汜水縣往南十裏,有一片連綿起伏的山崗叫三義崗,山崗雖不高,但若是想要上崗,卻隻有一條路可走。
而以吳六為首的亂民現在就躲藏在這三義崗上,剛開始時他們還有五六百人,搶來的糧食雖然多,可也經不起這麽多人吃,僅僅吃了十幾天飽飯後,他們的糧食就見底了,原本還算團結的眾人漸漸地因為吃不飽而有了怨言。
後來聽說汜水縣的一幫貪官汙吏被殺,官府又開始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一些吃不飽飯人便偷偷的跑下山去了。
吳六做為領頭鬧事的元兇,他自知下山必死,但他現在也沒辦法了,因為跟著他鬧事的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四裏八鄉沾親帶故的,他不能不管這些人的死活。
“吳大哥,昨晚又跑了一百多,還有,咱們得糧食也不多了,估計也就夠剩下的這一百多人吃三天的,還得是一天一頓。”一個精瘦的漢子拎著一個空糧袋苦著臉說道。
一棵大樹下的茅草堆裏,有老有少男男女女數百人躺在那裏,這些人都是和吳六一起殺官奪獄搶糧的人,也是和他幾個兄弟都是沾親帶故的家眷親人。
吳六二十來歲,身材不高,卻很健壯。
此刻他蹲在存糧的草棚裏,薅著頭發,一臉的無奈。
“大哥,喝碗粥吧。”剛才的漢子端過來一碗稀粥,說道。
“不吃了,吃不下。”吳六一屁股坐在地上,看著那碗能照出人影的稀粥搖了搖頭。
忽然,不遠處的茅草堆裏兩個精壯的漢子扭打在了一起,還伴隨著女人的咒罵和孩子的哭喊。
“狗剩,你個驢日的,你敢搶俺孩的粥,你還算是個人嗎?老子特麽打死你。”
“二蛋,放開老子,不然別怪俺不客氣,你別以為俺不知道,你狗日的今天喝了兩碗粥。”
樹下頓時大亂,男人扭打在一起,而兩人的媳婦也不甘示弱,互相撕扯著對方的頭發,還不斷咒罵著。
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吳六現在也沒有辦法,糧食不夠吃,爭搶必然出現。
等到兩家人打累了,打不動了,吳六一臉慚愧的走到他們麵前,歎了口氣道:“二叔,表哥,都是我吳六沒能耐,讓大家挨餓了。”
“吳六,你個挨千刀的,都是你,要不是你鼓動我們殺官搶糧,我們至於在這挨餓嗎?”一個麵相刻薄,頭發淩亂的婦人從地上爬起來,指著吳六破口大罵。
另一個婦人躺在地上也是嚎啕大哭不止:“我們造了什麽孽,居然跟著你殺官搶糧食,現在有家不能迴,隻能躲在這裏挨餓受凍,老天爺啊,我不活了。”
吳六麵色尷尬的看著他們,喉結動了動道:“表嫂、二嬸子,是我吳六的錯,我害了你們。”
他們的哭鬧也引起了周圍眾人心中壓抑多日的委屈,本來大家都是老實巴交的百姓,就因為一場大水,幹下了砍頭的大罪,大家如今都成了有家不能迴的叛賊。
霎那間,整個三義崗上哭罵聲震天,吳六手足無措的蹲在地上,抱著頭不敢說話。
就在這時,一個半大小子神色慌張的跑了過來。
“六哥,官軍,崗下……崗下,崗下來了不少官軍。”少年帶著恐懼之色道。
“完了,完了,這下俺們都要死在這了……”
哭喊聲更大了,一百多人哭天搶地,嚎啕大哭。
“行了!”吳六突然暴起,怒喝道:“官軍來了,要殺就殺我吳六一人的頭,殺官奪糧是我吳六一人的主意,與你們無關。”
“你放屁!”吳六的二嬸罵道,“你說的輕巧,我們可都是跟著一起鬧事的,官軍怎麽可能隻殺你,不殺我們,可憐我的兒啊……”
婦人的一番話徹底讓眾人膽戰心驚起來,哭鬧聲,咒罵聲更大了。
崗下,張百勝看了看地勢,走到於謙麵前笑道:“大人,給小的半個時辰,小的保證殺上山崗,活捉這幫亂民。”
“胡鬧!”於謙嗬斥一聲,又道:“去找個嗓門大的,過去喊話,就說官府隻誅首惡吳六,其餘人一概不究。”
張百勝嘴角動動,心裏是一百個不願意,這幫亂民殺官奪獄,又搶奪了官糧,按律法無論首從,都應該殺了的,再有就是他們這幫禁軍平時本來就沒什麽機會爭軍功,現在這麽大的軍功就擺在眼前,卻沒法撈到手,怎能不讓人生氣。
“牛二,你去。”張百勝沒好氣的說道。
叫牛二的軍士撓撓頭,深吸一口氣,對著山崗扯著嗓子喊了起來。
一連喊了十幾遍,可山崗上愣是沒人迴應。
“大人,要不小人上山親自和他們交涉?”張百勝擠眉弄眼道。
於謙怎能不知道這貨心裏怎麽想的,果斷拒絕了他的請求,而是對一旁的河南左布政李昌祺道:“李大人,可有膽量跟我上山?”
“大人不可,要去也是下官去,怎能讓你們二位大人去?這太冒險了。”李驥大驚失色,趕緊站到於謙麵前,阻攔道。
李昌祺一笑,道:“於大人,下官癡長您幾歲,可這膽量卻比您還大。”
於謙哈哈一笑,整理了一下身上髒兮兮的官袍,大步向山上走去。
“六子,山下來人了。”一個漢子跑過來喊道。
山路泥濘不堪,於謙和李昌祺二人相互攙扶著向上走來。
他們的官袍沾滿了泥水,可那仍是大明朝統治階級的象征,仍然是讓無數百姓不敢反抗的權力象征。
二人走上山崗,於謙環視一周,看著周圍衣衫襤褸、麵黃肌瘦卻又帶著警惕神色的百姓,深吸一口氣道:“鄉親們不要害怕,我是皇帝派來的河南巡撫,文淵閣大學時,正二品內閣大臣兼兵部尚書於謙,我來晚了,讓大家受苦了。”
周圍的百姓對於這麽一長串官名聽都沒聽過,依舊站在樹下,警惕的看著於謙和李昌祺。
見沒人迴話,李昌祺咳嗽一聲走上前道:“本官是河南左布政李昌祺,鄉親們應該聽說過我。”
這時,人群中吳六拎著一把刀走了出來,冷聲道:“我聽說過你,你還算是個好官!”
李昌祺剛想開口說話,於謙搶先說道:“你就是吳六?”
吳六提了提手中的刀,昂首道:“不錯,我就是吳六,殺狗縣令、搶官糧、放犯人的都是我一人幹的。”
於謙看看他,點頭笑道:“倒是個敢作敢當的漢子!有種!”
說罷,於謙上前幾步對著眾人又道:“今天本官前來,是來接大家迴家的,本官保證,隻要你們下山,你們之前所做的事情,官府一概不究。”
“大人,你說的是真的?”吳六的二嬸壯著膽子說道。
“於大人是奉皇上之命來的,且能騙你們?”李昌祺冷臉道。
“無妨!”於謙笑著擺了擺手,又對眾人說道:“你們放心,隻要你們下山,本官親自送你們迴家,而且本官會在汜水縣貼出告示,隻要你們日後遭遇不測或者有官府為難你們,你們可以到開封找李大人,會為你們做主。”
“你說的可是真的?”吳六道。
“皇上仁慈,隻誅首惡,其餘不究!”於謙正色道,說著,又向前幾步:“吳六,你也曾是朝廷的驛卒,你應該清楚,你犯下的是死罪,可你裹挾的這些百姓,卻都是無辜的,皇上金口玉言,定然說話算話,除了你,全部放迴家去。”
“當官的沒一個好東西,他們說的話不能信!”吳六冷笑道。
而以吳六為首的亂民現在就躲藏在這三義崗上,剛開始時他們還有五六百人,搶來的糧食雖然多,可也經不起這麽多人吃,僅僅吃了十幾天飽飯後,他們的糧食就見底了,原本還算團結的眾人漸漸地因為吃不飽而有了怨言。
後來聽說汜水縣的一幫貪官汙吏被殺,官府又開始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一些吃不飽飯人便偷偷的跑下山去了。
吳六做為領頭鬧事的元兇,他自知下山必死,但他現在也沒辦法了,因為跟著他鬧事的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四裏八鄉沾親帶故的,他不能不管這些人的死活。
“吳大哥,昨晚又跑了一百多,還有,咱們得糧食也不多了,估計也就夠剩下的這一百多人吃三天的,還得是一天一頓。”一個精瘦的漢子拎著一個空糧袋苦著臉說道。
一棵大樹下的茅草堆裏,有老有少男男女女數百人躺在那裏,這些人都是和吳六一起殺官奪獄搶糧的人,也是和他幾個兄弟都是沾親帶故的家眷親人。
吳六二十來歲,身材不高,卻很健壯。
此刻他蹲在存糧的草棚裏,薅著頭發,一臉的無奈。
“大哥,喝碗粥吧。”剛才的漢子端過來一碗稀粥,說道。
“不吃了,吃不下。”吳六一屁股坐在地上,看著那碗能照出人影的稀粥搖了搖頭。
忽然,不遠處的茅草堆裏兩個精壯的漢子扭打在了一起,還伴隨著女人的咒罵和孩子的哭喊。
“狗剩,你個驢日的,你敢搶俺孩的粥,你還算是個人嗎?老子特麽打死你。”
“二蛋,放開老子,不然別怪俺不客氣,你別以為俺不知道,你狗日的今天喝了兩碗粥。”
樹下頓時大亂,男人扭打在一起,而兩人的媳婦也不甘示弱,互相撕扯著對方的頭發,還不斷咒罵著。
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吳六現在也沒有辦法,糧食不夠吃,爭搶必然出現。
等到兩家人打累了,打不動了,吳六一臉慚愧的走到他們麵前,歎了口氣道:“二叔,表哥,都是我吳六沒能耐,讓大家挨餓了。”
“吳六,你個挨千刀的,都是你,要不是你鼓動我們殺官搶糧,我們至於在這挨餓嗎?”一個麵相刻薄,頭發淩亂的婦人從地上爬起來,指著吳六破口大罵。
另一個婦人躺在地上也是嚎啕大哭不止:“我們造了什麽孽,居然跟著你殺官搶糧食,現在有家不能迴,隻能躲在這裏挨餓受凍,老天爺啊,我不活了。”
吳六麵色尷尬的看著他們,喉結動了動道:“表嫂、二嬸子,是我吳六的錯,我害了你們。”
他們的哭鬧也引起了周圍眾人心中壓抑多日的委屈,本來大家都是老實巴交的百姓,就因為一場大水,幹下了砍頭的大罪,大家如今都成了有家不能迴的叛賊。
霎那間,整個三義崗上哭罵聲震天,吳六手足無措的蹲在地上,抱著頭不敢說話。
就在這時,一個半大小子神色慌張的跑了過來。
“六哥,官軍,崗下……崗下,崗下來了不少官軍。”少年帶著恐懼之色道。
“完了,完了,這下俺們都要死在這了……”
哭喊聲更大了,一百多人哭天搶地,嚎啕大哭。
“行了!”吳六突然暴起,怒喝道:“官軍來了,要殺就殺我吳六一人的頭,殺官奪糧是我吳六一人的主意,與你們無關。”
“你放屁!”吳六的二嬸罵道,“你說的輕巧,我們可都是跟著一起鬧事的,官軍怎麽可能隻殺你,不殺我們,可憐我的兒啊……”
婦人的一番話徹底讓眾人膽戰心驚起來,哭鬧聲,咒罵聲更大了。
崗下,張百勝看了看地勢,走到於謙麵前笑道:“大人,給小的半個時辰,小的保證殺上山崗,活捉這幫亂民。”
“胡鬧!”於謙嗬斥一聲,又道:“去找個嗓門大的,過去喊話,就說官府隻誅首惡吳六,其餘人一概不究。”
張百勝嘴角動動,心裏是一百個不願意,這幫亂民殺官奪獄,又搶奪了官糧,按律法無論首從,都應該殺了的,再有就是他們這幫禁軍平時本來就沒什麽機會爭軍功,現在這麽大的軍功就擺在眼前,卻沒法撈到手,怎能不讓人生氣。
“牛二,你去。”張百勝沒好氣的說道。
叫牛二的軍士撓撓頭,深吸一口氣,對著山崗扯著嗓子喊了起來。
一連喊了十幾遍,可山崗上愣是沒人迴應。
“大人,要不小人上山親自和他們交涉?”張百勝擠眉弄眼道。
於謙怎能不知道這貨心裏怎麽想的,果斷拒絕了他的請求,而是對一旁的河南左布政李昌祺道:“李大人,可有膽量跟我上山?”
“大人不可,要去也是下官去,怎能讓你們二位大人去?這太冒險了。”李驥大驚失色,趕緊站到於謙麵前,阻攔道。
李昌祺一笑,道:“於大人,下官癡長您幾歲,可這膽量卻比您還大。”
於謙哈哈一笑,整理了一下身上髒兮兮的官袍,大步向山上走去。
“六子,山下來人了。”一個漢子跑過來喊道。
山路泥濘不堪,於謙和李昌祺二人相互攙扶著向上走來。
他們的官袍沾滿了泥水,可那仍是大明朝統治階級的象征,仍然是讓無數百姓不敢反抗的權力象征。
二人走上山崗,於謙環視一周,看著周圍衣衫襤褸、麵黃肌瘦卻又帶著警惕神色的百姓,深吸一口氣道:“鄉親們不要害怕,我是皇帝派來的河南巡撫,文淵閣大學時,正二品內閣大臣兼兵部尚書於謙,我來晚了,讓大家受苦了。”
周圍的百姓對於這麽一長串官名聽都沒聽過,依舊站在樹下,警惕的看著於謙和李昌祺。
見沒人迴話,李昌祺咳嗽一聲走上前道:“本官是河南左布政李昌祺,鄉親們應該聽說過我。”
這時,人群中吳六拎著一把刀走了出來,冷聲道:“我聽說過你,你還算是個好官!”
李昌祺剛想開口說話,於謙搶先說道:“你就是吳六?”
吳六提了提手中的刀,昂首道:“不錯,我就是吳六,殺狗縣令、搶官糧、放犯人的都是我一人幹的。”
於謙看看他,點頭笑道:“倒是個敢作敢當的漢子!有種!”
說罷,於謙上前幾步對著眾人又道:“今天本官前來,是來接大家迴家的,本官保證,隻要你們下山,你們之前所做的事情,官府一概不究。”
“大人,你說的是真的?”吳六的二嬸壯著膽子說道。
“於大人是奉皇上之命來的,且能騙你們?”李昌祺冷臉道。
“無妨!”於謙笑著擺了擺手,又對眾人說道:“你們放心,隻要你們下山,本官親自送你們迴家,而且本官會在汜水縣貼出告示,隻要你們日後遭遇不測或者有官府為難你們,你們可以到開封找李大人,會為你們做主。”
“你說的可是真的?”吳六道。
“皇上仁慈,隻誅首惡,其餘不究!”於謙正色道,說著,又向前幾步:“吳六,你也曾是朝廷的驛卒,你應該清楚,你犯下的是死罪,可你裹挾的這些百姓,卻都是無辜的,皇上金口玉言,定然說話算話,除了你,全部放迴家去。”
“當官的沒一個好東西,他們說的話不能信!”吳六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