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本地新聞 | 今日時事 |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TZ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第256章 單刀赴宴


    至此,閻安也終於大致弄明白了趙治之所以能搖身一變成為大將軍的來龍去脈。


    “哦,原來是這麽迴事啊……照此情形來看,這位趙將軍邀請您親自前去,想必就是想要跟您講述一下這件事情,從而繼續維係並鞏固兩國之間的情誼吧。”


    一旁的譚淩若有所思地分析道。


    在他眼中,趙國此番舉動應當旨在緩解雙方之間可能存在的緊張局勢,並順道將此事通告給秦國,好使秦國能夠提前做好相應的應對之策。


    至於說趙國有沒有可能背叛盟約,譚淩心中早有定論,他堅定地搖了搖頭,表示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畢竟,趙國與晉國之間的世仇可謂是人盡皆知,那深深的仇恨曆經數代都未曾消散,又怎會在短短時間內被輕易忘卻呢?


    然而,一旁的閻安聽了譚淩這番分析後,雖然也覺得頗有幾分道理,但不知為何,他的心底始終縈繞著一絲揮之不去的不安。


    也許是因為從一開始,他便先入為主地將趙國視為潛在的敵人,所以如今麵對趙國的舉動時,才會感覺如此不同尋常吧。


    這時,譚淩看著閻安仍顯猶豫的神情,開口問道:“那麽將軍,您是否打算前往赴宴呢?


    倘若這次宴會真的隻是為了慶祝新帝登基,我們若是貿然拒絕,恐怕會顯得有些失禮啊。”


    言語之中,透露出對局勢的擔憂。他們剛剛被貶職到這裏,寸功未立的情況下就得罪趙國的話,一旦傳迴朝廷怕是有些不妥。


    閻安沉思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說道:“去自然是要去的,不過不能掉以輕心。立刻安排兩隊精銳之士隨我一同前往,以防萬一。”


    “是!屬下遵命!”


    譚淩領命而去,著手開始準備相關事宜。


    閻安心中也想著譚淩所擔憂之事,他們如今畢竟仍身負罪責,故而每行一步皆需謹小慎微,萬不可貽誤國家要事。


    自從抵達二帝關後,閻安始終苦思不得其解,究竟自己何處開罪了恩師閻蒼?


    要知道,他可是閻蒼座下最為出眾的門徒啊!


    按理說,如此優秀的弟子理應委以重任、寄予厚望才對。可為何師父偏偏鍾情於那資質平平的趙岩呢?


    甚至隻因趙岩不幸殞命,便毫不留情地將自己逐出師門。


    閻安心知肚明,自己當初在戰場附近按兵不動、冷眼旁觀的行徑,想必早已傳入閻蒼耳中。


    然而,當時秦軍已然勝券在握,即便他奮不顧身地衝殺上前,充其量也不過是多此一舉、錦上添花而已。


    再者說,那個潛藏在趙岩身旁的晉國細作,歸根結底乃是趙岩昔日親自帶迴,並待之如同親生骨肉一般。


    如今遭人反噬,卻把責任歸咎於他,著實令閻安感到困惑不已。


    終於,到了閻安啟程赴約之日。


    他悠然地端坐在寬敞舒適的馬車之中,緩緩前行。


    之所以選擇乘坐馬車,是考慮到此次赴約極有可能會與對方開懷暢飲,騎馬多有不便。


    於是,他早早便吩咐人精心準備了這輛豪華馬車,以便順利趕赴這場兩國將領之間的私人約會。


    趙治邀請他見麵的地點頗為特別,並非位於江州城內,而是在距離二帝關不遠處的一座名叫莞城的軍事要塞之中。


    這座莞城乃是趙國靠近二帝關的前沿陣地,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橋頭堡,其駐軍規模通常都保持在五千人以上。


    盡管多年來秦、趙兩國已結盟,但自從將二帝關東關拱手讓與秦國後,趙國出於戰略考量,顯著增加了此地的駐軍數量。


    畢竟,就當前三國鼎立的局勢來看,任誰都無法確保秦、趙兩國能始終同心同德。


    在此處屯駐重兵,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秦國的一種防範措施。


    此刻,一輛彰顯著秦國將軍尊貴身份的華麗馬車正沿著江州寬闊的大道徐徐前行。


    車內,閻安悠然自得地靠坐在柔軟的座位上,手中捧著一本書,神情專注至極。


    若是湊近細瞧,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本書的封麵上龍飛鳳舞地書寫著“三國”兩個大字。


    說來有趣,這竟然還是閻安首次如此全神貫注地閱讀由他師父閻蒼親手編撰的這部著作。


    想當初,閻蒼埋頭撰寫此書之時,閻安恰好被調任至永州任職。


    那時,他聽聞此書屬於一部具有演義風格且帶有曆史架空元素的作品,便對此提不起太多興趣,壓根兒沒打算翻閱。


    如今,為了能夠成功地討好自己的師父,並重新被接納迴師門,他下定決心要對那本書進行深入研究。


    於是,他再次將其從頭到尾仔細地閱讀了一遍。


    然而,這一次的閱讀經曆卻令他大吃一驚,因為他赫然發現,曾經的自己竟然如此輕視了師父的才能!


    此刻,擺在他麵前的這本《三國》已然是他第三次翻開了。


    每一次翻閱,都會給他帶來新的感悟和體會,仿佛書中蘊含著無盡的智慧等待他去挖掘。


    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他越發感覺到這本書猶如一杯陳釀老酒,越品越有味兒。


    不知為何,在研讀的過程中,他情不自禁地將自己與書中的蜀國上將魏延聯係在了一起。


    他認為自己就如同魏延一般,既有過人的智謀,又具備非凡的勇武之力。


    而且,魏延還曾擔任過漢中太守一職,不論是治理地方還是行軍打仗,他的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


    可就是這樣一個文武雙全的傑出將領,卻始終得不到諸葛亮的信任。


    諸葛亮甚至斷言魏延“天生腦後有反骨”,對他處處提防。


    而根據書中所述,當蜀國人在上方穀成功地用火攻之計燒死司馬懿父子後,蜀軍士氣大振,隨後更是一路高歌猛進,北伐接連告捷,最終順利攻破長安城。


    在此後的征程中,魏延作為一名關鍵人物發揮了巨大作用,直至天下實現大一統,他也未曾背叛蜀漢政權。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像諸葛亮這樣足智多謀的智者會一直不看好魏延呢?


    這個疑問始終縈繞在他心頭,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伐就在今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非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非良並收藏北伐就在今日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