邊疆菜的酸味多由番茄調製而成,味道就不一樣了。”
張父點著菜牌上的圖片,隻給董江周揚看:“湯飯和麵疙瘩,都是加了番茄的,這裏的好多炒菜都愛加番茄,茄子加上番茄一起炒,味道不錯,以前沒這麽吃過,不過,番茄品種不同,味道也不同。”
“是,叔叔說的對,我們就喜歡炒菜加番茄,但在內地上大學,那番茄就沒味。”
“這就要說番茄的曆史了,五十年代,我國先後在福建、東北試種番茄,但都因氣候不良而失敗,八十年代中期,邊疆試種番茄成功,被大麵積推廣,如今這裏已經是中國最大的番茄和番茄醬產地,廣泛使用番茄自不足奇,就是出口番茄醬也是邊疆的一項經濟。”
“叔叔懂的真多,我們從小吃的都是這些,浙西我卻第一次聽說。”董江是極力的奉承。
“我也是要來這才上網查了資料,不然平時哪想到了解這些?不過,你們年輕人,也得了解各方麵,現在人都不看一些新聞科技什麽的,就是菜,也都是根據曆史的進程,與時俱進一步步發展成一個菜係和特色。”
張燕悄聲對計小玲說:“我爸又喊口號了。”
這時服務生拿了奶茶進來,給每人到了一杯,冒著熱氣的奶茶,飄著陣陣茶香。
張燕看父親喝了口,急忙說道:“爸,我餓了。”她怕父親再說奶茶說個沒完了,從奶茶是草原奶茶的發展史說到蒙古奶茶和哈薩克奶茶。
“那就點菜。”張父熟練的點了幾個,有幾樣不懂還指著圖片問服務員。
點完菜,張父放下菜牌,才開始說了其他,不過不愧是開公司做生產的,對於經濟市場方麵問了幾個問題,周揚哪裏懂,他個搞教育的。
張燕把話拐到風景上,什麽萬年的紅柳,美麗湖裏的水怪,九曲十八彎,峽穀的日出和日落。
菜上了後,就是美景和美食,邊吃邊說,張父很健談,張母話少點,可能因為不熟,隻是和張燕計小玲低聲說幾句。
吃飯中,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張父問了周揚一些當年上學的事,總能話題問到董江身上,周揚如實迴答,不過就是如實說的也都是董江不錯的地方。
飯後,董江攙著周揚,給他們打了車,說迴來要是從這過再聯係,張燕擁抱了下計小玲,說好好照顧周揚,就隨著父母上了車。
在出租車上,周揚笑道:“這下董江該用力巴結了,張燕父親可是厲害。”
“隻要董江對張燕真心,我想當父母的會接受的,董江說起來又不是差,各方麵都挺好。”
自己的好友能到到妻子認同,周揚也很滿意。
本來這個長假周揚是打算帶計小玲出去旅遊的,如今隻好呆在家裏了。
晚上倆人在床上,用筆記本看電影,白天下樓轉轉,周揚喜歡音樂,在興州的家裏,就有套不便宜的音響,周揚說那是他工作後,攢了好久才買的,他喜歡靜靜的聆聽美妙的歌聲,悠揚的音樂,有民族樂感的跳動,有流水的潺潺,有野外的激揚,周揚說音樂能給人帶來各種感悟。
他還喜歡看書,看地裏雜誌,他說看書能讓人眼界開闊,讓人心胸開闊,迴頭再看這世界,看這萬物,才能有豁然遼闊的感覺。
計小玲汗顏,好像她就沒個具體的愛好,一直就是想,我要做個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可怎麽做,她想了下,按照她目前的眼界,能做到合格?不知。
周揚打開一個文件夾,是他來這裏一年寫的一些文字,計小玲就默默的看完,看完後,她心裏突然明白,她和周揚的差距是接納,她總覺得自己在這如此的浮蕩的社會裏,是一個平淡又不平淡的女子,這也是她的優點,而現在,她慚愧,她沒有周揚那種接納的心態。
電腦裏有音樂,打開,閉著眼,體會周揚每晚獨自聆聽的世界,難怪周揚說他在邊疆除了想家人想媳婦,他不孤獨。
是的,因為他心靈不孤獨。
這個長假,是溫馨的,是理解的,計小玲嫁了周揚兩年多,這才算真正了解了他,更加幸運自己能嫁這樣一個丈夫。
想起周揚離開家鄉去邊疆的那晚說的那句話:我的世界希望你能懂。
計小玲覺得她不僅要懂,更加要融入。
張燕每天都會發來照片,到了哪就拍照,計小玲看到了紫色海洋的薰衣草,看著照片,都能感覺天空中都飄著薰衣草特有的芬芳,張燕說是最後一茬了,過了十一就要收割。
第二天就收到了兩個薰衣草枕頭、精油和一大包薰衣草碎花,周揚說本來十一是打算帶她去,可惜隻能明年了。
薰衣草很香,可以安神,衣櫥裏放幾包,衣服都帶有淡淡的花香。
張燕他們迴來時就沒有停留,直接到w市,說她爸爸要趕著迴江南,張燕很興奮,說雙方家長見了麵,她爸爸很接受董江父母,她媽媽雖然有點不滿意,但也沒極力反對,隻是說將來要是覺得不和千萬不要勉強自己。
“邊疆菜裏,手抓羊肉手抓飯和饢是傳統風味,早在民國就有報道,關於饢的曆史,博物館裏有個唐代小饢的珍藏,曆史悠久呀,如今耳熟能詳的特色菜,來自晚清進入邊疆的移民,最早的是晚清的天津楊柳青商人。隨後,山西商人逐漸占領邊疆商業,他們改良的主食就是過油肉拌麵,想不到吧。”
董江說:“我在這裏長大,真沒了解這個,我自小就是吃拉條子,就以為這是我們這的特色哪。”
張燕母親根本不搭張父的話,周揚又和張父不熟,張燕要顧著她媽媽和計小玲,董江隻好上了,還沒點菜開始聽課。
“就說這吃辣,幾乎好多邊疆菜裏都有辣,主要推動力是八十年代來自四川的移民,最先火起來的就是他們開起來的川菜館,他們把一些川菜特色和當地的食物和飲食習慣,改良了,比如大盤雞,還有就是有較大影響的山西菜和西北菜都注重酸味,而他們主要調味料是醋,邊疆菜的酸味多由番茄調製而成,味道就不一樣了。”
張父點著菜牌上的圖片,隻給董江周揚看:“湯飯和麵疙瘩,都是加了番茄的,這裏的好多炒菜都愛加番茄,茄子加上番茄一起炒,味道不錯,以前沒這麽吃過,不過,番茄品種不同,味道也不同。”
“是,叔叔說的對,我們就喜歡炒菜加番茄,但在內地上大學,那番茄就沒味。”
“這就要說番茄的曆史了,五十年代,我國先後在福建、東北試種番茄,但都因氣候不良而失敗,八十年代中期,邊疆試種番茄成功,被大麵積推廣,如今這裏已經是中國最大的番茄和番茄醬產地,廣泛使用番茄自不足奇,就是出口番茄醬也是邊疆的一項經濟。”
“叔叔懂的真多,我們從小吃的都是這些,浙西我卻第一次聽說。”董江是極力的奉承。
“我也是要來這才上網查了資料,不然平時哪想到了解這些?不過,你們年輕人,也得了解各方麵,現在人都不看一些新聞科技什麽的,就是菜,也都是根據曆史的進程,與時俱進一步步發展成一個菜係和特色。”
張燕悄聲對計小玲說:“我爸又喊口號了。”
這時服務生拿了奶茶進來,給每人到了一杯,冒著熱氣的奶茶,飄著陣陣茶香。
張燕看父親喝了口,急忙說道:“爸,我餓了。”她怕父親再說奶茶說個沒完了,從奶茶是草原奶茶的發展史說到蒙古奶茶和哈薩克奶茶。
“那就點菜。”張父熟練的點了幾個,有幾樣不懂還指著圖片問服務員。
點完菜,張父放下菜牌,才開始說了其他,不過不愧是開公司做生產的,對於經濟市場方麵問了幾個問題,周揚哪裏懂,他個搞教育的。
張燕把話拐到風景上,什麽萬年的紅柳,美麗湖裏的水怪,九曲十八彎,峽穀的日出和日落。
菜上了後,就是美景和美食,邊吃邊說,張父很健談,張母話少點,可能因為不熟,隻是和張燕計小玲低聲說幾句。
吃飯中,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張父問了周揚一些當年上學的事,總能話題問到董江身上,周揚如實迴答,不過就是如實說的也都是董江不錯的地方。
飯後,董江攙著周揚,給他們打了車,說迴來要是從這過再聯係,張燕擁抱了下計小玲,說好好照顧周揚,就隨著父母上了車。
在出租車上,周揚笑道:“這下董江該用力巴結了,張燕父親可是厲害。”
“隻要董江對張燕真心,我想當父母的會接受的,董江說起來又不是差,各方麵都挺好。”
自己的好友能到到妻子認同,周揚也很滿意。
本來這個長假周揚是打算帶計小玲出去旅遊的,如今隻好呆在家裏了。
晚上倆人在床上,用筆記本看電影,白天下樓轉轉,周揚喜歡音樂,在興州的家裏,就有套不便宜的音響,周揚說那是他工作後,攢了好久才買的,他喜歡靜靜的聆聽美妙的歌聲,悠揚的音樂,有民族樂感的跳動,有流水的潺潺,有野外的激揚,周揚說音樂能給人帶來各種感悟。
他還喜歡看書,看地裏雜誌,他說看書能讓人眼界開闊,讓人心胸開闊,迴頭再看這世界,看這萬物,才能有豁然遼闊的感覺。
計小玲汗顏,好像她就沒個具體的愛好,一直就是想,我要做個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可怎麽做,她想了下,按照她目前的眼界,能做到合格?不知。
周揚打開一個文件夾,是他來這裏一年寫的一些文字,計小玲就默默的看完,看完後,她心裏突然明白,她和周揚的差距是接納,她總覺得自己在這如此的浮蕩的社會裏,是一個平淡又不平淡的女子,這也是她的優點,而現在,她慚愧,她沒有周揚那種接納的心態。
電腦裏有音樂,打開,閉著眼,體會周揚每晚獨自聆聽的世界,難怪周揚說他在邊疆除了想家人想媳婦,他不孤獨。
是的,因為他心靈不孤獨。
這個長假,是溫馨的,是理解的,計小玲嫁了周揚兩年多,這才算真正了解了他,更加幸運自己能嫁這樣一個丈夫。
想起周揚離開家鄉去邊疆的那晚說的那句話:我的世界希望你能懂。
計小玲覺得她不僅要懂,更加要融入。
張燕每天都會發來照片,到了哪就拍照,計小玲看到了紫色海洋的薰衣草,看著照片,都能感覺天空中都飄著薰衣草特有的芬芳,張燕說是最後一茬了,過了十一就要收割。
第二天就收到了兩個薰衣草枕頭、精油和一大包薰衣草碎花,周揚說本來十一是打算帶她去,可惜隻能明年了。
薰衣草很香,可以安神,衣櫥裏放幾包,衣服都帶有淡淡的花香。
張燕他們迴來時就沒有停留,直接到w市,說她爸爸要趕著迴江南,張燕很興奮,說雙方家長見了麵,她爸爸很接受董江父母,她媽媽雖然有點不滿意,但也沒極力反對,隻是說將來要是覺得不和千萬不要勉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