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這是把自己也給優化掉了?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95章 這是把自己也給優化掉了?
雖然對於王朝而言,那時還在放牛的他微不足道。
可這些官員,說到底與那時給地主放牛的他也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都是給人放牛,也都是自己撈不到太大的好處,隻能勉強吃上些飯。
這牛不是他的,他自然是會偷懶。
這天下不是那些官員的,他們自然也會懈怠,會貪汙,會有私心。
人都是這樣,連老朱自己都免不了俗,他自然也不能指望別人做到。
“以小見大,這世上的道理就是如此。”
“老朱的話雖然驚世駭俗,但或許還真是解決的辦法之一。”
“不是自家的東西,那瓜分起來自然是不會有半分心疼,麵對外敵也不可能有什麽拚死抵抗的心思。”
“若是將這江山變成他們自己家的東西,那至少王朝末年議和甚至投降派的聲音,會小的多。”
畢竟在那個時候,投降要付出的,可就是他們自己家的牛了。
賣別人家的牛,跟賣自己家的牛,意義可截然不同!
做決定所需要的魄力,也是要大上百倍不止!
“文帝,連你都這麽說?”
趙匡胤一時間也不知該說些什麽了。
怎麽老朱發瘋也就罷了,你劉恆還站出來跟著一起發瘋?
你們之間可差了上千年的時間,難道就沒代溝的?
“我隻是說,老朱的推測有道理,可沒說要依著他的話去做。”
“畢竟那等同於是將治理天下的重擔交在了朝堂官員的手中,這天下是好是壞,也都是他們說了算。”
“萬一他們是純壞呢?萬一他們對於自己的東西也同樣不在意呢?萬一他們隻是徹徹底底的庸才,想做好而做不到呢?”
“或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但變數依舊很多。”
“老朱,我隻問你一句話。”
“你是願意將這些變數交到下麵官員手中,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上?”
掌握在自己手上,最後的王朝無論興衰,那都是自己的決定。
雖責任重大,但成王敗寇,所有的決定都出於自己的手,即便失敗了,也還算能夠接受。
可若是交到了下麵的官員手中,最後卻因為少數人的自私,亦或者單純的庸才而致使王朝落幕。
那劉恆覺得,以老朱的脾氣,整個大明應該是要從上到下,屠個幹淨為止!
“文帝所言的確是對的,老朱你的提議固然有一定道理,可那也就等同於將刀遞給了臣子們,如何做,能否做的好都將不由自主。”
“這真的是你想要看到的局麵嗎?”
這就是最大的矛盾之處。
放在下麵那些自私的文官士族手裏,他們會做成什麽樣,誰也無法保證。
萬一這天下真的變成了他們的東西,其中部分人反而更加明目張膽了呢?
畢竟大家和小家也是有所不同的。
若無人約束,真的要寄希望於他們每個人都是聖人嗎?
“咱也就是隨口一說,真要是讓這些家夥當家做主,那天下可就當真不知道要亂成什麽樣了。”
老朱撓了撓頭,也有些不好意思。
還真是提了個餿主意。
“等高祖結束這場挑戰之後,或許能問問他的意見。”
“以他的眼光,應當能發現些什麽。”
“或許,他會給我們答案也說不定。”
李二的注意力重新迴到天幕之內。
從李自成敗亡,再到剿滅清軍之後,這場挑戰對於劉邦而言,便沒有了絲毫強度。
說破大天,那內亂不止的南明也就是一塊軟骨頭。
而張獻忠甚至連骨頭都算不上,主動接受了來自劉邦的示好,又接下了追擊剿滅多爾袞的任務。
可以說距離最後的歸順,隻差些許用來印證的時間罷了。
至於南明,韓信所說的磨刀不誤砍柴工是有道理的。
哪怕項羽一路勢如破竹,凡遇城池,皆是身先士卒先登破城。
可他的兵力終究隻有兩萬,對於已經攻下的城池沒有太好的處理方法。
棄之不理,降而複叛的情況屢次出現。
加上沿途還有韓信刻意派去扮作百姓添亂的人手。
一連串的阻撓下來,最後項羽發現,反而攻城這件事所消耗的時間是最少的!
反觀韓信,他自行征召兵馬,甚至都不用做太多訓練,不必要求將士太過精銳。
那些臨時拚湊上來的人手,唯一的用處就是每下一城,便留部分用以確保身後不出問題。
不給南明將領降而複叛的機會,自然沒有了後顧之憂。
“朕現在都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感歎的好了。”
“這到底是韓信的手段高明,還是說項籍過於勇猛了?”
“怎麽感覺這兩方推進的速度竟然是一般無二的?”
韓信更多的時間消磨在攻城之上,而項羽則消磨在行軍途中。
結果兩人的進度卻是相差不大。
“果然,最了解自己的永遠是對手。”
“韓信從一開始就知道,隻是單純比拚攻城掠地的速度,那恐怕誰也不會是項籍的對手,他也不行。”
“而在這過程中遇到了大量添亂百姓的項籍多半也意識到了,這是出自韓信之手。”
“不過項籍沒法去解決,他無法區分出哪些是百姓,哪些是韓信派遣的人手,隻能一視同仁。”
說實話,按著項羽從前的脾氣,估摸著早就不管不顧直接衝過去了,哪管是否會衝散百姓,是否會造成傷亡。
可惜劉邦早已經給此番公平比試定下了基調,不能傷及百姓。
他明知這些百姓之中混入了韓信的兵馬,不管不顧傷及百姓,那就等同於將把柄交到了韓信手裏。
到時候即便是先滅了南明,隻要將這把柄拿出來,他也是輸的。
“估摸著現在項籍已經頭皮發麻了,明明無比暴躁,卻不能發泄。”
“這些南明的守將也算是倒了血黴了,偏偏碰上個暴躁的項籍,還給韓信徹底激怒了。”
“麵對這麽個對手,對於南明守將而言,最好的選擇是見麵的第一時間直接乖巧的點下投降。”
“一旦開戰,恐怕就連投降的機會都沒了。”
在那些沿途阻攔的百姓身上體會到的憋屈,將會在南明守將身上徹底的爆發出來。
雖然對於王朝而言,那時還在放牛的他微不足道。
可這些官員,說到底與那時給地主放牛的他也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都是給人放牛,也都是自己撈不到太大的好處,隻能勉強吃上些飯。
這牛不是他的,他自然是會偷懶。
這天下不是那些官員的,他們自然也會懈怠,會貪汙,會有私心。
人都是這樣,連老朱自己都免不了俗,他自然也不能指望別人做到。
“以小見大,這世上的道理就是如此。”
“老朱的話雖然驚世駭俗,但或許還真是解決的辦法之一。”
“不是自家的東西,那瓜分起來自然是不會有半分心疼,麵對外敵也不可能有什麽拚死抵抗的心思。”
“若是將這江山變成他們自己家的東西,那至少王朝末年議和甚至投降派的聲音,會小的多。”
畢竟在那個時候,投降要付出的,可就是他們自己家的牛了。
賣別人家的牛,跟賣自己家的牛,意義可截然不同!
做決定所需要的魄力,也是要大上百倍不止!
“文帝,連你都這麽說?”
趙匡胤一時間也不知該說些什麽了。
怎麽老朱發瘋也就罷了,你劉恆還站出來跟著一起發瘋?
你們之間可差了上千年的時間,難道就沒代溝的?
“我隻是說,老朱的推測有道理,可沒說要依著他的話去做。”
“畢竟那等同於是將治理天下的重擔交在了朝堂官員的手中,這天下是好是壞,也都是他們說了算。”
“萬一他們是純壞呢?萬一他們對於自己的東西也同樣不在意呢?萬一他們隻是徹徹底底的庸才,想做好而做不到呢?”
“或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但變數依舊很多。”
“老朱,我隻問你一句話。”
“你是願意將這些變數交到下麵官員手中,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上?”
掌握在自己手上,最後的王朝無論興衰,那都是自己的決定。
雖責任重大,但成王敗寇,所有的決定都出於自己的手,即便失敗了,也還算能夠接受。
可若是交到了下麵的官員手中,最後卻因為少數人的自私,亦或者單純的庸才而致使王朝落幕。
那劉恆覺得,以老朱的脾氣,整個大明應該是要從上到下,屠個幹淨為止!
“文帝所言的確是對的,老朱你的提議固然有一定道理,可那也就等同於將刀遞給了臣子們,如何做,能否做的好都將不由自主。”
“這真的是你想要看到的局麵嗎?”
這就是最大的矛盾之處。
放在下麵那些自私的文官士族手裏,他們會做成什麽樣,誰也無法保證。
萬一這天下真的變成了他們的東西,其中部分人反而更加明目張膽了呢?
畢竟大家和小家也是有所不同的。
若無人約束,真的要寄希望於他們每個人都是聖人嗎?
“咱也就是隨口一說,真要是讓這些家夥當家做主,那天下可就當真不知道要亂成什麽樣了。”
老朱撓了撓頭,也有些不好意思。
還真是提了個餿主意。
“等高祖結束這場挑戰之後,或許能問問他的意見。”
“以他的眼光,應當能發現些什麽。”
“或許,他會給我們答案也說不定。”
李二的注意力重新迴到天幕之內。
從李自成敗亡,再到剿滅清軍之後,這場挑戰對於劉邦而言,便沒有了絲毫強度。
說破大天,那內亂不止的南明也就是一塊軟骨頭。
而張獻忠甚至連骨頭都算不上,主動接受了來自劉邦的示好,又接下了追擊剿滅多爾袞的任務。
可以說距離最後的歸順,隻差些許用來印證的時間罷了。
至於南明,韓信所說的磨刀不誤砍柴工是有道理的。
哪怕項羽一路勢如破竹,凡遇城池,皆是身先士卒先登破城。
可他的兵力終究隻有兩萬,對於已經攻下的城池沒有太好的處理方法。
棄之不理,降而複叛的情況屢次出現。
加上沿途還有韓信刻意派去扮作百姓添亂的人手。
一連串的阻撓下來,最後項羽發現,反而攻城這件事所消耗的時間是最少的!
反觀韓信,他自行征召兵馬,甚至都不用做太多訓練,不必要求將士太過精銳。
那些臨時拚湊上來的人手,唯一的用處就是每下一城,便留部分用以確保身後不出問題。
不給南明將領降而複叛的機會,自然沒有了後顧之憂。
“朕現在都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感歎的好了。”
“這到底是韓信的手段高明,還是說項籍過於勇猛了?”
“怎麽感覺這兩方推進的速度竟然是一般無二的?”
韓信更多的時間消磨在攻城之上,而項羽則消磨在行軍途中。
結果兩人的進度卻是相差不大。
“果然,最了解自己的永遠是對手。”
“韓信從一開始就知道,隻是單純比拚攻城掠地的速度,那恐怕誰也不會是項籍的對手,他也不行。”
“而在這過程中遇到了大量添亂百姓的項籍多半也意識到了,這是出自韓信之手。”
“不過項籍沒法去解決,他無法區分出哪些是百姓,哪些是韓信派遣的人手,隻能一視同仁。”
說實話,按著項羽從前的脾氣,估摸著早就不管不顧直接衝過去了,哪管是否會衝散百姓,是否會造成傷亡。
可惜劉邦早已經給此番公平比試定下了基調,不能傷及百姓。
他明知這些百姓之中混入了韓信的兵馬,不管不顧傷及百姓,那就等同於將把柄交到了韓信手裏。
到時候即便是先滅了南明,隻要將這把柄拿出來,他也是輸的。
“估摸著現在項籍已經頭皮發麻了,明明無比暴躁,卻不能發泄。”
“這些南明的守將也算是倒了血黴了,偏偏碰上個暴躁的項籍,還給韓信徹底激怒了。”
“麵對這麽個對手,對於南明守將而言,最好的選擇是見麵的第一時間直接乖巧的點下投降。”
“一旦開戰,恐怕就連投降的機會都沒了。”
在那些沿途阻攔的百姓身上體會到的憋屈,將會在南明守將身上徹底的爆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