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閻安的猜想
趙治在二帝關已經駐守了許多年,他和老朋友白勝相識已久,對其性格、行事風格都頗為熟悉。
然而,讓趙治始料未及的是,如今白勝竟然被調離了此地,取而代之的竟是在秦國內部聲名遠揚的閻安。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趙治不敢有絲毫怠慢,當機立斷地安排手下得力之人前去搜集關於閻安的一切情報信息。
此時,趙國尚未公然宣布與晉國結為同盟,而秦國對此事自然也是一無所知。因此,眼下趙治尚有搶占先機、先下手為強的時機。
經過一番等待後,終於盼來了派出去的探子們帶迴的有關閻安的詳細情報。
仔細研讀過後,趙治不禁心中暗喜,因為從這些情報來看,這閻安相較於白勝可要容易對付得多。
“這閻興衍果然如傳聞所言,性子急躁衝動,好大喜功不說,還尤其喜愛冒險行事。哈哈哈哈……真乃天助我也!”
若此刻鎮守二帝關的將領依舊是昔日的白勝,那麽趙治清楚自己想要從他那裏占到半分便宜,恐怕都會難如登天。
畢竟白勝此人不僅智勇雙全,而且心思縝密、行事謹慎。
但反觀眼前這位新來的閻安,就憑他在秦國以往的種種表現,趙治自信滿滿地認為,想要一舉攻克二帝關簡直就是輕而易舉之事。
雖說趙治向來對唐家父子心懷憎惡,但自從唐卞過世以後,這份仇恨之情倒也隨之漸漸淡化了些許。
在朝堂上,麵對涉及趙國利益的議題,他絕不會輕易地傾向於對趙國有利的一方發表言論。
然而,他同樣明白,在如此重要的軍國大事麵前,任何輕率之舉都可能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從而喪失安身立命之根本。
盡管唐瑞表麵上封他為大將軍以示安撫,但他知道這位君王內心深處定然巴不得能立刻將他除之後快。
此次攻打秦國的計劃,原本趙治隻想營造一個勝負難分的局麵,以此讓唐瑞找不到指責他的借口。
可如今,天賜良機擺在眼前,他又豈會白白錯過?
他十分明白,唯有徹底激怒秦國,令秦、趙兩國結下不共戴天之仇,趙國才能更快地走向滅亡。
特別是在當前趙國國內局勢動蕩不安之際,如果再得罪秦國,那麽趙國恐怕會比晉國更早覆滅。
身為趙國的大將軍,他已然將天下局勢看得透徹分明。
自從蘇傑出任趙國丞相以來,趙國便已逐漸失去了爭奪天下霸主地位的實力。
放眼當今亂世,真正有能力一統天下者,唯有秦國和晉國而已。
而毫無疑問,近些年來始終保持著強勁上升勢頭的秦國,在戰爭中的獲勝幾率明顯更高一些。
特別是由秦國鎮北將軍閻蒼領銜的一眾猛將,他們在軍事才能和戰鬥經驗方麵展現出的卓越實力,使得秦國在總體戰力上遠超晉國一大截。
此時的晉國,能夠與秦國一較高下的將領寥寥無幾,僅有攝政王韋雲、前將軍朱宣以及那個仿若橫空出世般突然崛起的郝珞而已。
至於其他那些所謂的將領們,不過是徒有其表,實則難堪大用之輩罷了。
如今,秦國的綜合國力已然攀升至三國之首,倘若此次能夠成功抵禦住眼前的危機,那麽趙治堅信,距離秦國實現統一天下的宏偉目標恐怕已為時不遠矣!
盡管秦國如此強大,但這絕不意味著身為趙國大將軍的他會坐以待斃。
沒過多久,一封由他親自執筆書寫而成的宴請函便被快馬加鞭地送抵到了閻文的手中。
收到這份突如其來的請柬後,閻文不禁心生疑惑:“竟然邀請我去參加他所舉辦的宴會?這位究是什麽意思?”
自從閻文抵達二帝關以來,他片刻都未曾停歇,明白了當前的局勢之後,並隨即著手展開了耗時長達半年之久的對二帝關進行全方位的加固工程。
秦趙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日益加劇,戰爭的陰影籠罩著這片大地。
所有人都清楚,秦趙之戰遲早會爆發,而趙國若想先發製人、主動進攻秦國,唯有通過二帝關這一關鍵通道方可實現其戰略目標。
閻安心中懷著立功後迴歸中央的強烈渴望,因此在駐守二帝關時絕不會消極等待。
就在此時,一封來自趙治的邀請函如同一道閃電劃破了平靜的局麵,送到了閻安的手中。
閻安接過邀請函,目光迅速掃過上麵的文字,心中頓時湧起一股警覺之意。
“不就是請將軍去參加一場宴會嘛,其他應該沒有什麽。”
閻安的身邊並無足智多謀之人能夠為他出謀劃策。
譚淩雖然偶爾能耍些小聰明,但論及真正的智謀和實力,則完全不值一提。
與始終保持高度警惕的閻安不同,譚淩天真地認為此次邀請不過是一次簡單的友好交流活動而已。
“不對勁啊,實在太不對勁了!那趙治可是堂堂趙國的大將軍,位高權重,又怎會不辭辛勞、千裏迢迢地趕來此處與我相見呢?
我閻安自問可沒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和影響力,趙治此舉著實令人費解。”
閻安對自己有著清晰的認識,若是江州都督設宴相邀,或許還有幾分可信度。
然而,就在這封信件當中,趙治竟然是以堂堂趙國大將軍的身份來信的,這一情況著實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要知道,在此之前,趙治明明隻是趙國的前將軍而已呀!
那麽究竟是什麽時候,他會突然間升職呢?這裏麵肯定存在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緣由和內幕。
“立刻派遣咱們的人手前往趙國好好調查一番,看看趙國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麽樣的大事!我絕不相信這個人能夠平白無故地一躍而成為大將軍!”
閻安麵色凝重地說道。不得不承認,閻安的警覺意識其實相當敏銳。
可是,趙國方麵既然有意對晉趙同盟有所隱瞞,那他們必然隻會向秦國透露那些他們認為秦國應該知曉的“情報”罷了。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閻安便獲知了一則驚人的消息:趙國皇帝唐卞已然駕崩歸天,而新皇唐瑞則正式登上了皇位寶座。
趙治在二帝關已經駐守了許多年,他和老朋友白勝相識已久,對其性格、行事風格都頗為熟悉。
然而,讓趙治始料未及的是,如今白勝竟然被調離了此地,取而代之的竟是在秦國內部聲名遠揚的閻安。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趙治不敢有絲毫怠慢,當機立斷地安排手下得力之人前去搜集關於閻安的一切情報信息。
此時,趙國尚未公然宣布與晉國結為同盟,而秦國對此事自然也是一無所知。因此,眼下趙治尚有搶占先機、先下手為強的時機。
經過一番等待後,終於盼來了派出去的探子們帶迴的有關閻安的詳細情報。
仔細研讀過後,趙治不禁心中暗喜,因為從這些情報來看,這閻安相較於白勝可要容易對付得多。
“這閻興衍果然如傳聞所言,性子急躁衝動,好大喜功不說,還尤其喜愛冒險行事。哈哈哈哈……真乃天助我也!”
若此刻鎮守二帝關的將領依舊是昔日的白勝,那麽趙治清楚自己想要從他那裏占到半分便宜,恐怕都會難如登天。
畢竟白勝此人不僅智勇雙全,而且心思縝密、行事謹慎。
但反觀眼前這位新來的閻安,就憑他在秦國以往的種種表現,趙治自信滿滿地認為,想要一舉攻克二帝關簡直就是輕而易舉之事。
雖說趙治向來對唐家父子心懷憎惡,但自從唐卞過世以後,這份仇恨之情倒也隨之漸漸淡化了些許。
在朝堂上,麵對涉及趙國利益的議題,他絕不會輕易地傾向於對趙國有利的一方發表言論。
然而,他同樣明白,在如此重要的軍國大事麵前,任何輕率之舉都可能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從而喪失安身立命之根本。
盡管唐瑞表麵上封他為大將軍以示安撫,但他知道這位君王內心深處定然巴不得能立刻將他除之後快。
此次攻打秦國的計劃,原本趙治隻想營造一個勝負難分的局麵,以此讓唐瑞找不到指責他的借口。
可如今,天賜良機擺在眼前,他又豈會白白錯過?
他十分明白,唯有徹底激怒秦國,令秦、趙兩國結下不共戴天之仇,趙國才能更快地走向滅亡。
特別是在當前趙國國內局勢動蕩不安之際,如果再得罪秦國,那麽趙國恐怕會比晉國更早覆滅。
身為趙國的大將軍,他已然將天下局勢看得透徹分明。
自從蘇傑出任趙國丞相以來,趙國便已逐漸失去了爭奪天下霸主地位的實力。
放眼當今亂世,真正有能力一統天下者,唯有秦國和晉國而已。
而毫無疑問,近些年來始終保持著強勁上升勢頭的秦國,在戰爭中的獲勝幾率明顯更高一些。
特別是由秦國鎮北將軍閻蒼領銜的一眾猛將,他們在軍事才能和戰鬥經驗方麵展現出的卓越實力,使得秦國在總體戰力上遠超晉國一大截。
此時的晉國,能夠與秦國一較高下的將領寥寥無幾,僅有攝政王韋雲、前將軍朱宣以及那個仿若橫空出世般突然崛起的郝珞而已。
至於其他那些所謂的將領們,不過是徒有其表,實則難堪大用之輩罷了。
如今,秦國的綜合國力已然攀升至三國之首,倘若此次能夠成功抵禦住眼前的危機,那麽趙治堅信,距離秦國實現統一天下的宏偉目標恐怕已為時不遠矣!
盡管秦國如此強大,但這絕不意味著身為趙國大將軍的他會坐以待斃。
沒過多久,一封由他親自執筆書寫而成的宴請函便被快馬加鞭地送抵到了閻文的手中。
收到這份突如其來的請柬後,閻文不禁心生疑惑:“竟然邀請我去參加他所舉辦的宴會?這位究是什麽意思?”
自從閻文抵達二帝關以來,他片刻都未曾停歇,明白了當前的局勢之後,並隨即著手展開了耗時長達半年之久的對二帝關進行全方位的加固工程。
秦趙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日益加劇,戰爭的陰影籠罩著這片大地。
所有人都清楚,秦趙之戰遲早會爆發,而趙國若想先發製人、主動進攻秦國,唯有通過二帝關這一關鍵通道方可實現其戰略目標。
閻安心中懷著立功後迴歸中央的強烈渴望,因此在駐守二帝關時絕不會消極等待。
就在此時,一封來自趙治的邀請函如同一道閃電劃破了平靜的局麵,送到了閻安的手中。
閻安接過邀請函,目光迅速掃過上麵的文字,心中頓時湧起一股警覺之意。
“不就是請將軍去參加一場宴會嘛,其他應該沒有什麽。”
閻安的身邊並無足智多謀之人能夠為他出謀劃策。
譚淩雖然偶爾能耍些小聰明,但論及真正的智謀和實力,則完全不值一提。
與始終保持高度警惕的閻安不同,譚淩天真地認為此次邀請不過是一次簡單的友好交流活動而已。
“不對勁啊,實在太不對勁了!那趙治可是堂堂趙國的大將軍,位高權重,又怎會不辭辛勞、千裏迢迢地趕來此處與我相見呢?
我閻安自問可沒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和影響力,趙治此舉著實令人費解。”
閻安對自己有著清晰的認識,若是江州都督設宴相邀,或許還有幾分可信度。
然而,就在這封信件當中,趙治竟然是以堂堂趙國大將軍的身份來信的,這一情況著實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要知道,在此之前,趙治明明隻是趙國的前將軍而已呀!
那麽究竟是什麽時候,他會突然間升職呢?這裏麵肯定存在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緣由和內幕。
“立刻派遣咱們的人手前往趙國好好調查一番,看看趙國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麽樣的大事!我絕不相信這個人能夠平白無故地一躍而成為大將軍!”
閻安麵色凝重地說道。不得不承認,閻安的警覺意識其實相當敏銳。
可是,趙國方麵既然有意對晉趙同盟有所隱瞞,那他們必然隻會向秦國透露那些他們認為秦國應該知曉的“情報”罷了。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閻安便獲知了一則驚人的消息:趙國皇帝唐卞已然駕崩歸天,而新皇唐瑞則正式登上了皇位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