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讓恍然大悟,休書怎麽寫?真的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明擺著是倒打一耙,李氏叫起真來,傳出去要多難看有多難看。別的理由更不好寫,與其這樣不如不寫,忙道:
“七叔慮得對,這樣最穩妥。”
“還有玉蘭那丫頭,你打算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跟著她的主子迴娘家吧。”
德讓想起玉蘭一向對他的好,有些不舍,卻也無可奈何。
夜幕低垂,燈火通明,韓府就像一片星星的湖泊和天上的銀河遙遙相對。朔風唿號,卷起一團團雪霧塵土,像一群群奔跑的精靈在巷道中穿來穿去。
韓德讓在一串燈籠火把的引導下來到一個月亮門前,裏麵便是自家的單獨小院了。這還是從前那座院子,隻是從裏到外都重新增飾過了。記得幾年前來的時候這裏還是府邸的公共花園,現在擴為自己的獨家宅院。甬道拓寬了,裏麵的房屋也增加了好幾棟。這個老七叔不糊塗,掌管族務心裏有一杆秤。這讓他在略感不安中也對家裏的諸事更加放心。
他命隨從留人輪流在門外值守其餘的去休息,自己抬腳走了進去。
蒙著琉璃燈罩的小蠟台將通向正堂的碎石甬道點綴成一條珠廊玉帶,兩旁的山石亭台花圃樹木在月光下蒙籠可辨。五楹正房中燈燭璀璨,門外廊下掛著一串米黃色的燈籠。燈光明亮柔和,好像一張張笑臉在殷殷等候遲歸的家人。窗紙上可以看到李氏和玉蘭對坐在榻上的剪影。十幾個侍候在院子裏的小丫鬟見到難得一見的老爺進來都扭捏不安地蹲下施禮。
德讓沒有進正房,而是繞了過去,朝旁邊一間燈光稍顯黯淡的書房走去。伸手一推,房門無聲大開,溫暖淡香的氣息直撲入懷。這間書房富麗堂皇,中央是一張擺放著文房四寶的紅木台案,周圍牆壁知道房頂都是擺放書籍的紅木書架。書房右邊用百寶閣隔出一間小小的寢室。德讓想,李氏到底是出身名門知書達理的女子,雖然有些古板卻冰雪聰明。她可比玉蘭清醒冷靜多了,知道夫君不是迴來和她團圓,所以一直沒有熱情興奮的表情,還將這間書房命人收拾得溫馨舒適。
玉蘭聽到聲響,已經輕靈地跟在德讓的身後走了進來。她也不說話,伸手替德讓脫下外袍,扶他坐到門口一張椅子上,跪在地上幫他脫去靴子,又熟悉地從櫃子裏找出一雙嶄新的軟鞋套在腳上。
德讓也一言不發地看著玉蘭在眼前晃動的漲得通紅的臉龐和窈窕身姿,三十歲的女子雖然嬌豔不再,但正是如花怒放成熟嫵媚的年華,德讓很有一種衝動想將她一把攬入懷中。他在心裏將玉蘭和燕燕做著比較,她們年紀不相上下,一番一漢,一貴一賤,身份有如雲泥,但各有韻味。燕燕嬌媚刁蠻像王母桃園樹上的仙果,玉蘭溫柔甜美像農家柴院落地的脆棗。要是能偶爾換一換口味才是美滿。而妻子李氏他卻一時想不起來像什麽。暗自一笑,奇怪自己此時竟然還會有如此遐想。
玉蘭一甩粗黑油亮的辮子,要轉身出去端茶。德讓一把拉住她的手在她豐滿的胸上捏了一把,笑道:
“別忙走,讓我好好看看。”
玉蘭甩開他的手,生氣道:“別碰我。夫人那裏你連個招唿都不打,還想怎樣。”
德讓正色起來,拉著玉蘭的手道:“不是的。見了麵,有話反而不好說。”
玉蘭立時瞪大了眼睛:“什麽話?”
“玉蘭,我就開門見山。這次久別重逢,本不該一見麵就說不愉快的事,可是晚說不如早說,免得誤會尷尬。我這次迴來是和夫人談分開的事的。”
玉蘭大驚,一把甩開德讓的手,忍不住放大聲量喊道:
“為什麽?老爺知道這對夫人意味著什麽!”
德讓盡量柔和地說:“玉蘭,你是聰明人,我隻說,這是萬不得已。我不想大家難堪,所以這句話隻能由你去說。錯都在我,所以一定不讓夫人吃虧。不是休妻,是夫人自己提出離開,理由是我不好。韓家會加倍退還夫人的嫁妝。”
“那我呢?”玉蘭聲音帶著哭腔。
“你好辦,願意留下就留下,願意隨夫人走也行。”
德讓的話中有些遲疑。他一轉念間已經將對六叔說的主意變了。玉蘭沒有被公開收房,完全可以作為府中的下人留下來。將來想見她時還可以見到。
“非要這樣不可嗎?你當你的官,你可以在外麵找別的女人,我們不管,你可以不迴來,我們也可以忍,為什麽一定要恩斷義絕?”玉蘭的肩膀顫抖,哭了起來。
德讓站起來想要攬住她,被她一扭身躲開。德讓尷尬地站了一會兒,坐迴到椅子上,沉下臉硬邦邦說道:
“說了是不得已,我也不想多解釋。迴來當麵商量,是看在二十年夫妻的情分上。不然請七叔去行營一趟帶話迴來就行了。你不要這樣,還指望你勸她呢。你去替我和她談談,我等你迴話。”
玉蘭捂著臉哭著跑出去了。德讓躺到床上,一邊胡亂翻著書一邊側耳聽著正房裏的動靜,卻什麽聲音也聽不到。他想到那裏去看看,又覺得很沒意思。他想到李氏,想起這二十多年的點點滴滴,她雖然喜歡耍小性。但是吞下了沒有孩子的苦楚,從沒有對外說過他的不是,實在虧欠她很多。想到玉蘭,二十多年從來沒有違拗過自己,今晚無論如何,一定要好好撫慰一番。又想起蕭燕燕,不知這會兒她在幹什麽,是不是在想自己。不知不覺就迷迷糊糊睡著了。
等他醒來的時候,發現已經是第二天的淩晨。心想,為什麽玉蘭一夜都沒有迴來?一定是見自己睡著了不忍叫醒。忽聽外麵腳步雜遝人聲嘈嘈,窗下有人又焦急又不敢揚聲地戰戰兢兢說道:
“老爺,老爺,不好了!夫人服毒了!”
韓德讓渾身一震,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披上衣服就往外跑。他隻覺得一陣陣頭皮發麻兩腿發軟,差一點絆倒在門檻上。
屋外曙色初露,晨霧迷離,寒風吹得到處劈啪作響。
一腳踏進正房,隻見榻旁站著兩眼紅腫目光呆滯的玉蘭,窗下平展的大榻上靜靜地躺著一個女人,她臉色慘白,嘴角和鼻子下麵流著幾條濃濃的黑血,眼睛大睜著,瞳孔上翻,一副痛苦猙獰的表情,幾乎認不出本來的模樣。她的手指上指甲縫裏染著斑斑血跡,應該是死前掙紮時留下的。塌上有一張螺鈿金絲矮幾,上麵擺著一個黑漆托盤,裏麵有一隻茶杯和一個兩寸高的細腰小瓶。
韓德讓像冰雕一樣怔住了,麵前的情形慘不忍睹,可是他現在顧不得想妻子死前經曆了什麽樣的痛苦,腦子裏嗡嗡亂轉的都是自己麵臨的棘手處境。這是他沒有想到也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他百思不得其解,李氏有什麽想不開的?這個時代被休迴娘家的下堂婦雖不是很多但大有人在,何況已經說好是由她提出離婚自己返迴娘家,給足了她體麵。她會帶迴去成倍於嫁妝的財產,單是憑著這筆財富她就既不愁兄嫂不容,也不愁擇夫另嫁,為什麽要走這條絕路。要說為情而死更談不上,他們之間感情本就淡漠,加之沒有兒女為紐帶,他們的關係早就是若即若離,隻是一個空殼而已。
“你為什麽不攔著她!”
德讓一把扯住玉蘭的袖子嚷道。他很少這樣聲色俱厲地對玉蘭說話,他分明看出玉蘭一夜沒有睡,哭了一夜她的眼圈才能那麽紅腫,她身上的衣服還是和昨天的一樣,而且齊齊整整。玉蘭是親眼看著李氏服毒、掙紮到咽氣的,說不定還是她親手端來的毒藥和水。
玉蘭的臉上像石頭一樣毫無表情,目光散漫,根本不看他。這種表情他在這張臉上從來沒見過,不知為何令他不寒而栗。他拿起那個細腰小瓶端詳一眼,放在鼻子下麵聞了聞,沒有任何氣味,不知是什麽製的。他聽說現在的毒藥製作相當精良,有那種一觸斃命的殺人利器,李氏即便要死,為什麽要用這種令自己痛苦不堪的東西。
腳步咚咚,七叔急急忙忙走了進來。來到榻前一看,就咕咚一聲向後栽倒。隨來攙扶的小丫鬟哎呀叫了一聲一個趔趄也差點被他帶倒。德讓伸手用力一托,才沒有讓兩個人摔到地上。德讓示意小丫鬟搬了一把椅子過來,扶老七叔坐下。小丫鬟又使勁胡擼老頭的胸口。片刻之後,老頭終於迴轉神來,兩滴老淚掛上眼角,嘴裏咕嚕道:
“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
德讓道:“我命這院的人一個不許出去,隻叫了您老來,快說說怎麽辦吧。”
“對對,還是你明白。趕緊想個辦法,不然七嘴八舌胡說出去就糟了。”
老七叔從被窩裏被叫出來的時候就知道出事了,那個昨晚陪他過夜的小妾這會兒一定在到處傳播這件新聞,很快人們都會聚攏過來。
“玉蘭,到底是怎麽迴事?你倒是說話啊。”德讓急切問道。
“夫人留下這個,還說讓我送她迴娘家。”玉蘭冷冷說道,從托盤裏拿出一條絲帕。德讓剛才惶急之中竟沒有注意,以為隻是一條李氏用的普通絲帕。現在打開,赫然發現上麵有八個黑紅的血字:
“君命如山,夫意難違,良心廉恥,寧有乎哉。”
韓德讓一看差點背過氣去。這分明是罵自己沒有良心不知廉恥,說是自己逼她去死的,還暗示這是君上的旨意。這是世上最惡毒的咒罵和誣陷,傳出去他何以為人,太後何以為人!他恨不能將死者拽起來狠狠地摑她一巴掌,可是對死人又能如何。他明明看到躺在那裏的妻子臉上露出報複得逞的冷笑。她用自己的死狠狠地打了絕情丈夫一個耳光,用這種痛苦的死亡方式做了最痛快的控訴和報複。此時此刻他最後悔的是不該迴來,就讓這個女人在韓府裏呆到老呆到死,就像皇帝冷宮中的女子一樣,像個死人一樣活著。然而他又相信,這樣一個惡毒的女人會想出別的辦法來報複,比如聲稱有人專程送來了毒藥命她去死。
他渾身發抖地抬頭望向玉蘭,這個溫柔如水的女子好像整個變了一個人。他忽然想到,也許這是兩個女人一起商量的結果。不然為什麽玉蘭會眼睜睜看著李氏去死,既不勸阻也不唿救,會留著這個絲帕專等他來看。想到這裏他的脊背一陣冰涼。
六叔拿過絲帕,看了一眼便大驚道:
“胡扯!胡扯!這從何說起呢?這要傳出去更麻煩了!”
韓德讓冷靜下來,將絲帕就著蠟台上的火苗點著了,一縷青煙飄起,絲帕隻剩下一角。他將殘帕扔到地上,用腳碾了碾,沉著臉說道:
“六叔,煩您老派人通知李家,商量安排後事。”
“怎麽說呢?”
“實話實說,是她自己想不開。玉蘭,以後不要提這個絲帕的事!”
玉蘭麵無表情答非所問地說:“這是夫人的遺言,應該陪葬的,你卻把它燒了。”
德讓萬沒想到玉蘭說出這樣的話。六叔命小丫鬟道:
“扶春蘭去她自己的房裏歇息。”
等房子裏隻剩了叔侄二人,六叔道: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一點不錯。想不到這兩個女人平時看著老實,竟如此歹毒。我看這個春蘭不能留。”
德讓的腦袋還沒有徹底發昏,忙道:“不許亂來,那豈不越描越黑弄假成真!謠言堵不住的,看她的良心吧。放她迴李家。李家那邊無論如何也要大事化小,不許生出事端!就算我欠她們的,這下扯平了。”
六叔點頭,道:“好,侄兒是正人君子。你走你的,這頭全交給我。李家那頭都是官場上混的,又有銀子說話,我會讓他們閉上嘴巴!”
韓德讓恨不能立刻就走,但是為了不讓家人覺出他的倉皇狼狽,他硬是一直等到了中午。看著六叔和韓有向府中所有人交待了一番、派人去南京李家報喪、將李氏停放妥當,又由六叔一人陪著吃了午飯這才上路北返。
“七叔慮得對,這樣最穩妥。”
“還有玉蘭那丫頭,你打算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跟著她的主子迴娘家吧。”
德讓想起玉蘭一向對他的好,有些不舍,卻也無可奈何。
夜幕低垂,燈火通明,韓府就像一片星星的湖泊和天上的銀河遙遙相對。朔風唿號,卷起一團團雪霧塵土,像一群群奔跑的精靈在巷道中穿來穿去。
韓德讓在一串燈籠火把的引導下來到一個月亮門前,裏麵便是自家的單獨小院了。這還是從前那座院子,隻是從裏到外都重新增飾過了。記得幾年前來的時候這裏還是府邸的公共花園,現在擴為自己的獨家宅院。甬道拓寬了,裏麵的房屋也增加了好幾棟。這個老七叔不糊塗,掌管族務心裏有一杆秤。這讓他在略感不安中也對家裏的諸事更加放心。
他命隨從留人輪流在門外值守其餘的去休息,自己抬腳走了進去。
蒙著琉璃燈罩的小蠟台將通向正堂的碎石甬道點綴成一條珠廊玉帶,兩旁的山石亭台花圃樹木在月光下蒙籠可辨。五楹正房中燈燭璀璨,門外廊下掛著一串米黃色的燈籠。燈光明亮柔和,好像一張張笑臉在殷殷等候遲歸的家人。窗紙上可以看到李氏和玉蘭對坐在榻上的剪影。十幾個侍候在院子裏的小丫鬟見到難得一見的老爺進來都扭捏不安地蹲下施禮。
德讓沒有進正房,而是繞了過去,朝旁邊一間燈光稍顯黯淡的書房走去。伸手一推,房門無聲大開,溫暖淡香的氣息直撲入懷。這間書房富麗堂皇,中央是一張擺放著文房四寶的紅木台案,周圍牆壁知道房頂都是擺放書籍的紅木書架。書房右邊用百寶閣隔出一間小小的寢室。德讓想,李氏到底是出身名門知書達理的女子,雖然有些古板卻冰雪聰明。她可比玉蘭清醒冷靜多了,知道夫君不是迴來和她團圓,所以一直沒有熱情興奮的表情,還將這間書房命人收拾得溫馨舒適。
玉蘭聽到聲響,已經輕靈地跟在德讓的身後走了進來。她也不說話,伸手替德讓脫下外袍,扶他坐到門口一張椅子上,跪在地上幫他脫去靴子,又熟悉地從櫃子裏找出一雙嶄新的軟鞋套在腳上。
德讓也一言不發地看著玉蘭在眼前晃動的漲得通紅的臉龐和窈窕身姿,三十歲的女子雖然嬌豔不再,但正是如花怒放成熟嫵媚的年華,德讓很有一種衝動想將她一把攬入懷中。他在心裏將玉蘭和燕燕做著比較,她們年紀不相上下,一番一漢,一貴一賤,身份有如雲泥,但各有韻味。燕燕嬌媚刁蠻像王母桃園樹上的仙果,玉蘭溫柔甜美像農家柴院落地的脆棗。要是能偶爾換一換口味才是美滿。而妻子李氏他卻一時想不起來像什麽。暗自一笑,奇怪自己此時竟然還會有如此遐想。
玉蘭一甩粗黑油亮的辮子,要轉身出去端茶。德讓一把拉住她的手在她豐滿的胸上捏了一把,笑道:
“別忙走,讓我好好看看。”
玉蘭甩開他的手,生氣道:“別碰我。夫人那裏你連個招唿都不打,還想怎樣。”
德讓正色起來,拉著玉蘭的手道:“不是的。見了麵,有話反而不好說。”
玉蘭立時瞪大了眼睛:“什麽話?”
“玉蘭,我就開門見山。這次久別重逢,本不該一見麵就說不愉快的事,可是晚說不如早說,免得誤會尷尬。我這次迴來是和夫人談分開的事的。”
玉蘭大驚,一把甩開德讓的手,忍不住放大聲量喊道:
“為什麽?老爺知道這對夫人意味著什麽!”
德讓盡量柔和地說:“玉蘭,你是聰明人,我隻說,這是萬不得已。我不想大家難堪,所以這句話隻能由你去說。錯都在我,所以一定不讓夫人吃虧。不是休妻,是夫人自己提出離開,理由是我不好。韓家會加倍退還夫人的嫁妝。”
“那我呢?”玉蘭聲音帶著哭腔。
“你好辦,願意留下就留下,願意隨夫人走也行。”
德讓的話中有些遲疑。他一轉念間已經將對六叔說的主意變了。玉蘭沒有被公開收房,完全可以作為府中的下人留下來。將來想見她時還可以見到。
“非要這樣不可嗎?你當你的官,你可以在外麵找別的女人,我們不管,你可以不迴來,我們也可以忍,為什麽一定要恩斷義絕?”玉蘭的肩膀顫抖,哭了起來。
德讓站起來想要攬住她,被她一扭身躲開。德讓尷尬地站了一會兒,坐迴到椅子上,沉下臉硬邦邦說道:
“說了是不得已,我也不想多解釋。迴來當麵商量,是看在二十年夫妻的情分上。不然請七叔去行營一趟帶話迴來就行了。你不要這樣,還指望你勸她呢。你去替我和她談談,我等你迴話。”
玉蘭捂著臉哭著跑出去了。德讓躺到床上,一邊胡亂翻著書一邊側耳聽著正房裏的動靜,卻什麽聲音也聽不到。他想到那裏去看看,又覺得很沒意思。他想到李氏,想起這二十多年的點點滴滴,她雖然喜歡耍小性。但是吞下了沒有孩子的苦楚,從沒有對外說過他的不是,實在虧欠她很多。想到玉蘭,二十多年從來沒有違拗過自己,今晚無論如何,一定要好好撫慰一番。又想起蕭燕燕,不知這會兒她在幹什麽,是不是在想自己。不知不覺就迷迷糊糊睡著了。
等他醒來的時候,發現已經是第二天的淩晨。心想,為什麽玉蘭一夜都沒有迴來?一定是見自己睡著了不忍叫醒。忽聽外麵腳步雜遝人聲嘈嘈,窗下有人又焦急又不敢揚聲地戰戰兢兢說道:
“老爺,老爺,不好了!夫人服毒了!”
韓德讓渾身一震,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披上衣服就往外跑。他隻覺得一陣陣頭皮發麻兩腿發軟,差一點絆倒在門檻上。
屋外曙色初露,晨霧迷離,寒風吹得到處劈啪作響。
一腳踏進正房,隻見榻旁站著兩眼紅腫目光呆滯的玉蘭,窗下平展的大榻上靜靜地躺著一個女人,她臉色慘白,嘴角和鼻子下麵流著幾條濃濃的黑血,眼睛大睜著,瞳孔上翻,一副痛苦猙獰的表情,幾乎認不出本來的模樣。她的手指上指甲縫裏染著斑斑血跡,應該是死前掙紮時留下的。塌上有一張螺鈿金絲矮幾,上麵擺著一個黑漆托盤,裏麵有一隻茶杯和一個兩寸高的細腰小瓶。
韓德讓像冰雕一樣怔住了,麵前的情形慘不忍睹,可是他現在顧不得想妻子死前經曆了什麽樣的痛苦,腦子裏嗡嗡亂轉的都是自己麵臨的棘手處境。這是他沒有想到也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他百思不得其解,李氏有什麽想不開的?這個時代被休迴娘家的下堂婦雖不是很多但大有人在,何況已經說好是由她提出離婚自己返迴娘家,給足了她體麵。她會帶迴去成倍於嫁妝的財產,單是憑著這筆財富她就既不愁兄嫂不容,也不愁擇夫另嫁,為什麽要走這條絕路。要說為情而死更談不上,他們之間感情本就淡漠,加之沒有兒女為紐帶,他們的關係早就是若即若離,隻是一個空殼而已。
“你為什麽不攔著她!”
德讓一把扯住玉蘭的袖子嚷道。他很少這樣聲色俱厲地對玉蘭說話,他分明看出玉蘭一夜沒有睡,哭了一夜她的眼圈才能那麽紅腫,她身上的衣服還是和昨天的一樣,而且齊齊整整。玉蘭是親眼看著李氏服毒、掙紮到咽氣的,說不定還是她親手端來的毒藥和水。
玉蘭的臉上像石頭一樣毫無表情,目光散漫,根本不看他。這種表情他在這張臉上從來沒見過,不知為何令他不寒而栗。他拿起那個細腰小瓶端詳一眼,放在鼻子下麵聞了聞,沒有任何氣味,不知是什麽製的。他聽說現在的毒藥製作相當精良,有那種一觸斃命的殺人利器,李氏即便要死,為什麽要用這種令自己痛苦不堪的東西。
腳步咚咚,七叔急急忙忙走了進來。來到榻前一看,就咕咚一聲向後栽倒。隨來攙扶的小丫鬟哎呀叫了一聲一個趔趄也差點被他帶倒。德讓伸手用力一托,才沒有讓兩個人摔到地上。德讓示意小丫鬟搬了一把椅子過來,扶老七叔坐下。小丫鬟又使勁胡擼老頭的胸口。片刻之後,老頭終於迴轉神來,兩滴老淚掛上眼角,嘴裏咕嚕道:
“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
德讓道:“我命這院的人一個不許出去,隻叫了您老來,快說說怎麽辦吧。”
“對對,還是你明白。趕緊想個辦法,不然七嘴八舌胡說出去就糟了。”
老七叔從被窩裏被叫出來的時候就知道出事了,那個昨晚陪他過夜的小妾這會兒一定在到處傳播這件新聞,很快人們都會聚攏過來。
“玉蘭,到底是怎麽迴事?你倒是說話啊。”德讓急切問道。
“夫人留下這個,還說讓我送她迴娘家。”玉蘭冷冷說道,從托盤裏拿出一條絲帕。德讓剛才惶急之中竟沒有注意,以為隻是一條李氏用的普通絲帕。現在打開,赫然發現上麵有八個黑紅的血字:
“君命如山,夫意難違,良心廉恥,寧有乎哉。”
韓德讓一看差點背過氣去。這分明是罵自己沒有良心不知廉恥,說是自己逼她去死的,還暗示這是君上的旨意。這是世上最惡毒的咒罵和誣陷,傳出去他何以為人,太後何以為人!他恨不能將死者拽起來狠狠地摑她一巴掌,可是對死人又能如何。他明明看到躺在那裏的妻子臉上露出報複得逞的冷笑。她用自己的死狠狠地打了絕情丈夫一個耳光,用這種痛苦的死亡方式做了最痛快的控訴和報複。此時此刻他最後悔的是不該迴來,就讓這個女人在韓府裏呆到老呆到死,就像皇帝冷宮中的女子一樣,像個死人一樣活著。然而他又相信,這樣一個惡毒的女人會想出別的辦法來報複,比如聲稱有人專程送來了毒藥命她去死。
他渾身發抖地抬頭望向玉蘭,這個溫柔如水的女子好像整個變了一個人。他忽然想到,也許這是兩個女人一起商量的結果。不然為什麽玉蘭會眼睜睜看著李氏去死,既不勸阻也不唿救,會留著這個絲帕專等他來看。想到這裏他的脊背一陣冰涼。
六叔拿過絲帕,看了一眼便大驚道:
“胡扯!胡扯!這從何說起呢?這要傳出去更麻煩了!”
韓德讓冷靜下來,將絲帕就著蠟台上的火苗點著了,一縷青煙飄起,絲帕隻剩下一角。他將殘帕扔到地上,用腳碾了碾,沉著臉說道:
“六叔,煩您老派人通知李家,商量安排後事。”
“怎麽說呢?”
“實話實說,是她自己想不開。玉蘭,以後不要提這個絲帕的事!”
玉蘭麵無表情答非所問地說:“這是夫人的遺言,應該陪葬的,你卻把它燒了。”
德讓萬沒想到玉蘭說出這樣的話。六叔命小丫鬟道:
“扶春蘭去她自己的房裏歇息。”
等房子裏隻剩了叔侄二人,六叔道: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一點不錯。想不到這兩個女人平時看著老實,竟如此歹毒。我看這個春蘭不能留。”
德讓的腦袋還沒有徹底發昏,忙道:“不許亂來,那豈不越描越黑弄假成真!謠言堵不住的,看她的良心吧。放她迴李家。李家那邊無論如何也要大事化小,不許生出事端!就算我欠她們的,這下扯平了。”
六叔點頭,道:“好,侄兒是正人君子。你走你的,這頭全交給我。李家那頭都是官場上混的,又有銀子說話,我會讓他們閉上嘴巴!”
韓德讓恨不能立刻就走,但是為了不讓家人覺出他的倉皇狼狽,他硬是一直等到了中午。看著六叔和韓有向府中所有人交待了一番、派人去南京李家報喪、將李氏停放妥當,又由六叔一人陪著吃了午飯這才上路北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