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冒頓聽罷,深吸一口氣,皺眉說道:“左大將,你今天貌似對進攻燕軍的事情很主動啊?這倒是讓本單於有些意外呢。怎麽啦?你該不會另有所圖吧?”
左大將聽罷,急忙鞠躬迴道:“請大單於不要誤會!末將隻是擔心貽誤戰機!還望大單於明鑒!末將願為先鋒,率軍探明敵情後,再與大單於一道擊潰燕軍!”
左大將的話雖然說的是毅然決然,頗為慷慨。不過,他的心裏卻有著另外一番打算。
自從阿拉巴被冒頓削去了官位之後,匈奴左賢王一位便已虛懸。左大將對這個左賢王之位其實已經覬覦了很久,隻是在這之前,無論是戰功還是威望,阿拉巴都是穩坐左賢王之位,根本輪不到他。
關鍵問題是,這個左大將本是冒頓的心腹,一直以來,都是深得冒頓的重用,原本左賢王一位他也是可以順理成章地坐上的。可是自從阿拉巴幫助冒頓篡位成功後,阿拉巴便取代了他心腹的位置,成為最受冒頓重用的人。而左大將也因此將阿拉巴視為了眼中釘。
對他而言,這一次是他力爭左賢王之位的絕佳機會,一來,阿拉巴已被降職,短期之內是不會再得到冒頓的重用了。二來,冒頓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向來以軍功大小對有功之將進行封賞。這次出擊燕軍,正好是他立功的機會,所以他才會表現得這麽積極。
冒頓經過再三權衡之後,終於拍案說道:“也罷,難得你有此等決心。本單於就命你部為先鋒,前去一探虛實!”
左大將聽罷,心中狂喜不已。不過他依然克製著心中的激動,一臉嚴肅地鞠躬說道:“多謝大單於!末將一定不辱使命!”
“嗯。”冒頓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他又皺眉說道:“先鋒雖然已定,但是這燕軍撤兵的時間尚不知曉。要是去早了,恐免不了一番激戰,要是去晚了,又怕燕軍跑了。這該如何是好啊?諸位愛卿,你們有什麽建議嗎?”
未等眾人開口,左大將再次鞠躬說道:“大單於,依末將之見,此事宜早不宜遲!寧可打個遭遇戰,也不能坐視他們撤兵!”
左大將話說到這個份上,他的心思其他人也能猜出個一二了,所以在他說完之後,其他人也沒有繼續開口進言。一來,他們對燕軍撤兵的時間也是捉摸不透。二來,他們對左賢王之位並不像左大將那麽渴望。
冒頓見眾將沒有其他建議,於是便看向左大將命令道:“好!左大將!本單於命你率本部人馬於今夜寅時前往燕軍大營打探情況!”
左大將一聽,頓覺建功立業的機會即將到來,於是他急忙鞠躬應道:“末將遵命!”
冒頓點了點頭,隨即又囑咐道:“左大將,本單於將親率大軍居後壓陣,切記,探明虛實之後,立即迴師稟報,萬不可擅自行動!”
“遵命!”左大將興奮地應了一聲,不過,此時的他已經幾乎被即將到來的戰機衝昏了頭,對冒頓的話他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很快,寅時悄然而至,夜幕在此時變得更加黑暗。而在黑暗之中,左大將正率領著他麾下剩餘的五千餘人向東飛速馳騁。在他身後二十裏處的,是冒頓親率的十餘萬大軍。
不到一個時辰,左大將的部隊便已進抵燕軍大營西側十裏處。此時的燕軍大營一片寂靜,看到不一片燈火。
左大將見狀,立即派出了一支百人騎兵小隊前去打探情況。
不到一會的功夫,這支百人騎兵小隊便折返了迴來。為首的一名百長對左大將鞠躬稟報道:“啟稟將軍!燕軍三座大營空無一人!恐怕燕軍已經撤兵!”
左大將聽罷,急忙問道:“大營四周都打探過了嗎!?”
百長鞠躬迴道:“迴稟將軍,都打探過了,大營四周沒有異常!”
“嗯。”左大將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看著遠處漆黑一片的燕軍大營,左大將心中燃起了強烈的求勝欲。
片刻之後,左大將對傳令兵吩咐道:“傳我將令!大軍即刻開拔!追擊燕軍!”
“且慢!”傳令兵剛想領過將令,一旁的副將千長卻突然開口阻攔道。
左大將疑惑地看向副將,冷聲問道:“嗯?你想抗命!?”
副將急忙鞠躬迴道:“大將軍誤會了!末將並無此意!”
“那你是什麽意思!?”左大將沒好氣地問道。
副將鞠躬迴道:“啟稟大將軍!出發之前,大單於曾再三囑咐,命我等探明敵情之後速速迴師稟報!大將軍萬不可貿然行事啊!”
“哼!”左大將冷哼一聲,啜道:“本將行事還需要你提醒嗎!?大單於那邊本將自會交代!你隻管率兵追擊燕軍便是!”
另一名副將聽罷,也上前進言道:“請大將軍三思!眼下燕軍大營雖然已空,但燕軍行蹤卻尚未查明,貿然出擊恐遭燕軍埋伏啊!”
此言一出,左大將也產生了一絲猶豫。一來,燕軍的蹤跡他確實還不清楚,有可能燕軍已經東撤,但也有可能燕軍會埋下伏兵。二來,冒頓居後的大軍現在已經跟他們已經拉開了三十幾裏路的距離,一旦他遭到伏擊,冒頓未必會來得及救援。
不過,左大將隻是猶豫了一會,便再次下定了追擊的決心,此刻,他心中的衝動已經蓋過了理性,恨不得現在就能抓住李憐雲。
打定主意之後,左大將便對兩個副將啜道:“你們懂什麽呀!?燕軍軍中缺糧,他們的軍心已經大亂,李憐雲這小子估計早就跑路了!現在不追更待何時啊!?”
“可是·······”兩名副將還想繼續進言,卻被左大將給打斷了。
左大將對兩人訓斥道:“可是什麽呀!這是多好的戰機啊!一旦我們擊潰燕軍,那便是天大的功勞!這個功勞咱們現在不撈,難道還等著右賢王他們來搶嗎!?此事不必再議了!馬上率領部隊出擊!”
見左大將態度堅決,兩名副將無奈之下隻得服從命令,率部繼續向東疾馳。
冒頓率領著十餘萬大軍在約定的地點等待了許久,卻一直沒有等到左大將迴來稟報情況,心中便愈發焦急了起來。
又等了一刻之後,冒頓終於按耐不住,準備率軍繼續東進,以便接應左大將。而就在他準備出發之際,卻突然聽到大峽穀的東麵傳來了一陣震耳欲聾的喊殺聲。
冒頓心頭一緊,大聲驚唿道:“不好!中計了!”隨後,他便帶著部隊迅速向東開進。
冒頓的判斷並沒有錯。當左大將率領他五千餘人的先鋒剛剛跨過燕軍的三座大營後,大量的燕軍步兵便從大營兩側的山坡中殺出,將左大將先鋒部隊的後路堵死。
由於未點火把,這些燕軍的步兵就如同暗夜中的幽靈一般,殺氣逼人。而方才冒頓聽到的喊殺聲也正是他們所發出。
左大將見狀,立即就意識到自己中了埋伏,他在勉強克製了內心的慌亂之後,便開始指揮部隊掉頭,準備突圍。
不過,這五千多匈奴先鋒還沒來得及全部調轉馬頭,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他們的東麵傳來。
大驚之下,左大將立馬向東望去。隻見一名渾身散發著銀色光芒的猛將正騎著一匹渾身同樣散發銀色光芒的白色戰馬向他疾馳而來。而在他的身後,還有一大群漆黑的身影。
在看清這名猛將的裝束與模樣後,左大將立即驚叫一聲道:“李憐雲!”
左大將沒有看錯,來人正是李憐雲,與李憐雲並駕齊驅的還有李勇以及他們手下的一眾部將。而在他們身後的,則是燕軍的大隊騎兵。
由於他們同樣沒有點火把,所以這群漆黑的身影在暗夜之中仿佛是來自地獄的魔鬼一般,衝著左大將的先鋒部隊張牙舞爪。
原來,這一切都是李憐雲布下的誘敵深入之計,他先是命王玄與燕犇故意泄露撤兵的假情報,引誘匈奴人出擊,同時又在山坡的兩側埋下伏兵,以便切斷匈奴先鋒的退路。而眼前的局勢,也全部都在按照李憐雲的設想發展。
不到片刻,燕軍的騎兵與步兵便將左大將的先鋒部隊圍了個水泄不通。此時,舉著火把的匈奴先鋒部隊在黑夜之中顯得格外突兀,仿佛在提示燕軍“我就是你要擊殺的目標”一般,而對於即將斷糧的燕軍而言,這些匈奴騎兵的戰馬就是最誘人的大餐。
完成合圍之後,李勇便對李憐雲大笑道:“三弟啊!你果然是料事如神呐!還真有這麽一支小部隊送上門來了!”
李憐雲微微一笑,說道:“大哥,你過獎啦,小弟也不過是賭對了而已呀!”
李勇擺了擺手,說道:“三弟謙虛啦,對了,你怎麽就敢斷定冒頓不會親率大軍直接殺過來呢?”
李憐雲笑道:“大哥,原先我也不敢斷定,但是對峙一個月後,我便發現冒頓是個患得患失之人。他既然選擇與我軍長期對峙,證明他依然想吞並東胡之地,但是對峙期間他又不敢大舉進攻,那就證明他對我軍的戰力有所顧忌。此次,我故意放出撤兵的情報,按照冒頓的性格,他肯定不會放棄這個消滅我軍的機會,但是,出於謹慎,他又不敢全軍出擊!所以,小弟我也正是憑此才敢設下此計呀!”
“原來如此!”李勇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即便說道:“這一樣來,不僅我軍吃掉了匈奴的先鋒,而且冒頓還不會因為損失太大而撤兵。真是一石二鳥之計啊!我說三弟,你小子可真雞賊!”
“哈哈哈哈!”麵對李勇的調侃,李憐雲忍不住笑了起來。他擺了擺手說道:“大哥玩笑了,在關內的百姓北遷結束之前,我們終歸還是要給冒頓一點想象空間的嘛!可不能把他打疼了!”
說完之後,李憐雲便策馬上前,衝著左大將喊道:“呔!來將是何身份!?”
左大將聽罷,立即握緊韁繩,驅馬對立在李憐雲前方,大聲迴道:“我乃匈奴左大將!”
李憐雲故作驚訝地說道:“哦!你就是匈奴二十四長之一的左大將啊!久聞大名,幸會幸會!”
左大將一聽,立即舉著彎刀指向李憐雲怒斥道:“李憐雲!本將勸你速速退去,如若不然,待我匈奴大軍殺到,定叫你死無葬身之地!”
此時的左大將表麵上看起來確實有一些大將風範,但實際上他已經被李憐雲的大軍嚇得三魂丟了七魄。隻是身為冒頓曾經的心腹,他依舊強壓著內心的恐懼,勉力維持著他這個左大將最後的尊嚴。
李憐雲聽罷,輕蔑地笑道:“左大將,你還是死了這條心吧,冒頓的援軍來不了的,你自己也是無路可逃!倒不如現在就歸降於本將,本將可饒你和你的部下不死!”
聽到李憐雲的勸降之詞,又聯想到眼下自己的處境,左大將的內心已經接近崩潰。不過,礙於他大將的麵子,再加上他對冒頓的援軍還抱著一絲期望,所以他依然不打算投降。
“呸!”打定主意之後,左大將立即啜了一聲,隨後便對李憐雲嗬斥道:“黃口小兒!休要癡心妄想!本將寧死不降!”
李憐雲聽罷,臉上殺意漸起。他對左大將冷聲說道:“你還真是死要麵子活受罪啊!既然你不識好歹,那就休怪本將心狠手辣了!”說罷,他便提槍躍馬,率領騎兵向左大將的先鋒部隊發起了衝鋒。
與此同時,冒頓的主力也已經趕到了燕軍大營西麵,冒頓已經可以看到左大將先鋒部隊手中火把發出的光亮了。
可是,當他剛剛準備繼續向東馳援之際,原本空無一人的燕軍大營突然出現了大量漆黑的身影。
冒頓見狀,立即大驚失色地喊道:“不好!有埋伏!快撤!”隨後他便勒停了戰馬,開始指揮部隊後撤。
不過,大軍掉頭何其之難,居前的匈奴騎兵部隊還沒來得及全部調轉馬頭,一陣密集的箭雨便像是黑夜中的狂風暴雨一般,向他們砸來。
左大將聽罷,急忙鞠躬迴道:“請大單於不要誤會!末將隻是擔心貽誤戰機!還望大單於明鑒!末將願為先鋒,率軍探明敵情後,再與大單於一道擊潰燕軍!”
左大將的話雖然說的是毅然決然,頗為慷慨。不過,他的心裏卻有著另外一番打算。
自從阿拉巴被冒頓削去了官位之後,匈奴左賢王一位便已虛懸。左大將對這個左賢王之位其實已經覬覦了很久,隻是在這之前,無論是戰功還是威望,阿拉巴都是穩坐左賢王之位,根本輪不到他。
關鍵問題是,這個左大將本是冒頓的心腹,一直以來,都是深得冒頓的重用,原本左賢王一位他也是可以順理成章地坐上的。可是自從阿拉巴幫助冒頓篡位成功後,阿拉巴便取代了他心腹的位置,成為最受冒頓重用的人。而左大將也因此將阿拉巴視為了眼中釘。
對他而言,這一次是他力爭左賢王之位的絕佳機會,一來,阿拉巴已被降職,短期之內是不會再得到冒頓的重用了。二來,冒頓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向來以軍功大小對有功之將進行封賞。這次出擊燕軍,正好是他立功的機會,所以他才會表現得這麽積極。
冒頓經過再三權衡之後,終於拍案說道:“也罷,難得你有此等決心。本單於就命你部為先鋒,前去一探虛實!”
左大將聽罷,心中狂喜不已。不過他依然克製著心中的激動,一臉嚴肅地鞠躬說道:“多謝大單於!末將一定不辱使命!”
“嗯。”冒頓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他又皺眉說道:“先鋒雖然已定,但是這燕軍撤兵的時間尚不知曉。要是去早了,恐免不了一番激戰,要是去晚了,又怕燕軍跑了。這該如何是好啊?諸位愛卿,你們有什麽建議嗎?”
未等眾人開口,左大將再次鞠躬說道:“大單於,依末將之見,此事宜早不宜遲!寧可打個遭遇戰,也不能坐視他們撤兵!”
左大將話說到這個份上,他的心思其他人也能猜出個一二了,所以在他說完之後,其他人也沒有繼續開口進言。一來,他們對燕軍撤兵的時間也是捉摸不透。二來,他們對左賢王之位並不像左大將那麽渴望。
冒頓見眾將沒有其他建議,於是便看向左大將命令道:“好!左大將!本單於命你率本部人馬於今夜寅時前往燕軍大營打探情況!”
左大將一聽,頓覺建功立業的機會即將到來,於是他急忙鞠躬應道:“末將遵命!”
冒頓點了點頭,隨即又囑咐道:“左大將,本單於將親率大軍居後壓陣,切記,探明虛實之後,立即迴師稟報,萬不可擅自行動!”
“遵命!”左大將興奮地應了一聲,不過,此時的他已經幾乎被即將到來的戰機衝昏了頭,對冒頓的話他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很快,寅時悄然而至,夜幕在此時變得更加黑暗。而在黑暗之中,左大將正率領著他麾下剩餘的五千餘人向東飛速馳騁。在他身後二十裏處的,是冒頓親率的十餘萬大軍。
不到一個時辰,左大將的部隊便已進抵燕軍大營西側十裏處。此時的燕軍大營一片寂靜,看到不一片燈火。
左大將見狀,立即派出了一支百人騎兵小隊前去打探情況。
不到一會的功夫,這支百人騎兵小隊便折返了迴來。為首的一名百長對左大將鞠躬稟報道:“啟稟將軍!燕軍三座大營空無一人!恐怕燕軍已經撤兵!”
左大將聽罷,急忙問道:“大營四周都打探過了嗎!?”
百長鞠躬迴道:“迴稟將軍,都打探過了,大營四周沒有異常!”
“嗯。”左大將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看著遠處漆黑一片的燕軍大營,左大將心中燃起了強烈的求勝欲。
片刻之後,左大將對傳令兵吩咐道:“傳我將令!大軍即刻開拔!追擊燕軍!”
“且慢!”傳令兵剛想領過將令,一旁的副將千長卻突然開口阻攔道。
左大將疑惑地看向副將,冷聲問道:“嗯?你想抗命!?”
副將急忙鞠躬迴道:“大將軍誤會了!末將並無此意!”
“那你是什麽意思!?”左大將沒好氣地問道。
副將鞠躬迴道:“啟稟大將軍!出發之前,大單於曾再三囑咐,命我等探明敵情之後速速迴師稟報!大將軍萬不可貿然行事啊!”
“哼!”左大將冷哼一聲,啜道:“本將行事還需要你提醒嗎!?大單於那邊本將自會交代!你隻管率兵追擊燕軍便是!”
另一名副將聽罷,也上前進言道:“請大將軍三思!眼下燕軍大營雖然已空,但燕軍行蹤卻尚未查明,貿然出擊恐遭燕軍埋伏啊!”
此言一出,左大將也產生了一絲猶豫。一來,燕軍的蹤跡他確實還不清楚,有可能燕軍已經東撤,但也有可能燕軍會埋下伏兵。二來,冒頓居後的大軍現在已經跟他們已經拉開了三十幾裏路的距離,一旦他遭到伏擊,冒頓未必會來得及救援。
不過,左大將隻是猶豫了一會,便再次下定了追擊的決心,此刻,他心中的衝動已經蓋過了理性,恨不得現在就能抓住李憐雲。
打定主意之後,左大將便對兩個副將啜道:“你們懂什麽呀!?燕軍軍中缺糧,他們的軍心已經大亂,李憐雲這小子估計早就跑路了!現在不追更待何時啊!?”
“可是·······”兩名副將還想繼續進言,卻被左大將給打斷了。
左大將對兩人訓斥道:“可是什麽呀!這是多好的戰機啊!一旦我們擊潰燕軍,那便是天大的功勞!這個功勞咱們現在不撈,難道還等著右賢王他們來搶嗎!?此事不必再議了!馬上率領部隊出擊!”
見左大將態度堅決,兩名副將無奈之下隻得服從命令,率部繼續向東疾馳。
冒頓率領著十餘萬大軍在約定的地點等待了許久,卻一直沒有等到左大將迴來稟報情況,心中便愈發焦急了起來。
又等了一刻之後,冒頓終於按耐不住,準備率軍繼續東進,以便接應左大將。而就在他準備出發之際,卻突然聽到大峽穀的東麵傳來了一陣震耳欲聾的喊殺聲。
冒頓心頭一緊,大聲驚唿道:“不好!中計了!”隨後,他便帶著部隊迅速向東開進。
冒頓的判斷並沒有錯。當左大將率領他五千餘人的先鋒剛剛跨過燕軍的三座大營後,大量的燕軍步兵便從大營兩側的山坡中殺出,將左大將先鋒部隊的後路堵死。
由於未點火把,這些燕軍的步兵就如同暗夜中的幽靈一般,殺氣逼人。而方才冒頓聽到的喊殺聲也正是他們所發出。
左大將見狀,立即就意識到自己中了埋伏,他在勉強克製了內心的慌亂之後,便開始指揮部隊掉頭,準備突圍。
不過,這五千多匈奴先鋒還沒來得及全部調轉馬頭,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他們的東麵傳來。
大驚之下,左大將立馬向東望去。隻見一名渾身散發著銀色光芒的猛將正騎著一匹渾身同樣散發銀色光芒的白色戰馬向他疾馳而來。而在他的身後,還有一大群漆黑的身影。
在看清這名猛將的裝束與模樣後,左大將立即驚叫一聲道:“李憐雲!”
左大將沒有看錯,來人正是李憐雲,與李憐雲並駕齊驅的還有李勇以及他們手下的一眾部將。而在他們身後的,則是燕軍的大隊騎兵。
由於他們同樣沒有點火把,所以這群漆黑的身影在暗夜之中仿佛是來自地獄的魔鬼一般,衝著左大將的先鋒部隊張牙舞爪。
原來,這一切都是李憐雲布下的誘敵深入之計,他先是命王玄與燕犇故意泄露撤兵的假情報,引誘匈奴人出擊,同時又在山坡的兩側埋下伏兵,以便切斷匈奴先鋒的退路。而眼前的局勢,也全部都在按照李憐雲的設想發展。
不到片刻,燕軍的騎兵與步兵便將左大將的先鋒部隊圍了個水泄不通。此時,舉著火把的匈奴先鋒部隊在黑夜之中顯得格外突兀,仿佛在提示燕軍“我就是你要擊殺的目標”一般,而對於即將斷糧的燕軍而言,這些匈奴騎兵的戰馬就是最誘人的大餐。
完成合圍之後,李勇便對李憐雲大笑道:“三弟啊!你果然是料事如神呐!還真有這麽一支小部隊送上門來了!”
李憐雲微微一笑,說道:“大哥,你過獎啦,小弟也不過是賭對了而已呀!”
李勇擺了擺手,說道:“三弟謙虛啦,對了,你怎麽就敢斷定冒頓不會親率大軍直接殺過來呢?”
李憐雲笑道:“大哥,原先我也不敢斷定,但是對峙一個月後,我便發現冒頓是個患得患失之人。他既然選擇與我軍長期對峙,證明他依然想吞並東胡之地,但是對峙期間他又不敢大舉進攻,那就證明他對我軍的戰力有所顧忌。此次,我故意放出撤兵的情報,按照冒頓的性格,他肯定不會放棄這個消滅我軍的機會,但是,出於謹慎,他又不敢全軍出擊!所以,小弟我也正是憑此才敢設下此計呀!”
“原來如此!”李勇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即便說道:“這一樣來,不僅我軍吃掉了匈奴的先鋒,而且冒頓還不會因為損失太大而撤兵。真是一石二鳥之計啊!我說三弟,你小子可真雞賊!”
“哈哈哈哈!”麵對李勇的調侃,李憐雲忍不住笑了起來。他擺了擺手說道:“大哥玩笑了,在關內的百姓北遷結束之前,我們終歸還是要給冒頓一點想象空間的嘛!可不能把他打疼了!”
說完之後,李憐雲便策馬上前,衝著左大將喊道:“呔!來將是何身份!?”
左大將聽罷,立即握緊韁繩,驅馬對立在李憐雲前方,大聲迴道:“我乃匈奴左大將!”
李憐雲故作驚訝地說道:“哦!你就是匈奴二十四長之一的左大將啊!久聞大名,幸會幸會!”
左大將一聽,立即舉著彎刀指向李憐雲怒斥道:“李憐雲!本將勸你速速退去,如若不然,待我匈奴大軍殺到,定叫你死無葬身之地!”
此時的左大將表麵上看起來確實有一些大將風範,但實際上他已經被李憐雲的大軍嚇得三魂丟了七魄。隻是身為冒頓曾經的心腹,他依舊強壓著內心的恐懼,勉力維持著他這個左大將最後的尊嚴。
李憐雲聽罷,輕蔑地笑道:“左大將,你還是死了這條心吧,冒頓的援軍來不了的,你自己也是無路可逃!倒不如現在就歸降於本將,本將可饒你和你的部下不死!”
聽到李憐雲的勸降之詞,又聯想到眼下自己的處境,左大將的內心已經接近崩潰。不過,礙於他大將的麵子,再加上他對冒頓的援軍還抱著一絲期望,所以他依然不打算投降。
“呸!”打定主意之後,左大將立即啜了一聲,隨後便對李憐雲嗬斥道:“黃口小兒!休要癡心妄想!本將寧死不降!”
李憐雲聽罷,臉上殺意漸起。他對左大將冷聲說道:“你還真是死要麵子活受罪啊!既然你不識好歹,那就休怪本將心狠手辣了!”說罷,他便提槍躍馬,率領騎兵向左大將的先鋒部隊發起了衝鋒。
與此同時,冒頓的主力也已經趕到了燕軍大營西麵,冒頓已經可以看到左大將先鋒部隊手中火把發出的光亮了。
可是,當他剛剛準備繼續向東馳援之際,原本空無一人的燕軍大營突然出現了大量漆黑的身影。
冒頓見狀,立即大驚失色地喊道:“不好!有埋伏!快撤!”隨後他便勒停了戰馬,開始指揮部隊後撤。
不過,大軍掉頭何其之難,居前的匈奴騎兵部隊還沒來得及全部調轉馬頭,一陣密集的箭雨便像是黑夜中的狂風暴雨一般,向他們砸來。