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複站在陶家門口時天已擦黑。
早知道高望遠今天要來陶元家就不用白跑青陽山一趟了。一來一迴四十多裏地,馬天複氣喘籲籲。自從達到“入微”之境,馬天複在運氣行功時,內力也能以可觀的速度自生,足夠支撐“浮萍步”這類低階輕功,但是身體還是有勞累感的。
“誰呀?”是二鳳開的門,“馬天複!你怎麽來啦?”
“嗬嗬,剛從青田迴來,就過來看看,”馬天複在二鳳眼前晃了晃一個紙包,“白切糖,帶給你吃。”
二鳳一把撥開馬天複的手,看著馬天複的臉七分驚喜三分關切地問道:“上次聽說你又出事了?你沒事吧?城裏不太平,要不你就搬迴來住好了!你的屋老爺一直給你留著!”
“天複哥哥?是你嗎天複哥哥?”媛媛從一間廂房探出頭來,“你迴來啦!有沒有帶什麽東西給我?”
媛媛今日穿了身白披風,白蝴蝶一樣飛到馬天複跟前,指著馬天複提在手裏的紙包笑道:“這是給我的嗎?”
馬天複來陶家當然是備了厚禮的,也就是懷裏那本拳譜,另外就隻剩這個紙包了。
“不是,這是帶給二鳳的。”馬天複尷尬地笑笑。
“哦……”媛媛有一絲失望不過轉瞬即逝,“天複哥哥,上次到底是怎麽迴事啊,我擔心死了。不過爹說你可威風了!是不是啊?你給我講講唄?”
二鳳麵無表情從馬天複手中拿過紙包,去後院了。
“高老頭帶著臭小文迴來啦!他們和我爹在後麵說話呢,還不讓人進去。我們就在這裏坐會兒,你給我講講上次是怎麽了。”媛媛拉著馬天複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來,媛媛雙手托著下巴看著馬天複一副洗耳恭聽的神情。
馬天複隻好幹巴巴的說了一下事情經過,媛媛聽得卻津津有味。
之後,便幾乎全是媛媛在說話了。
“天複哥哥,你知道嗎?娘先前聽說你進了酒管,都有些鬆口啦!”
“呃?鬆什麽口?”
“就咱們兩個的親事啊!可惜啊,沒幾天就聽說你受傷了,於是又跟爹吵了一架,兩個人到現在都誰也不理誰呢!”
“哦……”
“其實我和爹都知道你一定沒事的,連高老頭都說你武功很好,幾個小蟊賊怎會傷到你呢?一定是你大意了,以後要多加小心啊!”
“嗯……知道了。”
“天複哥哥,你為什麽就給二鳳一個人帶了東西呢?為什麽不給我買,哼!”
“忘了……”
“那二鎖他們有嗎?”
“沒。”
媛媛突然站了起來撅著道嘴:“還說你們倆沒什麽!我早就知道!我看到二鳳那個鐲子了!是你送的!”
馬天複哭笑不得:“我什麽時候說我倆沒什麽了?再說,也確實沒什麽!”
“到底有還是沒有?”
“沒。”
“你還說你們倆沒什麽!”
馬天複竟無言以對,索性扭頭看天。
媛媛小聲嘟囔道:“其實二鳳姐人還不錯……又能幹……實在不行做個側室也不是不行……但是,但是你送她那什麽,不送我……”
馬天複已經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和陶元,不,最好是跟陶夫人好好談談,他真不知道陶夫人是如何教女兒的,這到底算是懂事太早還是完全不懂事?
“我找你爹有事,我先進去了。”
陶元、高望遠和小文在最後麵一間靠拐角的廂房。
小文上山之後變化很大,話不多,配合他的體形,顯得很沉穩。高望遠和陶元談笑,二人心情都不錯。
高望遠主要說了些陶文在山上的表現。陶文本就好武,雖出身有錢人家,卻不嬌貴,肯吃苦。資質不算太好,不過作為傳功弟子勉強也合格,再加上陶元的大力支持,上山一年不到,效果立竿見影,幾個師兄都已不是陶文對手。
馬天複推門而入。
“兄弟,你怎麽來了!哎呀,你看看我,我這……”陶元還是老樣子,捶桌子拍大腿的。
高望遠則微笑著點點頭。
“陶大哥,我還有事,一會兒就走。高前輩,我上青陽山找你不到,便趕到這裏來了。我這裏有本拳譜,你給看看,是否適合小文。”馬天複道。
“兄弟,既來了哪能這麽快就走!什麽大不了的事情也得吃個飯啊!小文!見馬叔也不打個招唿。”陶元過來拉住馬天複的手。
“馬……馬叔……不是,爹,下午你還說是馬大哥……”陶文一開口,還是稚氣未脫。
“這個……都行都行,看你隨誰喊。”
高望遠接過拳譜,放在桌上,仍是微笑著看著馬天複,道:“小友。不知上次的事情,可有什麽消息?”
“嗯。不出意外,高三前輩中秋之後便來廬州。”
高望遠聞之喜形於色,站起來道:“真的?那真是……嗯……會出什麽意外?”
“上次已經說過。不過去年他迴了青田一次,這次出去是找赤炎輪迴草,兇險不大。我爹約好今年中秋再見。”
“那是什麽?在哪裏找?”
“普通輪迴草生於沙漠中,並不罕見。他要找的這種草通體赤紅,據說萬中生一。麻煩是麻煩些,但以前輩的功力,在大漠中尚不至於遇險。”
高望遠鬆了口氣,滿麵笑容跟馬天複千恩萬謝。
陶元在一旁忍不住了,提醒高望遠:“高大隱,我兄弟帶來的這本拳譜您是不是看看?”
高望遠拿起拳譜一看扉頁:“喲?神童拳。隻聽過小童拳大童拳童子拳,真沒聽過神童拳。”聽話音,有那麽一點點譏諷之意。
四十年前,高家也算是極有實力的武林世家,不然不可能那麽多人都被陳友諒招致麾下。但凡武林世家,都獨有一套祖傳武功,且未必不如那些名門大派。高望遠本人六十出頭即可傳功,放眼整個江湖也不多見。故而,高望遠對家傳武學也極為自負。小文畢竟是高望遠第一個傳功弟子,高望遠這大半年來也是盡心盡力,是否讓小文傳承衣缽那是後話,但當前啟蒙築基他並未藏私。
馬天複拿來一本拳譜問“是否適合小文”,這話聽起來就不是太舒服,適合又如何?難道便照這本拳譜教?一本聽都沒聽過的拳譜,名字還這般俗不可耐,高望遠是真瞧不上眼,不過眼下馬天複和陶元都看著他,他起碼也得翻幾頁做做樣子。
高望遠這邊拿書認真翻看,那邊馬天複退到門邊,對陶元招招手。
“陶大哥,我還有事,真的,先走一步了。”
“唉!你怎麽這樣?大老遠來一趟飯也不吃就走?不行!”
“真有事!對不住了陶大哥。”
“不行!能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我不答應,天大的事也得吃了飯。我跟你說,媛媛這陣子有事沒事就念叨你,你好容易來一趟,就這麽被我放跑了,媛媛還不跟我鬧死。”
馬天複知道什麽叫“君子不奪人所愛”,所以沒好意思直接說,就想出這麽個以退為進的套路,結果陶元一提媛媛,他倒還真是想走了。
馬天複故作為難道:“陶大哥,是這樣,白天幫裏給我提了個二櫃,升了半級,現在是副理事了。”
“啊?哈哈,恭喜恭喜!這是好事啊!怎麽,晚上管事處給你擺酒慶祝?”若真是這樣,陶元真不好強留。
“那倒不是……唉,陶大哥有所不知!就上次那個五味坊,掌櫃是個不管事的,我二櫃剛一提,就什麽事情都推給了我。我這大堆事情要忙。”
“現在天都黑了,你能忙些什麽?我告訴你,少給我來這套,今天一走一個試試?”
陶元連推帶搡又把馬天複推進了屋。
“小友,這本拳譜你從何處得來?”高望遠問馬天複,神情凝重。
“我爹——嗨!是我師傅!當著明人不說暗話了。是從我師傅那裏翻出來的。”馬天複笑笑,有點不好意思。
高望遠渾不在意:“此拳譜可有人練過?結果如何?”
馬天複撓撓頭:“好像……聽說我前麵有師兄練過,不過師傅就隨便提過。我練的是內家內功,與這神童拳功法不合。”
高望遠起身背著手來迴踱了兩步,思索道:“外家內功雖能傳功,但還是以外功入門,主張運力而氣自生。嘶——可這本拳譜上說未必一定需要借助於力,這個……就是說,即便外功火候不到,自身練氣與傳功照樣可以內外唿應,如果這是真的,那麽……那麽……那麽當年那一戰!”
高望遠口氣愈發激動,說到這裏戛然而止,一時屋內極靜。
不知怎的高望遠就想到了當年鄱陽湖一戰。如果族中年青後輩自幼練此神童拳,當今這天下到底姓什麽還真不好說!當然這話是萬萬不可說出口的。
“嗬嗬……”陶元此時幹笑了兩聲,“高大隱,二位,這個什麽內家外家的,到底是怎麽迴事兒?我聽著稀裏糊塗的,小文,你懂嗎?”
小文搖搖頭。他還沒開始自修內功。
馬天複見高望遠仍在出神,便解釋道:“陶大哥,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就是說的內功和外功。內家內功,氣自丹田而生,而外家內功則是生於胸腹,沉於丹田。”
“那有什麽區別嗎?到最後都是在丹田。”
“嗬嗬,陶大哥,你用力時是憋著氣還是唿著氣?”
“那自然要憋一口氣。”
“對。簡單來說,外家內功你憋的這口氣越大,功力就越強,而內家內功恰恰相反,越用力唿吸越要保持均勻。”
陶元聽了,朝前打了兩拳,若有所悟道:“那就是內家內功厲害。是個人,一口就吸不了多少氣。那這麽說,我家小文還真是適合練外家內功。”說完陶元看了看小文圓滾滾的肚子。
馬天複搖頭笑笑,道:“前輩,這本拳譜能用嗎?”
高望遠沉吟道:“老朽有個不情之請。不知能否借我抄錄一本?”
“嗬嗬,不是正好能用上,家師都要拿來燒鍋了。本就是送與前輩的。”
高望遠明顯一愣,盯著馬天複看了會兒,道:“先前你說那黑玉斷續膏如何珍貴,老朽還不信,現在卻是信了。多謝小友。”
說罷高望遠就準備把書往懷裏揣,拿到手上又覺不大妥當,便遞給小文:“小文,你日後能有多大成就,全靠這本拳譜了,千萬小心收好。”
馬天複注意到高望遠這些言行,心道難道這拳譜還真是個稀罕物?不能吧?外家內功年幼時開始自修,身體遠未成熟,故而進境緩慢,真正突飛猛進還是在十六七歲之後。兩個同樣是外家內功的傳功弟子,提前自修的撐死多出兩三年功力,三十開外後大差不差。要麽就是高望遠的家傳武功另有獨到之處,使神童拳功效倍增?
小文接過拳譜時,書裏掉下一遝紙,用線訂好的,上麵一頁寫著“九陰神抓詳考”。小文彎腰撿起,馬天複上前道:“哦,那是家師的一篇隨筆,夾在書裏帶過來的。”
小文遞給馬天複,馬天複伸手去接,卻被高望遠拿過去翻看。
陶元連催了兩遍說大家先落座,酒菜馬上就好,高望遠隻說好,卻不動步。
馬天複也含混敷衍著站在旁邊。其實這幾張紙他一直想看,就是沒抽出空來。他一直沒聽師傅提起過什麽九陰真經,而到合肥之後,不止一人對這部武學典籍推崇備至。尤其是高望遠,還稱家傳武學就是自九陰真經上演化而來,所以臨走時才挑中了這份隨筆。原本他就準備給高望遠看看的,聽聽高望遠如何評價,到底是不是九陰真經上的武功,這下正好。
紙上蠅頭小楷寫得密密麻麻,高望遠大略瀏覽了兩頁。
馬天複見高望遠神色平靜,似乎內容平平無奇,問道:“前輩,這是否是九陰真經上的武功?”
“不知真假。我也沒見過九陰真經全文,但令師的點評字字珠璣,真知灼見,令人欽佩。”高望遠隨手把紙交給小文讓其在書中夾好。
高望遠沒有歸還,馬天複有點意外。可原本就是從書中掉出的,再夾迴去也沒什麽不合理。馬天複想開口討要,卻不怎麽好意思。
據高望遠的說法,“不知真假”應該是不好直說是假的。如果是真的,哪怕真假難辯,高望遠不可能毫無反應吧?他看到本啟蒙拳譜都大驚小怪的。
陶元又催,高望遠卻抱拳道:“陶員外,晚飯就不吃了。耽擱了大半日,今天小文的功課還沒有做。傳功最忌間斷,子時以前不傳功滿兩個時辰,近三四天都等於白費。”
“啊?這樣?那……早知叫他們提前準備就好了。”陶元心中抱怨高望遠早不說現在來說。
高望遠說走便走,陶元隻能送客。
早知道高望遠今天要來陶元家就不用白跑青陽山一趟了。一來一迴四十多裏地,馬天複氣喘籲籲。自從達到“入微”之境,馬天複在運氣行功時,內力也能以可觀的速度自生,足夠支撐“浮萍步”這類低階輕功,但是身體還是有勞累感的。
“誰呀?”是二鳳開的門,“馬天複!你怎麽來啦?”
“嗬嗬,剛從青田迴來,就過來看看,”馬天複在二鳳眼前晃了晃一個紙包,“白切糖,帶給你吃。”
二鳳一把撥開馬天複的手,看著馬天複的臉七分驚喜三分關切地問道:“上次聽說你又出事了?你沒事吧?城裏不太平,要不你就搬迴來住好了!你的屋老爺一直給你留著!”
“天複哥哥?是你嗎天複哥哥?”媛媛從一間廂房探出頭來,“你迴來啦!有沒有帶什麽東西給我?”
媛媛今日穿了身白披風,白蝴蝶一樣飛到馬天複跟前,指著馬天複提在手裏的紙包笑道:“這是給我的嗎?”
馬天複來陶家當然是備了厚禮的,也就是懷裏那本拳譜,另外就隻剩這個紙包了。
“不是,這是帶給二鳳的。”馬天複尷尬地笑笑。
“哦……”媛媛有一絲失望不過轉瞬即逝,“天複哥哥,上次到底是怎麽迴事啊,我擔心死了。不過爹說你可威風了!是不是啊?你給我講講唄?”
二鳳麵無表情從馬天複手中拿過紙包,去後院了。
“高老頭帶著臭小文迴來啦!他們和我爹在後麵說話呢,還不讓人進去。我們就在這裏坐會兒,你給我講講上次是怎麽了。”媛媛拉著馬天複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來,媛媛雙手托著下巴看著馬天複一副洗耳恭聽的神情。
馬天複隻好幹巴巴的說了一下事情經過,媛媛聽得卻津津有味。
之後,便幾乎全是媛媛在說話了。
“天複哥哥,你知道嗎?娘先前聽說你進了酒管,都有些鬆口啦!”
“呃?鬆什麽口?”
“就咱們兩個的親事啊!可惜啊,沒幾天就聽說你受傷了,於是又跟爹吵了一架,兩個人到現在都誰也不理誰呢!”
“哦……”
“其實我和爹都知道你一定沒事的,連高老頭都說你武功很好,幾個小蟊賊怎會傷到你呢?一定是你大意了,以後要多加小心啊!”
“嗯……知道了。”
“天複哥哥,你為什麽就給二鳳一個人帶了東西呢?為什麽不給我買,哼!”
“忘了……”
“那二鎖他們有嗎?”
“沒。”
媛媛突然站了起來撅著道嘴:“還說你們倆沒什麽!我早就知道!我看到二鳳那個鐲子了!是你送的!”
馬天複哭笑不得:“我什麽時候說我倆沒什麽了?再說,也確實沒什麽!”
“到底有還是沒有?”
“沒。”
“你還說你們倆沒什麽!”
馬天複竟無言以對,索性扭頭看天。
媛媛小聲嘟囔道:“其實二鳳姐人還不錯……又能幹……實在不行做個側室也不是不行……但是,但是你送她那什麽,不送我……”
馬天複已經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和陶元,不,最好是跟陶夫人好好談談,他真不知道陶夫人是如何教女兒的,這到底算是懂事太早還是完全不懂事?
“我找你爹有事,我先進去了。”
陶元、高望遠和小文在最後麵一間靠拐角的廂房。
小文上山之後變化很大,話不多,配合他的體形,顯得很沉穩。高望遠和陶元談笑,二人心情都不錯。
高望遠主要說了些陶文在山上的表現。陶文本就好武,雖出身有錢人家,卻不嬌貴,肯吃苦。資質不算太好,不過作為傳功弟子勉強也合格,再加上陶元的大力支持,上山一年不到,效果立竿見影,幾個師兄都已不是陶文對手。
馬天複推門而入。
“兄弟,你怎麽來了!哎呀,你看看我,我這……”陶元還是老樣子,捶桌子拍大腿的。
高望遠則微笑著點點頭。
“陶大哥,我還有事,一會兒就走。高前輩,我上青陽山找你不到,便趕到這裏來了。我這裏有本拳譜,你給看看,是否適合小文。”馬天複道。
“兄弟,既來了哪能這麽快就走!什麽大不了的事情也得吃個飯啊!小文!見馬叔也不打個招唿。”陶元過來拉住馬天複的手。
“馬……馬叔……不是,爹,下午你還說是馬大哥……”陶文一開口,還是稚氣未脫。
“這個……都行都行,看你隨誰喊。”
高望遠接過拳譜,放在桌上,仍是微笑著看著馬天複,道:“小友。不知上次的事情,可有什麽消息?”
“嗯。不出意外,高三前輩中秋之後便來廬州。”
高望遠聞之喜形於色,站起來道:“真的?那真是……嗯……會出什麽意外?”
“上次已經說過。不過去年他迴了青田一次,這次出去是找赤炎輪迴草,兇險不大。我爹約好今年中秋再見。”
“那是什麽?在哪裏找?”
“普通輪迴草生於沙漠中,並不罕見。他要找的這種草通體赤紅,據說萬中生一。麻煩是麻煩些,但以前輩的功力,在大漠中尚不至於遇險。”
高望遠鬆了口氣,滿麵笑容跟馬天複千恩萬謝。
陶元在一旁忍不住了,提醒高望遠:“高大隱,我兄弟帶來的這本拳譜您是不是看看?”
高望遠拿起拳譜一看扉頁:“喲?神童拳。隻聽過小童拳大童拳童子拳,真沒聽過神童拳。”聽話音,有那麽一點點譏諷之意。
四十年前,高家也算是極有實力的武林世家,不然不可能那麽多人都被陳友諒招致麾下。但凡武林世家,都獨有一套祖傳武功,且未必不如那些名門大派。高望遠本人六十出頭即可傳功,放眼整個江湖也不多見。故而,高望遠對家傳武學也極為自負。小文畢竟是高望遠第一個傳功弟子,高望遠這大半年來也是盡心盡力,是否讓小文傳承衣缽那是後話,但當前啟蒙築基他並未藏私。
馬天複拿來一本拳譜問“是否適合小文”,這話聽起來就不是太舒服,適合又如何?難道便照這本拳譜教?一本聽都沒聽過的拳譜,名字還這般俗不可耐,高望遠是真瞧不上眼,不過眼下馬天複和陶元都看著他,他起碼也得翻幾頁做做樣子。
高望遠這邊拿書認真翻看,那邊馬天複退到門邊,對陶元招招手。
“陶大哥,我還有事,真的,先走一步了。”
“唉!你怎麽這樣?大老遠來一趟飯也不吃就走?不行!”
“真有事!對不住了陶大哥。”
“不行!能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我不答應,天大的事也得吃了飯。我跟你說,媛媛這陣子有事沒事就念叨你,你好容易來一趟,就這麽被我放跑了,媛媛還不跟我鬧死。”
馬天複知道什麽叫“君子不奪人所愛”,所以沒好意思直接說,就想出這麽個以退為進的套路,結果陶元一提媛媛,他倒還真是想走了。
馬天複故作為難道:“陶大哥,是這樣,白天幫裏給我提了個二櫃,升了半級,現在是副理事了。”
“啊?哈哈,恭喜恭喜!這是好事啊!怎麽,晚上管事處給你擺酒慶祝?”若真是這樣,陶元真不好強留。
“那倒不是……唉,陶大哥有所不知!就上次那個五味坊,掌櫃是個不管事的,我二櫃剛一提,就什麽事情都推給了我。我這大堆事情要忙。”
“現在天都黑了,你能忙些什麽?我告訴你,少給我來這套,今天一走一個試試?”
陶元連推帶搡又把馬天複推進了屋。
“小友,這本拳譜你從何處得來?”高望遠問馬天複,神情凝重。
“我爹——嗨!是我師傅!當著明人不說暗話了。是從我師傅那裏翻出來的。”馬天複笑笑,有點不好意思。
高望遠渾不在意:“此拳譜可有人練過?結果如何?”
馬天複撓撓頭:“好像……聽說我前麵有師兄練過,不過師傅就隨便提過。我練的是內家內功,與這神童拳功法不合。”
高望遠起身背著手來迴踱了兩步,思索道:“外家內功雖能傳功,但還是以外功入門,主張運力而氣自生。嘶——可這本拳譜上說未必一定需要借助於力,這個……就是說,即便外功火候不到,自身練氣與傳功照樣可以內外唿應,如果這是真的,那麽……那麽……那麽當年那一戰!”
高望遠口氣愈發激動,說到這裏戛然而止,一時屋內極靜。
不知怎的高望遠就想到了當年鄱陽湖一戰。如果族中年青後輩自幼練此神童拳,當今這天下到底姓什麽還真不好說!當然這話是萬萬不可說出口的。
“嗬嗬……”陶元此時幹笑了兩聲,“高大隱,二位,這個什麽內家外家的,到底是怎麽迴事兒?我聽著稀裏糊塗的,小文,你懂嗎?”
小文搖搖頭。他還沒開始自修內功。
馬天複見高望遠仍在出神,便解釋道:“陶大哥,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就是說的內功和外功。內家內功,氣自丹田而生,而外家內功則是生於胸腹,沉於丹田。”
“那有什麽區別嗎?到最後都是在丹田。”
“嗬嗬,陶大哥,你用力時是憋著氣還是唿著氣?”
“那自然要憋一口氣。”
“對。簡單來說,外家內功你憋的這口氣越大,功力就越強,而內家內功恰恰相反,越用力唿吸越要保持均勻。”
陶元聽了,朝前打了兩拳,若有所悟道:“那就是內家內功厲害。是個人,一口就吸不了多少氣。那這麽說,我家小文還真是適合練外家內功。”說完陶元看了看小文圓滾滾的肚子。
馬天複搖頭笑笑,道:“前輩,這本拳譜能用嗎?”
高望遠沉吟道:“老朽有個不情之請。不知能否借我抄錄一本?”
“嗬嗬,不是正好能用上,家師都要拿來燒鍋了。本就是送與前輩的。”
高望遠明顯一愣,盯著馬天複看了會兒,道:“先前你說那黑玉斷續膏如何珍貴,老朽還不信,現在卻是信了。多謝小友。”
說罷高望遠就準備把書往懷裏揣,拿到手上又覺不大妥當,便遞給小文:“小文,你日後能有多大成就,全靠這本拳譜了,千萬小心收好。”
馬天複注意到高望遠這些言行,心道難道這拳譜還真是個稀罕物?不能吧?外家內功年幼時開始自修,身體遠未成熟,故而進境緩慢,真正突飛猛進還是在十六七歲之後。兩個同樣是外家內功的傳功弟子,提前自修的撐死多出兩三年功力,三十開外後大差不差。要麽就是高望遠的家傳武功另有獨到之處,使神童拳功效倍增?
小文接過拳譜時,書裏掉下一遝紙,用線訂好的,上麵一頁寫著“九陰神抓詳考”。小文彎腰撿起,馬天複上前道:“哦,那是家師的一篇隨筆,夾在書裏帶過來的。”
小文遞給馬天複,馬天複伸手去接,卻被高望遠拿過去翻看。
陶元連催了兩遍說大家先落座,酒菜馬上就好,高望遠隻說好,卻不動步。
馬天複也含混敷衍著站在旁邊。其實這幾張紙他一直想看,就是沒抽出空來。他一直沒聽師傅提起過什麽九陰真經,而到合肥之後,不止一人對這部武學典籍推崇備至。尤其是高望遠,還稱家傳武學就是自九陰真經上演化而來,所以臨走時才挑中了這份隨筆。原本他就準備給高望遠看看的,聽聽高望遠如何評價,到底是不是九陰真經上的武功,這下正好。
紙上蠅頭小楷寫得密密麻麻,高望遠大略瀏覽了兩頁。
馬天複見高望遠神色平靜,似乎內容平平無奇,問道:“前輩,這是否是九陰真經上的武功?”
“不知真假。我也沒見過九陰真經全文,但令師的點評字字珠璣,真知灼見,令人欽佩。”高望遠隨手把紙交給小文讓其在書中夾好。
高望遠沒有歸還,馬天複有點意外。可原本就是從書中掉出的,再夾迴去也沒什麽不合理。馬天複想開口討要,卻不怎麽好意思。
據高望遠的說法,“不知真假”應該是不好直說是假的。如果是真的,哪怕真假難辯,高望遠不可能毫無反應吧?他看到本啟蒙拳譜都大驚小怪的。
陶元又催,高望遠卻抱拳道:“陶員外,晚飯就不吃了。耽擱了大半日,今天小文的功課還沒有做。傳功最忌間斷,子時以前不傳功滿兩個時辰,近三四天都等於白費。”
“啊?這樣?那……早知叫他們提前準備就好了。”陶元心中抱怨高望遠早不說現在來說。
高望遠說走便走,陶元隻能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