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妾扶風擺柳般走了,老奚王轉過臉來對斜軫眨著眼睛狎笑道:
“你要是喜歡這款的,趕明兒給也你物色一個。樂戶家的女子勝在風情,比什麽公主郡主大家閨秀都有味道。”
斜軫半是認真半是自下台階道:
“樂籍女子我不敢要。玩玩還行,娶迴家裏既壞了規矩,她自己也站不住腳,倒弄得後院起火家宅不安。”
和朔奴揮著蒲扇般的大手哈哈笑道:
“老弟說笑了,咱指揮得了千軍萬馬還治不了一窩小母雞!我已經請準太後給她脫了樂籍,再找個奚人認作幹女兒,就是個千金小姐了,誰敢看不起。”
斜軫點頭道:
“我明白了,你這次打仗有功,請太後以此為賞。老奚王可真是色迷心竅。”
“咱這把年紀,有福不享還等下輩子麽。”
和朔奴命戲班接著唱了一出《踏搖娘》。斜軫投其所好,大讚還是七娘唱作都好得太多。接著二人不想看表演,就讓樂師們一首接一首演奏時興的樂曲當做背景音樂。兩人這會兒已經喝掉了兩壺燒酒,吃掉半隻熊掌一甕燉雞,其它菜也去了大半。和朔奴自己大吃大嚼,還一邊不停地給客人勸酒夾菜,侍女們換上兩壺新酒,撤去桌麵上的殘盤,給兩人各上了一大盤切得細細的香蔥嫩蒜韭黃和各種醬料,端上一隻臉盆大的黃銅火鍋。鍋中白湯翻滾,裏麵擺滿嫩筍竹蓀蘑菇豆腐還有各種肉絲肉片。和朔奴臉上閃著油光,用銀筷敲著鍋邊,大聲道:
“這裏麵可不是普通的肉,絲的是野豕片的是山雞,小塊的是山兔大塊的是麅子,全都是現打的野味。你天天頭魚肥羊吃厭了,野味也不稀罕,咱這叫做雪中鮮,都是從窩冬的雪洞子裏趕出來的,快嚐嚐有什麽不同。”
斜軫夾了一塊野麅子肉,覺得還沒有肥羊鮮美,卻點頭讚道:
“確實不錯。”
“說正經的,愚兄今天有件事想求老弟呢。”
“什麽事?”
老奚王的油餅一樣的胖臉笑成一朵花,說道:
“那老七有個不爭氣的哥哥,今年二十歲了,如今也脫了樂籍,想要找個體麵事做。這是她唯一的念想。老弟你給他謀個差事如何。”
斜軫心裏明白了,一個二八佳人心甘情願嫁給又老又醜的武夫做小妾,原來不光為了擺脫賤籍,還想為兄弟謀取官身。這樣一來一步登天整個家族的命運就徹底改變了。也就是這個鬼迷心竅的老色鬼才舍得花這麽大的代價。老頭兒今天煞費苦心做了這許多,就是為了說出這句話。斜軫今天來就是為了籠絡這個手握奚族兵權的山大王,按說這個要求也不算過分。可是他不得不搖頭道:
“奚王爺,要是兩年前,這點事也就芝麻粒兒大,我二話不說給您辦了。可現在不行了,我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條路現在是擀麵杖吹火,不通了。”
“此話怎講?”和朔奴眼中透著失望。
“王爺您還不知?朝廷人事大權在姓韓的手裏。他本來就管著吏部,如今更是獨攬用人大權,還要科舉取士,從今之後凡是想當官的,都要考試。”
“他狗東西放狗屁,那以後當官的都是漢人的了?”
“契丹人有祖蔭製度,戰場立功也是條路,其他人可就要挎考籃子討官做了。眼下任官都停了,就等著明年開考呢。”
“考個鬼,奶奶的,寫文章能開疆擴土還是保家衛國?搖筆杆就能打勝仗?狗漢奴明明是騎在咱們脖子上拉屎!”
“不然奚王讓您的大舅子去讀南京太學?這我倒可以想想辦法。”
“讀個屁,他大字不識幾個。”
“再不行讓他當個小吏,催個租捕個盜什麽的,說說情也許能不考。”
“那種活他姐舍不得他幹,幹那也用不著求我。”
原來還想要官身,斜軫想,故意逗他道:
“還有個辦法,您索性將他過繼了當兒子,再請太後開恩,命大剔隱司入冊,下次立功就能蔭個官做做。”
和朔奴笑罵道:“呸,你拿老哥開涮。我自個兒的兒子還蔭不過來呢。”
老奚王一妻六妾,生了七八個兒子,憑他的官爵隻能蔭一個兒子做官,其他的除非自己有本事,否則就要靠老頭子憑軍功去掙。擺平那麽多的小母雞小公雞並不輕鬆,風流快活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斜軫親自給他斟了一滿杯酒,站起身端了過去,眼光環視帳中,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和朔奴向對樂班、侍女和護衛們做了個統統退下去的手勢,等到寬大的帳中隻剩下他們兩人,斜軫俯下身在他耳邊說道:
“這種搞法天怒人怨,契丹大臣沒人讚成,中原漢人是咱手下敗將,為什麽要學他們。隻有太後受他蒙蔽給他撐腰,大家敢怒不敢言。這樣下去,別說幫你大舅子,連兄弟我都得滾蛋。”
“朝廷的事我也知道些,但沒有想到就到了這個地步。你堂堂一個皇親國戚輔政大臣北樞密,頭一號重臣,應該是隻鷹,怎麽成了草雞。想法子除掉那妖孽啊!”老頭兒將筷子猛地一拍恨恨道。
“一條蟲而已,我就是隻草雞也能一口叨了它。隻是太後護著他,皇上聽太後的。別說我,王爺您是大英雄,有兵有權,你敢上疏列他的罪,請太後殺了他不敢?”
和朔奴想想泄了氣,太後要是隻母雞,自己就是隻螞蚱。老頭昏黃的眼珠一轉,對斜軫道:
“這仗怎麽不打了?”
“還說呢,還不也是這廝的主意。奚王怎麽扯到打仗了。”
“要是打仗,你想法讓他上戰場,指揮也好督戰也好,咱就能除了這狗東西。”
斜軫從他的眼睛裏看到了那個赫赫有名的武將的兇悍霸道,想起來曾聽人說過他年輕時的心狠手辣。據說他的王位得來蹊蹺。當時在戰場上,他那正位嗣子的哥哥胸口上忽中一箭,迴來就死了。有人說那箭不是敵人所射,但是沒有人能夠說清是誰射的,最後的結果就是他這個次子繼承了王位。斜軫伸手按著老頭兒的肩膀,慷慨道:
“奚王爺如此豪爽,兄弟五體投地。咱記著您的話,早晚有請您出手的時候。王爺,您是隻鷹,咱也不是草雞,大舅哥的事包在我身上,讓他過了節就去北樞密院,我給他找位置,咱豁出去這個官不做也要辦成這件事!”
老奚王沒想到事情竟然有了轉機,大喜叫道:
“倒酒!倒酒!人呢,來人啊!”
侍女們唿啦啦進來,倒酒的倒酒,換碟的換碟。正亂著,就見一個家丁從外麵慌慌張張跑進來,到了和朔奴跟前垂頭弓腰顫聲報告:
“大,大,大王,不好了,少爺被人打了!”
老奚王一驚,喝道:“混賬東西,沒頭沒腦的,哪個少爺,被誰打了?”
“是,是五少爺。被南京街上的人打了。”
“人呢?”
和朔奴霍地站了起來。五少爺是和朔奴的第三房小妾所生,長得最像老爸,深得和朔奴喜愛。今天燈節帶了一幫家丁到南京城裏看熱鬧去了。
“馱迴來了,在院子裏呢。”
和朔奴一陣風似地卷出帳外,西北風猛地迎麵吹來,嗆得他一陣咳嗽。隨從趕緊給他披上一件貂皮大氅。隻見院子裏剛剛進來一群鮮衣怒馬的年人,但這會兒漂亮的衣服撕爛了,臉上也都掛了彩。一個十七八歲的青年像個口袋似的趴在一匹駿馬的馬背上,哎呦哎呦地亂叫,身上蓋著件緞麵貂皮袍子。
斜軫跟著來到院中。聽見和朔奴怒問隨從道:
“怎麽迴事?”
領頭的隨從是一個二十郎當歲的年輕人,五短身材,一身彪悍。上前撲通跪下,道:
“少爺去看燈,一個小娘子朝少爺拋媚眼,少爺上前聊了幾句,就被一幫漢人給打了。”
“一群廢物!打人的是什麽人?”
“大王,咱,咱不是廢物,咱們打了迴去,把那為首的給打死了。”
和朔奴一聽怔住了。一會兒眉毛倒豎跨到馬背上馱著的人跟前,從隨從手裏奪過馬鞭,罵道:
“小兔崽子,給滾我下來!”
那年輕人“哎呦”“哎呦”地叫,拉著哭腔歪著頭說道:
“爹,我都快被人打死了,您還罵我。”
“再不下來看我用鞭子抽你。”
老頭兒說著將年輕人身上的皮氅掀了扔到隨從懷裏,一鞭子抽到那人的屁股上,年輕人殺豬似地大叫一聲滾下馬背站到地上,隻見他臉上、嘴角流著血,一身錦緞袍子爛了好幾處,站得卻穩穩當當,捂著臉哭道:
“爹,我的牙都被打掉了,臉也破相了。您要給咱做主!”
耶律斜軫一聽就知道了七八分,準是這個紈絝子弟趁著鬧花燈人多雜亂在街上調戲婦女讓人給打了。但是剛才一句打死人了的話讓他心裏一驚。漢人一般不敢無故惹事,定是這幫王孫公子仗勢欺人到了一定的份上才會打起來,沒想到竟然鬧出人命。上前道:
“王爺,這冰天雪地裏不是說話的地方,還是進去慢慢說吧。”
進了剛才喝酒的大帳,和朔奴審問少爺和家丁,很快就把事情鬧清楚了:這幫家丁擁著少爺在南京城裏看燈,遇到一位二八相貌出眾的佳人,少爺上前調戲,女子親屬上來理論,家丁大打出手。對方和一些打抱不平的路人怒而還擊,混戰中雙方都受了傷,這邊的少爺家丁身上都帶了刀劍棍棒占了武器優勢,打死了對方一名男子。
“被打死的人呢?”
“被南京城隍使司的人抬走了。”
“啊,笨蛋,讓官府插手了!是誰打死的人?”老頭又驚又恨,喝問道。
一幫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說話了,混戰中誰也不知道是誰打死的。那個兇手就是自己心知肚明這會兒哪敢出來認賬。五少爺哭著嚷道:
“是我打死的。爹你把我送去衙門吧!”
斜軫見老頭兒仰靠在椅子上氣得快要背過氣去,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來,站起來嗬斥那幫家丁道:
“快把少爺攙到後麵找府醫診治。其他人也都出去。”
等到人都退下,斜軫親自倒了一盞茶遞到和朔奴手上,說道:
“喝口水,緩緩氣,別把您老氣出點毛病來。那才是大事呢。”
和朔奴喝了口水,有氣無力道:
“整天雞飛狗跳,快要被這幫小兔崽子氣死!現在鬧出人命,你說怎麽辦?”
斜軫把椅子拉到老頭兒對麵,按著他的膝蓋安慰道:
“誰家沒有一本難念的經。生氣沒用,說說怎麽辦吧。”
和朔奴一把拉住斜軫的手,眼眶發紅道:
“老弟,難得你一片兄弟之情,換了別人見這裏出事,早就告辭躲了。你說這事有沒有麻煩。”
“這要放在過去,屁大點事。契丹、奚人打死漢人,賠一條牛償一條命。可現在不行了,朝廷正在改革律法,白紙黑字上寫著同罪同罰,要一命抵一命。那姓韓的正在鑽洞下蛆找茬立威呢,鬧不好被他們殺雞儆猴,是有些麻煩。”斜軫蹙眉道。
“你要是喜歡這款的,趕明兒給也你物色一個。樂戶家的女子勝在風情,比什麽公主郡主大家閨秀都有味道。”
斜軫半是認真半是自下台階道:
“樂籍女子我不敢要。玩玩還行,娶迴家裏既壞了規矩,她自己也站不住腳,倒弄得後院起火家宅不安。”
和朔奴揮著蒲扇般的大手哈哈笑道:
“老弟說笑了,咱指揮得了千軍萬馬還治不了一窩小母雞!我已經請準太後給她脫了樂籍,再找個奚人認作幹女兒,就是個千金小姐了,誰敢看不起。”
斜軫點頭道:
“我明白了,你這次打仗有功,請太後以此為賞。老奚王可真是色迷心竅。”
“咱這把年紀,有福不享還等下輩子麽。”
和朔奴命戲班接著唱了一出《踏搖娘》。斜軫投其所好,大讚還是七娘唱作都好得太多。接著二人不想看表演,就讓樂師們一首接一首演奏時興的樂曲當做背景音樂。兩人這會兒已經喝掉了兩壺燒酒,吃掉半隻熊掌一甕燉雞,其它菜也去了大半。和朔奴自己大吃大嚼,還一邊不停地給客人勸酒夾菜,侍女們換上兩壺新酒,撤去桌麵上的殘盤,給兩人各上了一大盤切得細細的香蔥嫩蒜韭黃和各種醬料,端上一隻臉盆大的黃銅火鍋。鍋中白湯翻滾,裏麵擺滿嫩筍竹蓀蘑菇豆腐還有各種肉絲肉片。和朔奴臉上閃著油光,用銀筷敲著鍋邊,大聲道:
“這裏麵可不是普通的肉,絲的是野豕片的是山雞,小塊的是山兔大塊的是麅子,全都是現打的野味。你天天頭魚肥羊吃厭了,野味也不稀罕,咱這叫做雪中鮮,都是從窩冬的雪洞子裏趕出來的,快嚐嚐有什麽不同。”
斜軫夾了一塊野麅子肉,覺得還沒有肥羊鮮美,卻點頭讚道:
“確實不錯。”
“說正經的,愚兄今天有件事想求老弟呢。”
“什麽事?”
老奚王的油餅一樣的胖臉笑成一朵花,說道:
“那老七有個不爭氣的哥哥,今年二十歲了,如今也脫了樂籍,想要找個體麵事做。這是她唯一的念想。老弟你給他謀個差事如何。”
斜軫心裏明白了,一個二八佳人心甘情願嫁給又老又醜的武夫做小妾,原來不光為了擺脫賤籍,還想為兄弟謀取官身。這樣一來一步登天整個家族的命運就徹底改變了。也就是這個鬼迷心竅的老色鬼才舍得花這麽大的代價。老頭兒今天煞費苦心做了這許多,就是為了說出這句話。斜軫今天來就是為了籠絡這個手握奚族兵權的山大王,按說這個要求也不算過分。可是他不得不搖頭道:
“奚王爺,要是兩年前,這點事也就芝麻粒兒大,我二話不說給您辦了。可現在不行了,我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條路現在是擀麵杖吹火,不通了。”
“此話怎講?”和朔奴眼中透著失望。
“王爺您還不知?朝廷人事大權在姓韓的手裏。他本來就管著吏部,如今更是獨攬用人大權,還要科舉取士,從今之後凡是想當官的,都要考試。”
“他狗東西放狗屁,那以後當官的都是漢人的了?”
“契丹人有祖蔭製度,戰場立功也是條路,其他人可就要挎考籃子討官做了。眼下任官都停了,就等著明年開考呢。”
“考個鬼,奶奶的,寫文章能開疆擴土還是保家衛國?搖筆杆就能打勝仗?狗漢奴明明是騎在咱們脖子上拉屎!”
“不然奚王讓您的大舅子去讀南京太學?這我倒可以想想辦法。”
“讀個屁,他大字不識幾個。”
“再不行讓他當個小吏,催個租捕個盜什麽的,說說情也許能不考。”
“那種活他姐舍不得他幹,幹那也用不著求我。”
原來還想要官身,斜軫想,故意逗他道:
“還有個辦法,您索性將他過繼了當兒子,再請太後開恩,命大剔隱司入冊,下次立功就能蔭個官做做。”
和朔奴笑罵道:“呸,你拿老哥開涮。我自個兒的兒子還蔭不過來呢。”
老奚王一妻六妾,生了七八個兒子,憑他的官爵隻能蔭一個兒子做官,其他的除非自己有本事,否則就要靠老頭子憑軍功去掙。擺平那麽多的小母雞小公雞並不輕鬆,風流快活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斜軫親自給他斟了一滿杯酒,站起身端了過去,眼光環視帳中,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和朔奴向對樂班、侍女和護衛們做了個統統退下去的手勢,等到寬大的帳中隻剩下他們兩人,斜軫俯下身在他耳邊說道:
“這種搞法天怒人怨,契丹大臣沒人讚成,中原漢人是咱手下敗將,為什麽要學他們。隻有太後受他蒙蔽給他撐腰,大家敢怒不敢言。這樣下去,別說幫你大舅子,連兄弟我都得滾蛋。”
“朝廷的事我也知道些,但沒有想到就到了這個地步。你堂堂一個皇親國戚輔政大臣北樞密,頭一號重臣,應該是隻鷹,怎麽成了草雞。想法子除掉那妖孽啊!”老頭兒將筷子猛地一拍恨恨道。
“一條蟲而已,我就是隻草雞也能一口叨了它。隻是太後護著他,皇上聽太後的。別說我,王爺您是大英雄,有兵有權,你敢上疏列他的罪,請太後殺了他不敢?”
和朔奴想想泄了氣,太後要是隻母雞,自己就是隻螞蚱。老頭昏黃的眼珠一轉,對斜軫道:
“這仗怎麽不打了?”
“還說呢,還不也是這廝的主意。奚王怎麽扯到打仗了。”
“要是打仗,你想法讓他上戰場,指揮也好督戰也好,咱就能除了這狗東西。”
斜軫從他的眼睛裏看到了那個赫赫有名的武將的兇悍霸道,想起來曾聽人說過他年輕時的心狠手辣。據說他的王位得來蹊蹺。當時在戰場上,他那正位嗣子的哥哥胸口上忽中一箭,迴來就死了。有人說那箭不是敵人所射,但是沒有人能夠說清是誰射的,最後的結果就是他這個次子繼承了王位。斜軫伸手按著老頭兒的肩膀,慷慨道:
“奚王爺如此豪爽,兄弟五體投地。咱記著您的話,早晚有請您出手的時候。王爺,您是隻鷹,咱也不是草雞,大舅哥的事包在我身上,讓他過了節就去北樞密院,我給他找位置,咱豁出去這個官不做也要辦成這件事!”
老奚王沒想到事情竟然有了轉機,大喜叫道:
“倒酒!倒酒!人呢,來人啊!”
侍女們唿啦啦進來,倒酒的倒酒,換碟的換碟。正亂著,就見一個家丁從外麵慌慌張張跑進來,到了和朔奴跟前垂頭弓腰顫聲報告:
“大,大,大王,不好了,少爺被人打了!”
老奚王一驚,喝道:“混賬東西,沒頭沒腦的,哪個少爺,被誰打了?”
“是,是五少爺。被南京街上的人打了。”
“人呢?”
和朔奴霍地站了起來。五少爺是和朔奴的第三房小妾所生,長得最像老爸,深得和朔奴喜愛。今天燈節帶了一幫家丁到南京城裏看熱鬧去了。
“馱迴來了,在院子裏呢。”
和朔奴一陣風似地卷出帳外,西北風猛地迎麵吹來,嗆得他一陣咳嗽。隨從趕緊給他披上一件貂皮大氅。隻見院子裏剛剛進來一群鮮衣怒馬的年人,但這會兒漂亮的衣服撕爛了,臉上也都掛了彩。一個十七八歲的青年像個口袋似的趴在一匹駿馬的馬背上,哎呦哎呦地亂叫,身上蓋著件緞麵貂皮袍子。
斜軫跟著來到院中。聽見和朔奴怒問隨從道:
“怎麽迴事?”
領頭的隨從是一個二十郎當歲的年輕人,五短身材,一身彪悍。上前撲通跪下,道:
“少爺去看燈,一個小娘子朝少爺拋媚眼,少爺上前聊了幾句,就被一幫漢人給打了。”
“一群廢物!打人的是什麽人?”
“大王,咱,咱不是廢物,咱們打了迴去,把那為首的給打死了。”
和朔奴一聽怔住了。一會兒眉毛倒豎跨到馬背上馱著的人跟前,從隨從手裏奪過馬鞭,罵道:
“小兔崽子,給滾我下來!”
那年輕人“哎呦”“哎呦”地叫,拉著哭腔歪著頭說道:
“爹,我都快被人打死了,您還罵我。”
“再不下來看我用鞭子抽你。”
老頭兒說著將年輕人身上的皮氅掀了扔到隨從懷裏,一鞭子抽到那人的屁股上,年輕人殺豬似地大叫一聲滾下馬背站到地上,隻見他臉上、嘴角流著血,一身錦緞袍子爛了好幾處,站得卻穩穩當當,捂著臉哭道:
“爹,我的牙都被打掉了,臉也破相了。您要給咱做主!”
耶律斜軫一聽就知道了七八分,準是這個紈絝子弟趁著鬧花燈人多雜亂在街上調戲婦女讓人給打了。但是剛才一句打死人了的話讓他心裏一驚。漢人一般不敢無故惹事,定是這幫王孫公子仗勢欺人到了一定的份上才會打起來,沒想到竟然鬧出人命。上前道:
“王爺,這冰天雪地裏不是說話的地方,還是進去慢慢說吧。”
進了剛才喝酒的大帳,和朔奴審問少爺和家丁,很快就把事情鬧清楚了:這幫家丁擁著少爺在南京城裏看燈,遇到一位二八相貌出眾的佳人,少爺上前調戲,女子親屬上來理論,家丁大打出手。對方和一些打抱不平的路人怒而還擊,混戰中雙方都受了傷,這邊的少爺家丁身上都帶了刀劍棍棒占了武器優勢,打死了對方一名男子。
“被打死的人呢?”
“被南京城隍使司的人抬走了。”
“啊,笨蛋,讓官府插手了!是誰打死的人?”老頭又驚又恨,喝問道。
一幫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說話了,混戰中誰也不知道是誰打死的。那個兇手就是自己心知肚明這會兒哪敢出來認賬。五少爺哭著嚷道:
“是我打死的。爹你把我送去衙門吧!”
斜軫見老頭兒仰靠在椅子上氣得快要背過氣去,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來,站起來嗬斥那幫家丁道:
“快把少爺攙到後麵找府醫診治。其他人也都出去。”
等到人都退下,斜軫親自倒了一盞茶遞到和朔奴手上,說道:
“喝口水,緩緩氣,別把您老氣出點毛病來。那才是大事呢。”
和朔奴喝了口水,有氣無力道:
“整天雞飛狗跳,快要被這幫小兔崽子氣死!現在鬧出人命,你說怎麽辦?”
斜軫把椅子拉到老頭兒對麵,按著他的膝蓋安慰道:
“誰家沒有一本難念的經。生氣沒用,說說怎麽辦吧。”
和朔奴一把拉住斜軫的手,眼眶發紅道:
“老弟,難得你一片兄弟之情,換了別人見這裏出事,早就告辭躲了。你說這事有沒有麻煩。”
“這要放在過去,屁大點事。契丹、奚人打死漢人,賠一條牛償一條命。可現在不行了,朝廷正在改革律法,白紙黑字上寫著同罪同罰,要一命抵一命。那姓韓的正在鑽洞下蛆找茬立威呢,鬧不好被他們殺雞儆猴,是有些麻煩。”斜軫蹙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