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刑?
林盡染還是頭迴見人如此主動地想受刑,登時露出一副古怪神色,“薛掌櫃可是想借機告我屈打成招?”
“你難道不恨嗎?”
“恨什麽?”林盡染撇了撇頭,疑惑道,“薛掌櫃是想說那些棄嬰?但在我眼裏,罪魁禍首應該是那些丟棄嬰孩的父母,你們固然有罪,可就算我一刀砍了你又有何用?”
“你······”薛乾一時間語塞,隻得無奈地坐迴幹草上。
“我還真有一事不明,薛掌櫃若能不吝賜教,自然最好。”
薛乾儼然是吃了癟還未緩過神,語氣略有不耐,“林禦史不妨說來聽聽。”
“本禦史雖還未比對林尚書的私章與信函上的鈐印是否一致,可依你家貴人的行事作風,若未將此事坐實,定不會如此貿然行事。薛掌櫃難道不想解惑嗎?”
林盡染既猜想這信函上的鈐印確為林靖澄的私印,可淑貴妃等人又是從何處覓來他的私章,難道是尚書令府出了家賊?可此時又有誰會與淑貴妃聯合陷害林靖澄,總該不會是林夫人韋英吧?
薛乾眼底閃過一絲喜意,話音中竟是有些氣息不穩,“鄙人還以為林禦史真能按捺住心中的好奇!”
“料想你早已猜到我對這封信函的判斷。若無把握,本禦史不會輕易問出口。”
“林禦史既有推斷,那又何須來問我?”
林盡染微微皺眉,話音一沉,“適才薛掌櫃的語氣似乎已證實我的猜想。你們想借兩樁舊案迫使禦史台不得不受審······”
“兩樁舊案?”薛乾輕聲低喃,唇瓣微嚅,腦海中不斷迴憶過往,最終忍不住打斷道,“什麽兩樁舊案?”
他這番疑問反倒是令林盡染怔愣在原地,難道兩樁舊案確非是薛乾告發不成?可細細琢磨,薛乾既堂而皇之地來禦史台自首,檢舉林靖澄與攬月樓之間勾結,這樁案子幾是人證、物證俱全,又何須擔憂禦史台拒絕受審。
可如此一來,究竟又是誰在重提兩樁舊案。告發明園藏屍案和雇兇行刺案前後時隔一月有餘,莫非報案人也是受不同元謀指使,還是說一切就隻是巧合?
林盡染唇齒翕張,一字一句說得清楚,“明園藏屍案,以及林尚書雇兇夜襲大將軍一案。”
薛乾儼然一副呆愣之狀,困惑道,“明園藏屍案不是已經結案了嗎?林靖澄雇兇夜襲大將軍府又發生在何時?”
林盡染見他這副模樣不似裝傻充愣,遂從懷中摸出一包針袋,緩緩展開,“嗐,想必薛掌櫃也知道,本禦史身邊有一位黎老先生的高徒。恰巧臨出門前,我向她學了幾處穴位,諸如手背骨橈側中間有一處合穀穴、小腿外側的足三裏穴、頸後的風池穴及麵部的晴明穴,一針紮進去,疼痛難忍卻又不易見血。薛掌櫃若真想本禦史用刑,不如就試一試這銀針。”
晦暗的光亮印在薛乾的半邊臉上,瞧不清神情。但見他垂眸凝思片刻後說道,“非我貪生怕死,可林禦史也總該讓我死個明白。鄙人既是自首,又怎會無故平添是非。”
“看來還是得紮幾針,薛掌櫃才肯說些實話!”
林盡染撚起一根銀針,緩緩起身向薛乾走去,“監牢裏看不大清,若是紮錯了穴位,薛掌櫃可莫要怪我。”
“欸,且慢且慢。”薛乾連連往後一退,露出幾分討好的笑意,“鄙人怎敢和林禦史玩笑呢?貴人知我最熬不得酷刑,這才讓鄙人在監牢裏老實交代,免受些皮肉之苦。”
林盡染不禁莞爾,“你既貪生怕死,又為何敢站出來自首,告發林尚書?”
“刑罰之苦可不是說熬就能熬,但斬刑不過是頭點地,一了百了。”薛乾嘿嘿一笑,又繼續說道,“鄙人畢竟曾是攬月樓的掌櫃,若拿出實證,想來無人會質疑。至於林禦史想知曉這封信函與私印的出處,鄙人的確一無所知。不過貴人有一句話交托,若林禦史想借信函上的指印追查,大可不必費心。”
林盡染聞言,默默將銀針收迴,嘖嘖道,“你們真可是煞費苦心。而今碰觸過書信的人不在少數,若想以指印追查,也絕非易事。”
“貴人也是為確保萬無一失。畢竟林禦史思想跳脫,指不定還有別的手段。”
“看來是不能從你口中套些話出來。”
薛乾笑容晏晏地迴答,“林禦史明鑒,鄙人怎會糊弄您呢。不過有一句話···鄙人不知當說不當說?”
林盡染的話音言簡意賅,“講。”
“適才林禦史談起兩樁舊案,鄙人以為···欲除林尚書而後快者絕非僅有一人,林禦史與其在此閑敘,不若抓緊審訊昨夜抓來的人犯。”
薛乾話音一頓,又似迴憶起什麽,繼而嘶聲笑道,“鄙人還想起來一件事,尚書令既與鄙人和攬月樓有糾葛,府中若不能搜出飛錢也實在說不過去。貴人想問一句,現今您還相信那位嗎?”
林盡染挑了挑眉,微微咬緊牙根,“好啊!果真是好本事!”
“尚書令府上的大公子是叫林明禮吧?聽說前陣登了榜,成為翰林學子。隻不過···沒了尚書令做倚靠,皇帝又不敢認他作甥子,這吳府會予他助力嘛。所謂‘牆倒眾人推’,唯恐林尚書為了長子,還不願林府這座高牆倒塌。你說呢,林禦史?”
“看來你們是想將他逼入絕境!”
“迴看尚書令三十載宦海沉浮,汝南林氏此前僅是個不入流的世家,倚靠皇室、韋太師一步登天。若是此番坐實貪墨受賄,不說多年辛苦耕耘毀於一旦,林氏怕也會永世不能翻身。此番,他並無拒絕的理由。人嘛,終歸是自私的!”
林盡染的指尖不自覺地輕叩桌案,暗暗忖量,半晌後又抿唇一笑,“聽薛掌櫃這麽說,本禦史倒真想看看,林尚書是否真如你所說那般的自私。”
日頭愈發的黯淡,林明禮送走最後一家造訪的官眷,這才撩袍踏入府門,眸中幾近倦怠,難以掩飾。自未時正起,零零散散也好,有意結隊也罷,已約莫有近十家官眷按捺不住躁動的心前來探聽口風。畢竟他先前未有操持過這些人情往來世故,應付完一家接一家之後,總算有些得心應手的意思。
林明禮合上眼眸,扭了扭略有僵直的脖頸,又懶散地斜靠在扶手上,啜飲一口茶,繼而抬手吩咐道,“下去吧。”
堂內下人紛紛應聲告退。
“夫君倒真有幾分當家作主的模樣!”
吳蘭亭的話音中聽不出是真心,還是譏諷。
林明禮撫了撫額,略有警告地提醒,“蘭亭,你和二皇妃走得太近了!”
“怎的,夫君是擔心三皇子誤會?”吳蘭亭雙手交疊在腿上,唇角含笑,似是並不擔心他會叱責。
“那日在殿下府中享宴,我便聽出你話中之意。三皇妃素來與林府不合,林禦史又處心積慮地想置陳小公爺於死地。借三殿下和三皇妃之手除掉林府,這才是你的目的。”
當日那番說辭雖表麵上能自圓其說,但依陳若錦的性子,若想保全胞弟的性命,就隻得扭曲事實。然三皇子素來覬覦林盡染及其背後倚仗的權勢,故設法令其失去期望,再挑撥兩方對立,方有機會借勢擊潰。
吳蘭亭嫣然一笑,側頭看他,揶揄道,“夫君果真聰慧,見微知著。不過,怎當日不曾當著三皇子的麵戳穿?夫君可是一向敬重、崇拜林盡染的啊,就有如你的先生崔秉誌一樣。”
林明禮倏然睜眼,又稍稍眯了眯雙眸,話音一沉,“我若想阻止你對付林禦史和他夫人,是該當眾戳穿。不過,僅憑三殿下還遠遠不夠。”
吳蘭亭微微一怔,未多時又掩唇輕笑,“夫君果真是妙人。若按你的意思,我更該和二皇妃走得近些,若能拉攏二皇子一同對付······”
“我知道你對林禦史和他夫人素有怨懟。”林明禮猝然將她的話阻斷在喉間,眸色凜凜地審視她,“你們手上暫無他的話柄,懷疑他身中劇毒也僅是揣測······”
吳蘭亭本就不悅他打斷說話,當即反駁道,“誰說是揣測?”
“你可有實證?”
吳蘭亭深深地吸了口氣,又兀自轉了迴去,“沒承想,堂堂的大公子也有借機套話的時候。”
“我會遵守當日承諾。隻是,夫人要想達到目的,如若不與我同心戮力,怕是難以完成。”
吳蘭亭微微蹙眉,卻又很快恢複常態。轉瞬間已然暗暗權衡其中的利害關係,畢竟眼下與母家的關係有如蠶絲,輕輕一扯即斷,二皇妃又精於算計,與她之間的往來不過是互換利益,難以久持。而今似乎僅有這位見不得光的天子外甥能夠助力一二。
“那得看看,夫君有何誠意!”
林明禮淡然自若地抿了一口茶,“告發明園舊案,就是我的誠意。”
吳蘭亭蹙著秀眉,不由地再次側頭看他,“明園藏屍案是你···可,你為何要再提明園舊案?這分明已經結案了!況且······”
“況且,如今又鬧出爹曾雇兇夜襲大將軍府一案。”林明禮接過話茬,垂眸凝思片刻後方道,“此事同樣出乎我的意料。按我最初的設想,皇帝陛下既有意處置我爹,我便順勢重啟明園舊案,迫使爹告老,我也能如願借翰林學子的名義謀取一官半職。”
吳蘭亭不屑地冷笑一聲,“你就如此自信?”
“有道是,‘父為子綱,父不慈,子奔他鄉。子為父望,子不正,大義滅親’。明德壞事做盡,爹司職尚書令,更應秉公正法。借再審舊案,我想不論是陛下還是爹,都應該能明白我的意圖。”
“父親為了你,可是殫精竭慮。”
吳蘭亭實非勸他迷途知返,話音中反而有幾分試探的意味。
“可他終究是錯了!”林明禮的眸子生冷異常,似乎撇盡一切情感,語調愈發的寒冷,“林府積弊已久,是該借機好好地清除一輪。爹犯的錯,理應承擔後果。”
“那夜襲大將軍府呢?這個罪名可不小。”
“據今日造訪的各府官眷所述,此案已交由許禦史處置,而林禦史猜測,彼時爹為替明德開脫,消滅罪證,故使了一迴聲東擊西,企圖調迴明園的府兵迴防。許禦史借調大理寺卷宗,訴狀與蟊賊的口供吻合。故而,此案既成事實,想必不日就會呈至禦前。”
“若依《楚律》,僅這兩樁舊案,足以判你爹流放。早前葉侍郎因貪墨被判流放兩千裏,尚且是韋太師出麵斡旋,其子葉知見方能參加科考。這迴,難保不會因你爹的緣故,而罷免你翰林學子的名頭。”
她這番話其實是在告訴他一個現實,葉知見尚且是韋府親家的後嗣,韋太師自然會出於情麵幫扶一把;然他與林明禮實則並無血脈親情,故而未必會出手相助。
林明禮不疾不徐地斟上茶湯,閉目細嗅,“此次科考雖有規定,刑家之子,不得科考,可未說已中榜者會受其父牽連。爹隻要不是謀逆的大罪,我自然不會遭連累。”
吳蘭亭迴憶起他方才愈發純熟地應付來往官眷,以及目下愈發冷淡的脾性,這位性情溫和、逆來順受的大公子,就如那夜死死掐住她脖子說要顛覆林府的時候,一樣的陌生、一樣的冰冷。
可至少那時的他尚有一絲溫情,現下的林明禮幾是真以實現昔日誓言為己任,連自己的生父也可以算計,吳蘭亭沒來由地打了個冷顫。
“依你之見,父親會與攬月樓勾結嗎?”
林明禮站起身,徐徐踱至她跟前,俯身下去緊緊盯住她的雙眸,冷冷道,“這迴,夫人是幫誰打聽?是吳府,還是二皇妃?”
“重要嗎?至少今日妾聽來,這些世家頗有些同仇敵愾的意味。父親不在,夫君便是話事人,妾身與林府上下自然是悉數遵從夫君的意思。”
林明禮冷冷一笑,手指輕輕從她的臉上撫過,卻又倏然抓住她的後首,按至眼前,附耳說道,“我知道你想趁機聯合其他世家共同對付林禦史,然眼下確非良機。我答應你的事,固然不會食言。可孰輕孰重,你最好有個分寸!”
話音剛落,他隻覺耳畔一股熱氣噴吐,隨即響起一聲,“妾,拭目以待。”
林盡染還是頭迴見人如此主動地想受刑,登時露出一副古怪神色,“薛掌櫃可是想借機告我屈打成招?”
“你難道不恨嗎?”
“恨什麽?”林盡染撇了撇頭,疑惑道,“薛掌櫃是想說那些棄嬰?但在我眼裏,罪魁禍首應該是那些丟棄嬰孩的父母,你們固然有罪,可就算我一刀砍了你又有何用?”
“你······”薛乾一時間語塞,隻得無奈地坐迴幹草上。
“我還真有一事不明,薛掌櫃若能不吝賜教,自然最好。”
薛乾儼然是吃了癟還未緩過神,語氣略有不耐,“林禦史不妨說來聽聽。”
“本禦史雖還未比對林尚書的私章與信函上的鈐印是否一致,可依你家貴人的行事作風,若未將此事坐實,定不會如此貿然行事。薛掌櫃難道不想解惑嗎?”
林盡染既猜想這信函上的鈐印確為林靖澄的私印,可淑貴妃等人又是從何處覓來他的私章,難道是尚書令府出了家賊?可此時又有誰會與淑貴妃聯合陷害林靖澄,總該不會是林夫人韋英吧?
薛乾眼底閃過一絲喜意,話音中竟是有些氣息不穩,“鄙人還以為林禦史真能按捺住心中的好奇!”
“料想你早已猜到我對這封信函的判斷。若無把握,本禦史不會輕易問出口。”
“林禦史既有推斷,那又何須來問我?”
林盡染微微皺眉,話音一沉,“適才薛掌櫃的語氣似乎已證實我的猜想。你們想借兩樁舊案迫使禦史台不得不受審······”
“兩樁舊案?”薛乾輕聲低喃,唇瓣微嚅,腦海中不斷迴憶過往,最終忍不住打斷道,“什麽兩樁舊案?”
他這番疑問反倒是令林盡染怔愣在原地,難道兩樁舊案確非是薛乾告發不成?可細細琢磨,薛乾既堂而皇之地來禦史台自首,檢舉林靖澄與攬月樓之間勾結,這樁案子幾是人證、物證俱全,又何須擔憂禦史台拒絕受審。
可如此一來,究竟又是誰在重提兩樁舊案。告發明園藏屍案和雇兇行刺案前後時隔一月有餘,莫非報案人也是受不同元謀指使,還是說一切就隻是巧合?
林盡染唇齒翕張,一字一句說得清楚,“明園藏屍案,以及林尚書雇兇夜襲大將軍一案。”
薛乾儼然一副呆愣之狀,困惑道,“明園藏屍案不是已經結案了嗎?林靖澄雇兇夜襲大將軍府又發生在何時?”
林盡染見他這副模樣不似裝傻充愣,遂從懷中摸出一包針袋,緩緩展開,“嗐,想必薛掌櫃也知道,本禦史身邊有一位黎老先生的高徒。恰巧臨出門前,我向她學了幾處穴位,諸如手背骨橈側中間有一處合穀穴、小腿外側的足三裏穴、頸後的風池穴及麵部的晴明穴,一針紮進去,疼痛難忍卻又不易見血。薛掌櫃若真想本禦史用刑,不如就試一試這銀針。”
晦暗的光亮印在薛乾的半邊臉上,瞧不清神情。但見他垂眸凝思片刻後說道,“非我貪生怕死,可林禦史也總該讓我死個明白。鄙人既是自首,又怎會無故平添是非。”
“看來還是得紮幾針,薛掌櫃才肯說些實話!”
林盡染撚起一根銀針,緩緩起身向薛乾走去,“監牢裏看不大清,若是紮錯了穴位,薛掌櫃可莫要怪我。”
“欸,且慢且慢。”薛乾連連往後一退,露出幾分討好的笑意,“鄙人怎敢和林禦史玩笑呢?貴人知我最熬不得酷刑,這才讓鄙人在監牢裏老實交代,免受些皮肉之苦。”
林盡染不禁莞爾,“你既貪生怕死,又為何敢站出來自首,告發林尚書?”
“刑罰之苦可不是說熬就能熬,但斬刑不過是頭點地,一了百了。”薛乾嘿嘿一笑,又繼續說道,“鄙人畢竟曾是攬月樓的掌櫃,若拿出實證,想來無人會質疑。至於林禦史想知曉這封信函與私印的出處,鄙人的確一無所知。不過貴人有一句話交托,若林禦史想借信函上的指印追查,大可不必費心。”
林盡染聞言,默默將銀針收迴,嘖嘖道,“你們真可是煞費苦心。而今碰觸過書信的人不在少數,若想以指印追查,也絕非易事。”
“貴人也是為確保萬無一失。畢竟林禦史思想跳脫,指不定還有別的手段。”
“看來是不能從你口中套些話出來。”
薛乾笑容晏晏地迴答,“林禦史明鑒,鄙人怎會糊弄您呢。不過有一句話···鄙人不知當說不當說?”
林盡染的話音言簡意賅,“講。”
“適才林禦史談起兩樁舊案,鄙人以為···欲除林尚書而後快者絕非僅有一人,林禦史與其在此閑敘,不若抓緊審訊昨夜抓來的人犯。”
薛乾話音一頓,又似迴憶起什麽,繼而嘶聲笑道,“鄙人還想起來一件事,尚書令既與鄙人和攬月樓有糾葛,府中若不能搜出飛錢也實在說不過去。貴人想問一句,現今您還相信那位嗎?”
林盡染挑了挑眉,微微咬緊牙根,“好啊!果真是好本事!”
“尚書令府上的大公子是叫林明禮吧?聽說前陣登了榜,成為翰林學子。隻不過···沒了尚書令做倚靠,皇帝又不敢認他作甥子,這吳府會予他助力嘛。所謂‘牆倒眾人推’,唯恐林尚書為了長子,還不願林府這座高牆倒塌。你說呢,林禦史?”
“看來你們是想將他逼入絕境!”
“迴看尚書令三十載宦海沉浮,汝南林氏此前僅是個不入流的世家,倚靠皇室、韋太師一步登天。若是此番坐實貪墨受賄,不說多年辛苦耕耘毀於一旦,林氏怕也會永世不能翻身。此番,他並無拒絕的理由。人嘛,終歸是自私的!”
林盡染的指尖不自覺地輕叩桌案,暗暗忖量,半晌後又抿唇一笑,“聽薛掌櫃這麽說,本禦史倒真想看看,林尚書是否真如你所說那般的自私。”
日頭愈發的黯淡,林明禮送走最後一家造訪的官眷,這才撩袍踏入府門,眸中幾近倦怠,難以掩飾。自未時正起,零零散散也好,有意結隊也罷,已約莫有近十家官眷按捺不住躁動的心前來探聽口風。畢竟他先前未有操持過這些人情往來世故,應付完一家接一家之後,總算有些得心應手的意思。
林明禮合上眼眸,扭了扭略有僵直的脖頸,又懶散地斜靠在扶手上,啜飲一口茶,繼而抬手吩咐道,“下去吧。”
堂內下人紛紛應聲告退。
“夫君倒真有幾分當家作主的模樣!”
吳蘭亭的話音中聽不出是真心,還是譏諷。
林明禮撫了撫額,略有警告地提醒,“蘭亭,你和二皇妃走得太近了!”
“怎的,夫君是擔心三皇子誤會?”吳蘭亭雙手交疊在腿上,唇角含笑,似是並不擔心他會叱責。
“那日在殿下府中享宴,我便聽出你話中之意。三皇妃素來與林府不合,林禦史又處心積慮地想置陳小公爺於死地。借三殿下和三皇妃之手除掉林府,這才是你的目的。”
當日那番說辭雖表麵上能自圓其說,但依陳若錦的性子,若想保全胞弟的性命,就隻得扭曲事實。然三皇子素來覬覦林盡染及其背後倚仗的權勢,故設法令其失去期望,再挑撥兩方對立,方有機會借勢擊潰。
吳蘭亭嫣然一笑,側頭看他,揶揄道,“夫君果真聰慧,見微知著。不過,怎當日不曾當著三皇子的麵戳穿?夫君可是一向敬重、崇拜林盡染的啊,就有如你的先生崔秉誌一樣。”
林明禮倏然睜眼,又稍稍眯了眯雙眸,話音一沉,“我若想阻止你對付林禦史和他夫人,是該當眾戳穿。不過,僅憑三殿下還遠遠不夠。”
吳蘭亭微微一怔,未多時又掩唇輕笑,“夫君果真是妙人。若按你的意思,我更該和二皇妃走得近些,若能拉攏二皇子一同對付······”
“我知道你對林禦史和他夫人素有怨懟。”林明禮猝然將她的話阻斷在喉間,眸色凜凜地審視她,“你們手上暫無他的話柄,懷疑他身中劇毒也僅是揣測······”
吳蘭亭本就不悅他打斷說話,當即反駁道,“誰說是揣測?”
“你可有實證?”
吳蘭亭深深地吸了口氣,又兀自轉了迴去,“沒承想,堂堂的大公子也有借機套話的時候。”
“我會遵守當日承諾。隻是,夫人要想達到目的,如若不與我同心戮力,怕是難以完成。”
吳蘭亭微微蹙眉,卻又很快恢複常態。轉瞬間已然暗暗權衡其中的利害關係,畢竟眼下與母家的關係有如蠶絲,輕輕一扯即斷,二皇妃又精於算計,與她之間的往來不過是互換利益,難以久持。而今似乎僅有這位見不得光的天子外甥能夠助力一二。
“那得看看,夫君有何誠意!”
林明禮淡然自若地抿了一口茶,“告發明園舊案,就是我的誠意。”
吳蘭亭蹙著秀眉,不由地再次側頭看他,“明園藏屍案是你···可,你為何要再提明園舊案?這分明已經結案了!況且······”
“況且,如今又鬧出爹曾雇兇夜襲大將軍府一案。”林明禮接過話茬,垂眸凝思片刻後方道,“此事同樣出乎我的意料。按我最初的設想,皇帝陛下既有意處置我爹,我便順勢重啟明園舊案,迫使爹告老,我也能如願借翰林學子的名義謀取一官半職。”
吳蘭亭不屑地冷笑一聲,“你就如此自信?”
“有道是,‘父為子綱,父不慈,子奔他鄉。子為父望,子不正,大義滅親’。明德壞事做盡,爹司職尚書令,更應秉公正法。借再審舊案,我想不論是陛下還是爹,都應該能明白我的意圖。”
“父親為了你,可是殫精竭慮。”
吳蘭亭實非勸他迷途知返,話音中反而有幾分試探的意味。
“可他終究是錯了!”林明禮的眸子生冷異常,似乎撇盡一切情感,語調愈發的寒冷,“林府積弊已久,是該借機好好地清除一輪。爹犯的錯,理應承擔後果。”
“那夜襲大將軍府呢?這個罪名可不小。”
“據今日造訪的各府官眷所述,此案已交由許禦史處置,而林禦史猜測,彼時爹為替明德開脫,消滅罪證,故使了一迴聲東擊西,企圖調迴明園的府兵迴防。許禦史借調大理寺卷宗,訴狀與蟊賊的口供吻合。故而,此案既成事實,想必不日就會呈至禦前。”
“若依《楚律》,僅這兩樁舊案,足以判你爹流放。早前葉侍郎因貪墨被判流放兩千裏,尚且是韋太師出麵斡旋,其子葉知見方能參加科考。這迴,難保不會因你爹的緣故,而罷免你翰林學子的名頭。”
她這番話其實是在告訴他一個現實,葉知見尚且是韋府親家的後嗣,韋太師自然會出於情麵幫扶一把;然他與林明禮實則並無血脈親情,故而未必會出手相助。
林明禮不疾不徐地斟上茶湯,閉目細嗅,“此次科考雖有規定,刑家之子,不得科考,可未說已中榜者會受其父牽連。爹隻要不是謀逆的大罪,我自然不會遭連累。”
吳蘭亭迴憶起他方才愈發純熟地應付來往官眷,以及目下愈發冷淡的脾性,這位性情溫和、逆來順受的大公子,就如那夜死死掐住她脖子說要顛覆林府的時候,一樣的陌生、一樣的冰冷。
可至少那時的他尚有一絲溫情,現下的林明禮幾是真以實現昔日誓言為己任,連自己的生父也可以算計,吳蘭亭沒來由地打了個冷顫。
“依你之見,父親會與攬月樓勾結嗎?”
林明禮站起身,徐徐踱至她跟前,俯身下去緊緊盯住她的雙眸,冷冷道,“這迴,夫人是幫誰打聽?是吳府,還是二皇妃?”
“重要嗎?至少今日妾聽來,這些世家頗有些同仇敵愾的意味。父親不在,夫君便是話事人,妾身與林府上下自然是悉數遵從夫君的意思。”
林明禮冷冷一笑,手指輕輕從她的臉上撫過,卻又倏然抓住她的後首,按至眼前,附耳說道,“我知道你想趁機聯合其他世家共同對付林禦史,然眼下確非良機。我答應你的事,固然不會食言。可孰輕孰重,你最好有個分寸!”
話音剛落,他隻覺耳畔一股熱氣噴吐,隨即響起一聲,“妾,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