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群儒辯鬥火耗(二)
重生之不甘零落身為塵 作者:西陵小珩g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月裏,小陽春,那日京中落著春雨。
雖落雨卻毫無陰冷之感,亦無丁點兒的晦暗陰霾,甚至不少人趁著這春雨,撐傘在外散步遊賞。
整個京城鱗次櫛比的房屋山巒、阡陌縱橫的小巷街道,似乎都在被這場雨滌蕩、濯洗,即刻煥然一新。
有關火耗的第一場辯論就是在這樣的天氣裏,在千盞樓進行的。
這第一場辯論並無鴻儒、泰鬥出場,不過是幾個京中學舍、學館中的學生,還有幾位太學裏初嶄露頭角的典學、助教。
樓外霏霏暖雨,樓內舌戰酣暢。
“火耗銀最高時高達三錢,甚者四五錢的也有,在我看來火耗的肯綮所在是一個廉字。”
率先發表意見的是鴻鵠學館的張久安。
他今年不過十七歲,已中了舉,今日青巾方帽,生的紅口白牙,膚白絲青,全然一個儒學生形象。
“這位學生的話倒有些武斷了。”
接話的人臨窗倚欄而坐,一身素雅袍子,係襆頭,三十多歲,斯文儒雅正喝茶。
他一接話眾人目光皆看向他,此人正是太學典學王敏壽。
張久安立身拜道:“請先生賜教。”
王敏壽手托著茶碗,如同授課般慢條斯理地說:“你說肯綮在廉,而朝廷為降低火耗早些年已增養廉銀,也容許官銀直接流通於市井,幾番種種舉措,殊不知人心不足蛇吞象,若靠肅貪養廉方能解決火耗高這一症狀,恐怕要病入膏肓了。”
“且貪腐之事曆朝曆代杜絕不了,所以解決火耗問題還是在於治。”
“學生不明,先生的治是何意思?”
又一十八九歲的少年起身朝王敏壽一拜,此人瘦削清肅,白衣方帽,是廣文學舍的儒生。
王敏壽說:“治,東漢《說文解字》裏說,是指水像胚胎一樣被管理,是治的典範,放在我剛才那句話裏,就是要找出管理火耗的規範。”
“無治理之規範,反而一味肅貪,豈不是頭痛醫腳。”
略一冷場,紗屏後出來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
與王敏壽打扮、氣質類似,也是王敏壽的同僚,太學典學孫學思。
他接話道:“若想治必找其根源,溯其源頭,火耗的產生是因為朝廷賦稅統一征銀,歸根結底又迴到了如何征稅上。”
王敏壽與孫學思兩人互拜寒暄了兩句。
“先生,隻是當初減少苛捐雜稅,朝廷才改成一律征銀,若忌諱火耗又改迴去,如此一來政令更改豈不無休止。”
張久安話一出口,便正中孫學思下懷。
他捋須微笑,說:“正如人喝藥醫病,藥卻也必傷五髒內腑,火耗不過是賦稅的一個弊病罷了,為了這個弊病就絕了律法,豈不是投鼠忌器。”
“正如為醫病免不了小傷內髒,賦稅內夾雜的小弊端不管也罷。”
不等王敏壽反駁孫學思,一個太學生站了出來。
此人湖藍半壁,二十幾歲,比起前兩個儒學生倒健壯高大些。
正是王敏壽的學生叢懷安,也是禮部尚書宋衡的妻外甥。
“典學,火耗若真如大人所說是小弊病也就罷了,若為了醫病送了命,豈不本末倒置。”
孫學思問,“何出此言呀?”
叢懷安答:“去年蘇州獻陽縣火耗銀高達五分,殊不知這樣的地方不止一個。”
此語一出在場看熱鬧的無不訝於火耗之高,竊竊私語。
“以學生看,火耗還是要治。”
孫學思未與他再辨,而是捋須看了眼王敏壽笑道:“看來這位學生是讚同王典學的觀點了。”
……
白日千盞樓首次辯火耗場麵雖不激烈,卻像炮仗一樣點燃了京中三教九流對火耗的關注度,尤其是士子學生。
在場聽過的人,迴去後在茶館、酒肆繼續私下議論。
一些今日未能去的,聽了後義憤填膺地發表高見,打算趕上下一場親自上去辯駁一番。
更有一些學生迴到學館裏也專門請教自己的老師。
甚至還有那些好信兒的人紛紛在篩選提名,看哪些鴻儒泰鬥適合一起約辯。
俞珩亦十分關注這場首辯的效果。
舌戰是否激烈,吵沒吵起來不重要,重要在與有沒有人關注,故聽完下屬的匯報,直到天黑他才心情不錯的騎馬迴家去。
俞珩一進門見徐慕歡戴著燕翅帽,男裝打扮在喝茶。
“娘子怎麽男裝打扮?”
殊不知徐慕歡與他前後腳進門,還沒來得及換下這身衣裳。
“我今天去千盞樓湊熱鬧了。”
慕歡挑了下眉毛,一臉心滿意足的神色。
俞珩聽罷笑了起來,“就沒人發現你是一隻混進雄鳥堆裏的雌鳥?”
俞珩可是聽下屬說千盞樓最後看熱鬧的人擠人,不僅沒座位,連落腳的地兒都不好找到一方寸。
“我去的早,包了個雅間,坐在那裏舒坦坦地聽的。”
她仍改不了這個得意就晃腦袋的動作。
“既是雅間兒別人又看不到你,何必女扮男裝呢?”
俞珩從頭到腳比量了她一下。
“應景兒呀,我扮了男裝坐在那,像不像一個處江湖之遠仍憂其君的儒生。”
慕歡雖穿了男裝,坐立行動仍是小女兒姿態,猛看上去像專演風月話本的那些年紀小又清俊靦腆的小倌人。
偏她生的又不是清瘦細條兒的模樣,圓憨的討人喜歡。
“下一場是什麽時候,我還要去聽。”
她上了癮般,拉著俞珩的胳膊問。
這可比那些俗套的話本影戲好看多了。
俞珩在她鼻尖上掐了一把說:“有下一場我一定先告訴你。”
“我先去把衣裳換了。”
慕歡說著要往內房去,卻被俞珩拉住了肩膀。
她不明所以的迴頭看了俞珩一眼,“怎麽了?”
“要不別換了。”
俞珩說著將人抱起來往內房去,語態十分曖昧。
“俞宗璘,你——你個色狼、登徒子!”
徐慕歡又驚又羞,在他懷裏又是蹬腿兒又是錘他,奈何又罵不出別的話來,翻來覆去罵的兩句反倒助了他的興般。
“你別這會子這樣呀。”
天雖黑了,可酉時剛過半,萬一內宅有事兒找她怎麽辦,叫丫頭媳婦知道了多難為情。
慕歡有些羞臊的急了,俞珩更不要臉的朝外頭喊了句,“結香,若有人來找王妃,除非火上房的事兒,不然你就說娘子不在,讓她去找月薔。”
結香早就有眼力價兒的出去守著了,蟲鳴居裏哪還有一個人呢。
她羞的這般沒臉,他竟然還低聲地笑,恨得慕歡握了拳朝他胸前砸了好幾下也不能解恨。
“色鬼、餓鬼、色中餓鬼!”
見自己是逃不了這一遭兒,慕歡一手撐著床,一手擺弄著一邊的帽翅,邊用腳輕輕蹬他邊小聲地罵。
他攥住慕歡的腳脖子一撲身,折了她的腿,裏頭穿的寬鬆綢袴下露出白嫩嫩的小腿來。
“我這色中餓鬼今日非要將你這專營勾人魂魄的差官收拾一通。”
餘下一室婉轉歡笑。
……
雲收雨歇,什麽男裝、女裝,抱腹勾著玉板帶,褲子栓著腿兒,一股腦兒全都扔在床帳外頭的腳踏上亂纏著。
慕歡長及臀腿的發在帳內亂鋪了一枕一被,纏著他的手指,順滑地被俞珩一下一下的梳理著,她的發有股淡淡的桂花香,聞起來清清甜甜的。
俞珩已過而立之年,上唇蓄起了兩道胡子,修剪地短短的,整整齊齊的,慕歡最喜歡用指尖去摩挲他那兩道微剌的小胡子。
“雖是第一場辯論,但已出兩種聲音,一種說要治,一種說不治。”
說罷,慕歡撅了下嘴,“我看越往後辯,不同的聲音越多。”
“陛下正是要聽不同的聲音。”
“那真的會登殿,讓他們在禦前辯論火耗嗎?”
俞珩睜開眼,看了下懷裏略顯激動的人。
“當然,陛下不止要聽這些聲音,還要他們講給朝裏諸位大人聽,朝會上殿辯論就是最好的辦法。”
“稅本就取之於民,自然要聽民聲,朝上的官能代表民嗎?當然是深處民間的士子才能替民發聲。”
“當男人真好。”
徐慕歡離了他的懷坐起來,有些失落的說。
“讀了書就可以出將入相,天下蒼生的疾苦皆在一念之間,我們這些女人,讀再多的書,即使跟男人有一樣的學問,也隻能被關在方方正正的內宅院子裏,真是沒意思,也不公平。”
“別煩惱了。”
俞珩也坐起來,從身後將她裹在懷中,仿佛抱了滿懷香脂般軟膩,抱了新棉般柔軟。
“男人登的再高再遠,也還得迴到這方寸的宅院裏,小意溫柔地朝娘子討點子笑臉罷。”
都是些甜言蜜語,慕歡隻睨了他一眼,仍是失落。
“搞得聲勢浩大,接下來又要如何呢?”
“娘子接著看,我若透露倒沒意思了。”
說著,在她那頰邊親了下。
“都是你胡鬧,我又沒吃晚飯,現在又渴的厲害,你去給我倒杯茶來。”
俞珩下床去倒茶,順帶取了兩粒丸藥來給她服下。
“這是什麽?”
“你不是怕生孩子麽,我專找了個擅婦科的大夫,他給我的,說是裏頭放了一兩味略寒性的藥,吃了不太傷身,又能避孕。”
慕歡拿了服下。
“別人可是都盼著多子多福,你倒願意讓我吃這東西。”
“別人是別人,咱們不想生就不生唄,你願意給我生三迴,我都謝天謝地了。”
俞珩又給她取了身幹淨的衣裙。
“而且我對你好像確實也沒內個剛性兒。”
“我也看出來了,那晚就不該求你,讓你去內書房,看你怎麽下台階。”
說罷,夫妻倆相視一笑再無別話。
雖落雨卻毫無陰冷之感,亦無丁點兒的晦暗陰霾,甚至不少人趁著這春雨,撐傘在外散步遊賞。
整個京城鱗次櫛比的房屋山巒、阡陌縱橫的小巷街道,似乎都在被這場雨滌蕩、濯洗,即刻煥然一新。
有關火耗的第一場辯論就是在這樣的天氣裏,在千盞樓進行的。
這第一場辯論並無鴻儒、泰鬥出場,不過是幾個京中學舍、學館中的學生,還有幾位太學裏初嶄露頭角的典學、助教。
樓外霏霏暖雨,樓內舌戰酣暢。
“火耗銀最高時高達三錢,甚者四五錢的也有,在我看來火耗的肯綮所在是一個廉字。”
率先發表意見的是鴻鵠學館的張久安。
他今年不過十七歲,已中了舉,今日青巾方帽,生的紅口白牙,膚白絲青,全然一個儒學生形象。
“這位學生的話倒有些武斷了。”
接話的人臨窗倚欄而坐,一身素雅袍子,係襆頭,三十多歲,斯文儒雅正喝茶。
他一接話眾人目光皆看向他,此人正是太學典學王敏壽。
張久安立身拜道:“請先生賜教。”
王敏壽手托著茶碗,如同授課般慢條斯理地說:“你說肯綮在廉,而朝廷為降低火耗早些年已增養廉銀,也容許官銀直接流通於市井,幾番種種舉措,殊不知人心不足蛇吞象,若靠肅貪養廉方能解決火耗高這一症狀,恐怕要病入膏肓了。”
“且貪腐之事曆朝曆代杜絕不了,所以解決火耗問題還是在於治。”
“學生不明,先生的治是何意思?”
又一十八九歲的少年起身朝王敏壽一拜,此人瘦削清肅,白衣方帽,是廣文學舍的儒生。
王敏壽說:“治,東漢《說文解字》裏說,是指水像胚胎一樣被管理,是治的典範,放在我剛才那句話裏,就是要找出管理火耗的規範。”
“無治理之規範,反而一味肅貪,豈不是頭痛醫腳。”
略一冷場,紗屏後出來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
與王敏壽打扮、氣質類似,也是王敏壽的同僚,太學典學孫學思。
他接話道:“若想治必找其根源,溯其源頭,火耗的產生是因為朝廷賦稅統一征銀,歸根結底又迴到了如何征稅上。”
王敏壽與孫學思兩人互拜寒暄了兩句。
“先生,隻是當初減少苛捐雜稅,朝廷才改成一律征銀,若忌諱火耗又改迴去,如此一來政令更改豈不無休止。”
張久安話一出口,便正中孫學思下懷。
他捋須微笑,說:“正如人喝藥醫病,藥卻也必傷五髒內腑,火耗不過是賦稅的一個弊病罷了,為了這個弊病就絕了律法,豈不是投鼠忌器。”
“正如為醫病免不了小傷內髒,賦稅內夾雜的小弊端不管也罷。”
不等王敏壽反駁孫學思,一個太學生站了出來。
此人湖藍半壁,二十幾歲,比起前兩個儒學生倒健壯高大些。
正是王敏壽的學生叢懷安,也是禮部尚書宋衡的妻外甥。
“典學,火耗若真如大人所說是小弊病也就罷了,若為了醫病送了命,豈不本末倒置。”
孫學思問,“何出此言呀?”
叢懷安答:“去年蘇州獻陽縣火耗銀高達五分,殊不知這樣的地方不止一個。”
此語一出在場看熱鬧的無不訝於火耗之高,竊竊私語。
“以學生看,火耗還是要治。”
孫學思未與他再辨,而是捋須看了眼王敏壽笑道:“看來這位學生是讚同王典學的觀點了。”
……
白日千盞樓首次辯火耗場麵雖不激烈,卻像炮仗一樣點燃了京中三教九流對火耗的關注度,尤其是士子學生。
在場聽過的人,迴去後在茶館、酒肆繼續私下議論。
一些今日未能去的,聽了後義憤填膺地發表高見,打算趕上下一場親自上去辯駁一番。
更有一些學生迴到學館裏也專門請教自己的老師。
甚至還有那些好信兒的人紛紛在篩選提名,看哪些鴻儒泰鬥適合一起約辯。
俞珩亦十分關注這場首辯的效果。
舌戰是否激烈,吵沒吵起來不重要,重要在與有沒有人關注,故聽完下屬的匯報,直到天黑他才心情不錯的騎馬迴家去。
俞珩一進門見徐慕歡戴著燕翅帽,男裝打扮在喝茶。
“娘子怎麽男裝打扮?”
殊不知徐慕歡與他前後腳進門,還沒來得及換下這身衣裳。
“我今天去千盞樓湊熱鬧了。”
慕歡挑了下眉毛,一臉心滿意足的神色。
俞珩聽罷笑了起來,“就沒人發現你是一隻混進雄鳥堆裏的雌鳥?”
俞珩可是聽下屬說千盞樓最後看熱鬧的人擠人,不僅沒座位,連落腳的地兒都不好找到一方寸。
“我去的早,包了個雅間,坐在那裏舒坦坦地聽的。”
她仍改不了這個得意就晃腦袋的動作。
“既是雅間兒別人又看不到你,何必女扮男裝呢?”
俞珩從頭到腳比量了她一下。
“應景兒呀,我扮了男裝坐在那,像不像一個處江湖之遠仍憂其君的儒生。”
慕歡雖穿了男裝,坐立行動仍是小女兒姿態,猛看上去像專演風月話本的那些年紀小又清俊靦腆的小倌人。
偏她生的又不是清瘦細條兒的模樣,圓憨的討人喜歡。
“下一場是什麽時候,我還要去聽。”
她上了癮般,拉著俞珩的胳膊問。
這可比那些俗套的話本影戲好看多了。
俞珩在她鼻尖上掐了一把說:“有下一場我一定先告訴你。”
“我先去把衣裳換了。”
慕歡說著要往內房去,卻被俞珩拉住了肩膀。
她不明所以的迴頭看了俞珩一眼,“怎麽了?”
“要不別換了。”
俞珩說著將人抱起來往內房去,語態十分曖昧。
“俞宗璘,你——你個色狼、登徒子!”
徐慕歡又驚又羞,在他懷裏又是蹬腿兒又是錘他,奈何又罵不出別的話來,翻來覆去罵的兩句反倒助了他的興般。
“你別這會子這樣呀。”
天雖黑了,可酉時剛過半,萬一內宅有事兒找她怎麽辦,叫丫頭媳婦知道了多難為情。
慕歡有些羞臊的急了,俞珩更不要臉的朝外頭喊了句,“結香,若有人來找王妃,除非火上房的事兒,不然你就說娘子不在,讓她去找月薔。”
結香早就有眼力價兒的出去守著了,蟲鳴居裏哪還有一個人呢。
她羞的這般沒臉,他竟然還低聲地笑,恨得慕歡握了拳朝他胸前砸了好幾下也不能解恨。
“色鬼、餓鬼、色中餓鬼!”
見自己是逃不了這一遭兒,慕歡一手撐著床,一手擺弄著一邊的帽翅,邊用腳輕輕蹬他邊小聲地罵。
他攥住慕歡的腳脖子一撲身,折了她的腿,裏頭穿的寬鬆綢袴下露出白嫩嫩的小腿來。
“我這色中餓鬼今日非要將你這專營勾人魂魄的差官收拾一通。”
餘下一室婉轉歡笑。
……
雲收雨歇,什麽男裝、女裝,抱腹勾著玉板帶,褲子栓著腿兒,一股腦兒全都扔在床帳外頭的腳踏上亂纏著。
慕歡長及臀腿的發在帳內亂鋪了一枕一被,纏著他的手指,順滑地被俞珩一下一下的梳理著,她的發有股淡淡的桂花香,聞起來清清甜甜的。
俞珩已過而立之年,上唇蓄起了兩道胡子,修剪地短短的,整整齊齊的,慕歡最喜歡用指尖去摩挲他那兩道微剌的小胡子。
“雖是第一場辯論,但已出兩種聲音,一種說要治,一種說不治。”
說罷,慕歡撅了下嘴,“我看越往後辯,不同的聲音越多。”
“陛下正是要聽不同的聲音。”
“那真的會登殿,讓他們在禦前辯論火耗嗎?”
俞珩睜開眼,看了下懷裏略顯激動的人。
“當然,陛下不止要聽這些聲音,還要他們講給朝裏諸位大人聽,朝會上殿辯論就是最好的辦法。”
“稅本就取之於民,自然要聽民聲,朝上的官能代表民嗎?當然是深處民間的士子才能替民發聲。”
“當男人真好。”
徐慕歡離了他的懷坐起來,有些失落的說。
“讀了書就可以出將入相,天下蒼生的疾苦皆在一念之間,我們這些女人,讀再多的書,即使跟男人有一樣的學問,也隻能被關在方方正正的內宅院子裏,真是沒意思,也不公平。”
“別煩惱了。”
俞珩也坐起來,從身後將她裹在懷中,仿佛抱了滿懷香脂般軟膩,抱了新棉般柔軟。
“男人登的再高再遠,也還得迴到這方寸的宅院裏,小意溫柔地朝娘子討點子笑臉罷。”
都是些甜言蜜語,慕歡隻睨了他一眼,仍是失落。
“搞得聲勢浩大,接下來又要如何呢?”
“娘子接著看,我若透露倒沒意思了。”
說著,在她那頰邊親了下。
“都是你胡鬧,我又沒吃晚飯,現在又渴的厲害,你去給我倒杯茶來。”
俞珩下床去倒茶,順帶取了兩粒丸藥來給她服下。
“這是什麽?”
“你不是怕生孩子麽,我專找了個擅婦科的大夫,他給我的,說是裏頭放了一兩味略寒性的藥,吃了不太傷身,又能避孕。”
慕歡拿了服下。
“別人可是都盼著多子多福,你倒願意讓我吃這東西。”
“別人是別人,咱們不想生就不生唄,你願意給我生三迴,我都謝天謝地了。”
俞珩又給她取了身幹淨的衣裙。
“而且我對你好像確實也沒內個剛性兒。”
“我也看出來了,那晚就不該求你,讓你去內書房,看你怎麽下台階。”
說罷,夫妻倆相視一笑再無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