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攙著一瘸一拐的張拯迴到上書房,老李綱也踏進了上書房的門檻。
李承乾連忙行禮道:“李師。”
老李綱淡淡的迴了一聲:“嗯。”
等老李綱走到堆放奏折的幾案後麵跪坐下來,李承乾也幫張拯鋪好了毯子。
“太子看看,這封許州刺史的折子,應該如何批複?”老李綱拿起一封奏折打開看了一眼,便隨手遞給了身旁臨危正坐的李承乾。
“臣許州刺史曹清奏上,時年許州大旱,五月以來……”李承乾接過折子輕聲念道。
這是一封請求減免賦稅的折子,入夏以來,李承乾批閱的奏折一大半都是因為幹旱請求減免地方賦稅的折子。
李承乾取過朱筆,在奏折上麵批複了一個小小的準字,便丟到一旁。
“咦,這封折子挺有意思,禮部的官員請求擴建四方館?”李綱拿起一封折子看了一眼輕咦道。
“太子殿下看看,張小子你也看看。”李綱對著兩人說道,兩顆腦袋聞言湊到了李綱身旁。
李承乾看完了奏折,皺了皺眉頭,暗道禮部的官員好不曉事兒。
原來是自高昌入京之後,陸陸續續的又有許多國家派遣使節來長安朝貢。
除了高昌以外,西域來的還有龜茲、焉耆、若羌、樓蘭、車師等國……。
西麵的吐蕃,西北方的吐穀渾、薛延陀。東邊的新羅,西南的六昭,真臘等國都來了,就連孤懸海外,國內混戰不休的倭國使節都到了。
後續或許還會有更多的國家派遣使節來大唐。
如今的四方館人滿為患,每日裏打架鬥毆等事件時有發生,讓禮部的官員不堪其擾。
所以才上了折子請求擴建四方館。
張拯看完奏折,也說了一句:“這些化外猢猻,好不曉事兒。”
李綱見兩人都看完了奏折,撫著半尺長的胡須笑道:“你們怎麽看。”
“長安那麽多空餘的宅子,隨便劃兩棟給他們就是,國庫的資金本就拮據,還要應對即將到來的旱災,何必大興土木擴建四方館。”李承乾有些不滿的說道。
老李綱嗬嗬一笑,對李承乾的話不可置否。
然後轉頭問張拯:“張小子呢,你怎麽看?”
張拯皺了皺眉,並未第一時間搭話,而是低頭思索了一陣。
確認自己沒有忘記什麽重要事情,這才似是而非的說道:“小子認為,若是隻考慮國庫的話,那麽太子殿下的辦法也不是不行。
隻是四方館畢竟是我大唐的臉麵,若是如現在這般,每天吵鬧像菜市場似的,時不時便鬥毆一場,難免令四方使節對我大唐映像不佳。”
李承乾聽完張拯的廢話,朝著張拯翻了一個白眼,嫌棄的說道:“拯哥兒,你這說了和沒說有什麽區別?”
李綱也哈哈一笑道:“你這小滑頭,年紀不大,跟誰學的一嘴油腔滑調。”
張拯嘿嘿一笑反問道:“那李師覺得呢?”
李綱聽張拯反問自己,拿手指了指張拯笑罵道:“你這小子,滑不溜秋的。”
“若是問老夫,老夫覺得,直接把這些化外猢猻趕出大唐豈不是更好?”
“啊?”李承乾和張拯被李綱的話嚇了一跳,同時驚訝出聲,卻看見老李綱眼裏似笑非笑的揶揄神情。
原來八十多歲的老人家也會開玩笑嗎,調皮!
“混小子,逗你們玩的,老夫像是那麽不靠譜的人嗎?”李綱笑道。
“唿,嚇我一跳。”張拯伸手擦了擦額頭上並不存在的汗水。
“好了,現在重新說,你們要是跟老頭子我耍滑頭,老頭子也和你們耍滑頭。”
“張小子,你說。”
張拯抓了抓頭發,老人家不好糊弄啊。隻好認真說道:“小自認為,應該擴建。原因有三:其一、大唐自詡天朝上國,若使四方使節擠在一個小院子裏,大唐麵上不雅。
其二、化外蠻夷畏威而不懷德,而在大唐國內,能夠展示我大國風範的除了刀兵之外,還有雄偉的建築,厚重的文化,高雅的禮儀……。
太極宮再是莊嚴肅穆,這些化外野人終究難得有機會麵聖,所以大唐有一個威嚴肅穆用以接待使節的建築是必須的。
其三,這其三嘛,陛下的臉麵需要維護。”
老李綱靜靜的聽完張拯的贅述,點頭說道:“還算有些見識,知道陛下的臉麵需要維護。雖然想法略顯稚嫩,卻也有些道理。”
李承乾朝張拯做了個鬼臉,笑嘻嘻的說道:“還是拯哥兒你有見識。”
張拯矜持的笑道:“那是。”
畢竟後世的哪一個國家,外交場合不是莊嚴肅穆的,那代表著國家的臉麵。
“那便這樣吧,不過批多少銀錢,還是得請示陛下。”李綱說完,便不再開口。
示意兩人繼續看折子,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向他請教。
見李綱開始閉目養神,李承乾和張拯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拯哥兒,我覺得這天下的國家太多了,而天下,太小了。”李承乾小聲說道。
“嗯,所以呢?”張拯不鹹不淡的應付道。
“假以時日,若是我能坐到我父皇的位子上,一定要將這些小國納入大唐的版圖。那些好地方憑什麽給那些化外野人。”
“那恐怕你是沒這個機會了。”
“為什麽,你覺得我這個太子會被廢?”
“那倒不是,我隻是覺得這些國家可能等不到你登基,就會被陛下滅掉。
而到那個時候,你就會發現,拔劍四顧心茫然,隻能當一個吃喝玩樂的守成之君。怎麽樣,是不是很失望?”
“啊?有一點。”
兩人竊竊私語小聲的閑聊著,卻沒發現旁邊坐著閉目養神的李綱耳朵微微顫動,將兩人的對話一字不漏的聽進了心裏。
老李綱嘴角輕輕揚起,露出會心一笑。
“拯哥兒?”李承乾的聲音又響起。
“又怎麽了。”正在專心致誌看奏折的張拯不耐煩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這娃就是個話癆,而且還異常天真,嘴巴一刻都閑不住,要不是看在他是太子殿下的份上,真想給他兩大逼兜。
“你有沒有什麽理想?”李承乾問道。
張拯一懵,理想是什麽東西。隨口敷衍道:“有,高官厚祿,妻妾成群就是我的理想。”
“你知道我說的不是這個。”李承乾一把抓住了張拯的袖子說道。
“那太子殿下,那你的理想是什麽?”張拯沒有迴答,而是反問了一句。
“我要成為一位偉大的帝王,做出一番不遜於我父皇的功績,讓我的同伴信任我,我的臣民愛戴我,我的敵人敬畏我。”
十三歲的李承乾,第一次對人用稚嫩的聲音極為認真的說出了自己的誌向。
張拯看著李承乾認真嚴肅的眼神,精神恍惚了一下。
自己的理想是什麽呢,高官厚祿嬌妻美婢嗎?這些東西對自己來說似乎唾手可得。
那麽自己的理想呢,或許自己的理想已經和那個名叫張拯的少年死在了那個遙遠的時空吧。
獨獨留下一個軀殼在大唐,成了一個走馬章台混吃等死的紈絝。
看著李承乾稚嫩的小臉,嘴裏吐出像是保證一般的話語。
張拯突然笑了,猶如春雪融化,臉上綻放出晴朗的笑容。
張拯緩緩開口,對著李承乾輕聲的承諾道:“好,我幫你。”
老李綱不知道什麽時候睜開了眼睛。
“少年郎,老夫也很好奇,你有什麽理想?”
“咦。”張拯一愣,老人家八十多歲了這麽耳聰目明真的好嗎?
“拯哥兒,我的理想已經告訴你了,你快告訴我你有什麽理想,別拿高官厚祿妻妾成群那一套來糊弄我。”李承乾聽李綱也好奇,連忙開口問道。
張拯心想:“我的理想嗎?既然你們這麽好奇,那麽退後,我要開始裝逼了。”
“橫渠先生,對不住了。”張拯在心裏對還未出世的本家張載說了聲抱歉。
高聲道:“小子沒有什麽高遠的誌向,這一生隻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李承乾連忙行禮道:“李師。”
老李綱淡淡的迴了一聲:“嗯。”
等老李綱走到堆放奏折的幾案後麵跪坐下來,李承乾也幫張拯鋪好了毯子。
“太子看看,這封許州刺史的折子,應該如何批複?”老李綱拿起一封奏折打開看了一眼,便隨手遞給了身旁臨危正坐的李承乾。
“臣許州刺史曹清奏上,時年許州大旱,五月以來……”李承乾接過折子輕聲念道。
這是一封請求減免賦稅的折子,入夏以來,李承乾批閱的奏折一大半都是因為幹旱請求減免地方賦稅的折子。
李承乾取過朱筆,在奏折上麵批複了一個小小的準字,便丟到一旁。
“咦,這封折子挺有意思,禮部的官員請求擴建四方館?”李綱拿起一封折子看了一眼輕咦道。
“太子殿下看看,張小子你也看看。”李綱對著兩人說道,兩顆腦袋聞言湊到了李綱身旁。
李承乾看完了奏折,皺了皺眉頭,暗道禮部的官員好不曉事兒。
原來是自高昌入京之後,陸陸續續的又有許多國家派遣使節來長安朝貢。
除了高昌以外,西域來的還有龜茲、焉耆、若羌、樓蘭、車師等國……。
西麵的吐蕃,西北方的吐穀渾、薛延陀。東邊的新羅,西南的六昭,真臘等國都來了,就連孤懸海外,國內混戰不休的倭國使節都到了。
後續或許還會有更多的國家派遣使節來大唐。
如今的四方館人滿為患,每日裏打架鬥毆等事件時有發生,讓禮部的官員不堪其擾。
所以才上了折子請求擴建四方館。
張拯看完奏折,也說了一句:“這些化外猢猻,好不曉事兒。”
李綱見兩人都看完了奏折,撫著半尺長的胡須笑道:“你們怎麽看。”
“長安那麽多空餘的宅子,隨便劃兩棟給他們就是,國庫的資金本就拮據,還要應對即將到來的旱災,何必大興土木擴建四方館。”李承乾有些不滿的說道。
老李綱嗬嗬一笑,對李承乾的話不可置否。
然後轉頭問張拯:“張小子呢,你怎麽看?”
張拯皺了皺眉,並未第一時間搭話,而是低頭思索了一陣。
確認自己沒有忘記什麽重要事情,這才似是而非的說道:“小子認為,若是隻考慮國庫的話,那麽太子殿下的辦法也不是不行。
隻是四方館畢竟是我大唐的臉麵,若是如現在這般,每天吵鬧像菜市場似的,時不時便鬥毆一場,難免令四方使節對我大唐映像不佳。”
李承乾聽完張拯的廢話,朝著張拯翻了一個白眼,嫌棄的說道:“拯哥兒,你這說了和沒說有什麽區別?”
李綱也哈哈一笑道:“你這小滑頭,年紀不大,跟誰學的一嘴油腔滑調。”
張拯嘿嘿一笑反問道:“那李師覺得呢?”
李綱聽張拯反問自己,拿手指了指張拯笑罵道:“你這小子,滑不溜秋的。”
“若是問老夫,老夫覺得,直接把這些化外猢猻趕出大唐豈不是更好?”
“啊?”李承乾和張拯被李綱的話嚇了一跳,同時驚訝出聲,卻看見老李綱眼裏似笑非笑的揶揄神情。
原來八十多歲的老人家也會開玩笑嗎,調皮!
“混小子,逗你們玩的,老夫像是那麽不靠譜的人嗎?”李綱笑道。
“唿,嚇我一跳。”張拯伸手擦了擦額頭上並不存在的汗水。
“好了,現在重新說,你們要是跟老頭子我耍滑頭,老頭子也和你們耍滑頭。”
“張小子,你說。”
張拯抓了抓頭發,老人家不好糊弄啊。隻好認真說道:“小自認為,應該擴建。原因有三:其一、大唐自詡天朝上國,若使四方使節擠在一個小院子裏,大唐麵上不雅。
其二、化外蠻夷畏威而不懷德,而在大唐國內,能夠展示我大國風範的除了刀兵之外,還有雄偉的建築,厚重的文化,高雅的禮儀……。
太極宮再是莊嚴肅穆,這些化外野人終究難得有機會麵聖,所以大唐有一個威嚴肅穆用以接待使節的建築是必須的。
其三,這其三嘛,陛下的臉麵需要維護。”
老李綱靜靜的聽完張拯的贅述,點頭說道:“還算有些見識,知道陛下的臉麵需要維護。雖然想法略顯稚嫩,卻也有些道理。”
李承乾朝張拯做了個鬼臉,笑嘻嘻的說道:“還是拯哥兒你有見識。”
張拯矜持的笑道:“那是。”
畢竟後世的哪一個國家,外交場合不是莊嚴肅穆的,那代表著國家的臉麵。
“那便這樣吧,不過批多少銀錢,還是得請示陛下。”李綱說完,便不再開口。
示意兩人繼續看折子,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向他請教。
見李綱開始閉目養神,李承乾和張拯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拯哥兒,我覺得這天下的國家太多了,而天下,太小了。”李承乾小聲說道。
“嗯,所以呢?”張拯不鹹不淡的應付道。
“假以時日,若是我能坐到我父皇的位子上,一定要將這些小國納入大唐的版圖。那些好地方憑什麽給那些化外野人。”
“那恐怕你是沒這個機會了。”
“為什麽,你覺得我這個太子會被廢?”
“那倒不是,我隻是覺得這些國家可能等不到你登基,就會被陛下滅掉。
而到那個時候,你就會發現,拔劍四顧心茫然,隻能當一個吃喝玩樂的守成之君。怎麽樣,是不是很失望?”
“啊?有一點。”
兩人竊竊私語小聲的閑聊著,卻沒發現旁邊坐著閉目養神的李綱耳朵微微顫動,將兩人的對話一字不漏的聽進了心裏。
老李綱嘴角輕輕揚起,露出會心一笑。
“拯哥兒?”李承乾的聲音又響起。
“又怎麽了。”正在專心致誌看奏折的張拯不耐煩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這娃就是個話癆,而且還異常天真,嘴巴一刻都閑不住,要不是看在他是太子殿下的份上,真想給他兩大逼兜。
“你有沒有什麽理想?”李承乾問道。
張拯一懵,理想是什麽東西。隨口敷衍道:“有,高官厚祿,妻妾成群就是我的理想。”
“你知道我說的不是這個。”李承乾一把抓住了張拯的袖子說道。
“那太子殿下,那你的理想是什麽?”張拯沒有迴答,而是反問了一句。
“我要成為一位偉大的帝王,做出一番不遜於我父皇的功績,讓我的同伴信任我,我的臣民愛戴我,我的敵人敬畏我。”
十三歲的李承乾,第一次對人用稚嫩的聲音極為認真的說出了自己的誌向。
張拯看著李承乾認真嚴肅的眼神,精神恍惚了一下。
自己的理想是什麽呢,高官厚祿嬌妻美婢嗎?這些東西對自己來說似乎唾手可得。
那麽自己的理想呢,或許自己的理想已經和那個名叫張拯的少年死在了那個遙遠的時空吧。
獨獨留下一個軀殼在大唐,成了一個走馬章台混吃等死的紈絝。
看著李承乾稚嫩的小臉,嘴裏吐出像是保證一般的話語。
張拯突然笑了,猶如春雪融化,臉上綻放出晴朗的笑容。
張拯緩緩開口,對著李承乾輕聲的承諾道:“好,我幫你。”
老李綱不知道什麽時候睜開了眼睛。
“少年郎,老夫也很好奇,你有什麽理想?”
“咦。”張拯一愣,老人家八十多歲了這麽耳聰目明真的好嗎?
“拯哥兒,我的理想已經告訴你了,你快告訴我你有什麽理想,別拿高官厚祿妻妾成群那一套來糊弄我。”李承乾聽李綱也好奇,連忙開口問道。
張拯心想:“我的理想嗎?既然你們這麽好奇,那麽退後,我要開始裝逼了。”
“橫渠先生,對不住了。”張拯在心裏對還未出世的本家張載說了聲抱歉。
高聲道:“小子沒有什麽高遠的誌向,這一生隻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